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六月是18年5月出生的,從8個月開始啟蒙,正式啟蒙算起來是一歲一個月的時候了。
這裡正式啟蒙的概念是在日常中用英文跟她對話交流,不只是停留在英文繪本的閱讀,現在六月22個月,已經可以說完整的句子,而且越來越多。
當寶寶開始有反饋的時候,就會體會到之前的付出是多麼的值得,付出是漫長而艱辛的,很多父母因為覺得沒有很快得到反饋而放棄。
我想說堅持下去,寶寶會給你驚喜。
一 堅持日常與寶寶的英文交流英語啟蒙是越早越好的,孩子在接觸一個語言的時候是潛移默化的,大量的輸入才會有輸出,越早接觸對這種語言的感知以及好感度會越高,就越容易培養語言興趣。
從寶寶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可以每天給寶寶進行日常英語的輸入,比如每日不知要換多少次的尿布,這個枯燥的事情,我們完全可以對著可愛的寶寶說:Let mommy change your diaper。
然而這種不適應和拗口堅持了記不清是一個月還是兩個月,有一天突然覺得說出的英語特別自然,一種自然感,好像適應了這個狀態,我就跟孩爹說了這個感受,他鼓勵了我,回想起來這是讓我英語啟蒙堅持下去的一個節點。與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會有收穫,而傾聽的人或許也只是不經意的話,卻能給你莫大支撐與力量。
堅持了兩三個月毫無反饋的日常交流,一頓晚飯後,我在水池邊洗碗,蹣跚學步的小寶一步三搖的走了過來,我笑著問她:Are you full?這句話每次吃完飯我都會問,從來沒有過反饋,然而這次她開口了:Hungry .
雖然回答的不太對的上,但讓我驚奇的是她居然明白了我的大概意思,在這之前中文都沒有說過幾個詞。
老母親欣喜若狂,感覺眼淚都在打轉,有一種耕耘了三畝地終於收穫了一粒米的感覺。六月的反饋給了我信心,那時候大概十五個月,這是讓我堅持下去的又一個節點。
相信當你足夠堅持的時候,寶寶也會給你一個繼續堅持的理由。
二堅持親子共讀
閱讀真是一個特別棒的事情,然而回想自己活了三十幾年也沒讀過幾本書,很是慚愧。現在終於有了讀書的欲望,然鵝有娃的日子才會懷念以前的悠閒時光,痛恨自己浪費了多少時間。
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親子共讀是特別棒的方式,增進親子關係,在繪本閱讀中感受對方的快樂。
每晚睡前半小時是六月和我的親子共讀時間,最早給六月買的英文繪本是my mum my dad,到現在為止看了一百遍不止,超級愛的繪本,硬板的卡板書已經翻的破爛了,可見六月超級愛,現在我問她 which book do you want to read? 她會回答:My mum. 讀出書名的反饋大概是在啟蒙半年後,語言爆發初期,大概20個月那會兒。
英文親子共讀的時候,語言表情大可以誇張一些,記得讀小豬pookie的晚安繪本,講到要睡覺了豬媽媽怎麼也找不到豬寶,是不是藏到窗簾後面了?我假裝用手指很用力的扒拉窗簾,大聲說Pookie,Are you behind the curtains? 六月就會被逗的哈哈大笑。對英文繪本,對英語的興趣在每天短短的親子閱讀中就會建立起來。
親子共讀是提升自我英文水平的好機會。沒娃之前知道自己英語差,沒想到那麼差,拿起娃的英文繪本,滿眼望去幾乎每頁都有不認識的詞。在親子共讀前要把不會的單詞和發音查清楚,這樣再給寶寶讀的時候才會更加自信,流暢,有感染力。
My mum /My dad裡面什麼Hippopotamus / Gorilla 等等完全沒見過,然而陪娃看了這麼多遍以後整個繪本老母親都已經背下來了。
三堅持唱英文歌曲
