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端到B端 印象筆記如何做人類的「第二大腦」

2021-01-12 騰訊網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升級,加上今年疫情的衝擊,線上高效的優勢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但對大多數企業來講,個人辦公的高效率並不和團隊的效率直接劃等號。個人知識與團隊智慧的關係如同水流和水渠,如何讓水匯聚,使得零散的個人知識沉澱到團隊中,形成有效的原始積累,是很多團隊都在思考的問題,而優秀的團隊協同應用SaaS平臺,就可以承擔讓水匯聚的作用。

很多時候出色的團隊協作工具不僅能促成超乎想像的業績達成,同時還能實現各種創新。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團隊需要的不僅僅是單一的信息組織和管理維度,而是需要把人和信息對應起來。物理意義上的辦公空間正在被逐漸摒棄,通過協同軟體,可以實現工作進度統一,從而及時參與到團隊決策中來。一個優秀的團隊協作工具便顯得至關重要。

近年來,國內SaaS協作辦公、在線文檔平臺競爭激烈,以知識為載體的多形態、多格式的跨端信息處理的平臺非常之多,除了以PDF、Word、Excel、PPT、資料庫等類型為代表的文檔類,還有以印象筆記為代表的筆記類。印象筆記的優勢在於可以進行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文字、視頻、音頻等格式都可以整合進一篇筆記中。而對於未來的編輯器發展趨勢,印象筆記董事長兼CEO唐毅表示,印象筆記最新推出的「超級筆記」編輯器將筆記內容模塊化處理,而且支持各模塊的自由拖拽操作,是一個非結構化數據的多樣型的編輯器,且擁有具有處理的不同模式和靈活拖拽、靈活嵌套的能力。

印象筆記董事長兼CEO唐毅

目前印象筆記旗下的「超級筆記」就已經擁有了視頻、音頻等多模態的模塊,後續將會引入更為靈活的可智能嵌套的引擎。也正是基於公司對智能處理和非結構化數據處理的創新能力方面的優勢,唐毅表示印象筆記將永遠不會做印象會議和印象文檔,而是會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堅定地踐行Evernote創始人Stepan Pachikov的願景:成為人類的「第二大腦」。

超級筆記

印象筆記在八周年之際推出獨立的「印象團隊」App,致力於將其打造成為企業團隊的「第二大腦」,上線之初就推出了100+項功能,覆蓋了20+通用的辦公和協作場景。雖然給人的感覺是橫空出世,但事實上印象團隊的誕生早就初見端倪。在2015年印象筆記便和Evernote同步推出印象筆記企業版服務,在個人版基礎上增加面對企業和團隊的一些能力,就此根植了To B的基因。但是僅僅依靠在C端的產品添加團隊功能,並不能完全滿足迅猛發展的團隊信息管理和協作需求。

不同規模的企業/團隊需求各異,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和合作環境,中小微企業對於有效促進關鍵業務流程的SaaS工具的需求十分迫切,「印象團隊」致力於深耕垂直場景,通過模板和「超級筆記」編輯器,以全新的辦公工具形態幫助企業獲取利潤。此外,印象筆記的不斷創新,使得C端的用戶留存和付費意願都十分強烈,這也為「印象團隊」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為了更好地建立和完善企業和團隊成員與信息之間的連結,滿足企業和團隊用戶在辦公和協作場景下的需求,做一個方便團隊和企業使用的多模態的、知識協作產品,印象筆記不斷在嘗試和努力。自2018年完成獨立拆分,在中國獨立運營兩年以後,這個想法終於變成了現實,「印象團隊」實際上成為了一個可以思考、交流、協作、分享的信息處理平臺。

印象團隊

通常來說,To B產品因為其功能的複雜性和採購決策涉及角色的多重性,決定了它是「自上而下」的採購模式。也就是說,是公司管理層拍板決定購買,然後往下推進使用,但印象筆記則在走著一種「自下而上」的,從個人到團隊,從團隊推動企業的自然演進過程。

印象團隊和印象筆記

人工智慧的發展為科技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印象筆記對人工智慧領域的擁抱可以追溯到Evernote時期,作為第一批iPhone AppStore上線的應用,Evernote在那個AI概念尚處在朦朧階段、Deep Learning還沒有出現的年代,便擁有了圖片搜文字、OCR等功能。而現在在做用戶「第二大腦」的願景驅動下,印象研究院也在持續探索和應用前沿科技來不斷革新產品功能和改善用戶體驗。

