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人的末日預言曾讓很多人感到擔憂,直到2012年過去之後末日預言才正式破滅。雖然瑪雅人的預言沒有靈驗,但是能夠造成世界末日的因素有很多,人類應該居安思危。除了地球上的因素之外,宇宙中的因素也會導致人類遭遇世界末日,因為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顆行星。難道宇宙也有「末日」嗎?
前段時間英國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刊登了一篇由美國科學家卡普蘭撰寫的研究論文,他在論文中提出宇宙最終也會迎來自己的「末日」,並稱通過大數據演算得出宇宙的末日將會在10^32000年後以最後一批超新星爆發的形式出現。等最後一批超新星爆發之後宇宙就會永遠陷入死寂,不再會有新的星球誕生。
看到這樣的理論,估計會有不少朋友認為卡普蘭的計算並沒有科學依據,宇宙末日也只是一家之言。確實如此,沒有人能夠預測宇宙是否會滅亡,什麼時候滅亡,但是我們可以從地球上的自然規律中推測宇宙發展的規律。首先來說說宇宙的誕生,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即一個奇點爆炸之後宇宙就形成了,並且不斷膨脹至今。
宇宙爆炸大約10億年後星系開始形成,然後是恆星、行星、衛星,宇宙用了幾十億年的時間才趨於穩定。既然宇宙有誕生的說法,那麼按照地球上事物發展的規律,宇宙也會有消亡的一刻。那麼什麼能夠證明宇宙的消亡呢?對此卡普蘭表示,在宇宙眾多天體中,恆星的發展最能代表宇宙的壽命,因此最後一批大質量的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後,宇宙也迎來了終結。
但從過去的天文消息我們可以得知,天文學家依然能夠在宇宙中發現迎來超新星爆發的恆星,也能發現新誕生的恆星,這似乎意味著恆星的誕生和消亡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找不到終點。然而卡普蘭認為恆星的誕生終有一天會結束的,因為誕生恆星的星雲不可能永不停歇地聚合在一起。
此外,卡普蘭還表示,最後一批超新星爆發後不代表宇宙的發展就走到了終點,因為宇宙中還存在許多小質量的恆星,它們雖然無法通過超新星爆發來終結自己,但還是能演變成白矮星等類型的天體繼續運行下去,只不過它們散發出來的光芒不足以點亮整個宇宙。這時候一直潛伏在星系內外的黑洞就開始蠢蠢欲動了,它們會不斷吞噬星系內的物質。
根據卡普蘭的預測,宇宙最終會被黑洞所佔領,這才是宇宙發展的終點。西方有句諺語,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筆者認為一千個人心中對宇宙的最終結局也會有一千個結果。這意味著宇宙的結局充滿了隨機性,它既可能按照人類現有的理論發展,也有可能完全顛覆人類的認知,到那時人類應該也已經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