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將落實環保企業優惠扶持政策

2020-11-30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3日訊 (記者 劉瑾)10月13日,2020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在論壇致辭中提到,「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出臺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財稅、價格、金融、貿易等優惠政策,扶持環保企業發展。

  「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是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莊國泰表示,環保產業為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和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據了解,當前,環保產業總體發展向好,發展規模逐步壯大,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服務模式不斷創新,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78萬億元,同比增長11.3%,遠高於同期的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持續縮小,電除塵、布袋除塵等部分產品和超低排放等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第三方治理、環境績效服務、環境金融等服務業業態快速發展的態勢,網際網路+模式、PPP模式,生態環境導向的開放模式等在環境治理領域得到了創新和應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節能環保產業,作出了一系列戰略決策和部署,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汙,提出加快環保產業、環保技術設備、節能減排專業化的服務水平,鼓勵更多企業積極投入攻關,推動實現生態環保和經濟雙贏等要求。

  莊國泰表示,「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將秉持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牢牢把握我國全面推進綠色發展轉型的戰略機遇期,加快形成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抓好三個治汙,也就是精準、科學、依法治汙。下一步,將從五個方面著力推動環保產業發展: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強化資金引領;二是完善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倒逼環保產業市場擴容增效;三是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和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財稅、價格、金融、貿易等優惠扶持政策,扶持環保企業發展;四是積極開展環境服務模式的創新,提升環境服務水平;五是夯實工作基礎,推進環保產業的統計調查政策評估工作,及時掌握環保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責任編輯:馮虎)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收同比增11.3%
    近日,國新辦舉行科技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去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大約是1.78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了11.3%,遠高於同期的國民經濟增長速度。  在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現在環保產業的發展現狀如何?生態環境部又是如何來推進環保產業的發展的?
  • 生態環境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將重點突出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大任務
    央廣網北京12月29日消息(記者陳銳海)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顯著的背景下,2021年、2022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將作何調整,既確保生態環境問題得以解決,又引導經濟向好發展?在12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回答央廣網記者提問時表示:督察將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突出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長江「十年禁漁」等重大任務,推動落實新發展理念。劉友賓說,2021年、2022年,生態環境部繼續組織開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到2022年實現督察覆蓋所有省份,並對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央企開展督察。
  • 生態環境部介紹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三、完善環境政策,幫助企業減稅負促融資。民營企業在這方面有困難,我們也盡力推動,積極主動作為。在稅收方面,推動落實環境保護稅優惠政策,會同稅務總局、財政部、發改委聯合發布公告,對於符合條件的從事汙染防治第三方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 生態環境部將開展疫情對企業汙染防治影響調查
    同時,生態環境部將開展疫情對企業汙染防治影響調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生態環境部及時發布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就「兩個正面清單」,生態環境部提出,要總結評估「兩個正面清單」實施情況,研究推進相關改革舉措制度化,繼續精準服務支持相關行業企業恢復性生產和發展。進一步壓縮環境影響評價、廢棄物海洋傾倒等許可事項辦理時間。
  • 2019年生態環保政策大盤點!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部、全國工商聯聯合發布了關於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意見。3月份1、《生態環境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9年本)》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為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機構改革相關要求,生態環境部對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進行了調整,將《生態環境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9年本)》予以公告。
  • 文字實錄|生態環境部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12月29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將召開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總結回顧2020年重要生態環境工作進展,介紹「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整體考慮,並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生態環境部:將啟動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附涉VOC擾民企業自查...
    第一,藉助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力量,推動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凝聚起了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廣泛共識。另外,全國上上下下幹部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責任意識和過去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推動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大環保體系的構建。
  • 生態環境部:《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指南(試行)》
