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2日,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維護國家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應對各種矛盾問題的預測預警預防能力。監獄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預測預警預防工作,對於確保監獄安全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浙江省監獄系統在推進平安建設過程中,堅持把預測預警預防工作一體化部署,完善了一系列工作機制,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促進了本質安全。為順應現代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新形勢,浙江監獄又從2013年開始探索實施智能化現代文明監獄建設,把監獄安全管理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並在2017年度的全省監獄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全面推進平安、法治、智慧「三位一體」新型監獄建設的總目標。新的目標框架下,平安是基礎、是主要支點,推進監獄工作改革發展,必須把完善監獄安全「三預」機製作為重要職責和使命,加大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切實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促進監獄本質安全。
一、浙江推進監獄安全「三預」機制建設的實踐探索
近年來,浙江省監獄系統在推進平安監獄建設過程中,牢固樹立治本安全觀,積極順應現代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新形勢,堅持把監獄安全預測預警預防工作一體化部署,健全完善以信息化為依託的犯情「日收日解」、獄情動態分析研判、罪犯危險性評估、重點罪犯教育管控、病犯三級預警、監獄安防智能聯動等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健全完善犯情「日收日解」機制,提升監獄安全防範的及時性。建立「日收日解」工作制度,明確監獄、監區、分監區三級「日收日解」工作職責,監獄、監區、分監區值班領導為當日犯情收集分析處置的負責人。犯情收集的渠道主要有現場管理、個別談話、清監搜身、通信會見、親情電話、監視監聽、耳目信息員匯報等,同時充分利用駐監檢察室、駐監武警、外協人員、公檢法司辦案機關等資源,常態化開展犯情橫向徵詢,及時掌握罪犯中的違法違紀線索、不利於安全穩定的思想情緒、影響改造的情況等信息。對於一般犯情,由分監區值班領導於當晚罪犯就寢前處置完畢;對於當晚不能處置完畢的犯情,必須落實有效管控措施,並向監區、監獄值班領導匯報。監獄值班領導每日召集監獄值班人員、監區及醫院值班領導、獄內警衛隊、指揮中心值班領導等有關人員進行犯情分析、研判、處置,遇有重大或突發犯情,監獄值班人員必須到事發單位督導處置。此外,隨著監獄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在「日收日解」工作中積極融入信息化元素,充分運用監獄指揮中心工作體系,構建了分監區、監區、關押點、監獄、省局五級信息快速傳輸通道,便於各級及時掌握監管動態和重要獄情;安裝了簡訊推送系統,每天早晚兩次定時推送涉及各類違規違紀、異常表現、離監就醫等15項內容的獄情信息至全體民警工作機,提升了監獄民警尤其是一線民警的安全警覺性。
(二)健全完善獄情動態分析研判機制,提升監獄安全防範的針對性。準確研判獄情,是提升監獄安全預測預警預防能力的關鍵所在。在健全完善省局每季、監獄每月、監區每半月、分監區每周一次的四級獄情分析會工作機制基礎上,結合我省智能化現代文明監獄創建工作實際,我們推進部署具有智能預警、動態跟蹤特點的獄情動態分析系統,目前已全部部署到位。該系統能從獄政管理綜合系統、個別教育談話系統、會見系統、親情電話系統、消費系統、就診系統、外來協查、「日收日解」等渠道收集的信息中,自動提取與獄情犯情變化相關聯的信息,形成「獄情、警情、犯情」的動態模型,提醒民警及時跟蹤管控危險,切實發揮智能預警功能,提升了預警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獄情處置過程中的重要犯情,進一步跟蹤關注,通過信息收集、流程監控、工作提醒、問題處置等方式,實現對民警執法過程的全程記錄,真正做到索情鎖證和執法證據保全。同時,我們積極探索「以案析理」常態化工作機制,組織民警對罪犯中發生的典型違規案例進行專項分析,共同探討罪犯違規事件發生的原因、民警處置情況、潛在風險隱患、防範措施等內容,舉一反三,吸取經驗教訓,有效拓寬獄情分析研判的思維方式,增強工作預見性。
