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刊文:中國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

2020-11-29 河南日報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報導指出,中國「十一」黃金周的跡象表明,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

  

  《紐約時報》這篇報導稱,當人們擠進火車,湧入古老的廟宇,以及做其他許多國家人民仍然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的時候,這是目前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甦最清晰的信號。

  報導稱,長城景區已經部署了更多的安保人員,以應對遊客數量的激增;在武漢,黃鶴樓受到遊客喜愛,位列主要旅行社的「國家最熱門風景區」之首,初步跡象證實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中國官方旅遊研究機構預測,在為期八天的假期期間,中國國內旅遊將達5.5億人次。此外,中國日益增加的出境遊客,因受疫情影響今年選擇留在國內。

  報導稱,全球諮詢公司德勤亞太地區消費產品和零售團隊負責人表示,中國的經驗表明,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消費會很快反彈。

相關焦點

  • 崔天凱《紐約時報》刊文:中美需要團結合作、互幫互助
    崔天凱《紐約時報》刊文:中美需要團結合作、互幫互助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5日在《紐約時報》刊文指出,圍繞疫情中美兩國間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但現在不是相互指責的時刻,現在我們需要團結合作、互幫互助。」
  • 紐約時報,馳名雙標
    前些天看《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把我氣笑了。至於在新聞中強調『中國女士』,並用春秋筆法渲染該女子『美麗而沒有素質』,言下之意更是明顯:『正是因為缺乏素質的中國人,新冠病毒才會傳染到全世界』。作為全美最具影響力的百年老報,《紐約時報》邁著『新聞自由』的小碎步,終於把自己整成了英文版《故事會》。
  • 世衛組織專家怒罵《紐約時報》
    央視新聞客戶端2月14日消息,《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美媒近日刊文援引多位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話稱,在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的調查過程中,中國方面的某些行為嚴重阻礙了調查進程。然而報導發出後,文章中援引的專家陸續發文闢謠,稱自己的觀點被扭曲,指責《紐約時報》的行為「無恥」。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1999年《紐約時報》嘗試將紙質版和網絡版的新聞編輯室(中國叫編輯部)合二為一,創建不間斷新聞部。儘管名義上合併,但是當時網絡新聞編輯室和報紙新聞編輯室仍然分開辦公。而且很多記者都抗拒為網絡版新聞寫稿的想法,因為都認為最好的新聞得放到紙質版。合併只是開始,《紐約時報》繼續嘗試各種新花樣。比如用博客直播,最具代表性的博客是City Room。擁抱社交網站。
  • 《經濟學人》刊文:世界經濟復甦極不均衡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近日刊文稱,分析人士預計,第三季度全球GDP將增長至少7%,但世界距離恢復正常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而行業和國家之間經濟復甦極不平衡。中國將是2020唯一實現增長的大型經濟體。 這篇名為《世界經濟正在復甦嗎?》
  • 中國衛星監測到北極首現臭氧洞 發展速度驚人[圖]
    2011年3月26日北極臭氧總量分布(AURA/OMI)中國網3月30日訊 中國天氣網消息,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監測數據顯示,風雲三號衛星臭氧總量探測儀在北極上空監測到一個明顯的臭氧低值區,在該低值區內臭氧總量是正常情況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區的臭氧總量達到了臭氧洞的標準(220DU)。
  • 《紐約時報》:美國說病毒不可能被控制,睜開眼睛看看中國吧!
    此前福奇曾表示,要到明年第三季度美國民眾才能大規模接種新冠疫情,不去控制疫情無疑是對美國民眾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全世界的不負責。10月30日,《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稱:美國說病毒不可能被控制,可事實真的如此嗎?睜開眼睛看看中國吧,在第一個開展抗疫工作的中國,情況與美國完全不同。
  • 為什麼刊登饒毅文章的《紐約時報》被說成「傷害美國」?
    中新網7月25日電 題:為什麼刊登饒毅文章的《紐約時報》被說成「傷害美國」?  作者陳念  「我在武漢的親人活了下來,我的叔父卻因疫情死在了美國」——近日《紐約時報》評論版刊發了中國海歸學者饒毅的署名文章,由美國叔父的意外之死引入,講述大時代下中美兩地家族成員的分離聚合,道盡「一場疫情,同一家族,不同國家,陰陽兩隔」的人間悲涼。這個故事被認為映射了中美兩個大國的真實變遷,引人深思。
