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謨油桐何以應對市場晴雨

2020-11-25 搜狐網

  油價跌時大量砍樹,油價漲了卻無原料——

  望謨油桐何以應對市場晴雨

  原料緊缺——

  痛失掙錢好時機

  連日來,望謨縣興旺油脂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冷冷清清,只有幾個工人在打掃衛生和檢修機器。

雖說是該縣老牌的桐油加工企業,但興旺公司今年的生產卻已經結束。與興旺公司一樣,縣內其他桐油加工廠也都停下機器,關閉了廠門。「機器『吃不飽』,工廠也只有為來年作準備了!」一家桐油加工企業的負責人無奈地說。

  1999年望謨縣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油桐之鄉」稱號,當時全縣油桐種植面積達105萬畝,有桐油加工企業20餘家。作為望謨縣的支柱產業之一,僅2003年就產桐油6500噸,銷售收入6600萬元,上繳稅收300萬元,出口額達1100萬元。

  然而,在國內乃至世界都享有一定聲譽的望謨桐油,近3年來產量卻連連下滑,在近期桐油價格上漲的大好形勢下,企業、農戶卻未能抓住掙錢的機遇。據縣鄉鎮企業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縣大多數桐油生產企業產品質量已達到國家一級、二級標準,今年桐油價格大幅度攀升,每噸由幾年前的6500元猛升到1.3萬元左右,桐籽的價格也上漲到每公斤3元左右。「可惜的是,近兩年內,哪怕桐籽價格再漲,都無法滿足桐油加工企業對原料的再需求。」他說。

  「前些年,由於市場原因,油價大跌,農民大量砍樹,使望謨桐油生產受到很大影響。」興旺公司的副總經理簡錦珠告訴記者:「由於沒有桐籽,機器轉不起來,有錢也沒法賺,現在工廠真正榨季還不足4個月。」

  據了解,望謨縣今年桐籽產量不足1.5萬噸,以30%的出油率計算,桐油產量不超過4500噸。一些昔日的油桐基地如今也幾乎成了無桐區,全縣油桐種植面積已降至70萬畝以下。

  惡性循環——

  「多了砍,少了趕」

  「桐花惹人醉,桐籽富農家」。望謨人曾是這樣自豪地描述自己的家鄉。1999年縣政府對油桐產業的發展作出詳盡的遠景規劃,並引進葡萄桐、小米桐等新品種,更換了全縣20%的樹種,以提高產品質量。

  「然而,由於農民市場觀念薄弱,對商品的滯、暢銷變化缺乏認識,習慣於暢銷經營,對滯銷的可能性沒有思想準備。一旦出現市場波動,商家停止購銷,農民就砍樹。市場稍有好轉,則商家抬價爭購,農民才忙於重新種植油桐。以至出現桐油生產始終滯後於市場,陷入『多了砍,少了趕』惡性循環。」縣林業部門一位負責人對當地油桐產業做了如是分析。

  從2000年開始,由於桐籽價格直線下滑,一度降到每公斤3角,很多農民紛紛砍樹,改種玉米。

  傳統的種植方式是制約桐籽生產的又一「瓶頸」。「桐籽產量有個『規律性』,比如今年豐產了,明年產量肯定降低,但不管三七二十一,多種一些肯定會多得一點錢。」望謨縣新屯鎮納包村民黃廷松告訴記者。在當地,農民們種植油桐一般都不施肥,只能依靠廣種薄收。近年來,隨著一種被當地農民稱為「飛機草」的外來植物的入侵,油桐種植再次面臨挑戰。

  「飛機草」學名為紫莖澤蘭,以密集成片的生物學特性和驚人的繁殖能力排斥其它植物的生長,它所到之處,土著植物均被「排擠出局」。據當地農民介紹,從田地到山溝,這種草隨處可見,只要它在地裡長上兩三年,油桐樹就無法存活。

  「現在,望謨縣油桐全部是農民分戶經營,零星分散。即使是近年發展快的地方,每戶經營油桐也是只有幾畝或十幾畝不等,形不成規模經濟,油桐生產科技推廣普及困難、單產低、生產成本較高,加工桐油經濟效益不佳。」縣林業局一位工作人員說。

  擺脫困境——

  提高市場駕馭能力

  對於望謨縣很多農民來說,種植油桐這一特色產品還是有利可圖的。黃廷松說,光賣桐籽一項,全家人均年收入就達2500多元。在望謨縣的大觀、油邁等鄉鎮,桐籽銷售收入達6000元以上的農戶比比皆是。「這幾年如果不是賣桐籽,我都不曉得哪有錢來交娃兒的學費,就是買油鹽都得靠它哩!」新屯鎮納包村農民岑卜連說,賣桐籽的錢能滿足全家人一年的日常生活開支。

  記者了解到,望謨縣有關部門已開始重新審視油桐發展問題,準備做大做強桐油產業,重鑄「油桐之鄉」輝煌。根據縣情和油桐資源條件,望謨油桐產業的發展將從協調生產、經營和開發的關係著手,立足於桐油的深度開發,以開發帶動科研生產,逐步實現變油桐資源優勢為桐油化工產業優勢。

