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楷書小李,今天對《九成宮醴泉銘》81字殘缺中的第57個缺字「及」字進行解析和意臨。
首先我們看一及《九成宮醴泉銘》裡面殘缺的「及」字和楷書小李意臨的「及」字。


現在我們對「及」進行一個對比和解析:
在《九成宮醴泉銘》裡及字一共有三個,其中兩個「及」字是比較清楚的,其中第三十一頁的第一個「及」字已經全部缺失,今天楷書小李要補寫的就是這個缺失的「及」字,我們根據歐陽老先生用筆的特點,以及對其他兩個「及」字進行對比,臨寫出現在這個「及」字。臨寫的時候,我們主要考慮了筆形上的差異和銜接上虛實的變化:

「及」字筆畫簡單,只有三畫,從筆形上看,我們臨寫的「及」字和原貼中的及字是有很大差異的。首先是「及」字的第一畫撇,我們選擇的是蘭葉撇,其次是「及」字的第三畫捺,我們寫的捺也是選用了圓過面出的方式,但是筆形和其他兩個捺也是有差異的,最後也是」及「字臨寫的重點筆畫,就是」及「字的第二畫橫折折撇,原帖中的兩個」及「字,這一筆畫是一筆完成的,換句話說它的銜接是非常結實的,而我們臨寫的」及「字,將這一筆畫拆分成兩個筆畫,將橫簡化成提,然後再重新起筆重新切筆完成下面的筆畫,做了一個虛實的結合,同時也造成了筆形上的差異。
以上兩處就是楷書小李臨寫《九成宮醴泉銘》中「及」字的對比和處理方式,跟所有書友一起分享,希望我的總結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一起學書法,一起練歐楷,歡迎交流,喜歡我,就關注我吧!#校園創作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