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開幕—新聞—科學網

2021-01-21 科學網

11月6日,由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細胞出版社主辦的2019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系列活動——首屆「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在北京懷柔科學城開幕。會議以「人工智慧與腦科學」為主題,邀請到了來自世界各地該領域的卓越科學家,就人工智慧和神經科學兩個領域的全球最新科研進展,及其交叉演變出的新形勢進行了深入探討。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北京市懷柔區區委書記戴彬彬出席會議並致開幕詞。出席會議的領導還有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鄭煥敏,北京市懷柔區委常委、副區長李志遂等。超過150位國內外人工智慧和神經科學領域學者和科研帶頭人受邀參加了此次會議。

 

 

參會人員合影 細胞出版社供圖

 

專家指出,自早期的感知器問世和人工神經網絡設計取得初步進展以來,人工智慧和神經科學就已緊密相聯。隨著這兩個領域的研究迅速展開,它們之間的交叉演變出了新的形式:神經科學家和臨床醫生們正將機器學習算法應用於大數據分析,並提出有關大腦的新的研究問題;仿生計算力圖模擬大腦的能源效率和適應性;越來越多關於生物計算和人工計算之間相似之處的新想法和看法隨之出現;機器人技術和腦機接口的進步不斷挑戰著生物有機體與人造工具相交和協作的界限。

 

「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人工智慧與腦科學」旨在促進來自這些不同領域專家之間的互動交流和思想碰撞,圍繞計算機和認知領域的前沿科學進展,包括認知加工及分層計算、運動與實體、神經迴路構建、圖像處理與生物視覺、健康和疾病中的腦連接網絡,以及神經網絡中的學習、發展的自我組織等,科學家們將通過發表演講或互動討論的方式呈現關於會議主題的各種觀點。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上,麥戈文腦研究所神經科學教授、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主任James DiCarlo將發表題為「通過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協作,逆轉工程人類視覺智能」的演講。過去15年裡,他的團隊一直致力於深入了解大腦如何開發和執行其強大的神經元並用以表徵視覺對象,以及這種表徵如何構成感知、認知和行為的基礎。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主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生物學榮譽退休特聘教授蒲慕明也將受邀參加會議,並做題為「從自然到人工神經網絡的突觸可塑性」的學術報告。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外科學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工程與假肢中心聯合主任Edward Chang則將以「解碼人語言皮層」為主題,分享其關於人類高階神經功能的皮質機制,以及人類語言皮層詳細功能性結構研究的最新進展。

 

 

 

會議現場 細胞出版社供圖

 

此外,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傑出全球教授、紐約大學Swartz理論神經科學中心聯合主任汪曉京,魏茲曼科學研究所計算機科學教授Shimon Ullman,謝菲爾德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認知機器人技術教授Tony Prescott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與神經科學領域的卓越科學家均到會做學術報告;會議的演講者也包括許多國內人工智慧與腦科學領域的科研帶頭人,如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共同主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羅敏敏,清華大學清華腦與智能實驗室和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宋森,以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武等。

 

劉印春在致辭中指出:「真誠希望此次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能為來自全球的科學家們搭建碰撞學術思想的平臺,對人工智慧和腦科學學術前沿及未來發展進行充分探討。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科學家能夠來北京交流、合作、創業、發展。」

 

戴彬彬則表示:「懷柔將張開雙臂,熱忱歡迎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來這裡講學交流、開展科研活動,共同攻克事關人類前途命運、事關人民生活福祉的科技難題,推動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人工智慧與腦科學」是細胞出版社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戰略合作項目「前沿科學創新合作計劃」的首航大會。該合作計劃於2018年11月啟動,雙方將依託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平臺,通過合作舉辦多層次的學術活動,共同打造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機制,圍繞前沿科技發展趨勢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為北京市發展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和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持。

 

「與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合作對於細胞出版社來說意義重大,我們有著共同的願景和目標,通過整合雙方資源和專業領域的優勢,將加速合作目標的實現。我們將共同為科學家們在北京搭建一個溝通的平臺,聚集世界級的科研機構,促進高水平科研成果交流。」細胞出版社出版總監李統胤博士表示。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依託「前沿科學創新合作計劃」,細胞出版社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還將繼續推進雙方的戰略合作,舉辦一系列高質量的學術會議,以及針對科研領域人才培養的座談會。議題覆蓋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等全科學領域,力求滿足各個層級的科研需求。細胞出版社將利用旗下期刊高質量的內容資源、在國際學術界的高影響力及豐富的學術活動組織經驗,大力推進促成此次合作計劃豐碩成果的實現。

 

細胞出版社是國際知名的全科學領域學術出版社,於1974年創刊了全球生命科學領域旗艦期刊《細胞》,經過4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擁有近50本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涉及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及地球科學等領域。細胞出版社匯集國際高水平學術資源,各期刊編委會及作者均為國際學術界各學科領域的領軍科學家,其中不乏諾貝爾獎獲得者。細胞出版社與中國的合作一直非常緊密,且在最近擴大了中國的編輯團隊,旨在進一步增強與中國科研界的溝通與交流。2018年,共有423篇以中國內地機構為第一完成單位的高水平科研論文發表在細胞出版社旗下研究類期刊上。

 

