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闖:保險業「S」形生命曲線須從創新中來

2021-01-09 和訊網

  和訊保險(和訊放心保)消息 近日,由中國保險報主辦的中國第八屆保險業管理信息化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技術創新助推保險業變革再騰飛」。天安人壽副總裁畢闖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這10年來,保險業原保費收入的變化呈現「S」形生命曲線,恰恰現在屬於從頂端弧往下走的時候。第二個「S」必須要從創新中來。網際網路或者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給中國保險業帶來一個很好的機會。

  以下是畢闖演講實錄:

  畢闖:我不認為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我們是挑戰。保險行業平臺的數據還不完整,我們沒有資格去談網際網路對我們的挑戰。我們的挑戰來自於自己,即便沒有現在的信息技術,我們自己的日子也會很難過。

  這10年來,保險業原保費收入的變化呈現「S」形生命曲線,恰恰現在屬於從頂端弧往下走的時候。第二個「S」必須要從創新中來。網際網路或者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給中國保險業帶來一個很好的機會。

  這個時代不太適合我們的最簡單的盈利模型——成本多少盈利多少、多少年會打平,這個模型今後不會再出現了,但大量的保險公司包括新成立的還在按照這個模型走。

  找不到盈利邊際和模型才是未來保險業最大的問題。網際網路、大數據和雲計算可能是我們本世紀最後一次機會。希望移動網際網路可以有機會降低成本,有機會快速營銷,有機會粘住客戶,有機會改變盈利模型。

  任何人、任何企業都有可能戰勝自己,但也許會輸給時代。保險公司同樣可能輸給時代,如果你堅持後工業化的思維方式——認為只要擴大規模就一定會有盈利,那你一定會走到破產的那一步。如果要前進就要考慮兩個維度:是顛覆還是改善?是把過去的戲唱得更精美,還是換一個戲種或者是拍部電影呢?是治療還是重生?這不僅是公司的問題,更是行業的問題。

  考量一個企業是不是重視大數據,關鍵要看它有沒有確定的企業級大數據戰略思維。保險業要從存儲數據向處理數據轉變。金融更重要的在於大數據的算法,而不在於大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持續競爭的優勢來自於立即獲得成果,提高對客戶的洞察力。企業需要立即制定一個計劃來應對數據的指數型增長,這就是大數據策略。

  2014年最關鍵的四個字「大、雲、平、移」是指大數據、雲計算、平臺化和移動網際網路,他們代表了當今的趨勢。網際網路構建的價值生態鏈環境是最重要的,網際網路一定是一個商業模式、生物價值鏈的連通,不是技術的連通。如果你這個企業是封閉的,不與人合作,不與人分享,完全是零和遊戲、是博弈競爭型的,你不可能是一個網際網路的企業,你也不可能具備網際網路思維,你一定要拿出來分享,這是價值鏈生態環境。

  企業「一對一」的做法一定輸給「一對多」。大數據必將無情地摧毀企業的「小院子」,你想封閉在其中過好日子已然不可能。移動技術的發展已經把網際網路變成一個不可逆的方向,移動網際網路的終端可怕之處不是一部手機——現在沒有人承認它只是一部手機,它在「器官化」,它變成你的第六器官。如果我們沒有這個器官,在日常中會覺得缺了東西,而且這種器官化還可以自由地去觸發你周邊的組織關係。這個無線終端還在進一步朝著「智能器官化」發展,如果哪一天裝任何一個東西不需要觸發件的時候,那這個器官完全就可以長在我們的身上,這是不可逆轉的。

  終端的小型化必須有後臺的大型化,網絡計算能力就叫雲,它一定會形成這樣的局面,所以,沒有什麼可猶豫的,它只會越來越讓人驚喜。

  保險公司不要老把自己放在時代的另一面。任何一個行業都要隨著時代去進步,將來要把這個行業打上時代的烙印才是正路,如果這個時代的科學技術發展、人文發展和這個行業沒有關聯度,這個行業就會消失。如果那些科技公司在賣保險怎麼辦?你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雲計算一定會改變壽險的盈利模式,至少它會讓你的成本變低,至少你不用開出一份預算來買大量的伺服器,至少不用招聘那麼多的人。大數據一定會引導企業獲得所需的客戶的洞察力,每個企業都需要一個獲取數據的過程。處理數據、應用數據,而不僅僅是存儲數據,任何企業最重要的轉型就是研發大數據的算法,因為大數據很可能會共享,重要的是你的算法,你的算法才是核心競爭力。即便企業不知道很多的信息如何用,也要定一個數據計劃,數據所創造的價值遠高於最初的預期,千萬不要把他們拋棄和封存,真正的轉型必須快速建立在大數據計劃和網際網路思維上,用雲計算同時考慮你的企業的運行方式,這種運行方式就是一種顛覆的方式。