生了娃之後再也沒有聽過流行歌曲,什麼綜藝比賽,當紅小生,都已離我遠去。我每天抱著娃的點讀筆學英文兒歌,順便學習英語,發現兒歌的句子我都不會,同時我也喜歡上了英文兒歌,動聽的旋律,押韻的單詞,朗朗上口。
我會的英文兒歌不多,都是現學現賣,每晚睡前都會唱的twinkle twinkle ,至今為止六月睡前必須讓我唱,就在昨天我唱了一個小時還沒睡,我就不唱瞭然而她哭鬧了很久必須要繼續唱twinkle twinkle,老母親真的老淚縱橫。
話說回來,語言爆發後,我唱兒歌給她聽,會故意停頓,讓她填補空白,twinkle twinkle她已經能填大部分的詞了,這就是親子共唱,這個時刻我倆都很開心。
睡醒起床氣,我會唱 you are my sunshine 也是她很喜歡的一首歌,我也會與她一起填詞,唱歌,寶寶更愛英文歌曲,沒有寶寶不喜歡音樂,更沒有寶寶不喜歡媽媽唱出來的歌。平時放英文歌曲可以磨耳朵,但就我英語啟蒙的經驗來看,媽媽唱出來的歌比聽到的歌記憶要深刻很多倍,老母親要不停學習兒歌,充實自己的曲庫。在任何場景下都可以信手拈來一首應景的歌,親子陪伴的時光會增色歡快很多吧?還沒有做到,還在努力學習,就自己而言,很願意學習一些經典童謠,因為自己唱著也好開心。
四堅持睡前故事
入睡前的時光是很高效的,關了燈,靜悄悄,只有你和寶寶在說睡前的悄悄話,娃爹有時候還是會羨慕的,最近開始睡前跟六月一起回顧每天發生了什麼,做了什麼,談一談她的感受,然後會問她明天想要做什麼,慢慢也讓她有時間規劃的概念。
最近也開始穿插睡前英文故事,先不說英語能不能講得出,關鍵是肚子裡沒有故事,回想自己小時候是怎麼聽著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的故事長大的。。。
靈機一動,親子網站找了幾篇簡短英文故事,背下來,查出不會的詞,拿不準發音的詞,講的時候偶爾腦袋會卡死,隨機就自己瞎編劇情吧。
睡前故事六月是很愛的,之前我編了一個小熊上山採草莓的故事,纏著講了好幾遍,邊想邊講,自己編故事的好處是可以把當天發生的,或者寶寶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編進去,會聽的更加津津有味。
五堅持自我學習
之前自以為英語還可以,不算好也不算差,但是自從打算給孩子英語啟蒙,幾乎每天都受到打擊,老母親的一口血。。。
打開繪本,一堆看似簡單不認識的單詞,一堆看著複雜更不認識的單詞,
想開口,單數,複數,主格,賓格,時態...︰?…!#〃﹔
最基本的都搞不清楚, 中式英語滿腦袋亂轉,中式口音自己都聽不下去,我是因為方言影響,平翹舌不分,英語有很多s的音發的含混不清。一度對自己超級失望,失去信心。應該很多想英語啟蒙的爸爸媽媽們都感同身受,遇到跟我相同的窘境,中式英語限制了我們太多。一想到這,我還是希望讓娃有更輕鬆的語言學習歷程,不吃老母親的啞巴苦。
雖然英語不好,但對學習英語還是充滿熱情,想要給娃英語啟蒙,那就與娃一同學習吧。親子共讀,親子共唱其實就已經是在與孩子一起學習,我發現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收穫了很多。
為了讓自己的口語提高,報了發音課程,自己也尋找發音材料來惡補,還是有效果的,孩爹說能他終於能聽懂一些了...
每日只有娃睡了才是自己的時間,我會學習娃日常生活的英語親子對話,當天看的當天就能用上,真心是現學現賣,同時報了一些英語課程,以及看親子英語對話相關書籍。
六月入睡比較難,每日哄娃睡的時間特別漫長,我就會帶上藍牙耳機,邊哄娃邊聽英語,只是聽的話效果是不夠的,最好是先看一遍。對文字有一定的印象再去聽,效果會好很多。
語言啟蒙就是父母自己不斷輸入再輸出給寶寶的過程,言傳身教是我們帶給寶寶最好的啟蒙教育,同時為人父母的我們也會從孩子那裡獲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