  • 《紐約時報》長文:他們逃離美國 在中國找到了最基本的自由
    來源: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原標題:《紐約時報》長文:他們逃離美國 在中國找到了最基本的自由美國《紐約時報》1月5日文章,原題:在一個混亂的疫情大流行世界裡,中國提供了自己版本的自由《紐約時報》報導截圖去年10月下旬,鄧肯·克拉克所乘坐的航班在巴黎機場跑道上開始滑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該國開始實施第二次全國封鎖。
  • 中國控制疫情犧牲了「自由」?老「陰陽人」《紐約時報》又來了!
    新年伊始,儘管中國出現了一些零星的疫情,但是與西方世界相比,中國成為世界的「安全島」。美媒《紐約時報》也承認這一點。它在1月5日的一篇文章中稱,當許多國家仍飽受新冠之害,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中國在2020年全年報告的感染人數不到10萬人。自去年11月初以來,美國每天報告的病例都超過了這個數字。
  • 《紐約時報》官網遭受惡意攻擊 部分服務中斷
    網易科技訊 8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紐約時報部分用戶的服務已經恢復,公司正努力恢復所有伺服器,以讓所有用戶得以訪問。《紐約時報》官方網站兩周前曾經歷一次宕機事件,網站一度關閉數小時之久。不過公司當時強調,服務中斷是因為內部技術問題所致,而不是遭受外來攻擊。
  • 《紐約時報》這篇抹黑中國的報導,美國網民發覺不對了……
    如下圖所示,在這篇名為「改變世界的25天:中國如何讓新冠病毒流竄出去」的報導中,《紐約時報》派出了長期以來一直對中國存在強烈偏見,並多次配合美西方政府煽動支持分裂中國勢力的4名記者,荒謬地宣稱,如果中國能在去年年底病毒剛出現時就宣布封城,那麼新冠病毒就不會流竄到全世界。
  • 美以製造病毒攻擊伊朗核設施被紐約時報曝光
    美國《紐約時報》15日披露,這種病毒由美國協助以色列技術人員開發,事先在以色列核基地內實施測試,旨在破壞伊朗核項目。英德提供幫助一些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和以色列情報官員及計算機專家告訴《紐約時報》記者,這是一次機密行動,由美國和以色列聯手發起。
  • 中國有人寫小黃書入獄 紐約時報觀點讓人三觀盡毀
    它昨天刊登了一篇「奇文」——▲「中國耽美小說作者因製作販賣淫穢物品獲刑十年」(via New York Times)(文章中文翻譯via紐約時報中文網天一是因為涉及「傳播淫穢色情並牟利」而獲刑,這跟你所謂「成年人的正常需求」有關係嗎??接著,《紐約時報》又借某個社工之口,來了下面這段。
  • 每年可賺近20億美元,《紐約時報》怎樣做到的?
    <紐約時報>每年可賺近20億美元》,題圖來自:視覺中國要點:1. 《紐約時報》副總編蘭德曼認為,媒體的數位化轉型的挑戰就是創造一種環境,讓恰當的人提供高質量的稿件。2. 《紐約時報》轉型奉行的戰略是,強調自己並不走流量路線,而是堅持「訂閱優先」。合理的商業策略是提供強大的新聞,讓全球數百萬人願意為此付費。3.
  • 紐約時報:中國把月壤帶回地球,開啟了「太空競賽新時代」
    而在《紐約時報》眼裡,這個消息似乎象徵著一個「太空競爭的新時代」的到來。 文章認為,美國正在把中國看成是太空領域的「對手」,已對中國航天實施過長期的打壓,但隨著中國成功帶回月壤、在航天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美國以往的做法可能會招來中國的反擊,雙方的競爭會變得「日益激烈」。
  • 《紐約時報》補發林徽因、梁思成訃告:夫妻攜手,用一生探索中國...
    《紐約時報》推出了「被遺漏的逝者」(Overlooked)欄目,開始補發歷史上該報遺漏的重要人物訃告。美國當地時間4月11日,《紐約時報》在該欄目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故事 —— 《林徽因與梁思成,中國古建築的編年史家》。
  • 《紐約時報》刊登中國學者饒毅文章後,遭到美國一群人瘋狂攻擊
    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近日,中國知名科學家饒毅在美國《紐約時報》上撰文,通過講述他在美國紐約的一位叔叔因新冠肺炎不幸病逝的遭遇,並對比了他在中國武漢的親屬平安無事的情況,抨擊了美國川普當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糟糕表現。
  • 美媒稱中情局在華間諜網被中國搗毀 出現數十年來最大漏洞
    據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美國《紐約時報》5月20日爆出驚人消息:自2010年起,中國搗毀了美國中情局(CIA)一個在華間諜網,令後者出現數十年來最重大安全漏洞之一。 報導稱,到底是因為被黑客侵入CIA與外國線人的聯絡系統還是CIA「內鬼」告密,導致中方成功辨別出線人身份,事情雖過去數年,但至今仍不清楚。
  • 紐約時報:中國爭取的時間被西方白白浪費了!
    圖源:CNN紐約州的首例死亡病例使得人們將目光更加聚焦到紐約的疫情情況上來。市長白思豪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位患者自從上周住進了醫院,從那以後一直處於危急狀態。就在同一天,紐約出現了第二例因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