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湖四面寺翻越龍山鷹嘴巖到西風禪寺

2021-01-09 晏弘1

從太湖四面寺翻越龍山鷹嘴巖到西風禪寺

晏弘

庚子年冬月初五回太湖,天寒料峭,好友餘世磊邀我和攝影家路欣林、葉愷夫婦去登龍山,從四面寺廢墟逶迤而上到桂軍抗日陣亡烈士公墓,下陡坡穿羊腸小道,沿龍山嶺脊而行,到黑夫子寨,攀鷹嘴巖,途中可見烏飯子、鳥柿、金櫻子、野草莓,嘗之酸甜,過古山寨石門,再行五六裡,便到西門禪寺,天通法師盛情以齋飯款待,飯後參觀寺廟畫展,到茶室吃茶去,品之味之,俯仰之間,應是此心無所住,坐念一覺逾新羅,善哉,記之。

且把時光倒回唐宋,此處杖藜聲聲

芒鞋踏破紅塵到磨穿三千大千

一路修行,四面寺可得

西風禪寺可得,悲欣可得

滄桑閱盡的巖石不曾忘記

古風吹拂,到人心,到今生

呼之嘉木以長嘯達彼岸

懸崖石韋身懷非常之功而上

荊棘叢生疑無路

退幾步繞幾步悠然見小徑

莫說灌木與蔓草惺惺相惜

闊葉林與針葉林錯落成圓融

山有神龍,側耳鐘磬音

不離不棄,守住一方風水

晴嵐蕩我胸,松風拂我足

巡山樂,左擁城市樓立到繁華

右抱花亭湖到茫茫水雲間

此身隨起伏的山勢找到臺階

上下各有道理,寺門對西風

多情相勸故鄉茶,甘露入心

世間再苦再累也要活得有滋有味

太湖四面寺廢墟上的石佛塔
四面寺廢墟上的石柱
四面寺廢墟上的石塔、石礎等石頭構件
金魚石
烏飯子(野生藍莓)
四面尖上桂軍抗日陣亡烈士公墓
馬鞍石
黑夫子寨
龍山鷹嘴巖
龍山鷹嘴巖
巖上石韋
龍山靈芝
野草莓
野薔薇果
金櫻子
龍山鷹嘴巖上小憩
龍山鷹嘴巖上
龍山古山寨石門
西風禪寺後山
西風禪寺的竹林
西風禪寺法師搗衣用具:棒槌
西風禪寺齋飯