  將來沒有專業的網際網路公司,每家存活的公司都是網際網路化的。如果你不了解大數據的話,壽險的測算基礎一改變你就不存在了。

(責任編輯:劉汝佳 HF035)

相關焦點

  • 《第二曲線創新》變化中腦爆創新思維,看完讓你的人生開掛!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第二曲線創新》這本書,本書的作者是李善友。讀完不得不說這是一本我喜歡且值得深思與回味的。在不確定性的現今時代,世事變化無常,而變化也將成為一種常態。在變化中思考,在變化中創新,而把這種思維帶入到個人成長便是這本書贈予你的最佳禮物。
  • 「科技驅動保險行業數位化、生態化發展」2020滬上保險業創新服務...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19日,由《文匯報》聯合上海財經大學共同主辦的「2020 滬上保險業創新服務評選頒獎典禮暨科技驅動保險行業數位化、生態化發展」論壇。嚴巍先生在演講中指出: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深化,國際競爭更加突出體現為科技創新的競爭,科技創新天然需要冒險精神,需要合理的分散和分擔風險,而保險行業天然具有風險分散和風險管理功能。並且對科技保險認知要突破原有的局限,從原來單一的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特定險種保險保障向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風險管家、合作夥伴提升。
  • 第二屆中國保險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來源:經濟日報由人民網主辦,妙健康、因數雲協辦的第二屆中國保險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日前在京舉行,本屆論壇以「助力國家戰略賦能美好生活」為主題,積極推動保險服務模式創新,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險保障需要。
  • 般若堂——疫情帶來的機遇、挑戰與保險業應對策略
    我們在《抬高供給側進入的門檻,為網際網路生態的供給側擴容 | 保險業智慧運營(十)》一節中講過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就是網際網路時代,哪些內容需要降低門檻來實現供給端的擴容,哪些恰恰相反,要儘可能的抬高門檻來擴容。這個原則就是:交易中的關鍵要素是否因為網際網路產生了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 《民法典》走進貴陽保險業
    12月12日下午,貴陽國際會議中心2樓黃果樹廳座無虛席,來自富徳生命人壽貴州分公司3000餘名職工線上線下參加〈民法典〉專題學習講座。講座還通過新浪、動靜貴州、抖音等同步直播,近50萬人線上學習。講座中,中國企聯維權工委委員、貴州省政府立法諮詢專家畢健從《民法典》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意識、制定歷程和主要意義、主要內容和亮點特色、年齡相關的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保障險相關制度保障等生動講解了《民法典》的精神要義。同時結合具體案例,對物權合同、侵權責任、用工制度、人身賠償、等內容進行了深度解讀,在廣大職工中引起了積極反響。
  • 保險業協會王玉祥:保險科技助力提升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性
    王玉祥認為,新型數位化保險生態在促進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豐富了數字普惠金融的實踐。普惠金融在保險業的創新和發展,同樣需要保險科技的紮實推進。從而助力普惠金融的發展。他還建議,保險科技應加強全行業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險生態數位化加速疫情以來,保險業數位化水平提速,保險與科技進一步融合,行業發展表現出三大趨勢。
  • 銀保監會黃洪:繼續擴大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 推動中新合作向縱深...
    銀保監會黃洪:繼續擴大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 推動中新合作向縱深發展 2020-11-23 18:42:15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張瓊斯
  • 外貿經營如何走出U形曲線(構建新發展格局·一線看外貿 )
    外貿經營如何走出U形曲線(構建新發展格局·一線看外貿 ) 2021-01-06 10:49:28   來源:人民日報
  •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 保險業「十四五」發展藍圖躍出
    「保險業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全力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昨日舉行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銀保監會首席會計師馬學平談及「十四五」時期保險業發展重點時如是表示。  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對接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帶來的養老服務需求?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如何發展普惠性農業農村保險?
  • 人人都能繪製的技術生命曲線-虎嗅網
