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蘑菇不要採啊!不要採!附華南華中華北常見毒蘑菇圖片

2020-12-02 瀧泊之美

夏季天氣炎熱,雨水充沛,氣溫適宜,野生蘑菇生長旺盛,容易發生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自然界中的蘑菇種類繁多,但並非均可食用,據悉,我國的毒蘑菇約有100種。毒蘑菇又稱毒蕈,食用野蘑菇中毒事件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以春夏季蘑菇生長繁殖季節最為多見。野生蘑菇生長於山坡草原或曠野草叢中,通常可分為食用野蘑菇、條件可食用野蘑菇和有毒野蘑菇三大類。毒蘑菇與食用菇外觀相似,公眾並不能自己鑑別野蘑菇是否有毒,目前也沒有簡單易行的鑑別方法,因此,並不存在所謂的「識別毒蘑菇的方法」。預防中毒的根本方法只有不採摘、不食用。

一、別信民間「鑑毒」秘方

需要提醒的是,民間流傳的幾種辨別毒蘑菇的方法都不正確。小編整理了鑑別毒菇五大誤區,快來學習一下吧!

誤區1 顏色鮮豔的是有毒的,顏色灰白的就是可以食用的! 錯!

挑選蘑菇時,不能挑顏色鮮豔的;顏色普通的沒毒,可以挑選。

真相:根據顏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比如,紅菇是顏色鮮豔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紋鵝膏菌是毒蘑菇。

誤區2 跟大蒜煮不變色的是就可食用的,變色就是有毒的!錯!

毒蘑菇跟大蒜銀器、生薑、大米、生蔥一起煮,液體變黑就是有毒,顏色不變則無毒。

真相:「銀針驗毒」是小說和電視劇情節,可以驗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為生物鹼,不能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不會產生顏色變化。

誤區3 長在乾淨的地方的是可食用的,長在不乾淨的地方的是不可食用的!錯!

長在潮溼處或家禽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真相: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乾淨的樹下一樣可以長毒蘑菇,比如鵝膏菌一些有毒種類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誤區4 蟲子咬過的就是沒有毒的!錯!

被蟲叮咬過的蘑菇沒有毒。

真相:許多劇毒的鵝膏菌在成熟、凋謝後腐爛,同樣會生蛆、生蟲。

誤區5 蘑菇煮熟後就沒有毒了! 錯!

毒蘑菇做熟就沒有毒了,越毒的菌子做熟後,味道越鮮美。

真相:一些毒蘑菇(如鵝膏菌屬)毒性強,具有耐熱、耐高溫的特性,一般的蒸、煮、悶、燒等烹調方法根本無法破壞毒性。

二、華南、華北、華中地區有毒蘑菇大全

小編提醒:為了生命安全,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不買、不賣不明品種、不明來源野生蘑菇,確保不發生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