    北極星大氣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印發《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技術指南(試行)》的函,詳情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辦公廳,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林草局辦公室,能源局、鐵路局、民航局綜合司
  • 全文實錄|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採取稅收優惠和電價優惠政策,激勵鋼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等非電行業超低排放,現在正在鋼鐵行業推進,還要對其他重點行業有序推進。研究新能源汽車的稅收政策。 三是健全環境治理收費政策。建立處理服務費用與汙水處理成效掛鈎的調整機制。
  • 專家建議: 加大對秸稈生物質炭化產業的政策扶持
    目前,我國秸稈收儲運未成體系,綜合利用程度低,同時缺乏秸稈綜合利用的大型龍頭企業。各地推廣的秸稈綜合利用仍以小規模的諸如沼氣、小型生物質鍋爐、草繩編制、仿木材料加工等為主,利用效率低、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不夠明顯,缺乏完整的產業鏈支撐。對於投資規模大的規模化秸稈綜合利用企業,扶持力度不足。此外,秸稈綜合利用的經濟扶持政策仍需細化。
  • 生態環境部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等情況
    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生態環境部派駐各城市的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工作組對各地重汙染應對措施落實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幫扶。據初步統計,11月中旬預警期間,監督幫扶工作組共檢查減排清單內企業2407家,發現有167家企業未落實應急減排要求,474家企業未制定或修訂「一廠一策」應急減排預案,38家企業預案不符合《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技術指南》要求。
  •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原標題:   近日,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掛牌。相比於環境保護部,生態環境部職能有哪些變化?黨的十九大將汙染防治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未來工作將如何開展?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
  • 生態環境部:向社會開放環保設施任務已全面完成
    >隨著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的公布,生態環境部宣布,2020年年底前,全國已有2101家企業向社會開放環保設施,地級及以上城市向社會開放環保設施的任務已全面完成。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越來越多從前『閒人免進』的環保設施單位變為向市民開放的『城市客廳』。」 成立於1982年的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是一家中央企業。近日,應中國海油邀請,環保組織以及媒體代表登上中國海油建在我國南海的海上石油平臺,目睹了這一海上石油平臺環保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
  • 延安印發《延安市2020年落實企業生態環保主體責任工作方案》的通知
    日前,延安印發《延安市2020年落實企業生態環保主體責任工作方案》。全文如下:延安市2020年落實企業生態環保主體責任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省生態環保有關部署,進一步夯實企業生態環保主體責任,打好打勝「碧水、藍天、青山、淨土」四大保衛戰,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 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
    四、政策措施鋼鐵企業達標排放是法定責任,超低排放是鼓勵導向,對於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有關稅法。按照環境保護稅法有關條款規定,對符合超低排放條件的鋼鐵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待遇。應稅大氣汙染物排放濃度低於汙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徵收環境保護稅;低於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徵收環境保護稅。
  • 生態環境部:《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防治再生鋁企業因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排放造成的環境汙染,規範汙染治理行為,推動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進步,我部組織起草了《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
  • 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生態環境部派駐各城市的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工作組對各地重汙染應對措施落實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幫扶。據初步統計,11月中旬預警期間,監督幫扶工作組共檢查減排清單內企業2407家,發現有167家企業未落實應急減排要求,474家企業未制定或修訂「一廠一策」應急減排預案,38家企業預案不符合《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技術指南》要求。
  • 奮力開創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新局面——訪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
    先後制修訂9部生態環境法律和20餘部行政法規,「史上最嚴」的新環境保護法自2015年開始實施。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累計解決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15萬多個,第二輪第一批督察共交辦群眾舉報問題約1.89萬個,有力推動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七是國際合作不斷擴大。70年來,我國批准實施30多項與生態環境有關的多邊公約或議定書。
  • 生態環境部環評司有關負責人就《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針對《指南》的出臺背景、主要內容、實施重點等問題,生態環境部環評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指南》發布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指南》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上述規定,「十三五」以來,我部組織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針對區域、產業和城鎮化等領域的典型政策開展了環境評價研究,同時借鑑美國、加拿大、英國、歐盟、世界銀行和相關國際組織制定的政策(戰略)環境評價技術指南等,探索形成了適用於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的技術方法、內容框架和成果要求,在此基礎上編制形成《指南》,可以為經濟、技術政策的制定者在分析政策的生態環境影響方面提供參考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對仍未完成整治任務的問題,生態環境部將緊盯不放,督促落實地方黨委政府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責任,加強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確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務。下一步,雙方將繼續深化務實雙邊合作,落實好《中法2018-2020環境合作行動計劃》,加強在生態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三大重點領域的對話,依託兩國環保部門間合作行動計劃加以落實,舉行各類對話交流活動,鼓勵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相關企業參與,結合國際會議舉辦雙邊活動,積極推動有關多邊進程。很快雙方將舉行「中法環境年」指導委員會會議,推動具體合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