    創新萌發期:技術成熟度曲線一般從理論突破、公開示範、產品發布,或引起媒體和行業對一項創新技術興趣的事件開始。2. 期望膨脹期:在這種新技術上的建設和預期出現高峰,超出其當前現實的能力。有些情況下會形成投資泡沫。3.
  • 如何利用留存率曲線計算APP的用戶生命周期?
    恭喜夢想超群晉級新手奶爸,遲來的半年的恭喜。超群兄無論是工作上還是家庭中,都是勞模姐本人啊~ 打娃一出生,就開始帶著他看注會,考司法,還要各種研究留存、新增、促活。。。閒話少敘,今天分享的話題是:如何通過留存率曲線計算APP的用戶生命周期?
  • 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 保險業需如何應對?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保險業需如何應對?新華網武漢12月7日電(遊蘇杭) 「十四五」時期保險行業怎麼幹?面對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保險業需如何應對?人身險數位化轉型應當怎麼轉?
  • 女子花了近3萬元買塑身衣 穿了2個多月卻未擁有「S形曲線身材」
    花了近3萬元買塑身衣,穿了2個多月卻未擁有「S形曲線身材」,聯繫店家退貨卻遭拒絕。近日,讀者張女士撥打本報熱線反映此事,記者聯繫雙方了解情況。 「能打造S形曲線」的塑身衣 市民穿了兩個月未見效果 據張女士說,去年國慶期間,她來到位於鳳湖街的「七色妝園」美容店洗臉,洗臉過程中,店長熱情推薦一款廣州煜清貿易有限公司旗下的塑身衣。
  • 汽車座椅如何跨越「S型曲線」?揭秘「人機互動」新玩法
    博澤中國區座椅系統產品副總裁錢濱在與汽車之家交流中所述的這句話讓人回味無窮,未來的汽車座椅到底應該什麼樣?■座椅第一曲線已走到盡頭目前,市場上的汽車座椅無論是手動還是電動,它都需要人來調節。為了讓駕乘者坐得更舒適,座椅調節已從最初的2向發展到16向,甚至到30向。
  • 除了拋物線、雙曲線,建築中的曲線還有懸鏈線!
    形是力的圖解。形與力相結合的形態,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和生活中。比如,森林中懸垂的藤蔓、粘著露水的蛛絲,以及人類建造的吊橋和輸電線,都是形與力高度結合的懸鏈線 Catenary 形態。  初始的形態偏離越多,加載後的形變越大。   懸 鏈 拱   早在17世紀,發現彈性定律的科學家羅伯特·胡克提出,「將懸掛的柔性曲線翻轉形成拱」。【"As hangs a flexible cable so, inverted, stand the touching pieces of an arch."】
  • 同盾陳蕾談保險業線上轉型:人工智慧重塑其核心業務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9月3日至4日,第十三屆中國保險業信息化峰會在貴陽召開。貴州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曼紅表示,科技賦能成為保險業的關鍵詞。當前我國保險業正處於深刻轉型的關鍵時期,從相對粗放的經營模式逐步過渡到相對科學、精細、理性化的發展模式。充滿創新的新型技術,以管理風險為己任的傳統保險行業,兩者不斷碰撞、融合,為保險業的變革與進步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 高考生物難點剖析:《種群數量的變化》之「J」型曲線「s」型曲線
    該節內容包含了許多抽象生物概念,如「J」型曲線和「s」型曲線、種群、增長率、增長速率、K值等。這無疑給廣大考生造成了較大困難。基於此,小編進行了深入剖析,並總結了以下知識要點。希望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有所助益,令你們真正掌握關於「種群的數量變化」的相關知識。
  • ...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第三,高質量發展將成為中國保險業的內在...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十四五」時期保險業發展將呈現六大趨勢】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認為「十四五」時期保險業發展將呈現六個方面的趨勢:第一,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增量市場。第二,保險業將在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第三,高質量發展將成為中國保險業的內在要求。第四,高水平對外開放將成為中國保險業的鮮明特徵。
  • 滄州舉辦保險業發展高峰會
    11月24日至25日,2020年滄州保險業發展座談會暨第三屆滄州保險高峰會在滄州阿爾卡迪亞大酒店舉辦。據悉,此次活動主題為「探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之路——育新機,開新局」,謀劃保險業可持續的發展前景,為在新發展格局和後疫情時代搶得先機、贏得主動貢獻力量,為全市保險業穩步發展開創新的局面。高峰會啟用現場參與、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線上線下參與人數達到三千餘人次。
  • 體型分類,有梨形、蘋果型無非是直線形和曲線形兩種最基礎的分類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一個簡單的"形」字。人體、衣物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無不存在於形狀中。臉型、髮型、服裝款型都有」形」 的體現,因為」形」 的微妙變化,人與人、物和物之間才有了千差萬別之處。同一款衣服穿在高、矮、胖、瘦不同的體型上,肯定效果各異,有漂亮的,也有差強人意的,不是衣服穿人,而是人穿衣服的道理就在於此,要根據自己的身形挑選適合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