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

2020-11-25 經濟日報

在旬陽縣蜀河鎮明文油脂有限公司門口,記者碰到了不少正從四面八方趕來賣桐果的群眾。「以前桐果都是零零散散地賣,現在好了,有專業的公司負責收購,不用愁銷路,還能賣上好價錢。」52歲的崔萬朝老漢笑得一臉燦爛。

蜀河鎮位於旬陽縣東部,漢江、蜀河穿境而過,因桐油等山貨土特產豐富,清末曾一度發展為漢江上遊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素有「小漢口」之稱。據蜀河鎮鎮長李安富介紹,油桐在當地栽培歷史悠久,遠在唐代就有種植。多年來,村民利用房前屋後的空閒地種植油桐,每戶收益在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但由於沒有規模化種植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種植效益較低,當地的油桐產業難以發展壯大。

農村經濟要持續發展,必須有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作支撐。發展特色產業,必須依託當地的實際情況,不能盲目跟風,否則吃虧的是群眾百姓。蜀河鎮有種植油桐的歷史和基礎,做大油桐產業是當地群眾多年的心願。為了發揮地域優勢,著眼生物能源開發利用前景,蜀河鎮從2006年起號召選良種、建基地,大興油桐產業。「發展油桐產業見效快,受益長,成本低,風險小,還能有效開發和合理利用荒坡邊地。」李安富說。目前蜀河鎮已建成以大米桐、小米桐為主的良種速生豐產油桐基地6萬畝,發展1000畝連片基地村9個,有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的桐油加工企業1個。油桐產業正成為蜀河鎮的特色名片。

隨行的旬陽縣農業局黨委書記陳正勤告訴記者,新栽的油桐3年內就能掛果受益,5年就可以進入豐產期,而且產量逐年增加,可持續採收長達30年。油桐全身都是寶,桐果不僅可以提取生物柴油,還可生產潤滑油、電子產品絕緣油、肥皂、肥料,就連枝、葉也是生產醫藥的原料。「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全國桐油市場的缺口都會很大。從長遠來看,油桐產業的確是促使農民持續增收的一個朝陽產業。」陳正勤說。

油桐確實是個好東西,但如何才能真正為農民帶來持續穩定的收益呢?以前蜀河鎮就曾發生過因為賣不上好價錢,農民將油桐樹荒廢甚至砍掉的事情。在李安富看來,政府發動群眾,群眾依靠政府,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使特色產業興盛起來。蜀河鎮推行政府引導、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保障、典型示範等措施,促進規模經營,降低經營風險,使油桐產業得到穩步發展。

由於單戶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很弱,在種植特色農產品的過程中,農民就怕豐收後賣不上好價錢。為此,蜀河鎮成立了油桐專業合作社,由龍頭企業明文油脂有限公司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栽種、統一技術、統一保護價收購,組織廣大農民建造油桐基地,大力發展油桐產業。

據明文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明文介紹,合作社選出優良品種進行育苗,按成本價賣給農戶,並在種植過程中提供技術指導,保障成活率和產果量。農民摘果後,明文公司在市場不好的時候按最低保護價每噸3000元收購,市場好的時候隨行就市提高收購價格。「今年的桐果可以賣到每噸4500元,農戶種植一畝豐產期的油桐就可以收入5000多元。」黃明文說。

記者對崔萬朝老漢的採訪驗證了這一點。「沒有專業合作社之前,一斤桐果只能賣5毛錢左右,現在可以賣到兩塊多錢。我家種了8畝油桐樹,今年可以掙4萬元。」

如今,像崔萬朝這樣加入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已有1000多戶,種植面積達到了近萬畝。在明文公司的帶動下,整個旬陽縣有4萬戶桐農直接受益,桐農人均增收近千元。目前明文公司正在探索利用桐果殼來製作活性炭,這項技術一旦研發成功並投產,可大大提高桐果的利用效率,為農民增收帶來更多動力。「蜀河鎮乃至整個旬陽縣正把油桐產業基地建設列入『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為此我們今年4月啟動了新的技改擴建項目,預計明年底竣工。項目建成後,生產能力將達到年產桐油5000噸、桐餅8000噸,年產值將超過1億元,可帶動農民增收8000萬元。」黃明文信心滿滿。

