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腦人,意外的治療,卻是心理學研究的裡程碑,獲得了諾貝爾獎

2021-01-15 安木飯爾

溫馨提示:視頻版裂腦人有兩個意識?裂腦人研究者因此還獲得了諾貝爾獎!文字版與視頻版略有不同

提到裂腦人你會想到什麼?

是恐怖片中可怕的怪物 ,

還是科幻故事裡的變異人類。

裂腦指將連接左右半腦的胼胝體切除,聽著是不是很殘忍,其實並非如此。當時有一種只有切除胼胝體才能恢復正常的疾病,因此出現了裂腦人。於是乎,心理學家開始對裂腦人開始研究,

比如說神經心理學家斯佩裡,他的裂腦人實驗取得重大成果,並且獲得了198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斯佩裡獲得諾貝爾獎

那麼今天我們就看看斯佩裡到底做了哪些實驗,讓他能夠獲得諾貝爾獎。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知識,就是一個神奇的大腦控制身體規律:左右交叉!

就是你的左腦控制右邊身軀,而右腦控制著你的左邊身軀。

實驗一

斯佩裡讓裂腦人坐在經過特殊設計的屏幕前,讓他的左眼只能看到屏幕左側的信息,右眼只能看到右側的東西(右腦控制左邊身體,所以右腦接受的是左眼看到的信息)。這時候將文字螺帽映入裂腦人的左半視野 ,裂腦人的右腦能指揮左手正確地從一堆物件中挑出螺帽。但如果問他左手拿著什麼,他卻回答不出來(說明右腦子不知道怎麼表達他手裡的螺帽)斯佩裡又把短詞 「點火 」、「盛水 」的信號 ,分別映入小被的左半視野 ,小被同樣能正確無誤地找出「火柴」、「玻璃杯子」一一對應。當左側屏幕映出文字「書」時。受試者能用左手正確地寫出這個字 ,但問他 :「你左手寫了些什麼?」小被竟回答是 「杯子」

這證明右半球有理解文字的能力;沒有言語表達功能。

斯佩裡還讓裂腦人分別用左右手畫畫,結果發現都是左手畫的會更好,詭異的是這些人大多是右撇子。這些說明右半球不但有獨立的認知功能,而且在一些特殊機能上勝過左半球。

此外,斯佩裡還通過一些實驗發現右半腦也具有自我意識和社會功能意識

實驗二

讓一張裸體女人畫像只讓女裂腦人的左眼看到,(右腦子接收到了裸體女人畫像的信息,左腦子什麼都不知道)結果這引起了女小被表情的突然變化。她神經質地大笑 ,並面色緋紅。斯佩裡問她: 「什麼東西這麼有趣?」 結果她回答說: 「我不知道 ,什麼也沒有 ,噢! 這個有趣的機器。」

這說明雖然右半腦無法表達,但它具有社會意識,裸女畫面讓右腦產生害羞反應

斯佩裡做得很多的裂腦人實驗,比如上面幾個,的確展現了左右腦不同。總之,在一系列的實驗後,斯佩裡認為大腦左半球有語言、閱讀 、書寫 、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有音樂 、繪畫、藝術欣賞、幾何空間等功能,左右兩半球的功能是互補的。

此外斯佩裡還提出了一個觀點,可能左右腦都存在獨立的意識流。裂腦手術可以將大腦分為兩個獨立的意識。同時他還推測 ,在完整的人腦活動中有時也可能存在「雙重意識」。

如果你的身體裡有另一個意識,那麼他會不會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默默注視著你的一言一行,想想是不是有些毛骨悚然。

但斯佩裡的學生,著名的腦科學家加扎裡加認為左半球是優勢半腦,在我們的認知活動中起主導作用,產生意識可能是左腦的獨特能力,而右腦沒有或僅有低級的意識。

你有沒有想過多重人格是怎麼產生的,研究者在研究左右半腦獨立運作時,發現右腦比左腦的功能更加獨立,右腦甚至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控制一個人的意識,你們是不是對某些經歷只有一點或者完全沒有印象,也許這就是隱藏在右腦的人格的外在表現。