相關焦點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分布 >>>膠東半島毒蘑菇超30種,嶗山超過10種毒蘑菇又稱毒菌或毒蕈,是大型子囊菌或擔子菌中那些食用後能使人中毒甚至喪命的一類真菌。毒蘑菇與野生可食菌的宏觀特徵有時極其相似,因此在野外混生情況下容易混淆而造成採食者誤食中毒。
  • 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路邊的蘑菇不要採」,誤食會要人命!這些常見毒蘑菇記清了
    ▲資料圖片(全媒體記者 程永強 攝)近期,我市天氣轉暖,雨水充沛,蘑菇的生長旺季已經到來。草地上、花壇邊,一朵朵蘑菇像一把把小傘,紛紛從地裡鑽出,有的潔白如玉,有的豔麗似霞,十分惹人喜愛。可是,蘑菇雖然漂亮,誤食可是要人命呀!近日,市教育局提醒家長和孩子:路邊的野蘑菇切莫採!對路邊小攤上出售的來路不明的蘑菇也不能購買,尤其不要購買、製作和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莞城等鎮街的學校今日也向家長轉發了食藥安辦發布的《食品安全預警提示》和《預防毒蘑菇中毒宣傳手冊》。
  • 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組圖)
    為此,廣州市食安辦和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天晚上聯合發出預警: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誌,品種多達上百種,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部分毒蘑菇見右圖),非專業人士不易鑑別;提醒廣大市民和在廣州工作的外來工,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
  • 多人中招,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
    俗話說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哦 因為,它可能有毒、有毒、有毒…… 另外野蘑菇也別隨意採食! 據相關專家介紹,「頭上戴帽、腰間系裙、腳上穿鞋」的蘑菇肯定有毒。頭上戴帽指有菌蓋,腰間系裙指有菌環,腳上穿鞋指有菌託,這類蘑菇千萬不能採食。
  • 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劇毒蘑菇難鑑別 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長沙晚報6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張勁夫)近期,長沙已連續發生幾起誤食灰花紋鵝膏菌和裂皮鵝膏菌導致的蘑菇中毒事件。這兩種野生菌均為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
  • 農村常見的五種蘑菇 五種顏色 大家千萬不要採食
    農村叢林茂密,漫山遍野長有各種各樣的野生蘑菇。野生蘑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上天賜予農村人的特殊美食。每年的6-10月份,是蘑菇生長的旺盛期,許多農民都會上山採食蘑菇。由於蘑菇種類繁多,不易辨認,許多人都會採到有毒的蘑菇。下面介紹五種不同顏色的蘑菇,毒性極強,千萬不要採食。
  • 喜歡採蘑菇的大慶人,速看!農科院專家說,今年野生蘑菇超多,可採食...
    十一黃金周將至很多小夥伴們準備到周邊草原、林地採蘑菇、露營不少微友給微大慶後臺留言讓幫忙推薦大慶採蘑菇的好去處也有很多小夥伴發現辨識毒蘑菇牢記這五招 一些有一定採蘑菇經驗的市民,會告訴身邊人,哪種蘑菇有毒,哪種沒有毒。但潘紹玉說,不要偏信「經驗」。因為毒蘑菇所含毒素很複雜,因生長區域、季節、氣候變化等許多因素不同會發生變化,呈現不穩定性。所以會有有的種類往年採食沒中毒,而今年採食卻出現中毒現象。
  • 毒蘑菇又惹禍!2019年全國22起因蘑菇中毒死亡 採食野蘑菇有經驗者...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7日訊 9月6日中午,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緊急招募令:「一名7歲兒童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醫院重症監護搶救9天,每天使用3000毫升血漿,急需您獻血救治。」男童誤食的肉褐鱗環柄菇在感受眾人緊急救援的溫暖之外,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誤食毒蘑菇事件屢有發生。根據山東省疾控中心開展的食源性疾病監測結果,2018年山東省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2人,2019年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5人。
  • 懷念兒時「採蘑菇」的日子
