動車事故傷情最重乘客死亡 遇難者升至40人(圖)

2020-12-05 騰訊網

劉長蘭出示事故現場找到的丈夫駕照和醫院開出的死亡證明。本報記者鄧杭攝

29日,溫州市有關部門發布消息稱,「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中的1名重症患者經搶救無效死亡,至此,事故遇難者人數增至40人。據了解,新增遇難者陳偉來自福建,是事故傷員中傷情最重的人。

傷情最重乘客死亡

據悉,新增的遇難者名叫陳偉,男,福建籍。事發時身處D301次第1節車廂第5號座位,是動車事故傷員中傷情最重的人。

據溫州市衛生局介紹,陳偉於7月23日22時45分由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入院。經診斷為多發傷,急性特重型閉合性腦損傷,原發性腦幹損傷,中樞性呼吸衰竭,神經原性休克,急性腎功能不全,兩側創傷性溼肺,左側肋骨多發骨折。

陳偉入院後,立即轉入ICU進行重症監護,國家、省、市搶救治療專家小組專門制定了治療方案,專家小組每天進行會診和病情研判。因患者傷勢十分危重,病情進一步惡化,經三級專家多次會診積極搶救無效,於7月28日22時45分宣布死亡,遺體於7月29日1時40分移交溫州市殯儀館。

據溫州市衛生局統計,截至29日15時,溫州康寧醫院、溫醫附一院等11家醫院收治傷病員192人,其中死亡15人,已出院66人,轉原籍治療2人,現住院109人,仍有危重病員10人。

妻子做好飯菜等夫歸

數天前,41歲的福建人陳偉北上河北,打算買一臺做紙盒的機器,告別為別人打工的日子,改善全家人的生活。

7月22日下午,陳偉給弟弟打了個電話說,「機器已經挑好,剛剛籤了合同,非常順利」。弟弟聽得出哥哥既高興又滿懷希望。

7月23日20時許,在動車上的陳偉,給家中的妻子劉長蘭打了一個電話,叮囑她「快到家了,快給我做點好吃的」。

妻子做了他愛吃的飯菜,卻遲遲沒等到他回家,撥他的電話也無人接聽。

當天近23時,劉長蘭接到一名護士打來的電話,稱陳偉正在搶救,讓她趕緊去醫院。劉長蘭急忙跑到福州市二醫院,沒找到丈夫,還以為是別人開玩笑。

劉長蘭回撥電話後,才知道丈夫真的出事了,正躺在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的搶救室。由於夜裡包不到車,24日一大早,劉長蘭和家人才包車趕往溫州。

救治期間收到多筆捐款

當劉長蘭在溫州市二院重症監護室裡看到陳偉時,他渾身包裹著紗布,頭部腫脹得厲害,根本認不出來。25日,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28日夜間,陳偉因搶救無效死亡。

在陳偉救治期間,不少好心人前來看望並捐款。劉長蘭詳細記錄了每筆捐款,包括溫州市政府5000元、溫州吉爾達鞋業1萬元等等。劉長蘭說,有些市民不留名字,她只能用「好心人」來記錄他們的捐款數額,「感謝所有關心我們的人」。

