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終於傳回一張照片,然而科學家見了之後,直呼前所未聞

2020-12-04 愚樂科學

文/行走天涯

新視野號終於傳回一張照片,然而科學家見了之後,直呼前所未聞

新視野號太空探測器是美國在多年之前向冥王星發射的,當時這艘探測器的最主要的目的和工作就是研究冥王星,雖說這顆星球距離地球和太陽非常的遙遠,也因為距離的緣故被太陽踢出了太陽系內,但是科學家們對於這顆星球依舊非常的感興趣,甚至猜測冥王星上很可能還存在著水資源,這些就使得冥王星也成為了科學家們重點關注的一顆星球了!

新視野號探測器在幾年之前就已經順利的到達了冥王星,並且還在冥王星附近徘徊了三年之久,已經向地球上傳回了數張冥王星的圖片和數據以及信息,但是新視野號依舊活力滿滿,倘若這個時候將新視野號召回的話,肯定是得不償失的,於是在能源儲備還非常足的情況下,美國就像新視野號施加了命令,讓它繼續朝著冥王星之外,也就是下一個目標柯伊伯帶附近飛去,而且還已經鎖定了柯伊伯帶的一顆小行星!

大約在去年年底元旦期間的時候,新視野號在掠過冥王星,並且飛行了兩年多的時間之後,終於是靠近了柯伊伯帶,並且也開始對柯伊伯帶附近的環境進行了拍攝,尤其是朝著這顆目標小行星飛去,近期也在不斷的將照片傳回到地面上來,從最開始的模糊不清楚到逐漸被發現的真實的面目,這顆小行星就是有著天涯海角之稱的2014 MU69小行星了!

一開始的時候,科學家認為這顆小行星的長相就像是一個小葫蘆一樣,有兩顆小行星粘在一起,前面小一點,後面大一點,但是最近科學家才發現,這顆小行星簡直是前所未有的,因為前面呈圓球狀,但是後面卻呈現扁平狀,就好像遭遇了某場意外的事故,似乎是被人給人為的拍扁了一樣,看起來就像煎餅的狀態,這還是新視野號以及太陽系內首次被發現到的奇形怪狀的小行星,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科學家們肯定還會重點的去關注這顆異樣的小行星!