印象筆記的掃描功能

對於大量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自然語言處理和NLP的人工智慧擁有著先天的優勢,單純的數據提取是無效的,而使用人工智慧輔助理解多品類的知識信息,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學等領域,和音視頻等多模態的內容會大幅度提升使用體驗。

而在團隊的決策過程中,NLP也有著發揮的空間。對一個團隊來說,團隊中每個人的大腦裡都有自己的一些知識,只有這些知識進到團隊信息共享之後,團隊中的決策者才會進行判斷從而做出決策,在這樣一個決策流程中,決策智能更容易發揮其作用。

但是AI的發展一直都伴隨著隱私安全的爭議,對此唐毅表示:「我們在隱私上特別的重視,堅決不會替用戶決定或處理數據。在隱私安全這個問題上,我們有非常明確的界線,首先會搞清楚用戶在什麼場景下明確表示需要AI為他增值,然後在保證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分析數據。」

除了在自然語言處理、智能知識圖譜構建等AI算法研究方向之外,印象研究院也在積極開展支持多模態、支持NLP、支持多人實時編輯等協同工作相關的多人實時一致性算法和可適應下一代數據交互形式的全新編輯器架構方面的研究。不僅如此,作為「第二大腦」的重要輔助系統,印象筆記也十分重視智能硬體的研發,作為大腦與物理世界交互的手段,硬體承載著與視覺、聽覺、講話等功能的連結,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印象筆記已經推出了兩款硬體產品,未來還會推出更多的智能硬體,從而打造軟硬結合的生態規劃。

印象筆記推出的印象掃譯筆

無論是面對C端還是B端,印象筆記基於品牌和生態,從一系列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最新技術的獲取速度、數據安全隱私的保護等角度,印象筆記都希望自己做一個「關於工具的內容,關於內容的工具」的泛筆記類產品的知識管理平臺,從而使用最準確的交互特性,最嚴格的技術的應用,最適用的產品形態,最藝術的設計和感覺,甚至色彩控制來為「第二大腦」的願景賦予更有意義、最有前景的發展。

網際網路企業的跨界顛覆加上疫情的衝擊,讓傳統的金融、製造、出行、零售等領域完全變了模樣。同時,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也開始借鑑「網際網路思維」實現自我顛覆。網際網路企業也好,傳統企業也罷,相互借鑑、碰撞與融合,使得從碎片、零散的信息到整理之後形成知識,進而對知識做留存和管理、輔助決策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和團隊所需要的能力。在這個「向管理要效率,向細節要結果「的時代,最有價值的資產就是組織內的知識工作者和他們的生產力,印象筆記從C端的成功經驗和模式入手,敲開了toB的大門,為個人、團隊、企業的協作辦公開闢了新的道路。

「我們是一個有匠人心態的公司,純粹逐利的事情不做。不感動自己的事不做。五條人在採訪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們很同意,要讓更多人聽我們的歌,也為了名和利。印象筆記的特點,最好是我們能熱愛,用戶也能熱愛,但同時也能商業成功。我們的兩者都要堅持。」唐毅說道。

印象筆記8周年

有句美國諺語是這麼說的,「Anelephant neverforgets」,印象筆記走過的這8年,正在幫助人們記錄生活、記錄工作、承載記憶,這一次,他們離「第二大腦」的願景,更近了。

(7510166)

