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大海怪的巢穴?神話中海怪把海中最大的掠食者當早餐吃

2021-02-10 世界未解之謎

這是傳說中有觸手的海怪,它會吃鯨魚,甚至是船隻。

如今有一個研究人員宣稱他能證明神話中的生物確實存在。

Mark McMenamin教授是麻省曼荷蓮學院的古生物學家,他說他發現「魚龍」這種海生動物遺骸上的印記,可證明古時跟巴士一樣大的章魚(例如神話裡的海怪Kraken)跟魚龍的死有關。

據說神話中的海怪(如圖所示)是一種遠古時有觸手的怪物,它會吃鯨魚併吞沒船隻。關於這個怪物的故事可追溯到12世紀的挪威。這些故事經常提到一個生物,它大得讓人誤以為它是一座島。

大發現:研究人員Mark McMenamin說,這些像蜥蜴的魚龍骨,隨著觸手出現在這個區域,它能證明海怪真的存在。

McMenamin教授說他找到的海怪(可達30公尺長)證據,來自海怪對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魚龍」猛烈的損害,使它淹死或猛咬它的脖頸。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明尼阿波利斯市舉行的美國地質學會(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年會。

這位研究人員宣稱他能藉由檢視骨頭的位置、吸盤的印記來判定結果,這似乎證明這個生物是被海怪般的怪物淹死或是咬死。

科學家的理論首度呈現,他開始檢視9隻魚龍的遺骸,並比對柏林魚龍州立公園(Berlin-Ichthyosaur State Park)秀尼魚龍 (Shonisaurus popularis)的骨頭。

早期的研究顯示,這些魚龍長了像鼠海豚的頭,有長鋸齒狀的戰鼻,形體很像鯨魚,它們因為有毒的浮遊生物在淺水區大量出現而死亡。但McMenamin教授說:「我知道總會有更深層的爭議,也許有趣的事情正要發生。」

在2006年迪士尼電影「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中,一隻海怪摧毀了愛丁堡商船(Edinburgh Trader)。

骨頭上的印記顯示這些魚龍不是在同一時間遭殺害,McMenamin教授還說,骨頭的排列方式顯示出有一隻章魚類的生物,例如海怪,使魚龍淹死或咬斷它們的脖子。

他說:「很顯然的,當時有很怪異的事情發生。這些骨頭的結構很奇怪。」

因為骨頭的這種排列方式,McMenamin教授還注意到它們曾被帶離遭殺害的地點,他推測它們曾被帶到海怪的巢穴,被丟在像是神秘生物觸手的「貝冢」中,那是海怪累積的一堆遺骸。

幾百年來,巨大的章魚一直是小說、漁夫傳說的主題,不過真實的章魚似乎喜歡吃大型海生動物勝過人類,而且它肯定不會在陸地上走路。

McMenamin教授說:「現代的章魚會這麼做。要是有一種古老且非常巨大的章魚,就像神話中的海怪,那會怎樣?」

「我想這些魚龍被海怪抓住了,被帶到巢穴中,這個頭足類動物拆解它們。」

McMenamin教授用這個真相解釋缺乏海怪化石的原因:章魚是軟體生物。但懷疑論者說他提供的只是間接推測的證據。

現代的頭足類動物,即使是最大隻的,也很少會大過人類。太平洋大章魚最大的現存標本重量約150磅。

Brian Switek是紐澤西州立博物館的助理研究員,他為Wired.com寫文章,他說McMenamin先生的理論只不過是「看骨相」。

但McMenamin教授補充說明他已準備好接受批評:「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論點。」

