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兒時「採蘑菇」的日子

2020-09-03 菇色菇香

懷念兒時「採蘑菇」的日子

●張宏旭

家住在伏牛山的農村裡,從小就和山裡的花草鳥獸打交道,對山中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挖血參、捋連翹、掏土蜂蜜、下套子,這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當屬採蘑菇。

在我們老家採蘑菇,叫「拾莪子」,學名叫「紅香菌」, 又名紅菇、葫蘆菌兒。屬聞名世界的珍稀野生食用菌之一,主要產於伏牛山系的高山叢林之中,是天然野生的綠色食品。生長在溫度高、溼度大且人煙稀少的崇山峻岭和深山密林裡,生長期較慢,數量極少,也因其全身紅色,所有在我們當地也叫「紅莪子」。

採蘑菇的時間是在暑假期間,因為夏季降雨普遍增多,再加上氣溫升高,山林裡腐爛的草木最易滋生蘑菇等菌類。特別是雨過天晴,和煦的陽光普照著山巒,草叢裡、樹林中,各種各樣的野生蘑菇都雨後春筍般的偷偷從地裡鑽出個頭,不經意間各自撐開特有的花折傘,誘惑著山裡的大人和孩子。

採蘑菇是有一定危險的,所有大人是一般不讓我們去採,至多讓在後山上跑一圈兒。一般是大人不同意,幾個小夥伴慢偷偷商量好,第二天一大早就悄悄溜出去了。天剛亮,山上露氣重,很涼,我們每個人都會穿著長褲長袖,既能防止露水侵蝕,又能防止「洋拉子」蜇人(一種毛毛蟲),袖口、腰間、褲袖都用葛條給幫一下,防止土蜂往褲襠鑽。每人右手挎個籃子,左手拿一根細棍子,在草深樹密的地方,用棍子撥開掛滿露水的草叢,開闢一條道路,還不時地挑去頭頂上的蜘蛛網,同時也可以打草驚蛇。

來到山上,到了櫟樹葉鋪滿地的地方,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四散開來,分別從不同的地方摸索前進。因為蘑菇都是長在樹下面、草窩裡、木叢裡,必須彎著腰,用棍子拔拉著,仔細地搜尋每一個角落,有的蘑菇剛剛鑽出地面,上面還粘著草葉,很難辨認。蘑菇是喜歡扎堆生長的,一旦發現了一個蘑菇,只要耐心在周圍尋找,往往能發現許多。那時候我們經常好說:「一人過去一條線,有的地方你看不見」,確實是有些地方不經意間總會落下一兩個。

山上的蘑菇有很多種,紅色的紅香菌、金黃色雞油菌、黑褐色的牛肝菌、白色的野筍菌,還有白綠相間的白蘑,總之,各種各樣的都有。哪些能採,哪些不能採,是跟著大人們學會的,聽大人們說過「色彩鮮豔的蘑菇是毒蛇、毒蟲舔過的,吃了就會死亡!」。的確,並不是所有的野生蘑菇都能吃,有些蘑菇是有毒的,比如菌帽是尖尖的,顏色鮮紅的,只要看見,直接上去就是一腳。

一般不大一會兒就能採一大籃子,帶著收穫的喜悅,滿載而歸,往往也裹著渾身上下溼漉漉的衣服,頭髮也被露水打溼,一綹一綹地貼著腦門上。蘑菇採回家來,母親都要經過仔細挑撿,把那些完好無損的蘑菇曬乾,儲存起來賣錢。剩下的賣相不好的就直接下鍋焯水,然後裝進盆裡,拿到門前的小河裡,泡上一天的時間,才可以食用。那個時候,最希望的就是母親拿焯水、泡過的紅香菌,加入路邊的新鮮韭菜一起來炒著吃了,味道鮮美可口,色澤鮮豔誘人,只要一端上桌,我的筷子就停不下來,害的老是被父親用筷子敲我的頭。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千千萬萬天南海北的菌菇種類,走上了現代人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食譜裡。在以前的日子裡我們平常百姓家,能夠接觸到的也不過就那麼幾種,最普通的平菇、黑木耳作為主要菌菇類點綴著那時生活中簡單的食譜。

其實那個時候採蘑菇不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味蕾需要,更重要的是他能賣錢。只要是勤快一點,早起一點,一個暑假掙個100塊錢還是可以的。100塊錢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我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也就幾十塊錢。採蘑菇的經歷可以讓我品嘗到收穫的滋味,體味到兒時那種掙錢的快樂。每每看見自己採的蘑菇還錢了,仿佛自己一下子就長大了,可以賺錢養家餬口了,男子漢那點責任感也許就是那個時候悄悄地培養起來的。