相關焦點

  • 印象筆記完整布局C端和B端:推印象團隊APP,全面進軍第二大腦
    同時在使用交互上,模塊具有高度靈活性的可拖拽功能,使筆記可以自由組合,任意排列的內容聚合體。推印象團隊App,打造企業團隊的「第二大腦」印象團隊是印象筆記近期新上線的獨立App,專注於服務企業和團隊,全面助力企業辦公和團隊協作效率的提升。
  • 除了記筆記,印象筆記還想成為你的「第二大腦」|獨家對話CEO唐毅
    在近期與「深響」的獨家對話中,唐毅從戰略角度對「第二大腦」願景進行了實操層面的拆解。面對「深響」有關印象筆記如何幫助用戶在信息捕捉後進行加工處理的疑惑,唐毅表示,「在信息的智能處理上,印象筆記會持續推出一系列解決用戶痛點的功能,它們積累在一起之後,也許會有革命性的突破,不管是在信息的收集、整理、編輯、處理、使用等方面,這是我們一個戰略方向和能摸到的感覺。」
  • 以C端產品思維和方法做B端產品?
    以C端產品經理的思維和方法來做B端產品。要理解本文的一些內容,需要一定的行業經驗。所以,這裡也沒必要介紹什麼是C端和B端了吧。為什麼這一論調今年比較火那?一是由於近兩年,C端產品增長放緩,B端產品迎來了幾輪利好。所以,很多C端產品經理轉型到B端產品經理。為B端產品帶來了新的知識、思維和方法。
  • 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編輯導語:對於設計師來說,在工作中所做的產品類型主要是B端項目和C端項目。近些年來,由於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C端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流量的紅利逐漸消退,很多企業的業務由C端轉向了B端。從C端設計切換到B端設計,或從B端設計切換到C端設計,都並非易事。今天這篇文章,本文作者就和我們一起聊一聊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 產品分析|你的第二大腦——印象筆記
    使用印象筆記的主要用途是?使用印象筆記至今有多長時間了?使用的頻次是?2.2.2 知識管理是否有使用印象筆記進行過知識管理呢?(知識管理:指對知識進行創建、收集、整理和加工和分享)使用印象筆記進行「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目前如何使用印象筆記來實現自己的知識管理呢?2.2.3 筆記「囤積情況」在使用筆記工具進行知識管理時,收集的資料信息主要是為了?
  • 對比C端產品,B端產品如何做需求分析?
    因此,在商業模式分析方面,B端C端就已經有所不同,C端產品商業模式分析是重要一環,決定產品成敗,而B端卻無需執行商業模式分析步驟,直接進入需求分析階段。需求分析百科定義:是開發人員經過深入細緻的調研和分析,準確理解用戶和項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具體要求,將用戶非形式的需求表述轉化為完整的需求定義,從而確定系統必須做什麼的過程。
  • B端和C端產品的區別
    5、用戶推廣獲取過程 CAC B端用戶決策鏈條長,開發客戶更難,一般需要銷售團隊專業跟進,原因是企業客戶更多的角色和場景,例如:財務、行政、採購、業務部門、管理層,每種角色又有不同的等級人員。業務開始多以銷售驅動,慢慢到業務驅動,再到產品驅動。
  • 百度移動端上的筆記是什麼、收錄規則及排名怎麼做?
    偏偏優質的內容排不上,感覺辛辛苦苦在PC端上優化的東西到了移動端完全沒用了。」「偏偏現在我這個行業的移動端流量是PC端的 3 倍還多,是不是應該在視頻聚合、筆記聚合、智能聚合上下功夫?那PC端優化還要下那麼大功夫麼?」"本來上完課就把幾個關鍵詞做到首頁還挺高興的,結果上手機一搜滿滿的挫敗感!
  • 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
    編輯導語:我們在做一款產品之前,往往需要先做競品分析,通過了解市場狀況以及競品們的優點缺點,來對症下藥,打造自己的產品。相比於C端來說,B端產品的分析難度會大一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呢?本文作者為我們總結了如下6個步驟。
  • C端產品與B端產品 到底有什麼異同
    雖然用戶需求複雜多樣,涵蓋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但落實到C端產品身上,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下,用戶會使用不同軟體滿足自己的需求。在這些場景下,幾乎不會涉及到與他人協作的情況,用戶關心的是自己。圖中標紅的行業,就是做B端賦能的企業多一些。比如我之前從事的金融業,就特別喜歡去談「賦能」;但它們絕大多數情況都是把B端客戶當做「殘廢」,應當是「扶上馬、送一程」,卻最終演變成了「送上轎子、抬著走」。當然這也和很多企業完全沒有網際網路產品的思想和組織能力有關。
  • 印象筆記:走出碎片化焦慮 讓用戶擁有第二大腦