(三)健全完善罪犯危險性評估工作機制,提升監獄安全防範的科學性。科學評估是準確預測預警預防的保障。浙江監獄罪犯危險性評估工作起步於2005年,2006年省第四監獄完成罪犯危險性評估量表的編制和常模驗證工作,2009年省喬司監獄與浙江警官職業學院聯合開發《罪犯重新犯罪可能性評估量表》,2015年在省第四監獄、十裡豐監獄、喬司監獄開展了罪犯危險性評估工作試點。2016年以來,根據部局進一步深化罪犯危險性評估工作的有關要求,我們出臺了《關於開展罪犯危險性評估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發了《關於切實加強罪犯危險性評估工具優化升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監獄成立正科級的評估矯治中心,全過程開展對新收押罪犯的入監危險性評估,對服刑中期罪犯的中期危險性評估,對即將刑滿釋放或擬提請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的出監危險性評估,對有脫逃、行兇、自殺等徵兆或其他特殊情形罪犯的即時危險性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科學預測危險類別、危險等級。2017年,省局黨委又將罪犯危險評估工作作為年度重點工作之一,進行了重點部署,著力在評估軟體的開發、量表工具的完善、評估體系的健全上下功夫,進一步強化罪犯危險性評估工作。
(四)健全完善重點罪犯教育管控機制,提升監獄安全防範的精準性。創新實行「310」罪犯排摸管控機制,即分監區、監區、監獄三個層面每周排摸確定最危險的罪犯各10名進行重點管控。具體做法:分監區每周對所有罪犯進行一次全面的危險性排摸,按照危險程度從高到低確定最危險的10名罪犯;監區以各分監區排摸為基礎,按照危險程度從高到低確定監區範圍最危險的10名罪犯;監獄在監區排摸的基礎上,按照危險程度從高到低確定全監範圍最危險的10名罪犯。對排摸出的三個層面的各10名最危險罪犯,監獄、監區、分監區三級分別落實管控措施,分別由主管領導掛帥、分管領導落實、管教骨幹包教,落實民警直接管控,每個危險罪犯均採用「一個罪犯監督員明控、一個『耳目』暗控、一組罪犯聯號包夾」的管控方式,嚴禁其直接接觸危險工具和物品,嚴禁其近距離接觸外來車輛和人員,實行視頻監控24小時全方位、多層次、無縫隙重點跟蹤,確保安全防控精準發力。同時,認真做好重點罪犯「心防」工作,積極運用心理矯治、個別教育、社會幫教、文化修心等手段,加大頑固危險罪犯、邪教類罪犯教育轉化攻堅力度,及時化解獄內矛盾糾紛,切實消除人的不安全狀態;積極推進遠程診療平臺建設,全省監獄全面建成遠程診療平臺,實現監獄醫院與省監獄中心醫院多媒體資源互動服務和醫療資源共享,建成監獄醫院與當地社會醫院的區域社會醫療互助機制,有效減少罪犯外出就醫頻次,降低監管安全風險。
(五)健全完善罪犯疾病三級預警機制,提升監獄安全防範的前瞻性。病犯的大量增多,是近年來危及監獄安全的重要增量因素。為防範罪犯獄內病亡給監獄安全帶來不良影響,我們積極推行罪犯疾病三級預警管理,即根據罪犯身患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三級預警,其中,一級預警對象為疾病符合暫予監外執行疾病條件、近期可能危及生命或有致殘危險的;二級預警對象為近期需要住院、住院手術、實施風險性診療措施及半個月以上隔離治療的;三級預警對象為患各類慢性疾病的。監獄醫療機構對三級以上預警對象進行疾病預報,告知家屬、追蹤治療、動態管理,每年將罪犯疾病分級情況報告監獄獄政、生活衛生部門和所在監區,每季末報告和通報疾病分級變動情況和新入監病犯的疾病分級,病情短期加劇的隨時報告和通報;二級以上預警對象納入監獄重點監測。此外,加強對特殊病犯的管理,每兩年開展一次結核病普查,對所有入監新犯開展愛滋病病毒篩查,將結核病、愛滋病等防控納入社會防治工作規劃,並對愛滋病罪犯實行集中關押;加強與社會專科醫院的深度合作,設立全省重症精神障礙罪犯集中治療病區。
(六)健全完善監獄安防智能聯動機制,提升監獄安全防範的高效性。加大智能安防探索,致力打造以指揮中心為龍頭的立體式管控體系,全省監獄建成省局指揮中心、監獄指揮中心、關押點分控平臺、現場管控點四級架構體系,共有視頻監控66000餘只、緊急報警6800餘只、紅外對射2460餘對接入省局指揮中心;對重點區域及部位的視頻監控進行高畫質化、智能化改造,融合視頻智能分析技術,實現對罪犯夜間起床、人員違規進入警戒區域、人員滯留重要區域及物品遺留等異常行為的自動識別、偵測,加強對高度危險罪犯、緊閉嚴管罪犯等重點人員的跟蹤式監控巡查;部署周界自動巡防系統、外來人車管理系統、身份核查系統,加強對圍牆周界、監獄大門等重點部門的重點監管;建成全省監獄遠程押解平臺,接入車載監控、單警執法記錄儀、監外醫院視頻,定點社會醫院視頻監控全部接入指揮中心,實時掌握罪犯外出情況;推進消防智能聯動,全省監獄完成煙感溫感報警系統、自動噴淋系統、火災報警系統的智能化改造,消防報警信息接入監獄指揮中心。加強安防聯動機制建設,深化監獄與駐監武警的「三共八聯」機制,經常性開展預案演練、協同作戰、聯合處突;主動納入地方平安綜治工作體系,實現公安天網接入監獄指揮中心,互聯互通公安訪客身份確認系統、警員身份驗證系統;加強與地方司法機關、消防、醫院等部門的聯動協調,經常開展應急處突協同演練;加強與專業網監部門的合作,建立網絡信息員制度,部署輿情分析系統,完善網絡輿情監測分析研判預警機制。
