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諾獎得主:人類去太空建立殖民地幾乎不可能,不如好好保護地球
在最近幾天當中的話題選擇中,我想2019年諾貝爾獎幾乎是佔據了很多網站的頭條,這個獎項的重要性我們在這裡也就不必多說了,在整個時代背景之下,它在整個科研等方面的影響力是相當巨大的,幾乎是全世界上所有頂尖學者之間的一場較量,要想脫穎而出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些人所關乎的命題恐怕都是和整個的世界有關,榮譽可想是何等驕傲。
而昨天的文學獎揭曉之後,中國是又一次無緣了這個獎項,而日本著名學者村上春樹也是再次陪跑諾貝爾文學獎,這樣的一個結局或許是早已經註定的,誰也沒有必要去悔恨,而在諸多的獎項當中,最為關注的還應該是物理學獎的誕生,今年的得主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Didier Queloz三位是由於宇宙理論領域、系外行星的發現而榮膺此項稱號。
對於地球之外的獄中探索一直以來就是人們相當關注的,人類的好奇心也是逐漸讓自己的視眼轉向了更廣闊的宇宙,之前我們可能對飛機都是比較驚訝的,可是如今卻是出現了宇宙飛船,而在地球每況愈下的境遇當中,好似逃離地球成為了人類唯一的選擇。
其中NASA就在未來的計劃當中提及到,未來是希望能夠為火星之旅提供一個基礎,這樣的事情在如今的我們看來也是頗具神奇的,畢竟很多科幻電影已經是為我們刻畫了太多的美好,在地球之外開拓新的一塊疆域也是不錯的選擇,那裡或許是人類的未來。
但是今年諾獎得主Michel Mayor就講到,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當中,人類要想去到另外的一個世界去建立殖民,這幾乎是天方夜譚。在他提到這個概念的時候,很多人對於他這樣的擔憂也是有幾分的質疑,但只要是有清晰的思想,我們就不難發現其中的玄機所在。
在此他就講到,首先是確保要找到一顆完全宜居的星球,如今這麼多年的發展當中依舊是沒有這樣的發現,首先這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假設在認定是有這樣的環境出現,那最為困難的就應該是怎麼樣找到一個有效的抵達的途徑,通過諸多的電影等等我們或許是已經能夠看到,即便是幾十光年的距離,這要將人類轉移也是需要很長時間的,而且還要確保整個抵達途中的任何可能出現的問題,這些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當然在整個的移居過程當中,像科學的瓶頸、時間、安全、可行性等等都是極具難度的,這些有一個不成立,那人類這樣的計劃就相當於是失敗的。他也講到,與其此時在不斷地進行一些個對於外星星球的探索,那還不如將我們的地球進行更大程度的一個保護,實則人類這樣的想法就好比是之前秦始皇的長生不老,可能最終非但是沒有找到那樣的一個地方,到頭來地球所面臨的境遇是越來越危險,移民太空在現階段幾乎是不可能的,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