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時報》一篇文章中分析出,人類的滅絕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根據紐約時報2019年1月17日的報導,哲學界最近幾年開始了關於人類滅絕前景的熱烈討論。考慮到氣候變化造成的威脅日益增加,這並不奇怪。這一問題無法覆蓋整個哲學領域,但卻是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那麼:人類的滅絕會是一場悲劇嗎?
為探索這一問題,本文首先將該問題與其他幾個相關問題加以區分。這篇文章所探討的問題就是,如果地球上再也沒有人類了,是否會是一個悲劇。那篇文章認為,其答案在一開始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人類的滅絕既是悲劇,也可能是好事。
文章說人類滅絕是悲劇的觀點雖然令人沮喪,但細細想想,又會覺得沒有多少爭議。在地球上,人類破壞了很多可居住的地方,給生活在那裡的許多動物帶來了難以想像的痛苦。這個過程至少通過三個方式實現。
第一,人類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給生態系統帶來了災難,正如《時報》最近一篇關於黃石公園的文章所表明的。其次,人口的增加正在侵蝕著原本完整的生態系統。其三,工業化養殖培育出數百萬動物,這一過程只給他們帶來痛苦和痛苦,然後以通常十分殘忍的方式將他們屠殺。這些做法在短期內沒有理由會減少,事情正好相反。
所以說人類滅絕是件好事的理由是:人類帶給地球的東西是其他動物所不能帶給地球的。例如,我們帶來了一種高級的理性,這種理性可以用對大多數動物來說是陌生的方式來體驗這個世界的奇妙。我們創造各種藝術:文學,音樂,繪畫。我們致力於科學研究,試圖了解宇宙和我們所在的地方。假如我們的物種滅絕了,它們就會消失。
有人可能會問,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於我們現在這樣做的人來說,結束自己的生命以避免動物遭受更多的痛苦是否是件好事?儘管我對這個問題沒有最終答案,但我們應該認識到,未來的人類和現在的人類是完全不同的。讓現在的人類結束生命,將會給那些死後失去許多的人帶來極大的痛苦。恰恰相反,阻止未來人類的存在不會帶來這種痛苦,因為這些人根本不存在,生命也毫無意義。所以這兩個例子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文章最後說,「那麼,人類的滅絕也許會讓世界變得更好,但是它也會變成一個悲劇。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我可不想這樣吹毛求疵。但是,這種事似乎有可能發生,而且這種事本身也使我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