時光輾轉春秋,歲月泛舟拾憶。如今,已過而立之年,工作在外,雖然還經常回家,但是到山上採蘑菇的時間不多了,每當想起兒時採蘑菇的那段鄉野閒趣,回憶起母親炒制紅香菌那種誘人的味道,總感覺屋後那片鬱鬱蔥蔥的青山,那段採蘑菇的青蔥歲月,已經變成了一幅不老的油畫,無論生命走向何處,它都時時展現在自己的眼前。

相關焦點

  • 寧化人來去採蘑菇啦!不過,千萬要小心毒蘑菇!
    ☑寧化縣新聞中心微信公眾平臺翠江論壇|客家鄉土汀江源頭——下坪,採蘑菇了
  • 寧鄉已有4人因採食野生蘑菇中毒!速轉!
    氣溫回暖 雨水充沛 野生菌類進入生長旺季 人們在郊遊踏春時 喜歡採些野生蘑菇 各地也因此相繼出現 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特別是最近島城陰雨連綿,潮溼天氣使得一些漂亮的野生蘑菇瘋狂生長,無論是公園,還是河邊綠地,都能尋找到一些野蘑菇的蹤跡。而由於雨水集中,加上本市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而發生中毒,且有部分是重症病例,危及到了生命。因此,青島市疾控中心根據食源性疾病監測系統已經發布了安全提醒。那如果市民在遇到這些叫不出名字卻又非常漂亮的蘑菇時,應該如何處理呢?
  • 喜歡採蘑菇的大慶人,速看!農科院專家說,今年野生蘑菇超多,可採食...
    十一黃金周將至很多小夥伴們準備到周邊草原、林地採蘑菇、露營不少微友給微大慶後臺留言讓幫忙推薦大慶採蘑菇的好去處也有很多小夥伴發現辨識毒蘑菇牢記這五招 一些有一定採蘑菇經驗的市民,會告訴身邊人,哪種蘑菇有毒,哪種沒有毒。但潘紹玉說,不要偏信「經驗」。因為毒蘑菇所含毒素很複雜,因生長區域、季節、氣候變化等許多因素不同會發生變化,呈現不穩定性。所以會有有的種類往年採食沒中毒,而今年採食卻出現中毒現象。
  • 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野生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
    野生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期所以,大家需要警惕了千萬別隨意採食!!誤區三:有辛辣、酸澀、惡腥或其他惡味的蘑菇有毒許多毒蘑菇都沒有明顯的特殊氣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蘿蔔味。無毒蘑菇為杏仁或水果味」的說法也毫無依據。當然,氣味不好的蘑菇人們一般是不願採食的。誤區四:蟲食或生蛆的蘑菇無毒很多劇毒蘑菇成熟後常會生蛆或被蟲食。如成熟的致命鵝膏常常被蟲啃食。
  • 來伯羅奔尼撒半島採蘑菇
    主城帕特雷於希土戰爭(1821—1829年)時成為重要的貿易港。1981年在半島西部發現天然氣礦。DOXA美麗的山村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中部,距雅典250公裡,有著名的DOXA湖,虹鱒魚,採蘑菇。幾十年來,別開生面的「蘑菇狩獵」節(Mushroom hunting)都會於每年十一月初在這個山地村莊舉行所謂的「蘑菇狩獵」活動其實就是採摘野生蘑菇,這是當地代代相承的傳統風俗,也是小鎮主要的經濟來源。
  • 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劇毒蘑菇難鑑別 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長沙晚報6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張勁夫)近期,長沙已連續發生幾起誤食灰花紋鵝膏菌和裂皮鵝膏菌導致的蘑菇中毒事件。這兩種野生菌均為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半島記者 徐軍近日,青島一位老年人在小區附近山頭散步時,採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燉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送到醫院後,老人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進展迅速,最終經搶救無效而死亡。一把毒蘑菇引發了一起悲劇。專家提醒,毒蘑菇中毒是國內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
  • 四名工友上山採野生蘑菇 誤食白毒傘全中毒(圖)
    4名採食蘑菇中毒的患者在深圳市人民醫院住院,其中一患者還在重症監護室觀察。  集體踏青誤採毒蘑菇  1978年出生的王道武在一家勞務派遣公司上班,上周六公司組織踏青,他和十幾同事乘車來到鳳凰山,從公園正門一路登上山頂,在山頂逗留休息後,沿著山上的臺階下山,看到臺階附近有蘑菇。當時參與採摘的中毒工友周菊回憶說,白色的蘑菇,形狀十分好看,眾人採摘了大約半斤蘑菇,其中4人帶著蘑菇回到王道武的住所煲湯。