相關焦點

  • 【想想帶你學百科】大王烏賊:神話中的深海怪獸
    >文/編輯:陳小白 在北歐神話中,有一種深海巨獸。當它浮到水面上時,人們常常把它錯當成海島,而當它快速潛回海中時,捲起的巨大漩渦則會讓周圍的船隻遇難。 如此巨大的深海怪獸當然只存在於神話故事中。但隨著人們對於海洋生物的知識越來越豐富,人們也逐漸發現了大海怪的真面目。大王烏賊,或許就是傳說中的大海怪。
  • 太平洋中部海域發現神秘大白鯊巢穴
    據《每日郵報》9月18日報導,來自史丹福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和蒙特利灣水族館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在太平洋中部海域的大白鯊巢穴。海洋生物學家早在十多年前就對鯊魚進行了標記,但是鯊魚每年都會有一個月從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海岸遊到太平洋中部海域一個看似荒蕪的區域,類似於朝聖之旅,這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現在,研究人員發現,這片表面上空曠的海域,即所謂的中水層,實際上充滿了生命。
  • 美國發現的首個「殺人大黃蜂」巢穴即將被摧毀
    導讀:亞洲大黃蜂是一種危險的入侵性害蟲,並非原產於美國,但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黃蜂,同時也是蜜蜂和其他昆蟲的捕食者。
  • 鳥中工程師,巢穴設計的藝術家:織巢鳥
    他們使用各種各樣的植物材料建造它們的巢穴,包括草,樹葉,枝條和根。一隻織巢鳥有一個堅固的圓錐形嘴,它用來切割將用於築巢的草葉。它可以用鳥嘴和腳將真正的結結在鳥巢材料上。通過打結,鳥可以使巢更安全。織巢鳥的巢通常有一個狹窄的管狀入口,倒置開放。捕食者很難進入巢穴。織布鳥經常會在懸掛在河邊的樹枝上築巢。這也有助於從掠食者保護巢。
  • 科學家在摧毀美國首個「殺人大黃蜂」巢穴時發現近500隻黃蜂
    據外媒CNET報導,上個月,當華盛頓州的官員宣布他們已經摧毀了美國發現的第一個亞洲大黃蜂巢穴,並在此過程中獲得了數十隻所謂的「殺人大黃蜂」標本。
  • 被吃掉還能活下來的動物:毫髮無損穿過掠食者消化道
    這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被蟾蜍吃下去的獵物還能存活,也是第一次發現像鉤盲蛇這麼大的動物經過消化道後居然還能安然無恙。「一種有肺的脊椎動物能存活下來,實在太讓人驚奇了,」奧榭說道。  動物幼體或一些小型海洋無脊椎動物能毫髮無損地穿過某些掠食者的消化道,但體型較大的獵物很可能在被抓到之後就立刻被咬死。即使躲過了牙齒的撕咬,在經過掠食者的喉嚨時,獵物也會受到致命的擠壓。
  • 杜拜專家:中國人是真的有毒,好好的把海「種」在沙漠去了
    水是生命之源,要說地球上什麼資源是最重要的,那一定就是水了,科學家們在對宇宙的探索判斷一個星球有沒有生命也是依據這樣的標準去判斷。水就是這樣看起來廉價又珍貴,對於我們不缺水的來說無比廉價,乾旱地區卻貴過黃金。
  • 地球上最大的「熊」,相當於3個半北極熊,是頂級的掠食者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大自然是很神秘的,在大自然中不僅生活著人類,還有各種的珍稀動植物,因我們平常生活中見到的很少,所以並不了解。眾所周知,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入肉強食的社會,你只有足夠厲害,才有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不然就要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了,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大自然中戰鬥力最強的是北極熊,速度快,咬合力強。
  • 中國首例侏羅紀動物巢穴被發現!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貢恐龍博物館等單位的科學家在北京宣稱,他們在四川自貢發現一侏羅紀時期的四足動物巢穴遺蹟,該遺蹟與恐龍骨骼化石伴生埋藏
  • 輕鬆碾壓蛇頸龍的掠食者X,遠古海洋中最兇猛霸主
    在挖掘中,它們相繼發現了兩塊巨大的頭骨化石,將其編號為PMO 214.135和PMO214.136,在整理所有化石後研究分析,編號135的頭骨長1.6至2米,編號為136的頭骨則長2至2.5米,按再通過上龍的數據進行對比,得出結論:這頭史前巨獸的長度在10至13米之間,應該是目前發現的體型最大的上龍類。
  • 世界上最大的螞蟻巢穴,花費數年挖掘,最終展現在世人眼前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巴西科學家挖掘出的世界上最大螞蟻洞穴。科學家們在巴西發現了一個廢棄的巨大螞蟻洞穴。他們為了了解螞蟻洞穴的規模以及結構,許多科學家們商議用水泥澆灌螞蟻洞穴。而澆灌螞蟻洞穴這個工程也總共花費了整整十天的時間。又經過一段時間,等到水泥全部凝固了以後。
