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前,20000隻巨鳥橫掃澳洲,士兵用機槍掃射7天,僅消滅掉12隻

2020-12-04 說天下史

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講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朝時人們就知道了保護自然和自然的可持續發展了。不過當時是並不是以「綠色環保」的名義,而是以「天倫定人倫」的方式來確定的。古人認為春天屬木,為生發的季節,所以不能殺戮動物,以保證 動物的繁殖和交配;秋天屬金,為殺戮之屬性,所以可以捕殺成熟的動物。孟子曰: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當然,這種愛惜動物,保護環境的精神是由中國人獨特的審美精神和獨特的哲學思想造成的中國人認為天地萬物在本質上都是一致的,人應該「制天命而用之」,而不是用暴力來「徵服自然」。可以說,在這一點上面,沒有其他的國家能夠與中國文明相比,其他國家如不是陷入極端的保護,便是陷入極端的破壞。豈能懂得莊子的物我兩忘的境界呢?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這不,1932年的時候,2000隻巨鳥橫掃澳洲,激動的澳大利亞士兵用機槍掃射巨鳥1周,最後卻僅僅滅掉了12隻巨鳥,顯示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那麼,是什麼巨鳥讓澳大利亞的士兵如此如臨大敵派出機槍掃射呢?又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巨鳥被機槍掃射1星期卻只死了12隻呢?

這種巨鳥的名字很有意思,叫鴯鶓,音讀作「而苗」。這是世界第二大巨鳥,它們身高有150-185釐米,體重60-90斤,看起來得有小羊那麼大了。這麼大的鳥,僅比非洲鴕鳥要小一些,而且它的毛髮比較稀疏,因此它是無法飛行的。鴯鶓成年雌性比雄性要大,繁殖期間會發出隆隆聲。

鴯鶓為大洋洲的特產,由於它們不能飛行,所以它們進化出來超強的跑步能力,它們玩命跑的時候能達到每小時69千米,簡直就是一臺鳥型「汽車」。超強的跑步能力使它具備了超強的腿部肌肉,因此它的腿飛起來踹的時候可以輕易地把人給擊倒,是一個外表憨厚而戰鬥力驚人的大傢伙。

不過,這個大傢伙的脾氣很溫順,它主要是吃素食的,然後還吃一些草蝶、昆蟲,可以說非常好養活了。而且它不會主動攻擊人,甚至還對人類有點兒「親密感」,當人類來到動物園的時候,它們會伸著長長的腦袋到汽車的窗戶裡面來,好像在說:「嘿,兩條腿的朋友,有沒有好吃的?」只要不激怒它,它是不會攻擊人的,反而可以和人類和睦相處。

不過,由於澳大利亞人類的增加,它們竟然莫名遭遇了一場無妄之災,差點兒因此變成滅絕動物。上世紀30年代,澳大利亞經濟上出了問題,尤其是農業出了大問題。而澳大利亞人又沒有中國古人通過春生秋殺來調節自然和諧的手段,當時的鴯鶓達到了20000多隻,這其中不免有幾隻鴯鶓跑去偷吃人類的莊稼了。

於是,88年前,一些澳大利亞農民就要求澳大利亞政府「出兵」消滅鴯鶓。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喬治·皮爾斯爵士聽說這些不知好歹呆鳥居然敢於偷吃他們的莊稼,於是派出3名士兵,帶上機槍前去「剿滅」鴯鶓。然而,這位為人類的技術自豪的爵士顯然沒有想到,自己的士兵面對的對手有多強大。

3名士兵聽說上級居然讓自己去打鳥,不免也覺得有些荒唐。但是在得知這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時,他們還是自信地走上了徵程。他們認為,憑藉著自己手上的機槍,別說是這些呆鳥了,便是獅子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他們也沒有怎麼多想,直接前往鴯鶓最多的地方,準備來一個密集掃射。正所謂:

「驕兵必敗」

鴯鶓雖然是鳥,而且看起來呆頭呆腦,但是人家也是自然進化這麼多年的成功者,看家本領還是有幾招的。士兵嬉笑著拿起機槍朝鴯鶓掃射之後,被驚嚇到的鴯鶓立馬開始了自己的逃亡行動,它們邁開自己堅實的雙腿,頓時像是飛奔的胖子一般,亂跳亂跑,靈活的躲避士兵們的子彈。

就這樣,這3名看起來既聰明又強大的澳大利亞士兵拿著極其先進的機槍,發射了10000發子彈,掃射了7天,最終卻只打死了12隻鴯鶓,不禁讓人哭笑不得了。3名士兵受到大自然的「教育」之後,灰頭土腦地回到上級那裡交差。喬治·皮爾斯爵士臭罵一頓他們後,立馬聯繫澳大利亞皇家炮兵團的馬裡帝茲少校,派上數量卡車、路易斯機槍對付手無寸鐵的鴯鶓。