    3月23日,印象筆記CEO唐毅在印象筆記主題分享會「記住你想留住的」上表示。作為一家有溫度的科技公司,印象筆記不僅僅幫助用戶高效、無負擔地進行高價值信息留存和管理,更希望人們在記錄中了解、完善真正的自我,投入真正熱愛的事情。  集編劇、策劃、網絡紅人於一身的史航則認為「碎片無需焦慮,這是知識存在的應有狀態」,「記憶組成我,印象組成世界。筆記是捷徑,鎖定世界,也就留住自己」。
  • 你會用印象筆記,打造「知識管理+行動系統」的第二大腦嗎?
    今天,我們邀請@歡喜老師,來給你分享如何用印象筆記打造「知識管理+行動系統」第二大腦的方法,讓知識原料成為知識資產,讓行動效率快如閃電。    先領膨脹金,立減100元  ▼雙十一限時搶購▼  利用 「知識管理一張表+行動系統sop」 打造的第二大腦,是一種高效的生活方式。我們將知識沉澱到一張表裡,遇到問題,快速查找調用,解決問題。將常做的事情設計成SOP模板,打造如坦克推進一般的執行力。
  • 印象筆記CEO唐毅:用技術創新升級「第二大腦」
    DoNews 10月22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印象筆記董事長兼CEO唐毅在10月20日-22日的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先後在聯合國主辦的「烏鎮論道分論壇」、人民日報社主辦的「媒體融合論壇」上發言,並針對「數位化創新」、「技術創新與內容生產」、「新商業的邏輯」等議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 競品分析報告:有道雲筆記與印象筆記
    有道雲筆記就是近年來手機APP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的筆記類應用,自2011年發布以來,至今已有5000萬用戶使用過。但隨著印象筆記、NearMe雲筆記、錘子便籤等備忘類應用的出現,有道雲筆記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在與同類產品的競爭中取得突破,實現更快的用戶增長,是有道雲筆記最關注的問題。
  • 濤哥:B端要通,C端也要通
    深度分銷,是渠道端(B端)的深度。電商,是直通C端。存量在B端,增量在C端;B端有規模,C端有速度;C端有勢能,B端能穩定。視商學院創始人、「濤心營銷」創始人濤哥認為,電商的優勢在C端,但電商的天花板也在C端。而立體連接,打通B端C端,實現BC一體化經營。
  • 如何使用光纖收發器的AB端?光纖收發器的a與b怎麼放?
    光纖收發器的ab端是發射端(a端)和接收端(b端),單纖收發器兩端分別是A端與B端,這兩端的波長不同,發射端的波長比接收端的波長短,而雙纖收發器其實是不分AB端的,因為它兩端的波長是一致的,只是在連接時分TX(發射)端和RX(接收)端。那麼,光纖收發器a與b怎麼放?
  • 墨跡天氣VP程倩:從C端單打獨鬥到B端產業共贏
    在2018年春節的時候其實發生了一件跟氣象相關性非常強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海南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霧導致了旅客滯留,當時從海南到北京的一張機票飆漲到兩萬塊錢的天價。我不知道現場有沒有人「有幸」經歷過,那我再講一個我們平時會遇到的例子,比如我們平時會加班,在家的時候會點一些外賣,當突如其來一個惡劣天氣的時候外賣經常會晚到,這時候我們的心情會非常著急,其實外賣平臺會更加著急,因為他們可能面臨賠付。
  • 與印象筆記最搭的智能滑鼠:EverMOUSE 上手體驗
    一段時間以來,圍繞「第二大腦」的理念,印象筆記先後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智能硬體。這當中既有早期 Evernote / 印象筆記推出的「Jot Script」,又有後續的二代產品 EverPen 以稍早些推出的 EverScan。而在雙十一前後發布的 EverMOUSE 卻始終只聽聲音,未見真容。
  • CVPR 2019 召開在即,亮風臺端到端的投影儀光學補償入選 oral 論文
    首次將投影儀光學補償問題闡述為一個端到端的深度學習問題,然後構造一個新穎的名為 CompenNet 的卷積神經網絡(CNN)來隱式的學習這個複雜的補償函數。2. 首次提出一個獨立於設備和實際投影的資料庫和評價基準,今後類似的工作可以在這個評價基準上統一比較,而不需要復現該研究中使用的設備和實際投影,以前的工作是沒有這樣的評價基準的。3.
  • C端手勢識別短期內難以顛覆手柄,B端細分市場將成新沃土
    與此同時,PC VR頭顯開始了更具挑戰性的嘗試——一些廠商將追蹤範疇從頭和手擴展到腰和腳,也有廠商將手勢識別、面部捕捉以及眼球追蹤等技術視為下一代XR機型的發展目標。從2012年到現在,XR產業已經走過了8年的時間。這段時間裡,XR交互方式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變化的?未來,XR交互又將呈現怎樣的新形態?  本期超V對話,我們邀請到諾亦騰的戴若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