  • 用了10年,挖出40噸廢土,展現出世界上最大的螞蟻巢穴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巴西科學家挖掘出的世界上最大螞蟻洞穴。他們為了了解螞蟻洞穴的規模以及結構,許多科學家們商議用水泥澆灌螞蟻洞穴。而澆灌螞蟻洞穴這個工程也總共花費了整整十天的時間。又經過一段時間,等到水泥全部凝固了以後。他們便將水泥塊兒挖掘出來,這個時候才發現該螞蟻洞穴的大小非常驚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螞蟻洞穴之一了。
  • 美國摧毀"殺人蜂"巢穴,發現200隻蜂后,可能已有蜂后逃脫
    近日,華盛頓州的科學家摧毀在美國發現的第一批「殺人大黃蜂」巢穴時,他們發現了大約500個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活體標本,其中有將近200隻蜂后。科學家們認為其他巢穴已經存在,表示在第一個巢穴被摧毀之前就無法知道是否有任何蜂后逃脫
  • 考古學家在蒙古發現原角龍巢穴 內有若干幼獸化石
    最新考古挖掘發現的15隻原角龍幼獸化石據美國生活科學網11月17日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蒙古一個巢穴中發現了15隻原角龍幼獸的化石,據稱可藉此進一步研究該物種的生活習性。這個巢穴在戈壁沙漠的中心位置,裡面的幼獸大約4到6英寸(約10到15釐米)長,年齡不超過1歲。經驗證,這些幼獸屬於安氏原角龍,大約生活在7000萬年以前,是一種以頭部後面有褶邊而聞名的食草動物。 這一發現表明,在原角龍早期發育階段,幼獸仍在巢穴中成長,並可能需要父母的照料。
  • 早餐這樣吃難怪瘦不下來 營養瘦身早餐食譜推薦
    華龍網2月26日15時訊 早餐,在現在好像也變的沒那麼要緊了,很多人對早餐的態度都是無所謂,可吃可不吃的,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早餐是補給夜晚消化掉的能量,是一定要吃的,但是餐桌吃什麼呢?尤其是針對想減肥的人來說,怎麼既能不挨餓又能減肥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 科學家在遙遠星系中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超新星
    神奇的預言是神話,科技的預言卻是事實;大家好,我是可愛的晚風。根據定義,超新星是一個巨大的事件;畢竟,我們說的是恆星爆炸。儘管如此,一些超新星比其他超新星更大,天文學家最近就發現了我們曾經觀測過的最大的超新星。
  • 逝去的海洋霸主巨齒鯊,牙齒達18公分,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掠食者
    因為巨齒鯊被號稱是地球歷史上已發現的咬合力最強的生物,並且其口腔的撕咬力量還超過了霸王龍,可以很輕鬆的撕咬鯨魚的肋骨,還有專家推測,其最大咬合力可以達到20噸左右。巨齒鯊在希臘語裡面是是「大牙齒」的意思,非常的有特點,專家通過發現的巨齒鯊化石表示,這種鯊魚平均長能達到14米,而體重更是可以達到40噸重,就和現在的大白鯊為標準,巨齒鯊大出很多,而它最大的身長可以達到18米,而體重是50-70噸,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
  • 「吃你的早餐,這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
    早餐又稱早點、早飯。人們不僅要吃早餐,而且還要高度重視早餐的質量。有人認為:「早餐是金,午餐是銀,晚餐是銅」。每天堅持吃營養早餐,則是延年益壽的要素之一。早餐,猶如雪中送炭,能使激素分泌很快進入潮高,並給嗷嗷待哺的腦細胞提供渴望得到的能源,猶如解凍的「電源開關」,及時地給大腦接通了活動所需的電流。「吃你的早餐。這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早餐的科學搭配:營養專家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天吃一頓好的早餐,可使人長壽。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少而精的食物。
  • 這硬殼真是掠食者和科學家的共同噩夢
    龜殼是無數掠食者共同的噩夢——明明一頓跑不掉飛不走的大餐就在眼前,但面對一隻縮頭烏龜卻始終無從下手。吃又吃不著,熬也熬不過,硬啃的話一不小心牙都能給你崩掉。但其實老鷹能吃到的大部分是幼龜,它們直接用尖銳的喙戳入幼龜甲的縫隙中,再將龜肉勾咬出來吃掉就完事了。 而面對一隻成年龜,鷹一般是不會輕易嘗試攻擊它的。發育完全的龜龜甲堅硬且光滑,再加上較大的表面積,捕獲控制有一定難度。說不定忙活半天啥都沒吃到還要被反嘬一口,不如去抓幾隻田鼠兔子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