二、深化完善監獄安全「三預」機制的若干思考
在監管形勢日趨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三預」機制毋庸置疑是監獄安全的「防火牆」和「控制閥」。浙江省監獄系統在「三預」機制建設上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深入、不系統、不完備的問題仍然存在,深化完善監獄安全「三預」機制,夯實「三位一體」新型監獄的安全根基,將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重要任務。
(一)要與落實「治本安全觀」主動對接
落實「治本安全觀」、推進監獄工作機制改革是司法部加快司法行政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2017年7月20日,司法部召開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專門部署司法行政改革工作,要求全國監獄系統深入開展以落實「治本安全觀」為主要內容的模範監獄建設試點。由此,實現監獄工作由「底線安全」向「治本安全」轉變,成為今後一個時期監獄工作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而監獄安全「三預」機制建設與「治本安全觀」是一脈相承的,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繫。
1.從出發點看,都是強化監獄本質職能。監獄,從階級屬性看,是國家暴力機器;從法律屬性看,是刑罰執行機關。通過懲罰功能打擊犯罪,通過改造功能再造「合格社會人」,都是出於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目的需要。「三預」機制與「治本安全觀」,其根本指向都是監獄安全,這是更好履行監獄本質職能的主動擔當,有利於監獄在促進社會穩定、推進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保障作用。
2.從立足點看,都是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安全的核心要素在於人。「三預」機制從管理者入手,強調對管理風險隱患的主動收集、研判和處置,注重對管理對象的全面把握和科學評估,著意提升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前瞻性和有效性。「治本安全觀」則立足人的思想,強調發揮管理者「授人以漁」的作用,幫助服刑罪犯破除「犯罪人格」和「監禁人格」,養成健康人格和守法意識,使罪犯在服刑期間安心改造、在刑釋後遵紀守法。
3.從結合點看,都是聚焦監管安全根源。風險隱患是事故發生發展的起源。監管場所,各類情況紛繁複雜,特別是隨著刑事政策的不斷調整,風險隱患更趨多變,要想確保監獄持續安全穩定,必須在風險隱患上多做功課。「三預」機制的制度設計理念和「治本安全觀」要求,都是聚焦監管安全根源,著眼於危及監獄安全穩定的風險隱患,注重對風險隱患的預判和提前介入。
4.從落腳點看:都是追求安全管理轉型。監管安全應當治標與治本並重,但長期以來我們偏重治標,在監管基礎設施建設和安全防範上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著意實現罪犯「跑不了」的目標。而「三預」機制與「治本安全觀」,把落腳點定位在治本目標上,既注重夯實「跑不了」的人防基礎,又側重於推進由「跑不了」到「不想跑」的安全管理轉型。
為此,深化完善監獄安全「三預」機制,要與貫徹落實「治本安全觀」主動對接,從方便對罪犯開展教育改造出發,進一步健全罪犯信息收集、犯情研判、危險性評估等工作機制,使「三預」機制的推進實施過程成為由「底線安全」向「治本安全」轉型的助推過程。
(二)要與開展罪犯修心教育緊密結合