29日,在溫州市殯儀館,劉長蘭說,「他留下的東西很少」。在事故現場沒有找到他的行李,只找到一本駕照、一部手機和一串鑰匙。

劉長蘭說,陳偉是家裡的頂梁柱,她沒有工作,家中尚有老人和一個15歲的兒子,不知生活怎麼繼續。

據本報記者鄧杭新華社報導

相關焦點

  • 7-23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升至40人(圖)
    中新網溫州7月25日電(記者 江耘 夏毅)浙江溫州「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遇難者家屬對屍體進行辨認後悲痛不已目前事故遇難人數已上升至39人。圖為家屬在溫州市殯儀館。江耘 攝  中新網溫州7月29日電 (記者 陳國亮 成效偉)記者29日上午在溫州市殯儀館採訪時得知,「7·23」溫州動車事故中一福建籍乘客陳偉在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於7月28日晚上10時45分左右被宣布死亡,並於29日凌晨2時左右被送到溫州市殯儀館。
  • 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達40人 賠償提高至91.5萬
    2011年7月25日晚20點30分,浙江溫州,上千市民自發來到世紀廣場點燃蠟燭、放飛孔明燈,祭奠動車追尾事故中的遇難者,為傷者祈福。何奔 攝 CFP視覺中國  中新網7月29日電 綜合報導,29日上午最新消息稱,「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升至40人。新華網援引「7·23」事故救援善後總指揮部稱,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經過與事故遇難人員家屬具體協商,「7·23」事故遇難人員賠償救助標準為91.5萬元。
  • 甬溫線動車追尾事故致35人死亡192人受傷
    中新社溫州7月24日電(記者 江耘 李飛雲)24日晚上10時43分,浙江省「7 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在溫州舉行了首次新聞發布會。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發布最新傷亡數據:目前此次追尾事故共造成35人死亡,192人受傷,目前還有132人住院治療。  此次新聞發布會是事故發生後,首次正式公開的新聞發布會。
  • 溫州動車事故之怮:7·23成「妻兒散」
    究竟有多少人在此次事故中遇難,說法至今不一,24日官方說法35人,但也有媒體報導是41人,當晚的新聞發布會上,王勇平再次確認他所掌握的數據是35人。不過這一說法讓在場的不少媒體記者疑惑不解,因為24日上午就已經宣布死亡人數35人,當日下午,包括《新民周刊》記者在內的多名媒體記者親眼目睹至少又有7具屍體被從高架橋上抬下,為何晚上公布的死亡數字卻沒有更改。
  • 紅歌手原創歌曲 緬懷「7.23動車事故」遇難者
    記者獲悉,在上場比賽中被大眾評審要求有原創歌曲才能更好發展的聲音樂團將在本周日的大戰中第一次亮出他們的原創歌曲,且是他們為緬懷「7·23溫州動車事故」遇難者專門創作的一首《我們不會忘記》。據了解,聲音樂團是在7月23日當晚得知溫州動車事故後,連夜創作了《我們不會忘記》。談到此次創作的緣由,聲音樂團表示,他們自己也是來自四川災區的,所以對於遭遇災難的人們特別理解,特別有感情。
  • 溫州動車脫軌事故:35死210傷 2名外籍人士遇難
    記者24日上午從上海鐵路局杭州站獲悉,受23日晚D3115和D301次列車追尾事故影響,24日杭州站、杭州南站發往溫州南、福州南、廈門方向的22趟列車停運,9趟更改終到站,共影響8000到9000名乘客出行。
  • 甬溫線動車事故19名遇難者家屬已籤訂賠償協議
    新華社溫州7月31日電(記者 嶽德亮、張和平)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善後處置工作組發布的消息,截至7月31日18時,已經有19名遇難者的家屬籤訂了賠償協議。    7月29日,「7·23」事故救援善後總指揮部公布經研究決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為確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主要依據的新標準,遇難人員賠償救助標準調整為91.5萬元。    記者7月31日從鹿城區有關部門了解到,截至當日15時,共火化了9具遇難者遺體;在院治療的106名傷者,有5名傷員擬出院,正在協商理賠事宜。有2名傷員擬轉院到福建,正在安排中。
  • 溫家寶到溫州察看「7·23」事故現場並悼念遇難者(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來到浙江溫州,查看「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現場,悼念遇難者,看望受傷人員,慰問遇難者親屬,對傷亡人員家屬表示深切慰問,與中外記者見面。  7月23日,D301次列車在甬溫線永嘉至溫州之間的高架橋上與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造成39人死亡,192人受傷。
  • 「甬溫線動車事故29人失蹤」說法不準確
    (為保護當事人個人隱私,未顯示全名及電話號碼)近日,有網民在網上發帖《以下部分失蹤人員名單,請鐵道部回答》,文中列出29名在溫州動車事故中失蹤人員名單這篇帖文引起人們對鐵道部公布的「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遇難人數的質疑。8月8日上午,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有關部門,並就帖文提供的名單一一予以核查,結果證明:「溫州動車事故29人失蹤」的說法不準確。上午9時許,記者首先聯繫了溫州市外宣辦張主任,他表示,溫州方面對此事不知情,鐵道部已經調查此事。隨後,記者又聯繫到鐵道部政治部宣傳部一位姓王的處長。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可能為遭雷擊後失去動力
