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後,動車的安全性受到了普遍的質疑。昨天是事故路段恢復通車的第二天,19:08,商報記者再次乘坐杭州南到溫州南的同方向動車,體驗此次事故帶來的變化。
18:25
我們來到杭州火車南站,偌大的售票大廳顯得有點冷清。數了一下,一共開了11個窗口,買票的人不是很多,每個窗口前大約就四五個。
很快,我們買到了前往溫州南的D5561次車票,這趟車是從上海虹橋出發的,到火車南站停靠2分鐘,17:08從南站發車。
「能不能給我買張保險?」乘售票員打票的期間,我問。
售票員愣了一下,回答說:「窗口不賣保險,保險應該已經含在車票裡了。」
18:35
儘管杭州南站停開了多趟動車,但D5561次候車室的乘客仍是寥寥無幾,大家大多是輕裝上陣,幾乎不見有人帶著大包行李的。有很多人把隨身攜帶的小包放在身旁座位上,等車的間隙,乘客們很安靜地看報,發微博,發呆,瞌睡……
19:00
候車大廳最前方的顯示屏顯示D5561次列車信息,工作人員打開了檢票處的欄杆。乘客們站了起來,檢票員看了一下車票,並沒有查身份證,我們輕鬆地進站準備上車了。
19:08
D5561次經過短暫停靠後,載著我們從杭州南站出發了。我們的位子在8號車廂,車廂裡很涼快,我看了一下顯示屏,顯示室內溫度:24攝氏度。
車廂裡很安靜,環顧四周,大約有30%的位子沒有人坐,動車出站後,車速在130公裡/小時左右。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顯然給動車帶來了不小的打擊。我從車頭走到了車尾,發現車廂的上座率並不高,特別是第10至13號車廂,感覺空空蕩蕩的,全部加起來也不到二十人。乘客們乾脆都橫臥在位子上睡覺。
19:15
這趟車的一等座位於最尾端的14號、15號、16號車廂,前兩節車廂裡坐滿了人,我問了一下,大部分都是到上虞、寧波、台州的乘客居多。而最後面的16號車廂空無一人。
在一等座軟席車廂內,一位30多歲、穿著棕色衣服的年輕媽媽抱著幾個月大的嬰兒,孩子已經睡著了,媽媽一手託著孩子頭部,一手為小寶寶拍打著藍色的毛毯。我環顧了一下四周,車上帶孩子出行的人很少,我一共只看到了兩個。
19:50
已經過了吃飯的時間,9號的餐車車廂裡依然坐著一位40來歲的中年男子,正用電腦看著「亮劍」。
「車廂很空,你為什麼要坐在餐桌車廂啊?」我問。
這位姓陳的男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告訴我,前幾天動車出事的消息讓他對火車心存芥蒂,但是家裡有急事,得趕回溫州,所以買了晚上去溫州的這趟動車。「我原來是4號車廂的,比較靠前,所以坐到中間的9號車廂來了。」陳先生說。
20:00
跟我們同行的還有中央電視臺的兩名記者,列車長看到我們在拍照,前來阻止。很顯然,動車事故讓他們很緊張。
「如果我是普通乘客,你也不讓我拍照嗎?」我問。
列車長說,拍照要經過鐵路部門審批。
20:10
列車過了餘姚站後,速度明顯降了下來,我看了一下車廂兩邊的顯示屏,時速基本在70至80公裡/小時。
旅客們很多開始打瞌睡,也有的在嗑瓜子,看微博,打電話。其間,我接了個5分鐘的電話,動車上信號還是挺穩定的。
相比較列車長的反應過度,車上的乘客很淡定。我們座位的不遠處,坐了一對回寧波的母女。母女倆津津有味地吃著一袋葡萄,表情輕鬆。十多歲年紀的女兒不時用手機向窗外拍照。媽媽說,她們聽說了事故,但覺得今天既不下雨也不打雷,並不擔心。
「這次事件對我最大的改變就是我現在上車時給家裡發個簡訊,說一下我上車了,乘哪趟車,下了車以後,一會再發個簡訊報個平安。」浙工大一位姓張的同學這樣說。
聊天中,我發現車上的旅客們幾乎都聽說了「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但反應都比較平靜,他們說,因此就不坐火車,這不現實。
20:50
列車經過寧波東後,我們車廂的乘客只剩下十來個了。此時,列車又開始提速了,屏幕顯示時速是每小時210公裡。
網上說,這次有乘客在逃生的時候,很多砸玻璃砸不開。我看了一下,一節車廂裡有6個紅色「安全錘」,兩邊各三個。
我問了下周圍的乘客,緊急情況下,安全錘應該敲在哪裡?
有的乘客說,敲在中間位置,有的乘客說敲在四個角上,有的乾脆說不知道該敲哪。
我找到了那位不讓我們拍照的列車長,列車長說,這個你應該到網上去查查。
後來我用手機上網查了一下,有網友支招說:「動車所用的鋼化玻璃的中間部分是最牢固的,四角和邊緣是最薄弱的。最好的辦法是用安全錘敲打玻璃的邊緣和四角,尤其是玻璃上方邊緣最中間的地方,一旦玻璃有了裂痕,就很容易將整塊玻璃砸碎。緊急時,如果沒有安全錘可用高跟鞋的跟尖或鑰匙尖砸。」
22:00
列車經過了紳坊站後,車廂裡不知道誰說了一聲,前面就是發生事故的路段了。
車廂裡的空氣凝重了起來,大家都坐到了窗戶邊上,誰也沒有說話。
我向窗外看,我們的列車行進在高架上,外面漆黑一片,隱隱看到有一些微弱的燈光,根本看不到事發路段的任何情況。「這樣的目測距離,發生事故那天后面的司機要看到前面的車,估計只有兩三百米最多了吧。」邊上的同事小聲說。
此前網上說,最近動車經過大橋時會鳴笛,在我們昨天坐的動車上,我沒有聽到。
22:18
列車準時到達溫州南站,下車的旅客很少。
據每日商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