鴯鶓根本就不會想到,自己就是偷個菜而已,居然派來軍團打自己,這也太狠了吧?不過,這麼搞笑的舉動,最終還是在民眾的一片嘲笑聲中停止了,澳大利亞選擇花錢僱人打鴯鶓。他們規定,每打死一隻鴯鶓,可以獲得2馬克,也就是15元人民幣的樣子,這60多斤的鴯鶓的命都沒有咱們家養雞值錢。

在澳大利亞絞盡腦汁對付這群可憐的大傢伙後,它們終於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到了1964年的時候,20000隻鴯鶓被他們打死了14000隻,後面的澳大利亞人對於打鴯鶓打出了習慣,一時之間竟然導致鴯鶓再一次飛速下降。到了1988年的時候,這種本來在澳大利亞非常多的動物,居然成了要人為保護的瀕危動物。

這時候驕傲的澳大利亞才知道自己過分相信人類的武力了,把鴯鶓打死後,會造成生態系統食物鏈的斷裂,別看鴯鶓偶爾偷幾口菜吃,真要是把這個物種給弄丟了,還不知道後面會不會帶來新的大麻煩。比如,靠吃蟲子為生的鴯鶓滅絕了,蟲子是不是就會「發揚光大」呢?

相關焦點

  • 1932年,2萬隻巨鳥橫掃澳洲,士兵用機槍打了1周,僅消滅掉12隻
    今天故事裡的主角,是一群「巨鳥」,它們名叫鴯鶓(ér miáo), 根據資料顯示,上世紀30年代初期,澳大利亞遭遇了大蕭條,農業形勢十分嚴峻,西澳農民們的處境十分困難,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西澳的鴯鶓數量,達到20000
  • 1932年,2萬隻巨鳥橫掃澳洲,軍隊用機槍掃射,1萬子彈僅消滅12隻
    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有人稱它為澳洲鴕鳥,擅長奔跑。一般體高在150到185釐米左右,體重為30到45千克,算得上是鳥中的巨鳥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們紛紛上陣,諾斯安普敦一年的時間就打死了3.7萬隻。
  • 20000隻鴯鶓橫掃澳洲,軍隊用機槍瘋狂掃射,1萬發子彈僅消滅12隻
    由於工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無數古老的物種在人類的炮火下消失了,只剩下澳洲這個巨大的脫離大陸的島嶼,仍然是最豐富多彩的物種。談到澳洲的動物,許多人會想到考拉、袋鼠、鴨嘴獸等等,但在澳洲也有這樣一種鳥,它們的體型僅限於鴕鳥,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
  • 南京大屠殺中,100多挺機槍掃射有多恐怖?聽聽日軍老兵怎麼說
    上世紀90年代,日本一位叫松岡環的女作家,採訪了200多位佔領南京的日本老兵,通過這些老兵們的回憶,南京大屠殺中,一些不為人知的暴行,被許多日軍老兵揭露曝光,其中一位日軍老兵的話令人震驚:大規模屠殺俘虜時,有100多挺機槍掃射,數不清的中國士兵倒了下去。
  • 鴯鶓戰爭:士兵與鴯鶓的戰爭,為何是以鴯鶓的勝利告終
    少尉顯然是沒把這群不會飛的鳥放在眼裡,於是下令開始機槍掃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期,第一次大戰剛結束不久,於是士兵們退伍之後成為了政府難以解決的問題。大量的青壯年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只能領著政府的救濟生活。外國政府看著這群剛剛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年輕小夥子也沒什麼辦法,於是就把他們全部打發去了澳洲開荒,解決一下國內的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 他用一支輕機槍打啞了日軍據點 卻被長官打了40馬鞭?
    8月22日,12團1連偵察得知日軍的輜重運輸車輛要通過北潘營村一帶。他們立即在一處公路轉彎處設伏。為了確保伏擊成功,一連特意調來了當時部隊中最得力的一件武器——捷克式。悄悄架設在臨近公路的一幢民房上,並且用南瓜葉覆蓋偽裝起來。   日軍的運輸車輛駛入預定區域,指揮員一聲令下,房頂上的捷克式驟然開火,猛烈掃射領頭汽車。
  • 美軍戰史上的英雄,為消滅日寇連長親自上陣用木叉子炸碉堡
    美軍陸戰隊士兵在叢林中衝鋒遠處沙灘上日軍坦克被美軍炮火擊毀1942年8月7日凌晨。美國海軍第一陸戰師組成了兩支陸戰隊在航空母艦編隊的掩護下登陸瓜島和圖拉吉島。在瓜島的登陸中,並沒有遇到日軍的抵抗,登陸部隊順利完成任務,但另一個海軍陸戰營在登陸圖拉吉島的藍灘時卻遭到抵抗遇到了麻煩。