相關焦點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神奇研究一籮筐
    9 月份,川普先後兩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這一消息引發了網民群嘲,不料一周之後,他果真獲得了「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冷凍便便製成刀、研究自戀人士的眉毛……它們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科學發展的長河中總是會出現一些研究者
  • 釋放了另一個靈魂的裂腦人,用詭異的行為揭發了大腦最深的秘密
    隨著對用手習慣的思考,左右半腦的秘密也隨之揭開,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憑藉腦研究獲得1981年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的羅傑·斯佩裡。這時斯佩裡對裂腦人的研究直接顛覆了這一觀念,真如一道驚雷響徹腦研究領域。裂腦人這個概念起源於癲癇治療。人類的大腦分為左腦半球、右腦半球,這一概念在解剖學方興未艾的年代便成為了人們的共識。而連接兩個半球的白質帶被稱作胼胝體(piǎn zhí tǐ),它包含有2~2.5億個神經纖維,是左右腦溝通的重要通道。
  • 諾貝爾獎裂腦實驗證明真相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你相信自己的大腦中存在著兩種意識嗎?如果將大腦裂開,會發生什麼奇怪而神秘的事情呢?要知曉以上問題答案,首先需要了解一些腦結構方面的知識。這項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士兵約翰的大腦兩半球被切割開之後,他的視覺與語言發生了分裂,相當於一個人身上,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認知結果——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裂腦人。如果將銜接大腦左右半球的胼胝體隔斷,那麼人的左右大腦就會出現信息不互通,行動不配合,語言不符合視覺的結果。
  • 擁有多重人格的他,可能是個裂腦人
    這種摘除了胼胝體的人,被稱為「裂腦人」。裂腦人和雙重人格的故事,就從一位名叫斯佩裡的神經心理學家開始了。他為了探明左腦和右腦的工作機制,利用因為治療癲癇而切除胼胝體的裂腦人,做了一系列著名的實驗。在介紹這些實驗之前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我們的左腦控制著右眼和右手,而右腦則控制著左眼和左手。當胼胝體被切除,這種大腦、手、眼之間的聯繫就切斷了,那究竟會發生什麼?
  • 裂腦人:以天才的名義進行詛咒!他們具有超智慧,但是過得極痛苦
    如果纖維聯結被「斬斷」,就形成了——裂腦人!上世紀40年代,醫學界對癲癇治療有了很大進展,但是,仍然有些病例,常規藥物無法見效。於是,醫生們通過手術切斷胼胝體,徹底根除癲癇。胼胝體,是聯絡左右大腦半球的纖維構成的纖維束板。
  • 美日免疫學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為癌症治療開創裡程碑
    圖自視覺中國 據悉,他們將分別獲得金質獎章和證書,並分享一筆由諾貝爾基金會決定的獎金(2017年,每個諾貝爾獎獎項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約合694萬人民幣)。今年的兩位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為癌症治療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原則,即通過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的固有能力,來攻擊腫瘤細胞。 艾利森研究了一種名為CTLA-4的蛋白質,如果把免疫系統比作一輛汽車,那麼這種蛋白質就好比汽車的「剎車」。他發現,通過「鬆開剎車」,免疫細胞會得到釋放,從而攻擊腫瘤。基於這個概念,艾利森發展出一種全新的治療病人的方法。
  • 神秘的「裂腦人」,到底是天才還是瘋子?高智商也許是詛咒!
    神秘的「裂腦人」,到底是天才還是瘋子?高智商也許是詛咒!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半,半球之間纖維進行連接,如果切斷纖維,那麼就成了左右腦分裂的裂腦人。1940年,醫學界已經可以治療癲癇,科學家通過切除半球間連接的纖維,把兩個腦半球分割,可是病人雖然治好了,卻成了分裂的左右腦,兩個半球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不能對信息再進行處理。大腦的分工我們的大腦左右半球是各有分工的,左半球代表著理性,可以進行一些運算和邏輯思維,右腦則主管藝術,可以進行音樂的鑑賞以及繪圖和空間的辨認。兩個半球就是這樣互相配合,能夠形成我們完美的大腦。
  • 日本拿諾貝爾獎拿到手軟,韓國獲得過多少個?答案可能讓你很意外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諾貝爾獎季,幾乎所有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會關注有哪些人獲得,哪些國家的人獲得,哪個大學或者研究所獲得諾貝爾獎。和平獎和文學獎有太多的政治因素,但是自然科學領域的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還是認為比較權威的,所以特別受到關注。
