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紐約時報兩篇推文火了
前後只隔了20分鐘
兩種完全不同角度的解讀:
之前日報轉載過來自公眾號維京女俠的文章中這樣解讀紐約時報的歪曲報導:
前些天看《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把我氣笑了。
標題名為《他開車送她去醫院,而她將冠狀病毒傳染給了他》。
乍一看像現代版《霍亂時期的愛情》。
摘要如下:
『那個中國女人叫了輛計程車,說要去醫院。
在車上,她打了個噴嚏,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淋在了司機臉上。
(原文:Then she sneezed, the spray showering the cabby’s face.)
『我覺得,她很漂亮但沒啥素質。』這位泰國司機說道。
一周後,這位50歲的司機被確診為新冠,一種來自中國並傳染到了全世界的病毒。』
這『社論』不但不可信,並且極度可恥。
的士司機每天接送幾十位客人,憑啥認定是文中女士傳染給他的?
至於在新聞中強調『中國女士』,並用春秋筆法渲染該女子『美麗而沒有素質』,言下之意更是明顯:
『正是因為缺乏素質的中國人,新冠病毒才會傳染到全世界』。
作為全美最具影響力的百年老報,《紐約時報》邁著『新聞自由』的小碎步,終於把自己整成了英文版《故事會》。
為了將新冠塑造成『黃禍』,美媒的臉都不要了。
作為《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的付費用戶,我冒著高血壓的風險,讀了幾乎每一篇關於新冠與中國的文章,做了點總結。
在近三周共計五十篇關於中國/新冠疫情的社論中,66%的文章為純粹負面,32%的文章尚且中立,至於正面積極的僅有一篇,為中國駐港外交官投稿:
其中不乏種明目張胆的族歧視式標題,例如《對抗中國病毒,都有些啥措施?》。該雄文來自久負盛名的《華盛頓郵報》(後來改了,不過還是能通過搜索找到):
中國並不是不能接受批評。但預設立場,陰陽怪氣,並通過春秋筆法歪曲事實,實在不太講究。
也許美國媒體應該把注意力更放在現在美國國內的疫情上。
3月10日,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265例,累計確診1019例。
新增死亡4例,累計死亡30例。
美國疫情中心華盛頓州單日新增確診病例112例,漲幅驚人。
因為上星期確診的Westchester律師導致了紐約州大面積人傳人,目前該州的患者數量已經穩居全美第二。
那位Westchester的患者已經傳播了超過一百人,他所在的新羅謝爾市(New Rochelle)儼然成為美國第二大的冠狀病毒感染病例集中地。
周二,紐約州州長科莫表示,為了阻止病毒的繼續擴散,新羅謝爾市將建立一個1.6公裡的「隔離區」,並部署國民警衛隊的衛生部指揮所。
一家私營醫療系統將和州政府合作在當地建立起檢測系統。
同時,新羅謝爾內的學校、教堂和所有大型集會場所將從3月12日至3月25日集體關閉兩周。
(圖源:CNN)
科莫表示,國民警衛隊將負責清理該地區,並在被隔離後向當地運送食品。
住在新羅謝爾地區的朋友們記得儘快囤點生活必需品!
除了Westchester地區以外,紐約州其他地方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經確認,多名患者都屬於需要大量接觸人群的工作性質,包括多家世界頂尖金融機構的員工。
其中有美國著名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的一名員工。
(圖源:路透社)
摩根·斯坦利,富國銀行,以及巴克萊公司位於紐交所的員工,都已有確診患者。
(圖源:bloomberg)
還有紐約Nassau 郡的兩名校車司機,他們每天接送80多名學生往返於多條線路上下學。
(圖源:abc7ny)
以及一名消防緊急醫療技師,他已確認是被自己的空乘女友感染。
(圖源:Twitter)
和紐約市近一河之隔的新澤西州也在3月10日早上驚現了第一起死亡病例。
該患者是一名69歲的男子,本身患有糖尿病與其他併發症。
近期並沒有國外旅遊史,但曾往返於紐約。
(圖源:nypost)
於此同時,我們收到了來自英國曼城留學生的投稿。
投稿人表示,自己的一個位於曼城的朋友從七天前開始發燒,並且一直帶有呼吸困難的症狀。
過去的七天裡,他曾多次嘗試聯繫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簡稱NHS),得到的回應卻是不能給他檢測,並告訴他不要去醫院,哪都不去。呆在家裡,自己治癒。
今天,他已經燒到了41度多,於是在中國領事館的協助下,終於說服了NHS,派了一輛車送他去醫院。
到了曼城的醫院之後,NHS讓他脫掉衣服,只剩一件T恤,坐在醫院的長椅上等了很久。
等到後面一直不給他看醫生,也不告訴他為什麼要坐在那裡,並且護士對他態度非常兇。
(圖源:聊天截圖)
終於等到醫生之後,對方卻告訴他「你不應該來醫院的,因為今天首相Boris Johnson說了,不能讓發燒的人直接進醫院。」
鑑於他是NHS急救過去的。醫生又表示,「你沒有去過重災區,也沒有直接接觸史,因此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給你做檢測。」
之後該留學生已經沒有力氣走路,整個人非常難受,同時發著高燒,呼吸困難。
即使自身症狀非常接近新冠肺炎,醫院還是拒不檢測,最後讓他打Uber回了家。
(圖源:聊天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