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核洩漏事件9周年,影響仍在繼續
作者|周 潔 9年前的這個季節,日本東太平洋海域並不寧靜。3月11日,芮氏9.0級的「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
核洩漏已過6年:福島核電站後續工作仍面臨困境
核洩漏事故已過去6年,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報廢工作依然困難重重,相關部門預計後續工作可能要持續到2050年。近日,負責核電站清理工作的官方部門表示,仍有技術問題需克服。工作人員在清理福島核電站周圍的樹木。
-
「神貼」預言日本地震後核洩漏 引數萬吧友膜拜
正當日本大地震和核輻射讓整個現實世界憂心忡忡時,百度貼吧兩則神奇的預言貼則讓整個網絡世界籠罩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貼吧兩位神奇的"預言帝",一位在五個月前預言出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洩漏,另一位則預測出日本此次大地震的9級震級,兩位"預言帝"的神奇預測在日本地震之後立刻引來上萬名吧友圍觀,一時間讓"2012吧"和"地震"吧火爆異常。 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近海發生9.0級地震,隨後引發的海嘯與核洩漏危機引發了世界性的關注。
-
福島核電站核輻射量達到高值 駐日本使館發布提醒
近期,日本媒體多次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輻射量達到高值,引起我在日僑胞及訪日中國遊客擔憂。日前,外交部發言人就此表示:中方一向高度關注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也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做好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
-
日本核電站地下水中氚濃度超標,半衰期為12.5年,日本堅稱它能喝
2011年3月,伴隨著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福島核電站也在大地震和海嘯的雙重襲擊下,發生了核洩漏事故,同年4月份,在經過專家們的評估鑑定後,這座曾經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被宣布永遠關閉。從2013年開始,為了評估調查福島核電站的汙染情況,由日本東京大學和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科研團隊,共同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在過去的6年時間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福島核電站周圍的地下水進行檢測。
-
日本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檢出超量放射物 「核汙水」入海方案引發...
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距今已有九年多時間,儘管如此,核輻射的陰霾依然籠罩著日本民眾的生活。就在本月16日,日本東京大學科研團隊發布研究成果,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
-
核洩漏有多可怕?看看日本這些魚的樣子,你可能會呆住
人類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已經是高度發達,特別是在科技方面已經完全有能力飛向太空,這在古代只能靠想像,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已經成為現實,那麼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是不是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呢?、火山、海嘯等這些都是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日本的核洩漏所造成的後果。
-
日本福島核電站再爆炸 另一反應堆面臨熔毀危險
綜合新華社電 日本為何 大力發展核電 原因一: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由於自然資源匱乏,日本一直夢想著通過發展核能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日本現在有數十座核電站,全國三分之一的電力源自核能。
-
日本福島縣發生7.4級地震!關注福島核電站!
22日5點59分,日本福島縣發生芮氏7.4級(從7.3更正)地震。這是繼今年4月16日熊本縣地震以來,日本國內發生的第二次強震。而福島縣,在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中,也是受災的重點地區。據專家分析,此次福島地震為東日本大地震的餘震。
-
日本核洩漏或再次上演?福島核電站不堪重負,41條大裂縫被曝光
說起核洩漏,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2011年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的核洩漏事故,當時的核洩漏事件給日本乃至全球都造成了很大的國際恐慌。日本因此受到很大的損失,大量的放射性核汙水外流,導致附近的房屋被破壞,居民也不得不被迫轉移。
-
日本福島重大核洩漏事故八年後,清汙方案再更新:再次推遲,2031年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重大核洩漏事故迄今已經八年多了27號,日本政府及核電站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更新了「清汙」方案,徹底清除三座廢棄核反應堆內燃料棒的期限被再一次推遲。在2011年「3·11」大地震及海嘯引發福島核洩漏事故之後,損毀嚴重的第一核電站三座核反應堆中,至今仍存有4700多根乏燃料棒。由於儲存它們的冷卻池沒有覆蓋,所以一旦發生地震、海嘯或洪水,汙水就可能外洩,導致燃料棒熔化,釋放大量放射性物質。
-
盤點世界八大核洩漏事件
距離日本福島核電站洩露事件發生快十年之際,日本政府將於本月27日正式決定是否將處理過的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消息一出,就遭到了全球各國政府和衛生組織的強烈反對。今天帶大家盤點一下世界發生的八大核洩漏事件。
-
中國加速建核電站 有何風險
人類歷史上慘烈的核災難並不止這一起,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至少15萬居民被迫撤離;2011年3月15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使約59萬民眾背井離鄉。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不同國家「棄核」、「挺核」態度不一,但主要核能利用國家仍致力於進一步深化核能的研究與利用,表示要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核電,中國更是加速上馬核電項目,在建規模世界第一。
-
日本宣布「核汙水」入海方案,引發多方抗議,這次中美俄都不同意
2011年日本發生了一次9級地震,此次地震還導致了福島核電站的洩露,可以說給日本帶去了二次的衝擊。 日本是一個島國,地震的發生又同時引發了海嘯,那一年日本的經濟損失超過了千億美元。
-
日本核電站現41條裂縫,或將危害全球
引言雖然日本只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較小,但是人口眾多。並且無論教育,科研,製造業,都位居前列。因此為了更好地發展,日本更是大力發展核能源。但是日本在對核電安全意識上做得並不是很好,在日本的核電洩漏層發現了41道裂縫,或將危害全球。
-
日本擬限定核電站壽命為40年
據新華社1月6日消息,日本政府6日公布了《核物質和反應堆管制法》新修正案。修正案規定,核電站的運轉期限為40年,只有滿足特定條件的核電站才能破例延長運轉時間。 這是日本政府首次以法律的形式限定核電站的「壽命」,如果該法案在國會獲得通過將付諸實施。
-
中國地震局長:日本絕無可能提前10秒預測地震
3月11日日本地震發生之後,網上一則消息開始瘋傳,稱此次地震,日本提前10秒就預測出來了。果真如此嗎?3月1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明確表態:不可能,也絕無此事。不過,在當前地震頻發的狀態下,這也引發了人們對地震預測問題的關注。
-
日本被惡臭籠罩數月,科學家也無法解釋,是核洩漏還是地震前兆?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近日日本火山列島突發6.2級地震,震後周邊海平面出現了劇烈波動,當地政府發出海嘯警報,希望居民提前做好的準備。但隨後日本氣象廳發布聲明說海平面的波動在正常範圍。日本處於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經常發生地震,日本深受其引發的海嘯、火山等危害影響,此前因地震導致的福島核洩漏事故影響至今還在持續。
-
福島核洩漏,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芮氏9.0級大地震並引發海嘯。地震造成巖手縣、宮城縣和福島縣死亡或失蹤1.8萬餘人,累計難民40餘萬人,財產損失不計其數,部分房屋、漁船的殘骸甚至漂到了太平洋對岸的美國和加拿大。 然而這次地震本身對於日本來說,雖然可怕,但是並不致命。真正致命的是地震造成了福島核電站洩漏。
-
日本南海槽陸海板塊出現異常,或會引發一場大地震!概率高達80%
去年,美國地質局公布一項數據,其中表示:由黃石火山公園引發的地震頻率高達上千次,這一度引起了網友的關注,畢竟美國並不是地震多發國。所以,美國之所以地震頻率高,只是受到了黃石火山公園的影響,而且,這些地震的級別都非常小,比起日本、印度尼西亞等地震多發國來說,根本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