相關焦點

  • 新視野號傳回一張照片,冥王星發現巨型生物,和外星人有關嗎?
    新視野號在冥王星發現不明生物,它是什麼?古代人一直想要看一眼地球之外的模樣,或許是科技限制了他們,他們對於宇宙只能無限猜測,進入了現代,人類科技有很大提高,首次登陸月球後,進入宇宙後才發現它和我們想像中的並不一樣,都難以發現地球所在的位置,走出地球後,科學家們猜測,難道這整片宇宙僅僅只有人類一種文明嗎?其他生命又是以怎樣形式存在呢?人類能否找到它們的身影呢?
  • 新視野號探測器於66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改變了科學家的認知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猜測太陽系內還有個沒有發現的行星。冥王星被除名後,科學家便開始推算它的位置在哪裡。為了驗證這一猜想,NASA發射了多個星際探測器,2006年的時候,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的任務是探索冥王星和冥衛一。如果任務順利,還會進入柯伊伯帶。
  • 曾與地球失聯,可就在65億公裡外與人們聯繫,並傳回珍貴照片
    ,並且在65億公裡之外,傳回了一張非常珍貴的照片。這艘飛船就是由美國發射的新視野號,新視野號發射升空,完成了各項任務,可是有一天,因為某些原因可能是宇宙中的一些障礙導致人們與新視野號失去了聯繫,所以當時人們也非常無奈,便停下了手頭所有的工作。
  • 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地球照片,科學家看後,瞬間沉默不語了!
    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地球照片,科學家看後,瞬間沉默不語了!人類對探索外太空有一種執著的追求,從幾千年前到現在,仍然沒有停止過追尋的步伐。古代的人們,只能抬頭仰望夜空,將那種期盼的心情寄託於夜空中。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地球照片,科學家看後,瞬間沉默不語了!人類發生探測器的主要目的1977年,NASA發射了旅行者1號,它被世人寄予厚望,時隔多年,旅行者1號為人類傳回不少照片和數據信息。為了尋找外星文明,人類特地在旅行者1號放了一張關於地球的光碟,這上面詳細介紹地球的所處位置。
  •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古代人對外太空憧憬時,只能在微弱的月光下,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猜想夜空中的情景是怎樣的?由於當時科技有限,古人無法進入外太空,所有的一切只能任憑猜測。
  • NASA發布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最遠天體」居然形似雪人
    NASA 於本周三(1 月 2 日)公布了新視野號探測器於距地球約 64 億英裡遠的位置傳回的首批照片,向世界展示了人類目前勘探過的最遠天體 Ultima Thule 的外貌。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於美國東部時間的 1 月 1 日凌晨以飛掠的方式「訪問了」這一位於太陽系邊緣,比冥王星離太陽還要遠約 16 億公裡的古老天體,並在距該天體最近的一個半小時內,在距其約 2 萬 8 千公裡的位置上對其進行了拍攝。
  • 地球最快人造探測器飛越冥王星,傳回的照片為何讓科學家不知所措
    這次探測稱為「太陽系的考古發掘之旅」,2015年7月14日19點49分,這是一個註定要載入天文學史冊的歷史時刻,「新視野號」飛船,經過9年的行星際旅行,首次近距離飛越冥王星,傳回了一系列的照片,我們經常抱怨網速太慢,不過我們的網速比起新視野號探測器的「網速」已經可謂高速。
  • 地球最快人造探測器飛越冥王星,傳回的照片為何讓科學家不知所措
    這次探測稱為「太陽系的考古發掘之旅」,2015年7月14日19點49分,這是一個註定要載入天文學史冊的歷史時刻,「新視野號」飛船,經過9年的行星際旅行,首次近距離飛越冥王星,傳回了一系列的照片,我們經常抱怨網速太慢,不過我們的網速比起新視野號探測器的「網速」已經可謂高速。
  • 失聯飛船在65億公裡外,再次連接地球傳回全新的照片
    曾經就有一顆探測器叫做新視野號。它的主要的任務就是探測冥王星以及最大的冥王星的衛星,以及柯伊伯帶附近的一些小行星群,它的任務結束之後他會飛向更遙遠的太空。也有很多的探測器在完成任務之後會返回地球。就在新視野後,發射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它就和地球有過失聯,在65億公裡之外,其實也好再次和地球重新聯繫,並且傳回了關於柯伊伯帶和冥王星附近的一些照片,在當時和地球失聯之後,它只能夠暫停一切的工作,後來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終於又再次和他取得了聯繫。
  • 失聯飛船在65億公裡外,再次連接地球傳回全新的照片!
    曾經就有一顆探測器叫做新視野號。它的主要的任務就是探測冥王星以及最大的冥王星的衛星,以及柯伊伯帶附近的一些小行星群,它的任務結束之後他會飛向更遙遠的太空。也有很多的探測器在完成任務之後會返回地球。就在新視野後,發射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它就和地球有過失聯,在65億公裡之外,其實也好再次和地球重新聯繫,並且傳回了關於柯伊伯帶和冥王星附近的一些照片,在當時和地球失聯之後,它只能夠暫停一切的工作,後來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終於又再次和他取得了聯繫。