  • 1932年,一個物種引發了一場戰爭,人類用槍也敵不過它
    ,交戰的雙方就是澳洲人民和鴯鶓。他們帶著三把輕機槍和一萬發子彈上了&34;。1932年11月,第二輪大戰正式打響,三名現役軍人在數十名當地退伍軍人的引領下來到了前線。剛到目的地,他們便在不遠處發現了一行近百隻的鴯鶓團體,於是他們挺著機槍立馬開始了第一輪掃射。
  • 啄木鳥是森林老軍醫,醫過的樹就像被機槍掃射過
    滿目瘡痍,熟悉的彈痕,如那天一般炙熱潮溼的天氣,以及遠處啄木鳥發出的,那些如機槍點射般忽隱忽現的鑿擊聲,幾乎就要把年邁的西爾維斯特給嚇哭了。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調查,在被黃腹啄木鳥傷害後,樹木大概率並不會死亡,因為啄木鳥通常只會損傷樹的表面。
  • 野兔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人兔大戰澳洲完敗,百億隻兔子真吃不完
    為了滿足自己狂熱的狩獵愛好,他就委託自己的侄子從英國郵寄了一些獵物,其中就包括12隻穴兔和5隻歐洲野兔,經過簡單的繁殖後,託馬斯在維多利亞州自己的農場裡釋放了24隻兔子,以滿足狩獵的需求。
  • 好奇心:加特林機槍這麼強,為何沒有成為坦克機槍
    【話說軍世】說到機槍,遊戲中的「大菠蘿」M249機槍是知名度比較高的,作為美軍的幾種知名機槍,M249、M60以及0.30機槍分別代表著美軍的不同時代,不過常被調侃為「冒藍火」的加特林,似乎在步兵單位和裝甲單位中都不是很常見,更極少看到特種部隊會抱著加特林出任務,一般都是在影視劇中出現加特林橫掃的畫面,這是為何呢?
  • 最彪悍的重機槍:口徑只有12.7毫米 卻能把裝甲車打成篩子!
    這款機槍從外形看起來方方正正,其自動結構採用著名的槍管短後坐式。在射擊時,後坐力將整個槍管向後推,利用槍管的後坐力完成抽殼供彈。由於該槍的後坐力實在過於巨大,在槍管後方擁有一個液壓緩衝裝置,以減少後坐力。
  • 機槍都殺不死的怪物,傳奇巨鱷古斯塔夫
    它也的確配得上這個名字,帕裡斯近距離見過古斯塔夫一次,帕裡斯稱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鱷魚,它的體型是同類的幾倍,頭部兩邊各有一個骨頭樣的肉冠,身上有一排被機槍掃射過的傷疤,據說是當地軍隊和反政府武裝力量追殺它留下的傷痕,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它的皮膚就如同鋼鐵一般堅硬,即使是機槍掃射,也不足以對古斯塔夫造成致命傷。
  • 比利時響尾蛇-劉易斯輕機槍
    飛機安裝劉易斯 德國空軍立刻開始對此事進行調查,經過一番周折,他們終於發現英國人使用的是一種全新的武器,劉易斯機槍,如同馬克沁重機槍一樣,劉易斯機槍的發明者也是一位美國人薩克·牛頓·劉易斯,這種新式機槍全重只有12.25
  • 88歲遠徵軍老兵口述:巨蟒吃哨兵
    「途中,日軍對我掃射了無數槍,我臥倒在地,一動也不敢動。子彈嗖嗖嗖地擦著頭頂呼嘯而過,聽得人心驚膽顫。幸運的是,我沒被打中。日軍以為我死了,沒有再追擊,不然我很可能就沒命了。」「當時飛機俯衝,機槍低空掃射而過,陣地上偷襲的日軍有一個排30多人,全部被打死。」2014 年 9月24日清晨,成都市群康路上熙攘嘈雜。在街旁一棟年代久遠的民居中,88歲的中國遠徵軍老兵李承基,安靜地坐在椅子上。
  • 澳洲百億隻野兔,到現在也沒徹底解決,中國吃貨?完全無濟於事!
    託馬斯.奧斯汀這位大神非常喜歡狩獵兔子,因此他委託侄子給他寄來了12隻穴兔和5隻歐洲野兔,經過簡單的繁殖後,託馬斯在維多利亞州自己的農場裡釋放了24隻兔子,以滿足他憋了好幾年的狩獵需求。這些兔子繁殖極快,公兔則5-8個月就開始性成熟,母兔則4-5個月就開始具備繁殖能力,而且母兔沒有明顯的發情期,主要受到公兔的影響排卵,而兔子的妊娠期一般就30-40天!
  • 日軍士兵吃下三個飯糰準備上路:兩小時後2200人被漩渦吞入海底
    不過令人很感興趣的是,在執行「特攻」任務前,日本士兵會吃什麼食物?其實是很簡陋的,這點海軍也不例外。比如1945年4月7日,在日本大和號戰列艦的最後之戰中,日本士兵在開戰前就吃下了自己最後的「送行飯」:飯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