  • 進化心理學3,如果你的左腦和右腦不能再聯繫會出現什麼?驚悚!
    可能我們人生最大的幻覺就是以為我們有一個高級的意識自我,實際上進化心理學的一些研究認為我們的思維是模塊化的,我們的大腦有一些專門的不同的模塊它們代表著不同的自我,而這些不同的模塊之間並沒有一個高級的統帥,並沒有一個所謂的意識自我去統領它們,它們更多是一個自由組織的體系。
  • 清華大學教授:腫瘤免疫治療,為什麼能獲得諾貝爾獎?
    一時間,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一領域的成功可能在近幾年獲得諾貝爾獎。那麼,誰應該得獎呢?更重要的是,這些發展的科學基礎是什麼?T細胞療法方興未艾我們體內的T細胞主要是帶有αβT細胞受體的一類,而其中又有表達CD4和表達CD8分子兩種。CD4 T細胞主要分泌細胞因子來調節其它免疫細胞的功能,因此被稱為輔助性T細胞。
  • 「裂腦人」擁有過人智慧,被傳擁有超能力,其實他們極為痛苦
    那可能就有人有疑問了,既然有這樣便捷的方法,為什麼還要靠藥物治療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個結構對人體來說是起到什麼作用的,這個結構叫做胼胝體,像是一座橋梁,連接左右半腦的指令,一旦這個結構被摘取,本該是一個大腦就會分為左右半腦這兩個相對獨立的器官,各給出各的指令。雖然摘取胼胝體可以根除癲癇,但卻能將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變得天翻地覆的。
  • 進化心理學:你眼中的世界,不過是大腦製造的「幻覺」 |世界是真實...
    隨著進化心理學研究的逐漸深入,這個秘密正在被揭開。 羅伯特·賴特—— 普林斯頓大學進化心理學教授,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智囊, 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思想家之一—— 他認為: 自然選擇就會讓我們的大腦產生「幻覺」。
  • 經濟學中的諾貝爾獎:金融研究的角色(修訂)
    有趣的是,由於在「金融和管理」領域的研究、研究和發現,約26%的諾貝爾獎得主獲得了這個著名獎項,共有21位獲獎者。也許這不是一種合理的方式,有可能將這個將歸類,放在前兩個歸類的中間。為了回答這些研究問題,本文將把大部分的諾貝爾獎,放在這一組中來進行研究。
  • 心理學中大腦你知道多少?
    而在今年的大綱中,對於心理學這一模塊進行相應的調整,增加了心理學腦結構與功能與課堂管理。對於新增知識點,特別是腦結構與功能這一部分,很多人都覺得特別能記,這一部分的內容相對來說,由於知識點相對零散因而不是特別好記憶,因而今年進行相應的知識補充,從而方便大家更好的記憶。一、 大腦的基本形態人類的腦共由大腦、小腦、間腦、腦幹組成。其中最為複雜的就是我們的大腦。
  • 獲得諾貝爾獎的行為經濟學到底是什麼?
    北京時間10月9日,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結果發布,在17點45分,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獎、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泰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上的貢獻。
  • 用冷凍便便製成刀、自戀者眉毛研究……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2020搞笑諾貝爾獎近日揭曉,來自美國的一名人類學家因製作和測試用冷凍人類糞便製成的刀具而獲得了材料科學獎。來看看還有哪些無釐頭的搞笑研究吧。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禮在網上舉行,而不像往年一樣在哈佛大學舉行。今年為物理學、心理學、經濟學、醫藥學等領域的顯著成就頒發了10個獎項。搞笑諾貝爾獎得主獲得的不是一大筆獎金和獎章,而是一個紙做的獎盃和10萬億辛巴威幣(相當於人民幣2毛錢)。
  • 裂腦人實驗:你擁有一個腦還是兩個腦
    臨床案例支持了這一觀點,以往因中風或意外事故而導致左腦受損的受害者,通常會喪失語言能力。 然而你相信大腦的兩個半球是可以完全分離的兩個獨立系統嗎?它們具有各自獨立的學習、記憶、認知甚至情緒嗎?換句話說,他們擁有各自的思想嗎?
  • 雙語|用冷凍便便製成刀、自戀者眉毛研究……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2020搞笑諾貝爾獎近日揭曉,來自美國的一名人類學家因製作和測試用冷凍人類糞便製成的刀具而獲得了材料科學獎。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禮在網上舉行,而不像往年一樣在哈佛大學舉行。今年為物理學、心理學、經濟學、醫藥學等領域的顯著成就頒發了10個獎項。搞笑諾貝爾獎得主獲得的不是一大筆獎金和獎章,而是一個紙做的獎盃和10萬億辛巴威幣(相當於人民幣2毛錢)。
  • 科學也有謬誤:諾貝爾獎的紕漏
    把新元素研究和原子核反應研究一起當做費米獲獎的理由,顯然不妥。斯維伯格研究布朗運動對於斯維伯格的獎,也是持疑義者多。1926年,諾貝爾獎委員會授予他化學獎,以肯定他在布朗運動研究方面的成就。可是,在頒獎儀式上,斯維伯格演講時,一句也沒有提及布朗運動研究。眾多科學家認為,斯維伯格關於布朗運動是一種振動的觀點,不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