    懷念兒時「採蘑菇」的日子●張宏旭 家住在伏牛山的農村裡,從小就和山裡的花草鳥獸打交道,對山中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挖血參、捋連翹、掏土蜂蜜、下套子,這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當屬採蘑菇。 山上的蘑菇有很多種,紅色的紅香菌、金黃色雞油菌、黑褐色的牛肝菌、白色的野筍菌,還有白綠相間的白蘑,總之,各種各樣的都有。哪些能採,哪些不能採,是跟著大人們學會的,聽大人們說過「色彩鮮豔的蘑菇是毒蛇、毒蟲舔過的,吃了就會死亡!」。的確,並不是所有的野生蘑菇都能吃,有些蘑菇是有毒的,比如菌帽是尖尖的,顏色鮮紅的,只要看見,直接上去就是一腳。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在青島,常見的毒蘑菇有10餘種,市民一定要注意不採不食不賣。上山採摘野蘑菇吃後中毒4月7日中午13時,海慈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名疑為蘑菇中毒患者。患者是一名老年男性,來到醫院時神志還清晰,但是煩躁不安,不能自己控制。這位患者告訴醫生,他在食用野外採摘的野蘑菇之後,幾乎立即出現了喘憋、全身麻木、腹痛、噁心、嘔吐的症狀。
  • 無錫老伯山上採食蘑菇 18小時後中毒 不幸身亡
    夏季高溫潮溼,正是蘑菇生長旺盛的季節。近日,無錫市濱湖區桃源社區68歲的F先生採食野生蘑菇後因病情兇險搶救無效身亡。圖文無關老人食用野生蘑菇後18小時才有中毒反應據了解,23日F先生在梅園附近的山上採摘野生蘑菇後回家煮食,晚上吃了一頓,24日早上,又食用了一些剩下的湯湯水水,到中午就開始起了劇烈反應,後送二院搶救。
  • 野生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
    野生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期所以,大家需要警惕了千萬別隨意採食!!誤區三:有辛辣、酸澀、惡腥或其他惡味的蘑菇有毒許多毒蘑菇都沒有明顯的特殊氣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蘿蔔味。無毒蘑菇為杏仁或水果味」的說法也毫無依據。當然,氣味不好的蘑菇人們一般是不願採食的。誤區四:蟲食或生蛆的蘑菇無毒很多劇毒蘑菇成熟後常會生蛆或被蟲食。如成熟的致命鵝膏常常被蟲啃食。
  • 寧化人來去採蘑菇啦!不過,千萬要小心毒蘑菇!
    ☑寧化縣新聞中心微信公眾平臺翠江論壇|客家鄉土汀江源頭——下坪,採蘑菇了
  • 湖南省人民醫院2周收治10名蘑菇中毒者 專家提醒:野生的蘑菇不要採
    華聲在線6月1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傳新 通訊員 梁輝 田晶晶)近來,湖南雨水豐沛,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記者今天從湖南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醫院急診一科最近兩周就收治10名野蘑菇中毒者。
  • 四名工友上山採野生蘑菇 誤食白毒傘全中毒(圖)
    集體踏青誤採毒蘑菇  1978年出生的王道武在一家勞務派遣公司上班,上周六公司組織踏青,他和十幾同事乘車來到鳳凰山,從公園正門一路登上山頂,在山頂逗留休息後,沿著山上的臺階下山,看到臺階附近有蘑菇。當時參與採摘的中毒工友周菊回憶說,白色的蘑菇,形狀十分好看,眾人採摘了大約半斤蘑菇,其中4人帶著蘑菇回到王道武的住所煲湯。
  • 廣東常見的有毒蘑菇:8種常見毒菇毒性及圖片
    事件:  東莞5人吃野生蘑菇被毒倒:廣東常見毒蘑菇有8種  東莞又現一起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昨日,東莞市食品藥監局通報,5月8日,東莞大嶺山鎮楊屋村一行5人前往馬鞍山遊玩,途中採回野蘑菇食用後被毒倒。目前,5人已轉入東莞市人民醫院治療,其中2人症狀較重。
  • 親手採的蘑菇差點成了催命符!專家:野蘑菇是否有毒外表...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真菌研究室主任陳作紅表示,對於非專業人士,無法從蘑菇的外觀、形態、顏色等方面區分有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沒有一個簡單的標準能夠將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區分開來。因此,對於老百姓來說,建議不要採食野外蘑菇。
  • 這種特徵的蘑菇千萬不能採食
    「頭上戴帽、腰間系裙、腳上還穿鞋」的蘑菇就是鵝膏菌。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長沙報導6月份,雨水多,氣溫逐漸升高,為野外蘑菇的生長提供了充足養分,湖南進入野生蘑菇中毒高發期。特別是灰花紋鵝膏菌等劇毒蘑菇在省內多地生長活躍,有不明真相的群眾因誤採誤食而引發中毒。
  • 毒蘑菇中毒事件屢現 切勿採食野生蘑菇
    近幾個月來,茶陵縣發生了多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近日,茶陵縣中醫醫院就接診了3名食用野蘑菇中毒患者。患者告訴記者:」我們在家門口採摘食用了大青褶傘蘑菇,出現了嘔吐、腹瀉,大家不要隨便採摘蘑菇,還是要去正規的渠道去購買。「據統計,從5月至9月,茶陵縣發生了10起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那麼,市民朋友在誤食有毒蘑菇後,該如何緊急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