蜀河鎮的農民嘗到了種植油桐的甜頭。據李安富介紹,以前每到冬季,村民們都十分悠閒。如今,蜀河鎮留守在家的老老少少,都為山坡上的那一棵棵油桐樹苗忙得不亦樂乎,除草鬆土、補植補種,嚴格按照技術種植規程,抓好每一道環節的培育管理。到了種植季節,經常出現為多種油桐而搶苗子的事。「只有切切實實地能為農民帶來收益並降低市場風險,老百姓發展特色產業的積極性才會高起來。」李安富說。未來幾年內蜀河鎮將力爭發展油桐10萬畝,不斷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進一步抓好桐園的撫育管護工作,實現帶動農民人均增收3000元的目標。

市場的旺盛需求、政府和專業合作社的引領、龍頭企業加工和銷售渠道的暢通、村民有種植油桐的技術基礎等等因素疊加在一起,一棵棵油桐樹正成為蜀河鎮農民眼中的「搖錢樹」。

相關焦點

  • 種下油桐樹 錢袋鼓起來
    四川新聞網瀘州11月20日訊(周超文 陳學強 文/圖)「現在好了,這些雜草叢生的荒山坡地種上油桐樹後,兩年半到三年就可見效益,五年進入盛產期後,每畝就有兩三千元的收入,村民們的錢袋子也會越來越鼓了。」油桐全身都是寶,桐果不僅可以提取生物柴油,還可生產潤滑油、電子產品絕緣油、肥皂、肥料,就連枝、葉也是生產醫藥的原料,油桐產業的確是促使農民持續增收的一個朝陽產業。
  •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小】   自貢市近三年來成立了大安區三綠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沿灘區立豐農村資金互助專業合作社、榮縣大農和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幫助農民編織自己的
  • 野生竹筍成雷波農民「錢袋子」
    竹筍是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為確保雷波竹筍資源直接、長期惠民,雷波實行竹筍放開經營,讓具備證照的單位和個人公平競爭收購經營和加工竹筍,切實維護老百姓的利益,真正讓利於民。根據市場行情,據相關部門估計,今年採筍群眾平均收入可達6000元以上,竹筍也真正成了農民的「錢袋子」。附圖:中田鄉金海村彝族農婦楊洪玉在黃琅趕集日邊剝筍殼邊售賣。
  • 西藏拉薩市城關區藏熱奶牛養殖小區告別傳統養殖模式 群眾錢袋子鼓...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城關區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大力發展城郊奶牛養殖業這一特色產業,推進奶牛的規模化養殖,豐富了市場「奶瓶子」,鼓起了群眾「錢袋子」,城郊農牧民收入也增加了。
  • 望謨油桐何以應對市場晴雨
    「前些年,由於市場原因,油價大跌,農民大量砍樹,使望謨桐油生產受到很大影響。」興旺公司的副總經理簡錦珠告訴記者:「由於沒有桐籽,機器轉不起來,有錢也沒法賺,現在工廠真正榨季還不足4個月。」  據了解,望謨縣今年桐籽產量不足1.5萬噸,以30%的出油率計算,桐油產量不超過4500噸。一些昔日的油桐基地如今也幾乎成了無桐區,全縣油桐種植面積已降至70萬畝以下。
  • 安福油桐為林農增收700萬
    安福油桐為林農增收700萬 發布時間:2009-12-08 08:24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王權、彭正慶、彭小林)日前,筆者在安福縣彭坊鄉看到,只要是有油桐林的地方,就有林農手提蛇皮袋撿收油桐籽。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鼠是糧袋」,蛇鼠一家,為何待遇卻不一樣?
    蛇和老鼠在農村都是常見的動物,蛇令人毛骨悚然,老鼠令人心生厭惡,他們兩個在農村基本沒有好印象,而由於他們它們的生活環境幾乎接近,在農村經常會把老鼠洞當蛇洞,把蛇洞當成老鼠洞,殊不知,蛇和老鼠天生相剋,但對於農村人來說他們是「一家人」,那麼為什麼在農村,農民喜歡把蛇稱作錢袋子
  • 墊江普順鎮規劃建設千畝油桐生產基地
    日前,普順鎮黨政主要領負責人和磨灘村村幹部一邊實地調研一邊討論磨灘村的油桐產業發展規劃。為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產增收,2017年普順鎮鎮領導帶領磨灘村幹部深入了解村民曹道富的油桐企業生產需求,商議發展綠色產業,前往天津軍博童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並與該公司籤訂合作合同,雙方決定在磨灘村建設油桐生產基地,種植油桐和蓖麻,同時成立了重慶市花曹門現代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園藝派出所 | 金鐘罩反詐宣傳 守好群眾的「錢袋子」