  在談到這一問題時,不少專家也為民族地區如何發展特色產業「支招」:提高市場駕馭能力是擺脫困境的「金鑰匙」。農民和生產企業對於市場的波動較為敏感,但是對於趨勢的把握相對較弱。他們建議當地政府部門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完善信息服務功能,做好協調組織、信息管理、監督服務等工作。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應提供宏觀的供需情況預測,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與生產企業密切配合,及時捕捉市場信息,向農民群眾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程服務,以銷定產,以產定單,克服市場機制缺陷。專家指出:「只有不斷提高對市場的應變和駕馭能力,確保經濟效益,農民和生產企業才能轉憂為喜,化險為夷,油桐產業才能進一步發展壯大,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促進民族經濟發展。」

相關焦點

  • 油桐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
    油桐產業正成為蜀河鎮的特色名片。 隨行的旬陽縣農業局黨委書記陳正勤告訴記者,新栽的油桐3年內就能掛果受益,5年就可以進入豐產期,而且產量逐年增加,可持續採收長達30年。油桐全身都是寶,桐果不僅可以提取生物柴油,還可生產潤滑油、電子產品絕緣油、肥皂、肥料,就連枝、葉也是生產醫藥的原料。「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全國桐油市場的缺口都會很大。
  • 重慶秀山:脫貧攻堅尋新路 油桐產業助增收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夏一仁 張曉峰) 近日,在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雅江鎮正值油桐收購季節,由於新栽的油桐樹逐漸進入盛產期,今年的油桐產量大幅增加。
  • 油桐果實採收需知
    油桐果實採收需知 2018年06月12日 15:18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 油桐果實採收需知 油桐果實通常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成熟。
  • 重慶梁平縣打造萬畝高產油桐基地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明年,再在其他村組發展油桐7000畝,將全鄉的油桐面積擴大到1萬畝。同時輻射帶動周邊鎮鄉發展油桐產業,預計未來幾年將帶動東山片區發展油桐5萬畝以上,重塑「川東桐油」的招牌。曲水鄉現有退耕還林地近萬畝,也有著種植油桐的傳統。由於前幾年桐油市場疲軟,加之桐樹老化,產量低,品質差,農民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 安福油桐為林農增收700萬
    安福油桐為林農增收700萬 發布時間:2009-12-08 08:24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王權、彭正慶、彭小林)日前,筆者在安福縣彭坊鄉看到,只要是有油桐林的地方,就有林農手提蛇皮袋撿收油桐籽。
  • 開江 打造5萬畝油桐基地
    (陸世斌 楊宗萬 記者 龐瑩) 日前,記者從開江縣獲悉,投資6000餘萬元引進優質油桐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將打造5萬畝優質油桐基地,3年後年產值可達6600多萬,實現利稅870萬。油桐是開江縣傳統的特色產業,由於沒有進行「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管理,沒有形成規模效益。
  • 「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我們脫貧啦丨望謨:三個精準抓落實...
    易地扶貧搬遷蟠桃園社區李建勳從三個方面介紹瞭望謨精準抓落實的情況。珍惜掛牌督戰機遇,打好問題「殲滅戰」,築牢脫貧底線,確保「3+1」保障問題動態清零,「脫貧摘帽」按時達標。目前,望謨自治縣入學的一個不少,已入學的一個不跑,該資助的一個不掉;貧困人口全面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範圍;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3182戶、改造不安全住房1349戶、透風漏雨整治3596戶,52801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住房安全;建成1341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戶戶用上「方便水」「安全水」。
  • 墊江普順鎮規劃建設千畝油桐生產基地
    日前,普順鎮黨政主要領負責人和磨灘村村幹部一邊實地調研一邊討論磨灘村的油桐產業發展規劃。為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產增收,2017年普順鎮鎮領導帶領磨灘村幹部深入了解村民曹道富的油桐企業生產需求,商議發展綠色產業,前往天津軍博童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並與該公司籤訂合作合同,雙方決定在磨灘村建設油桐生產基地,種植油桐和蓖麻,同時成立了重慶市花曹門現代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國慶期間重慶各地晴雨相間 大江大河水勢平穩