相關焦點

  • ...謝榛、崔銑重陽時節登高詩賞析〔附〕當代文人詠龍山及畫龍山作品
    詩人攜酒向龍山——謝榛、崔銑暮秋登高詩賞析王汝海清乾隆五十二年《彰德府志》安陽八景——龍山積雪安陽八大景中,有一處在安陽縣善應鎮北。清乾隆五十二年《彰德府志》「圖說」中,雅稱「龍山積雪」。得名緣由,注文曰:「左思《魏都賦》所稱『虎澗龍山』是也。山高五裡,周回十裡。冬雪霏□,屹然玉立。
  • 除了七雲禪寺,無錫市的數字景點,你還知道哪些?
    七雲禪寺吼山七雲禪寺是一座有著千年文化底蘊的古寺,坐落在無錫商務區錫東第一山吼山南麓。交通便捷毗鄰京滬高鐵無錫東站,距離蘇南碩放機場8公裡,滬寧高速無錫東出口3.8公裡。雖身處繁華之地,七雲寺始終保持古道遺風,晨鐘暮鼓,道風清正,道場莊嚴。太湖十八灣風光帶太湖十八灣風光帶,是春秋闔閭城所在地。
  • 氣壓帶風帶中的「盛行西風帶」,一定是溫暖溼潤的嗎?
    全球風帶示意圖地球表面的風帶總共有六個,南北半球各三個,關於赤道對稱,分別是低緯信風帶(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帶、南半球為東南信風帶),盛行西風帶其中盛行西風帶主要位於中緯度地區,又可以稱為「中緯西風帶」,主要影響的緯度範圍大約為南北緯30°至60°,其中南北緯40°至60°是主要影響的地區。在我們的印象中西風帶的性質通常表現為「溫暖溼潤」,那麼,是不是所有受西風帶控制的地區都是溫暖溼潤的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由於西風帶的來源是副熱帶高氣壓帶,風向是由低緯往高緯吹,所以通常是溫暖的。
  • 光影太原|有道龍山好風光
    ▲龍山紅葉 作者:王濤▲龍山綠 作者:索建設早在秦漢之前,就有關於龍山的文字記載和民間傳說。而龍山文化的輝煌與壯美,更在於她是一曲佛道儒聯奏的和諧交響。從北齊到元明,數百年間,龍山形成了前山為道、後山為佛的基本格局。如今,龍山主峰極頂,仍存有石窟八洞,為國內僅存的元代道教石窟群。
  • 「螃蟹養到太湖裡,沒想到代價這麼大!」—— 太湖圍網清拆的調查與...
    「好水養好蟹」,太湖大閘蟹聲名鵲起,利益驅使下,到太湖養蟹的不光有本地漁民,農民、外地人也紛紛加入圍網養蟹隊伍,最多時圍網面積20.43萬畝。經過1998年、2008年兩次集中整治,逐步被壓縮到現在的4.5萬畝,主要集中在東太湖湖灣的吳中區東山島與吳江區的廟港、七都沿岸。按照國務院及江蘇省相關規定,2020年前取消太湖網圍養殖,恢復養殖區原有生態面貌。
  • 北極海冰減少,加速汙染物翻越喜馬拉雅山向青藏高原傳輸
    根據熱成風原理,該地區極地急流減弱,向高緯度歐亞大陸內陸輸送暖、溼的海洋氣流減少,導致2至4月烏拉爾山附近積雪深度減少,進而影響4月西風帶大尺度擾動,東亞副熱帶西風急流增強。受青藏高原地形影響,增強的上升氣流與青藏高原山谷風等中尺度環流系統相結合,加速南亞汙染物翻越喜馬拉雅山脈,進入青藏高原。
  • 重修智廣禪寺碑記
    其上有千年古剎「智廣禪寺」。寺之四面環湖,湖水澄澈,遊魚可數。「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此其謂也!《明永樂.樂清縣誌》有記:「智廣院,去縣西三十裡,在茗嶼鄉湖心。近柳市。唐文德中建。宋天聖元年賜額。後廢。」《明隆慶.樂清縣誌》《清道光.樂清縣誌》皆有記載。「智廣禪寺」始建於唐僖宗文德元年(888),是柳市首座的佛教寺院,距今已1132年。
  • 龍山文化:打破「中國文化西來說」
    1928年4月,當時還是清華大學學生的吳金鼎到漢代東平陵城遺址做假期野外考察,偶然發現了城子崖遺址,在19301931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史前文化類型,因為地處龍山鎮,根據考古命名原則,遂命名為龍山文化。
  • 化龍山上「英雄護美」
    新聞897聯合陝西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推出的系列訪談「七女巧說化龍山」,今天繼續帶大家探尋化龍山的秘密。清代編纂的《興安府志》,上面有記載:「化龍山在縣南二百裡,上有九臺十三灣,多奇鳥怪獸」,說明化龍山很早以前就因動植物種類豐富而聞名遠近了。02 化龍山有哪些有趣或者珍稀的植物?
  • 一到夏季就暴發 藍藻竟成太湖「標配」?
    太湖水體長年處於富營養化狀態記者從無錫市水利局了解到,媒體在網上報導的藍藻泛濫現象,的確存在。但圖片中顯示的一堤之隔碧波蕩漾的湖面,並不是湖,而是堤內經專業公司治理過的池塘。因此,圖片說明不了實質問題,也沒有代表性。但今年,由於前些時候天氣炎熱,確實已發生局部藍藻水華。目前,無錫已經採取了緊急應對措施,全力安全度夏。
  • 《原神》西風騎士團圖書館觀景點在哪 西風騎士團圖書館觀景點位置...
