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任何一種蘑菇輕易丟進嘴裡!

2020-11-28 騰訊網

作者|[丹]託馬斯∙萊瑟斯

整合丨安也

每年的七八兩月是吃菌子的季節,特別是在雲南、貴州一帶,吃鮮菌更是當下的不二選擇。而對於身在這些地方以外的人來說,最近在朋友圈曬珍貴食用菌的鮮吃照——特別是松茸等,被羨慕等級可能堪比《三十而已》裡愛馬仕鉑金包的規格。

能夠獲得額外關注的不只有松茸,比松茸、乾巴菌、雞樅菌要便宜很多的見手青因為生吃中毒致幻也意外成了熱議的話題。特別是7月中下旬開始,除了傳統的老饕外,不少人在淘寶等網絡平臺主動詢問起了賣家食用後是否可以出現幻覺,一些賣家甚至直接將「致幻蘑菇」「致幻菌」之類的字眼放入商品名稱之中。

「吃完能看見小人跳舞嗎?」

「吃這個能看到小精靈嗎?」

「怎麼吃才可以看到喜羊羊?」

「生吃可以看到藍精靈嗎?」

「味道無所謂,主要是想見小精靈,請問沒吃的時候打救援電話還是吃完了打?」

……

野生菌好吃,但這些看似開玩笑的買者,很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奇怪想法和舉動而遭遇危險。因為見手青屬於「條件食用菌」,要避免發生危險,必須合理烹飪、適量食用,並且留意個體差異。

據《健康時報》報導,7月27日雲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公告顯示,雲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這一公告還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中毒起數下降了33.90%,發病人數下降了35.64%,死亡人數減少了17人。

雲南、貴州衛健委發送的拒絕食用有毒菌類的提醒簡訊。

由此可見,每年因為野生菌中毒的案例並不在少數。正如《DK蘑菇大百科》的推薦語所言,除非你是真菌學家或極有經驗的採集者,否則不要把任何一種蘑菇輕易丟進嘴裡。

神奇的蘑菇世界裡,有美味的羊肚菌和牛肝菌,也有會化成墨汁的毛頭鬼傘,長得像鳥巢的蛋巢菌,籠子狀的籠頭菌,軟糖狀的潤滑錘舌菌,佔據昆蟲屍體的蟲草,靠蒼蠅和小豬帶路採集的松露……這些從土壤裡、枯枝上、樹樁上,甚到其他蘑菇上靜悄悄地冒出來的蘑菇中,當然有一流的美味,有可以入口卻不甚美味的普通品種,也有會讓人腸胃不適乃至中毒的危險分子。

在童話故事中可愛的蘑菇因為色彩豔麗而在日常生活中格外令人警惕,因為既往得到的經驗告訴我們:豔麗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果真如此嗎?有毒的蘑菇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多。比如色彩並不鮮豔的肉褐鱗小傘、白毒鵝膏菌、秋盔孢傘等菌類都毒性極強,一旦誤食就可能致命。

《DK蘑菇大百科》,[丹]託馬斯∙萊瑟斯著,郝豔佳譯,博集天卷丨湖南科技出版社2020年4月版。

顏色是辨別有毒蘑菇的標準嗎?

蘑菇的世界是複雜的。在大自然中,蘑菇從形狀、色彩、生活習性等各方面都比我們通常以為的要豐富和複雜得多。有資料顯示,世界上的蘑菇共約有36000種左右,其中可以食用的只有2000餘種。辨識蘑菇的目的是為了找到好吃的蘑菇,避開有毒的蘑菇,但實際做起來遠比想像中要難得多。

硫磺騎士(硫磺口蘑)。《DK蘑菇大百科》插圖。

不要把任何一種蘑菇輕易丟進嘴裡!

