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影視業的快速發展
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許多多驚喜
而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化學
遇上影視
又會鬧出哪些不靠譜的笑話呢?
《絕命毒師》-製作冰毒
甲基苯丙胺(C10H15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興奮劑,可以使機體產生強烈的快感,並具成癮性。因其外觀為晶瑩剔透的白色晶體,所以被販毒者稱為「冰毒」。甲基苯丙胺可以用化學還原方法從麻黃鹼或偽麻黃鹼製得,大部分的原料都可以直接從日常用品商店買到。
劇中的主人公是化學教師,只需要從實驗室拿一些燒杯、量瓶等提煉用具,但劇中描寫的能煉製純度高達99%的冰毒,僅僅通過個人作坊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大偵探福爾摩斯》-浴缸事件
身為牛津化學系高材生的福爾摩斯,發現浴缸上有殘留的硫酸銅結晶,就知道布萊克伍德使用的化學殺人方法,那麼你知道為什麼嗎?
銅雖然不算毒藥,但卻屬於有毒重金屬,能抑制中樞神經,人接觸高濃度的銅鹽溶液,就會喪失活動能力。銅與水是不輕易發生反應的,所以有很多日常生活的器皿都用銅打造,那銅是怎麼進到水裡去的呢?布萊克伍德在洗澡水中加入了硫酸,硫酸無嗅無味,可以和銅緩慢反應,而熱水又能加速這一反應,於是洗澡水變成了一盆硫酸銅溶液。
古裝劇的銀針試毒
現在的古裝劇中,例如
最近的《小女花不棄》,《如懿傳》等等
都會有銀針試毒的情節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
銀針試毒這個方法靠譜嗎?
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指劇毒的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古代的生產技術落後,致使砒霜裡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與銀接觸,就可起化學反應,使銀針的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的「硫化銀」。
有的物品並不含毒,但卻含許多硫,比如雞蛋黃,銀針插進去也會變黑,一些水果,例如獼猴桃也有較多的硫。相反,有些是很毒的物品,但卻不含硫,比如毒蕈、亞硝酸鹽、農藥、毒鼠藥、氰化物等,銀針與它們接觸,也不會出現黑色反應。因此,銀針不能鑑別毒物,更不能用來作為驗毒的工具。
銀雖不能驗毒,然而卻能消毒。每升水中只要含有5000萬分之一毫克的銀離子,便可使水中大部分細菌致死。這是因為,銀在水中可形成帶正電荷的離子,能吸附水中細菌,並逐步進入細菌體內,使它的催化劑—脢系統封閉、失活,使細菌失去代謝能力而死亡。因此,銀制碗、筷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仍大有好處。
當然,影視劇中也有許多情節是不合理的
看影視劇雖然是為了娛樂
但是我們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