  • 新視野號飛掠太陽系最遙遠古老的天體,還拍了照片
    「天涯海角」(Ultima Thule)這個天體掠過,並拍下了珍貴的照片 。 新視野號飛掠「天涯海角」時,距其 3500 公裡,傳回來的照片顯示「天涯海角」是一個花生米狀的天體,
  • 旅行者號宇宙航行中,傳回的最後一張照片,引發人類深思!
    旅行者號宇宙航行中,傳回的最後一張照片,引發人類深思!《暗淡藍點》是卡爾薩根博士因為一張地球照片,而觸發的靈感所寫成的一本書,這張照片是航海者1號所拍攝的,整個照片的內容主要顯示了地球孤單的背景,它獨自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夜幕當中,卡爾薩根更是憑藉著這本書聲名大噪。
  • 距地球60億公裡,NASA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距地球60億公裡,NASA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人類一直都想去外太空看一看,看看地球是怎樣的模樣,宇宙又是如何,以前人類對宇宙的認知非常單一,始終認為地球是方形的,這樣的思想持續了多年,隨著科技的慢慢提升,人類走出地球邁向外太空時,終於看到地球是一副怎樣的面貌,原來它是橢圓形的,可想而知人類從前的思想是多麼幼稚。距地球60億公裡,NASA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 這艘飛船在48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刷新我們的認知
    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射的這一年,冥王星也被除去「第九行星」的頭銜,被列為矮行星之列。經過近9年的飛行,新視野號探測器在20157月14日19時49分近距離飛越了冥王星,當時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飛行裡程達到了48億公裡。
  • 10月1日,好奇號傳回一張奇怪的照片
    ,那也只能是一種非常低級的生物,也許更可能是一種細菌,但是即便如此,科學家仍然在火星上發現了一些匪夷所思的情景,最近的一次就在10月1日,好奇號傳回地球的畫面中,出現了非常奇怪的情況。不僅如此,在火星的8年時間裡,好奇號在完成科學家指定的工作任務之後,還利用搭載的8個不同功能的攝像頭,為我們拍攝了超過37萬張火星地表照片,這些來自異星球的高清照片,成為科學家研究火星地質和環境變遷的重要資料。
  • 解密冥王星—不平凡的新視野號
    但是,絕大部分行星科學家還是認為冥王星是行星。這就是我們使用這個術語的原因。我們從地球上能了解到的有關冥王星的知識很有限,因為它離我們太遠了。然而,冥王星是科學的金礦。它處於名叫柯伊伯帶的地區,是眾多小行星的家,也是成百上千的古代冰體,以及數萬億彗星的家。這個神秘的地區擁有著太陽系構成的線索,並且,它遠遠超出了人類可以觸及的範圍,直到新視野號的出現。
  • 冥王星最小衛星第一張「清晰照」:囧-新視野號,冥王星,冥衛五,Styx...
    新視野號近日傳回了一張照片,首次展示了冥王星最小衛星冥衛五Styx(冥河)的大小和形狀。儘管照片依然很模糊,Styx看著只是個大號的像素點,但這已經很不容易了。該照片拍攝於2015年7月13日,當時新視野號距離飛掠冥王星只有12.5個小時,而與Styx的距離有63.1萬公裡,這個小衛星又實在太小,即使是強大的LORRI觀測儀也只能做到這一步。哦對了,該照片10月5日才剛剛傳回地球,因為數據量實在太大了,而星際網絡連結又實在太慢。
  • 飛行48億公裡,新視野號傳回數據,上面的內容刷新科學家的認知
    也是由於冥王星的距離非常遙遠,所以我們藉助各種望遠鏡也難以看清楚它的樣子,為了對其進行研究,科學家發射了一個星際探測器「新視野號」。在2006年1月19日,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那一年剛剛好是冥王星除名的時間,為了紀念冥王星的發現人克萊德·湯博,新視野號探測器攜帶了他的部分骨灰,還有一張刻有近45萬網友姓名的CD。
  • 距地65億公裡外,探測器傳回一張神秘照片,科學家看後感到絕望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都開始紛紛重振科學技術發展的時候,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迎來了新的突破,伴隨著不斷有新的星球被發現,特別是1995年,人類還在太陽系之外,發現了其它的行星
  • 「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欣喜若狂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人類先後發射了著名的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為了探索太陽系的邊界,這兩個探測器已經離開地球40多年,目前距離地球超過200億公裡。據科學家介紹,這兩個宇宙探測器已經接近太陽系的邊界,可謂是進入星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