很多人說顏色格外鮮豔的蘑菇多半有毒。比如經常出現在童話裡的經典毒蘑菇「毒蠅鵝膏」,還有其他幾種色澤嬌豔的紅蘑菇,比如毒紅菇、血紅菇、辣紅菇,又比如著名的ICU菇大青褶傘和外號「毀滅天使」的鱗柄白鵝膏都白得不太正常。

穿靴子的鵝膏。《DK蘑菇大百科》插圖。

毀滅天使(鱗柄白鵝膏)。《DK蘑菇大百科》插圖。

被稱為毒蠅傘的毒蠅鵝膏是童話故事裡的經典毒蘑菇,這種蘑菇並不像大家通常認為的那樣致命,但也有劇毒,因此無論如何都應該避免食用。

毒蠅傘(毒蠅鵝膏)。《DK蘑菇大百科》插圖。

但也有一些鮮豔的蘑菇,比如松乳菇,緋紅溼傘,紫晶蠟蘑;茶色香蘑,紫丁香蘑等是能吃的。牛肝菌裡面有不少可以食用的,但這些能吃的蘑菇裡也不乏顏色鮮豔貌似有毒的品種,比如紅柄牛肝菌,菌蓋是橘紅色,柄切開後還會迅速變成灰藍色。

顏色看著很不善良的美味蘑菇還包括灰褐紋口蘑。另一種顏色跟它差不多的醜乳菇卻又分泌辣味的白色汁液,可能致癌。

反過來,有些模樣和顏色都老實敦厚的蘑菇實際上卻是低調的刺客。比如毒粉褶菌,歐洲大約有 10% 的真菌中毒是由該種引起的。又比如潔小菇,長相軟萌,像是小紅帽戴的西瓜紅小軟帽,也不妨礙它有毒。

潔小菇。《DK蘑菇大百科》插圖。

氣味和科屬是辨別毒性的精準標準嗎?

也有人說氣味刺激或難聞的蘑菇多半有毒。那麼,氣味是辨別毒性的精準標準嗎?比如撒旦牛肝菌,不僅從名字上看來就有毒,成熟子實體還會有難聞的氣味,實際上撒旦牛肝菌會有輕微的毒性,會引起腸胃不適。

老鼠尿粉褶。《DK蘑菇大百科》插圖。

紅菇和乳菇裡面有好些有辣味,有毒的不少,但也有食用種,比如銅綠紅菇,紅乳菇。

那以科屬這樣的類別來分可靠不?其實也不可靠。比如以毒菌出名的那些xx鵝膏中間也有能吃的,而包括很多美味蘑菇的牛肝菌中間也不乏有毒的。

那拋棄這些規律,只採書上說能吃好吃的蘑菇行不行呢?

藍腿巧克力蛋糕(藍柄裸蓋菇)。《DK蘑菇大百科》插圖。

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際上,有些毒蘑菇會和能吃的蘑菇長得很像。比如紋緣盔孢傘就跟能吃的庫恩菇長得很像。紋緣盔孢傘又名喪鐘,這種盔孢傘真菌外觀和可食用的庫恩菇非常接近,但菌環以下的傘柄無鱗片,而庫恩菇的傘柄上覆蓋著尖角鱗片。食用紋緣盔孢傘會引起嚴重的中毒事件。

喪鐘(紋緣盔孢傘)。《DK蘑菇大百科》插圖。

總的來說,蘑菇們的外貌是很具有欺騙性的。有張揚的毒蘑菇,有軟萌的毒蘑菇,也有低調腹黑的毒蘑菇;美味的蘑菇也可能長得像個壞蛋。用類別分類也不很靠譜。即便知道了那種蘑菇能吃,也可能被長相相似的毒蘑菇騙過去。

古巴自由帽。《DK蘑菇大百科》插圖。

所以,最有用的還是跟緊了經驗豐富的真菌學家和採菇人,沒有這樣的老手把關,我們別把任何一種蘑菇輕易丟進嘴裡。他們的經驗都是用無數教訓堆積出來的。在保命這件事上,經驗比理論更可靠一點。

本文主要內容依據真菌學博士、蘑菇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託馬斯∙萊瑟斯所著的《DK蘑菇大百科》一書,文中所用菌類插圖均來自於該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原書作者丨託馬斯∙萊瑟斯