    原標題:國慶期間重慶各地晴雨相間大江大河水勢平穩國慶期間各地晴雨相間,大江大河及中小河流水勢平穩。二是各區縣加強雨、水、工情研判及預測預警,認真做好局部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城鄉內澇等災害和過境洪水的防範應對工作,強化水庫、水電站等水利水電工程和旅遊景區、人群集居地的安全巡查,確保工程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金沙茶園鎮:打造萬畝油桐示範基地
    近日,大方縣玖榮春暉千年油桐開發公司金沙興農油桐種植專業合作社掛牌儀式暨2017年栽種啟動會在金沙縣茶園鎮石鐘村舉行。據了解,茶園鎮利用退耕還林打造萬畝千年油桐示範基地,既帶動農戶增收,又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同時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今年,茶園鎮計劃種植千年油桐7000餘畝。
  • 萬畝千年油桐種植項目落戶慈利縣金巖土家族鄉
    萬畝千年油桐種植項目落戶慈利縣金巖土家族鄉 來源:紅網 作者:朱燕飛 方勝男 王楊 編輯:楊潔 2014-08-15 17:22:57
  • 讀口訣、識植物:油桐是什麼一種樹?有什麼作用?
    隨著生活中使用桐油的越來越少,人們對油桐(桐子樹)的關注也越來越少,但在農村樹林中還是可以經常遇到桐籽的。油桐是什麼樹?識別口訣:「大戟科中有油桐,樹冠球形樹蔭濃;樹皮灰色近光滑,枝粗無毛有皮孔;單葉互生心臟形,葉大秋凋不過冬;雌雄同株大花美,花瓣白色帶淡紅;核果光滑近球狀,外果皮上有縱稜。油桐花蜜何處好?臺灣苗慄滋味濃。」
  • 記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
    綠色經濟「油水」多  ——記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林區內,我們能看到油茶、油桐、薄殼山核桃、烏桕、香榧、白沙枇杷等種質資源收集區、採穗圃、試驗林、示範林等,滿眼的綠色盡顯生機。  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始建於1979年,2005年強化與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的科研合作,重點開展了以油茶為主木本糧油樹種的種質資源保育與良種生產,現保存油茶等各類種質材料1200多份。
  • 油桐的種植,這幾點就會讓你數著「出油錢」
    油桐是作為一種很有經濟價值的植物進行栽種的,有很多人相信小的時候都是有見過這類樹的,還很歡玩耍著其它的果子。不過小編就小時候優點呆,別人都是用果子往別人身上塗。小編就不一樣了,小編是往自己的身上塗。每次玩過以後回家就是被老媽一頓罵,要知道油桐的汙漬可不是那麼容易去除的,基本上這件衣服可以說是報廢了。那麼為什麼這一種比較常見的樹是種能作為經濟植物的呢?你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1.經濟價值油桐是屬於大戟科油桐本木工業油科樹種。
  • 小美講養花:珊瑚油桐7種養護小方法,分享給大家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原創小編小美,今天我們要了解的花卉大家可能有點陌生,它的名字叫做珊瑚油桐,今天為什麼要講解這種花卉呢,是因為前幾天有位花友跟小編抱怨道家裡的珊瑚油桐實在是太難養了,不是黃葉就是枯萎,很是愁人,其實黃葉不必太擔心,把珊瑚油桐的黃葉修剪掉,經常搬去室外曬曬太陽,平時不要放在房間裡悶太久
  • 100斤油桐籽能榨多少油
    桐子樹又稱山桐子,果實種子可以榨油根據歷史資料推測,在魏晉六朝時代就已經有了油桐樹的栽種,到了民國時期對於油桐的種植技術以及開發利用開始深入研究,油桐樹作為我國南方重要的經濟作物,其葉子可以拿來做粑粑,包粽子。油桐子則可以用來榨油,榨出的油稱為桐油。
  • 織金縣三甲街道生態農業產業園油桐長勢喜人
    雖然秋色漸濃,但是織金縣三甲街道佳誇村生態農業產業園油桐種植基地綠意未退,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今年,三甲街道堅持「農旅」結合,依託佳誇村資源優勢,大力推行「三變」改革,採取「公司+村委會+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鼓勵300餘戶農民用土地入股織金縣雲黔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創建規模為10000畝的生態農業產業園,目前種植油桐3000畝、油桐苗圃200畝、紫山藥100畝。
  • 誤將油桐籽當板慄 廣東梅州四孩童中毒後獲救
    中新社梅州十一月十二日電(卜瑜廖偉軍)廣東梅州五華縣大壩鎮七一村曾某某等五個孩童,昨天誤將油桐籽當板慄吃,其中四人出現中毒。  十一日晚八時左右,五華縣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四位中毒小孩,小孩自稱食了板慄。醫院全力搶救,初步診斷為野果中毒,並聯繫防疫部門前往調查中毒原因。
  • 深度解析油桐種子的後熟與休眠,種子萌發的條件,快來學學吧!
    油桐種子具後熟期與休眠期。剛成熟的種子即使給予足夠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也不能萌發。它的後熟期與休眠期約為100-120天。林剛曾作過油桐種子的發芽試驗,於1月1日起,每隔15天播種一期,直至4月上旬,共播種7期。結果是:2月中旬以前播種的,各期發芽日期相差不大。
  • 針對油桐種子的來源和採收,從這幾手方面著手是最好不過的了
    我國油桐造林方法,有直播造林和植樹造林兩種。直播造林是當林地整好後,將種子在造林地直接點播,不經過育苗階段。目前各光桐產區大部仍採用這種方法。但應當指出,這是一種比較落後的造林方法,因為用這種方法造林;後代容易發生變異,導致良種變劣,這是與油桐栽培良種化、園藝化不相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