「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人工智慧與腦科學」由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神經學旗艦期刊《神經元》,及綜述性期刊《神經學趨勢》作為學術主辦方牽頭組織。大會成果還將被整理成學術報告,作為《神經元》專刊出版。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首屆細胞出版社物質科學周開幕 千人齊聚直播間—新聞—科學網
    4月25日,首屆細胞出版社物質科學周在線學術論壇拉開帷幕,聆聽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矽酸鹽所研究員施劍林講述納米催化腫瘤治療的前沿進展時,有聽眾在直播間直呼過癮。 本屆論壇為期兩天,設有「催化與材料」和「能源環境」兩大專場,十餘位相關領域的學術大咖在線與觀眾分享科研故事。
  • 第二屆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成功開幕,全球頂尖科學家共話新冠科研最新進展
    11月19日,由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系列活動「2020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正式開幕。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許心超,愛思唯爾全球戰略合作副總裁、細胞出版社期刊《免疫》主編李統胤博士致開幕詞。
  • 中國物理學會2016年秋季學術會議在京開幕—新聞—科學網
    9月2日,中國物理學會2016年秋季學術會議在北京工業大學開幕,來自全國5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2800多位物理學工作者參加了本次回憶,參會人數和報告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 「2020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線上舉辦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國際學術出版機構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系列活動「2020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近日舉辦。多國科學家共話新冠科研最新進展。
  • 2020中國顯示學術會議在廣州舉行—新聞—科學網
    2020中國顯示學術會議現場 曾曉峰/供圖 由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中國物理學會液晶分會主辦,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2020中國顯示學術會議於 9月18日至20日在廣州召開,吸引了超過450位國內外顯示領域著名專家、學者、青年才俊參加。
  •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隆重開幕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隆重開幕 2020-11-07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舉行—新聞—科學網
    來自大會承辦單位的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教授在致詞中表示,生物信息學在生命科學研究,特別是新冠疫情防疫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屆大會主席孫之榮教授介紹了我國生物信息學學科發展情況等內容。他特別指出,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始於2001年,已成為我國生物信息學研究領域學術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全國盛會。
  • 首屆全國基礎醫學前沿創新研究生論壇舉辦—新聞—科學網
    近日,首屆全國基礎醫學前沿創新研究生論壇在中科院微生物所舉辦。
  • 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聚焦「化學合成」—新聞—科學網
    8月31日至9月3日,以「合成創造美麗世界」為主題的中國化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在上海科技大學召開。
  •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30周年學術研討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11月21-22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成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 【學術會議】2020年首屆神經生物物理青年科學論壇圓滿落幕
    12月18日-20日, 2020年首屆神經生物物理青年科學論壇 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圓滿舉行!本次學術會議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神經生物物理分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承辦,西安交通大學生命學院王昌河教授擔任大會主席,會議邀請到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國家四青人才在內的三十多位青年科學家以「突觸傳遞-神經環路-神經疾病」為主題做報告,來自全國多個高校院所、企業單位的近400名參會嘉賓出席。
  •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隆重開幕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南京」於上周(4月11日)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盛大開幕,15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大會為期4天,旨在促進我國細胞生物學領域研究人員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細胞生物學學科的發展。
  • 2020首屆北京腦科學國際學術大會召開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北京腦中心」)主辦的202首屆北京腦科學國際學術大會(2020·Beijing Brain Conference)10月24-26日在線上舉辦。Thomas C. Südhof、Edvard I. Moser、Michael W.
  • 鄧子新當選全球工業微生物學會首屆主席—新聞—科學網
    4月12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鄧子新當選全球工業微生物學會首屆主席。
  • 第四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上海舉行—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7月4日上海訊(記者黃辛通訊員黃艾嬌)現代地球科學經過兩三百年的發展,正在整體地進入轉折期。
  • 首屆蘇州金雞湖國際會展周開幕
    首屆蘇州金雞湖國際會展周開幕 2018-10-26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屆國際頂級分布式人工智慧學術會議DAI開幕 Conflux CTO伍鳴博士...
    10月13-15日,首屆國際分布式人工智慧學術會議DAI(Distributed AI)在北京隆重舉辦,這也是繼JCAI2019、IROS2019、EMNLP等學術會議之後,又一花落中國大陸的世界頂級學術會議。本次大會上,Conflux CTO伍鳴博士作為區塊鏈行業唯一代表受邀發表主題演講。
  • 【倒計時1天】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即將開幕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將於2020年11月6-8日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活動是中國力學學會主辦的首屆論壇,由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承辦。
  • 德州市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第二次學術會議召開
    大眾網德州·海報新聞3月11日訊(通訊員 王卿)近日,由德州市醫師協會主辦、德州市人民醫院承辦的德州市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第二次學術會議暨德州市首屆檢驗青年論壇順利召開。  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李永哲研究員,北京積水潭醫院檢驗科主任吳俊主任醫師,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臨床微生物組長王瑤副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實驗診斷中心主任助理藺亞暉副研究員,山東省立醫院檢驗醫學部臨床微生物主任金炎主任技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檢驗科臨床生化組長張建副主任技師,德州市醫師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張朝暉,德州市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工會主席、院長助理張旭斌出席會議。
  • 首屆國際分布式AI學術會議議程全公布:姚期智、劉鐵巖主旨演講
    無論是哪一位,在學術界和工業界都是舉重若輕的存在,而在將於 10 月 13 日至 15 日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分布式 AI 學術會議——DAI(Distributed AI)上,這幾位大咖都將悉數出席!大家對於 DAI 這一學術會議可能還比較陌生,然而對於 AI 領域尤其是分布式 AI 領域的研究者而言,它的召開,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