在罪犯中開展修心教育是浙江省司法廳馬柏偉廳長於2016年8月16日在省南湖監獄調研時提出的,其主要是基於對人性問題、刑釋人員走上社會、監獄本質職能、豐富「三位一體」新型監獄建設內涵等方面的考慮,著力點在於破除罪犯的「犯罪人格」和「監禁人格」,培養健康人格,使其刑滿釋放後能夠適應社會、遵法守紀。一年多來,全省監獄系統積極開展罪犯修心教育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9月22日,省監獄管理局專門召開全省監獄系統修心教育推進活動,馬柏偉廳長就開展罪犯修心教育作了進一步闡釋,提出了「四教四心」的實施路徑,即加強法治教育,以法治正心;加強道德教育,以道德潤心;加強心理教育,以矯治塑心;加強情感教育,以情感暖心。顯然,「四教四心」抓住了健康人格塑造的核心,體現了對改造工作規律的正確把握。然而,從安全角度探視,健康人格也是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間保持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在預測預警預防工作實踐中,與健康人格相關的評估測評一直是重要內容。為此,深化完善監獄安全「三預」機制,應當與開展罪犯修心教育緊密結合,把「三預」舉措融入到「四教四心」的實施路徑之中,通過對罪犯法律知識、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性格特質等實施評估,對重點人員實施警示,為落實安全管控和針對性教育提供科學依據,使「三預」機制和修心教育在促進監獄本質安全的交匯中發揮更大作用。
(三)要與推進監獄標準化建設整體謀劃
以平安、法治、智慧為特徵的現代新型監獄,標準化發展將是其必然方式。過去幾年,我們在監管執法上進行了一些標準化探索,這對提升監獄執法工作成效和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客觀地說,我們目前的標準化探索,事實上僅是規範化的概念範疇,而從真正意義的標準化視野看,浙江監獄的標準化建設還在探索、尚未起步,將是「三位一體」新型監獄建設今後的重要任務。「三預」機制,其制度設計的關鍵在於預測預警預防工作的制度化、常態化和系統化,其本質上是預測預警預防工作的標準化建設。而過去我們關於監獄安全「三預」機制的實踐探索,更多的是停留在零星性、局部性、底層性的認知和探索,從頂層和系統層面去謀劃的不多,這是下步深化完善監獄安全「三預」機制的重點所在。從司法部或部監獄管理局看,應當出臺監獄安全「三預」機制建設規劃,從標準化的角度進行科學設計,從系統化的角度進行整體部署,使「三預」機制與傳統的「四防一體化」工作機製成為新時期保障監獄底線安全的兩大堅盾。就浙江監獄自身而言,要著力將散落在基層各線上的監獄安全「三預」工作經驗和做法進行歸納、總結、提煉和升華,豐富充實監獄安全「三預」工作體系,為整體實施監獄標準化建設做好鋪墊;要通過項目化方式抓實施,紮實推進「監獄安全科學預測」、「監獄安全即時預警」、「監獄安全精準預防」三大項目建設,指派局機關業務骨幹認領項目、擔任負責人,並組建項目攻堅小組,從省域層面抓頂層設計、抓整體規劃、抓具體落實。
(四)要與信息化技術手段應用深度融合
近年來,浙江省監獄系統紮實推進智能化現代文明監獄創建工作,客觀上促進了信息化技術手段在監獄管理各業務領域的應用,有效提升了監獄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成效。「三預」機制具有前瞻性、時效性、精準性的特點,其工作原理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數據基礎之上,既需要大量收集真實有效信息,又需要對各類信息進行甄別、判斷,尋找各信息之間的關聯點和作用規律,而這些工作,單純依靠傳統人工方式進行,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實際應用需求,其結論的可靠性和精準度也缺乏確定性。為此,深化完善監獄安全「三預」機制,必須充分依託現代信息技術,走智能化、智慧型發展之路。一是要以獄情動態分析系統為中心軸,建立監獄安全科學預測智能工作體系,依託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分散在各管理環節的獄情信息的自動收集、甄別和歸整,實現對監管全域的風險預測和押犯全員的危險評估,監獄民警主要通過這一體系,實現對監獄安全風險隱患的提前全面掌握。二是要以智能警務通為前沿終端,建立監獄安全即時預警智能工作體系,終端與指揮中心、監獄周界報警系統、電子圍牆、就診系統、外來協查系統、親情電話系統、會見系統等相關聯,智能提取關鍵敏感信息,即時警示危險因素,定期發布監管工作形勢和獄情、輿情動態。三是要以指揮中心為龍頭樞紐,建立監獄安全精準預防工作體系,在預測預警基礎上,遴選出重點監管人員、部位、環節、時段,實行指揮中心與現場民警交互式無盲區重點防控,落實包管民警、包夾罪犯聯動式全方位重點幫教,既注重從時空上全過程管控,又突出從治本上加強思想轉化。
總之,,深化和完善監獄安全「三預」機制,是「三位一體」新型監獄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緊迫任務,要借勢監獄工作機制改革良好契機,按照兼收並蓄、去粗取精的思路,集中優勢部分、規整重複部分、拓展缺項部分,積極構建更具前瞻性、準確性、高效性的監獄安全管理工作新機制,更好適應新時代監獄工作轉型發展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