整合丨安也

編輯丨張婷

導語校對丨危卓

相關焦點

  • 將鱷龜餓上10天,丟進一條大魚後,整個場面十分壯觀!
    將鱷龜餓上10天,丟進一條大魚後,整個場面十分壯觀!鱷龜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它們的咬合力大的驚人,老外為此也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實驗,他們將不同的水果放到鱷龜的嘴邊,無論遇到什麼,鱷龜都會狠狠的咬下去,這些水果在鱷龜面前不堪一擊。
  • 這4種毒蘑菇,千萬不要碰,誤食必進醫院
    這4種毒蘑菇,千萬不要碰,誤食必進醫院野生的蘑菇有很多種,在林子中、路邊上、山坡上以及草地上都隨處可見野生蘑菇的影子!但是你可別小看了這些野生的蘑菇,在它們當中可是存在了很多種有毒蘑菇的!一不小心誤食的話很有可能會對我們的生命造成威脅!
  • 致命毒蘑菇又來了!碰到這些蘑菇可千萬不要採摘食用
    對於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於鑑別毒蘑菇並不容易,廣大群眾不要輕易採摘不認識的蘑菇。不購買。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不食用。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
  • 世界最毒的植物之一,不要輕易觸碰,一顆就能致命
    世界最毒的植物之一, 不要輕易觸碰, 一顆就能致命人們經常說一些東西越漂亮,它們就越有毒。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蘑菇,一些蘑菇長得很鮮豔,其實他們是不能食用的,反而一些長相一般的蘑菇倒是可以食用很安全。這句話也是非常適合一些花草,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外表亮麗但毒性很大的一種植物。
  • 太白的蘑菇不要買 當心螢光增白劑
    又到吃蘑菇的最好季節,市場上各種鮮美的菇類吊足了人們的胃口。不過,我市重百、新世紀超市的菇類採購專業人士卻提醒市民,市場上太白的蘑菇最好不要買。  蘑菇中檢出螢光增白劑  前不久,浙江紹興的工商、農業部門進行聯合檢查時,在白蘑菇中檢測出違法添加了螢光增白劑。
  • 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怎樣識別毒蘑菇?這裡有幾招
    同時雲南同學的手機裡,會收到一條關懷簡訊:人工養殖的蘑菇,在雲南同學的嘴裡是莫得靈魂的。在雲南同學夏天的餐桌上,沒有菌子是不完整的。雲南同學對菌子的熱愛,究竟到哪一步了呢?對罵時也要帶上菌子致幻蘑菇可以放大你的感官感受,包括味覺、聽覺、嗅覺、時空感等,產生幻覺效果。長期使用致幻蘑菇是有可能出現毒癮的,而且不能自拔。在國外,由濫用致幻蘑菇引發的鬥毆、自殺事件層出不窮,一些國家因此明確禁止種植 、出售鮮致幻蘑菇。毒蘑菇又稱毒蕈,毒蕈的毒素類型紛繁複雜,一種菌類可包含多種毒素,一種毒素也可存在於不同種屬之間,分離鑑別十分困難。
  • 把螳螂餓上3天,丟進只大黃蜂會如何?網友:快刀斬亂麻!
    把螳螂餓上3天,丟進只大黃蜂會如何?網友:快刀斬亂麻!螳螂雖然和螞蚱差不多,但是它卻是一種肉食性的動物,經常會捕獵一些昆蟲和小動物,在農田裡或者是森林裡都可以消滅一些蟲害,而且螳螂的性情十分兇殘。如果是沒有食物的時候,經常會吃掉比自己小的螳螂。
  • 農村常見的這5種蘑菇,有劇毒,不要亂吃,你會辨認嗎?
    蘑菇,是一種高等真菌,它的種類很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種極好的美味食品,而且具有抗癌防衰、延年益壽的保健作用,因此,深受人們喜愛。但由於人們對蘑菇是否有毒缺乏鑑別能力,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的事故屢有發生。看顏色,一般顏色比較鮮豔的蘑菇都有毒。
  • 原耽末世文《小蘑菇》,當丟失孢子的小蘑菇遇上人類審判者
    一直有人私信我說叫我推薦一些末世文,我想大家也應該都看過《不死者》了,所以今天發掘了另外一本末世文《小蘑菇》。是不是很不敢相信末世文為什麼要交小蘑菇。我剛剛看的時候也很懵。安折是只小蘑菇,願望就是養出一顆自己的孢子。有一天,他把孢子弄丟了。
  • 蘑菇是一種低調的「魔法符號」
    俗話說的好,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蘑菇,在人們的認知裡,可以算是種多少有點魔性的生物。很久很久以前,蘑菇還被人們視作低等的植物或是隱花植物,與苔蘚植物相提並論。儘管它們不開花且「種子」非常小,但當時仍然被歸為植物。然而,人們漸漸發現蘑菇和植物的親緣關係很遠甚至可以說毫無關係。
  • 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組圖)
