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方便快捷、崇尚綠色天然、講究營養均衡、強調口味清淡、鑑賞異俗其食、追求身心愉悅,已經是現代人對餐飲要求的趨勢。把握趨勢,才能抓住消費者的口味,在競爭激烈的外包脫穎而出。那在菜品繁多的今天,如何才能抓住消費者的味口,讓消費者成為自己最忠實的顧客呢?
1. 快捷,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越加激勵,人們大多生活在緊張之中,不可能總是「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而是要講究快捷方便。這是在飲食文化發展和社會關係交流的趨勢下出現的一股強調簡化、速食的走向。這種「簡速」是以「效率」為基礎,同時要考慮到營養和美味。它將推動飲食文化向簡便、快捷、美味的高水準方向發展,是社會不斷起步的表現之一。因此快捷的餐飲得到了眾多人的青睞。
2. 質樸,當人類由吃生食到熟食再到發明烹飪後,人們的飲食上也循著由粗到精,由天然到人工的方向發展。而如今,人們又開始追求天然食物、更自然的吃法。在歐美等西方國家,追求綠色食品和野生天然品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那些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人們,他們常出入精品美食餐廳,偶欠也想宣洩一下,享受鄉野美味和自然,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現象的發生,和當今抗汙染,追求綠色的理念不無關係。
3. 營養,我們所吃的食物要講究營養保健。食物營養的多少和能否起到保健的作用,是如今衡量食物的主要標準。我們所說的營養,主要是指怎麼才能適度的獲取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從而使人能活得健康長壽。在食物結構上,中國人的食物屬於高穀物膳食類型,人體攝取動物蛋白質所佔比例比西方國家低很多。歐美基本上屬於高動物膳食類型,三高(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結構所帶來的「文明病」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為此,東西方都在研究改善食物結構。改善的原則是「營養、衛生、科學、合理「,從而達到營養均衡,保健強生的目的,可見食品加工和烹飪工藝中,更多科學的方法將被採納,營養保健食品將上升到顯著地位。其中又以老人長壽、婦女健美、兒童益智、中年調養四大類食品有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4. 清淡,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食物的要求也發生了改變,現代人已不像20年前那樣需要」大魚大肉「,更不再追求」重油、重鹽、重味」他們如今轉向青睞於「低鹽、低油、低熱量」和強調本色,原味、清淡」。飯菜清淡為主,酒也如此,其將由濃厚口味走向清香。這裡所說的「口味清淡「,絕不是清湯寡水,而是經過調製後升華的一種質樸、自然的本味,是高層次中」淡中見真「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