    《原神》西風騎士團圖書館觀景點在哪 西風騎士團圖書館觀景點位置一覽 作者:網際網路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20-11-21 09:40:00手機訂閱
  • 為什麼北半球的西風漂流是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風漂流卻是寒流?
    只有,位於南半球的「西風漂流」是寒流性質的,為什麼同樣是西風帶形成的洋流,位於北半球的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是暖流性質的,而位於南半球的西風漂流是寒流性質的呢?▲雪龍號穿越西風漂流帶而南半球陸地面積較小,特別是在南緯40°至60°的廣闊區間,幾乎沒有什麼陸地分布,所以南半球的西風漂流由於沒有陸地的阻擋,形成了一個環繞地球的
  • 寶蓮禪寺之行,香港最著名的十大叢林,堪稱嶼山仙境
    寶蓮禪寺,有南天佛國之稱,是香港最著名的十方叢林,位於大嶼山昂平高原,介於風凰山與彌勒山之間。山門之前,左有木魚峰天壇大佛、法華塔,右有蓮花山與獅子石,堪稱嶼山勝境。1924年,有紀修和尚(廣東四邑人)從鎮江金山江天寺來山,被寺內僧眾懇請為十方叢林第1任住持,由此改名為寶蓮禪寺。1925年,寶蓮禪寺初次舉行秋期傳戒,是時同住共有數十人。3年後,寺內大雄寶殿、方丈室、客堂等相繼落成。翌年又建成五觀堂。1930年,秋期傳戒圓後,方文紀修和尚退居,諸山長老推舉筏可和尚為第2任住持。
  • 法會—無錫嵩山禪寺舉行圓通寶殿開光暨天王殿、鐘鼓樓奠基慶典
    :08,位於無錫市錫山區厚橋街道的千年古剎嵩山禪寺隆重舉行圓通寶殿開光暨天王殿、鐘鼓樓奠基慶典。出席慶典儀式的法師有: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無錫市佛教協會會長、南禪寺方丈能開法師,無錫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錫山區佛教協會副會長、慈雲寺方丈明琛法師,無錫鬥山禪寺監院常德法師等。上海初心社社長方勇居士、柳萌居士、石勇居士等和來自上海、浙江、蘇州、張家港、無錫等地的四眾弟子2000餘人參加嵩山禪寺這一盛會。
  • 翻越天山山脈,從北疆自駕到南疆,沿途風景原始又震撼
    不過翻越天山山脈,從北疆橫跨到南疆的沿途風景與所見所聞,依然值得記錄。從克斯縣到巴音布魯克,大約有310公裡,正常情況下全程大約需要6小時。遺憾的是我們出發前兩天國道217有一段塌方了,前往巴音布魯克只能改道國道218。於是我們不得不錯過此次自駕旅行中十分期待的「獨庫公路」,還多花了2個小時的時間。這一整天,有8個小時都行駛在路上的我們,十足過了一把「自駕」癮。
  • 龍山中藥材(百合)創新研究院 在長沙成立
    為發揮大學、研究機構的人才和資源優勢,按照省委、省政府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的要求,以科技創新支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快建設龍山農業科技園,省農科院、湖南農大和龍山縣人民政府三方聯合共建「武陵山中藥材(百合)創新研究院」。研究院以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為導向,開展中醫藥產業戰略性、前瞻性和應用性研究,以及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的信息諮詢、發展戰略和規劃研究。
  • 西風帶何來「魔鬼」之說?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  「經過『魔鬼』西風帶時,我們的心都是懸著的。『雪龍』號一會在浪尖,一會在浪底。風浪很大,船晃得厲害,暈船的人很多。」從南極中山站回來的長沙市氣象局工作人員陳朝暉回憶起乘坐「雪龍」號經過西風帶的印象。為何西風帶有如此大的「魔力」?
  • 太湖為什麼要退捕 我們還能吃上太湖魚嗎
    這也意味著,太湖沿岸蘇州、無錫、常州、湖州4市15區(縣、市)的49個專業漁村(社區)裡,5370條漁船上的1萬多名漁民都將告別幾十年來的傳統捕撈工作。根據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太湖漁管辦」)主任王小林解釋,未來除40萬畝太湖保護區外,將由第三方機構對太湖漁業資源評估,再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捕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