    網友 yaoyaosz 圖昨晚20時50分,在杭州-深圳沿海鐵路溫州雙嶼段,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動車與杭州至福州的D3115次動車追尾,D301次第1-4節車廂脫軌、D3115次第15-16節車廂脫軌,其中4節車廂墜落20多米高的高架橋(上圖)。截至今日凌晨1時30分許,已確認該事故造成18人遇難、100多人受傷,消防等有關部門和附近居民正連夜在現場搶救(下圖)。
  • 鐵道部就動車甬溫線事故情況答新華社記者問
    答:在整個事故救援過程中,鐵路部門始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  7月23日夜,甬溫鐵路事故發生後,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立即趕到調度指揮中心,指揮事故救援,明確要求鐵路部門迅速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第一位的任務是救人」的重要指示,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減少傷亡,保護旅客。
  • 溫州動車追尾4大釋疑:事故次日掩埋車頭被制止
    背景:7月24日早晨7時40分,央視《朝聞天下》報導,「凌晨4時前搜救工作基本結束。」15時10分,D3115次列車第15號車廂被吊至橋下;16時30分,D301次列車第5號車廂被吊至橋下。此時,考慮到車廂裡可能還有倖存者,吊動車廂會造成再次傷害,且在吊動過程中,也可能會造成遺體、遺物從車廂裡滑落。因此,決定在橋上對D3115次列車16號車廂搜救完畢後再吊離。
  • 印尼海嘯死亡人數升至373人
    新華社記者 張可任 攝  新華社雅加達12月24日電(鄭世波)印度尼西亞抗災署發言人蘇託波24日說,印尼西部巽他海峽22日晚海嘯造成的遇難者人數已升至373人,另有5000多人撤離。  蘇託波告訴新華社,截至當地時間24日17時,海嘯已造成373人死亡、1456人受傷、128人失蹤,另有5665人撤離。
  • 國務院對甬溫線動車事故作出處理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 據新華社2011年12月28日消息,國務院近日批覆了「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經調查認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
  • 甬溫線恢復通車第二天記者乘動車重返事故路段
    有很多人把隨身攜帶的小包放在身旁座位上,等車的間隙,乘客們很安靜地看報,發微博,發呆,瞌睡……  19:00  候車大廳最前方的顯示屏顯示D5561次列車信息,工作人員打開了檢票處的欄杆。乘客們站了起來,檢票員看了一下車票,並沒有查身份證,我們輕鬆地進站準備上車了。
  • 記者調查核實「甬溫線動車事故29人失蹤」說法不準確
    (為保護當事人個人隱私,未顯示全名及電話號碼)  近日,有網民在網上發帖《以下部分失蹤人員名單,請鐵道部回答》,文中列出29名在溫州動車事故中失蹤人員名單這篇帖文引起人們對鐵道部公布的「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遇難人數的質疑。  8月8日上午,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有關部門,並就帖文提供的名單一一予以核查,結果證明:「溫州動車事故29人失蹤」的說法不準確。
  • 《人民日報》逐一核實「甬溫線動車事故29名失蹤者」
    (為保護當事人個人隱私,未顯示全名及電話號碼)近日,有網民在網上發帖《以下部分失蹤人員名單,請鐵道部回答》,文中列出29名在溫州動車事故中失蹤人員名單。這篇帖文引起人們對鐵道部公布的「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遇難人數的質疑。
  • 紀念溫州動車事故微電影《如果723》9日公映
    紀念溫州動車事故微電影《如果723》  羊城晚報訊 (記者 何裕華)以不存在的「如果」,紀念「7·23」動車追尾事件。  在首映現場,記者了解到,《如果723》主要以四個故事展開述說,分別展現了事故中的親情、愛情、友情、家庭等情感,包括小伊伊、朱平等的真人真事以及兩個新編故事。編劇兼監製人闞迪(微博)告訴記者,該片是一部為告慰2011年7月23日溫州動車追尾事件遇難者以及其家屬的網絡微電影,工作團隊共40人,從編劇到開機到完成,僅用了12天,創作團隊成員全部零片酬工作。
  • 723動車追尾事故原因深究:「不可能」的事故
    「動車遭到雷擊後失去動力停車, 造成追尾。」  「雷擊說」 甫一出籠,即引起廣泛質疑——即使因雷擊導致前面動車失去動力停車,由於動車有自動防護系統 (ATP),後面的車也不應該撞上,而是在距其一定距離時自動剎車。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郭進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由於動車的速度很快,所以不能靠人來進行車速的控制,而是ATP設備自動控制車速保障安全。」
  • 已致17人死亡
    截至北京時間8日2時45分,事故造成17人死亡,其中2名為飛機員,15名為機上乘客;另有120多人受傷, 其中15名乘客傷情危重。  現場畫面顯示,飛機衝出跑道後斷裂解體,地上到處散落著飛機殘骸,但並未發生起火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