    為此,廣州市食安辦和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天晚上聯合發出預警: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誌,品種多達上百種,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部分毒蘑菇見右圖),非專業人士不易鑑別;提醒廣大市民和在廣州工作的外來工,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
  • 這幾種農村有劇毒的蘑菇,千萬不要去試吃,你懂得辨認它們嗎?
    (灰花紋鵝膏菌,劇毒)聞氣味:一般有毒蘑菇都有種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氣味。遇到這樣的蘑菇一定不能吃。(裂皮鵝膏菌,劇毒)看生長環境: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當然不是絕對,但是儘量不要食用此類。
  • 路邊的蘑菇不要採啊!不要採!附華南華中華北常見毒蘑菇圖片
    夏季天氣炎熱,雨水充沛,氣溫適宜,野生蘑菇生長旺盛,容易發生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自然界中的蘑菇種類繁多,但並非均可食用,據悉,我國的毒蘑菇約有100種。毒蘑菇又稱毒蕈,食用野蘑菇中毒事件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以春夏季蘑菇生長繁殖季節最為多見。
  • 四川敘永一家人出現毒蘑菇誤食悲劇,不要亂吃野生蘑菇了!
    因部分劇毒蘑菇食用後72小時可進一步出現肝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自行催吐後也需及時到醫院就診。但是如果患者已經昏迷,則不能再進行催吐,應及早就醫治療,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鑑別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並藉助一定的儀器設備,僅靠肉眼和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外貌特徵難以辨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記者在該綠化帶及其它區域內,還找到了多種各種形態的菌類,其中還有一種類似靈芝的菌類,經過專家鑑定名為樹舌靈芝。隨後,記者又聯繫到了山東省應用真菌重點實驗室、青島農業大學藥用真菌研究所的田雪梅博士,作為碩導的她經常帶領學生們採樣研究,有豐富的經驗。
  • 蘑菇千萬不要這麼用!美國一男子血液中檢測出孢子,差點喪命
    據1月13日英國《每日星報》消息,一名美國男子因為注射自製蘑菇水,陷入昏迷,醫生從其血液中檢測出了大量的蘑菇孢子,經過22天的不懈搶救,才將其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據悉,這名來自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的30歲男子患有焦鬱症,家人將其送診之後,醫生給他開了阿片類藥物,來幫助他控制自己的情緒,但他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種更自然的藥物來治療自己的病症。當他讀到一篇——致幻菇中的活性成分裸蓋菇素(psilocybin)具有治療慢性焦慮和抑鬱症的潛在效果時,他感覺自己遇到了救星,於是著手準備用蘑菇給自己治病。
  • 野生蘑菇有毒沒毒,你真的分不清
    切勿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應該如何預防呢?不採摘。踏春郊遊期間,廣大群眾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慾採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對於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於鑑別毒蘑菇並不容易,廣大群眾不要輕易採摘不認識的蘑菇。不購買。
  • 韶關人千萬別吃這種白蘑菇,已有多人中毒
    蘑菇是許多家庭飯桌上的家常菜,2月24日惠州市惠陽區有5人在野外採食了一種白色野生蘑菇導致中毒,目前正在醫院搶救。該毒蘑菇經初步鑑定為致命白毒傘。2月28日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廣州白雲山調查毒蘑菇生長情況,也發現了致命白毒傘。別看這種蘑菇白白嫩嫩的,但是它劇毒無比!這就是它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