  • 農村常見的五種蘑菇 五種顏色 大家千萬不要採食
    農村叢林茂密,漫山遍野長有各種各樣的野生蘑菇。野生蘑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上天賜予農村人的特殊美食。每年的6-10月份,是蘑菇生長的旺盛期,許多農民都會上山採食蘑菇。由於蘑菇種類繁多,不易辨認,許多人都會採到有毒的蘑菇。下面介紹五種不同顏色的蘑菇,毒性極強,千萬不要採食。
  • 無錫老伯山上採食蘑菇 18小時後中毒 不幸身亡
    夏季高溫潮溼,正是蘑菇生長旺盛的季節。近日,無錫市濱湖區桃源社區68歲的F先生採食野生蘑菇後因病情兇險搶救無效身亡。圖文無關老人食用野生蘑菇後18小時才有中毒反應據了解,23日F先生在梅園附近的山上採摘野生蘑菇後回家煮食,晚上吃了一頓,24日早上,又食用了一些剩下的湯湯水水,到中午就開始起了劇烈反應,後送二院搶救。
  • 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組圖)
    為此,廣州市食安辦和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天晚上聯合發出預警: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誌,品種多達上百種,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部分毒蘑菇見右圖),非專業人士不易鑑別;提醒廣大市民和在廣州工作的外來工,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
  • 親手採的蘑菇差點成了催命符!專家:野蘑菇是否有毒外表...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真菌研究室主任陳作紅表示,對於非專業人士,無法從蘑菇的外觀、形態、顏色等方面區分有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沒有一個簡單的標準能夠將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區分開來。因此,對於老百姓來說,建議不要採食野外蘑菇。
  • 路人在挪威森林採蘑菇 發現成噸神秘硬幣
    參考消息網10月19日報導 德媒稱,兩名挪威人在奧斯陸西北部布斯克呂郡的森林裡採蘑菇時,發現了數噸神秘的挪威舊硬幣。據德新社10月17日報導稱,乍一看,那一大堆硬幣就像是圓石,但他們仔細查看,發現是挪威舊幣。他們看到的第一枚硬幣是1953年鑄造的。
  • 鋼哥的科學驛站|這支神秘隊伍,他們翻山越嶺只為「採蘑菇」
    在廣州,就有這樣一支神秘的隊伍,他們要冒著各種危險,翻山越嶺,走遍全國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去採蘑菇。當然,他們的「採」可不是我們所想像的採些蘑菇,下鍋做菜。採蘑菇小隊的目的是要採集各種真菌樣本,來做科研。採蘑菇行動是在省微生物所的吳清平院士的組織下開展的,自然界中的真菌數量有30萬種,而我們目前可以利用的香菇、靈芝等僅僅佔了約0.03%,還有數量巨大的珍貴的資源沒有被人類開發利用。
  • 「路邊的蘑菇不要採」,誤食會要人命!這些常見毒蘑菇記清了
    可是,蘑菇雖然漂亮,誤食可是要人命呀!近日,市教育局提醒家長和孩子:路邊的野蘑菇切莫採!對路邊小攤上出售的來路不明的蘑菇也不能購買,尤其不要購買、製作和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莞城等鎮街的學校今日也向家長轉發了食藥安辦發布的《食品安全預警提示》和《預防毒蘑菇中毒宣傳手冊》。
  • 這種特徵的蘑菇千萬不能採食
    「頭上戴帽、腰間系裙、腳上還穿鞋」的蘑菇就是鵝膏菌。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長沙報導6月份,雨水多,氣溫逐漸升高,為野外蘑菇的生長提供了充足養分,湖南進入野生蘑菇中毒高發期。特別是灰花紋鵝膏菌等劇毒蘑菇在省內多地生長活躍,有不明真相的群眾因誤採誤食而引發中毒。
  • 空間文,她上山採蘑菇,撿到首長太子,把他扛進空間療傷生寶寶!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的是」她上山採蘑菇,撿到首長太子,把他扛進空間療傷生寶寶!」希望小編的推薦能讓大家喜歡,從此告別書荒!標題來自本文推薦的第三本小說,小說講述的是女主上山採蘑菇,撿到首長太子,把他扛進空間療傷生寶寶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趕緊點擊書籤閱讀!
  • 採蘑菇的漢子挖出銅器時期的劍柄
    一個漢子在捷克一處森林中搜尋蘑菇,結果卻找到了意料之外的東西——一把古代劍和一把銅斧,兩把武器均來自於約33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