    園藝派出所 | 金鐘罩反詐宣傳 守好群眾的「錢袋子」 2021-01-13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織金縣三甲街道生態農業產業園油桐長勢喜人
    雖然秋色漸濃,但是織金縣三甲街道佳誇村生態農業產業園油桐種植基地綠意未退,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今年,三甲街道堅持「農旅」結合,依託佳誇村資源優勢,大力推行「三變」改革,採取「公司+村委會+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鼓勵300餘戶農民用土地入股織金縣雲黔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創建規模為10000畝的生態農業產業園,目前種植油桐3000畝、油桐苗圃200畝、紫山藥100畝。
  • 重慶秀山:脫貧攻堅尋新路 油桐產業助增收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夏一仁 張曉峰) 近日,在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雅江鎮正值油桐收購季節,由於新栽的油桐樹逐漸進入盛產期,今年的油桐產量大幅增加。
  • 三原陽光玫瑰葡萄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 堅決剷除嚴重侵害群眾「錢袋子」等違法犯罪滋生土壤
    浙江對打擊治理跨境賭博作出新部署堅決剷除嚴重侵害群眾「錢袋子」等違法犯罪滋生土壤 發布時間:2021-01-13 12:48 星期三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龔軒 陳誼
  • 河豚是怎麼鼓起來的?
    我們都知道,河豚一旦遇到危險,就會讓自己鼓起來,成圓球狀。與此同時,皮膚上的小刺也會一個個豎起來。這樣一來,很多捕食者就會因難以下嘴而放棄離開。 最近有人在網上分享視頻,拿起「氣鼓鼓」的河豚,沒想到河豚一開口,就像一個大水袋一樣,不停地向外流水。很多人這才恍然大明白:原來,河豚不是靠憋氣鼓起來的,是拼命喝水撐起來的。這是視頻截圖,點不開別點了
  • 重慶梁平縣打造萬畝高產油桐基地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明年,再在其他村組發展油桐7000畝,將全鄉的油桐面積擴大到1萬畝。同時輻射帶動周邊鎮鄉發展油桐產業,預計未來幾年將帶動東山片區發展油桐5萬畝以上,重塑「川東桐油」的招牌。曲水鄉現有退耕還林地近萬畝,也有著種植油桐的傳統。由於前幾年桐油市場疲軟,加之桐樹老化,產量低,品質差,農民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 誤將油桐籽當板慄 廣東梅州四孩童中毒後獲救
    中新社梅州十一月十二日電(卜瑜廖偉軍)廣東梅州五華縣大壩鎮七一村曾某某等五個孩童,昨天誤將油桐籽當板慄吃,其中四人出現中毒。  十一日晚八時左右,五華縣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四位中毒小孩,小孩自稱食了板慄。醫院全力搶救,初步診斷為野果中毒,並聯繫防疫部門前往調查中毒原因。
  • 故事:這個老財主太奇葩,死後想讓兒子賣了他,最終被錢袋子奪去性命
    說完,老財迷非常滿意的大笑了起來。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他這一笑,心情大好,身體又好了起來了。這一年夏天,老財迷下鄉收帳,正收著天下開了大雨。等住了雨往回走的時候,路過的那條河漲滿了水。來的時候水才到腳脖子,這陣子水深的地方能沒了人。可他不能不回去,就硬著頭皮過河。走到水沒胸膛的時候,他叫那錢袋子拽倒了。
  • 昭通巧家紅山鄉:培優「蠟蟲」特色產業,鼓起群眾「錢袋子」
    昭通巧家紅山鄉:培優「蠟蟲」特色產業,鼓起群眾「錢袋子」 2020-05-14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
    林區內,我們能看到油茶、油桐、薄殼山核桃、烏桕、香榧、白沙枇杷等種質資源收集區、採穗圃、試驗林、示範林等,滿眼的綠色盡顯生機。  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始建於1979年,2005年強化與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的科研合作,重點開展了以油茶為主木本糧油樹種的種質資源保育與良種生產,現保存油茶等各類種質材料1200多份。
  • 油桐果實採收需知
    油桐果實採收需知 2018年06月12日 15:18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 油桐果實採收需知 油桐果實通常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