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獲1.5億元B輪融資,研發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與功率半導體...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奧動新能源創始人蔡東青、聯想創投集團、上海科創基金跟投。

文 | 王藝瑾

封面來源 | IC photo

36氪獲悉,臻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臻驅科技」)宣布完成1.5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奧動新能源創始人蔡東青、聯想創投集團、上海科創基金跟投。

臻驅科技成立於2017年,主要研發、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和高性能國產功率半導體模塊。本次B輪融資將主要用於高性能電機控制器和高可靠性車規級功率模塊的量產、下一代高功率密度電驅動總成及碳化矽技術的開發與市場推廣。

36氪曾報導,臻驅科技曾在2019年2月宣布完成4000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資方是拓金創投基金、銳合資本和深圳中南荷多。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臻驅科技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功率密度電機控制器可應用於高壓/低壓、風冷/水冷、純電動/插電混動/油電混動等不同市場,已在中國和德國的多款乘用車和商用車上批量應用。此外,臻驅科技的產品還可應用於光伏、醫療等通用變頻領域。

談及競爭優勢,臻驅科技告訴36氪,他們的產品性能可以對標國際一線品牌,已獲得歐洲客戶訂單,並獲得德國和中國多家一級供應商和主機的定點;他們自主研發功率半導體模塊,實現了系統層面的優化,具有成本優勢;此外,他們通過各類自研設計和驗證的工具鏈開發,提高了研發效率,可以敏捷服務客戶。

2018年8月,臻驅科技與五菱柳機合資成立柳州臻驅電控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和銷售包括電機控制器在內的新能源動力總成核心部件。2019年4月,臻驅科技與臨港集團合資成立了上海臨港電力電子研究有限公司。今年5月,臻驅科技年產能15萬套的全自動化產線在柳州投入運行,開始向中國和德國客戶集中供貨。6月,臻驅科技與羅姆半導體宣布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成立「碳化矽技術聯合實驗室」,推進前沿碳化矽技術的產業化落地。

臻驅科技有70餘名正式員工,超過50名是研發工程師,85%的成員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團隊擁有50餘項國內外專利。

本次B輪領投方君聯資本曾投資寧德時代、藥明康德、展訊、科大訊飛、高德地圖等近450家公司;蔡東青是奧動新能源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也是上市公司奧飛娛樂創始人、董事長和大股東,曾投資晶豐明源、上海電巴、奇點汽車、快兔物流、廣州電聲等公司;聯想創投集團投資了寧德時代、蔚來、曠視科技、寒武紀、途虎養車、美團點評、每日優鮮、樂逗遊戲等上百家公司;而上海科創基金是由上海國際集團牽頭,聯合國盛集團、上港集團、上海信託、國泰君安、張江高科等基石投資人,在2017年發起設立的市場化母基金。

相關焦點

  • 功率半導體行業專題報告:新能源汽車重塑功率半導體價值
    按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 在 2025 年實現 600 萬輛左右估算,預計國內新能源車功率器件市場空 間將增至 160 億元。新能源汽車帶來功率半導體量價齊升價值量上,新能源車半導體價值量從傳統的 450 美元提升至 750 美元。
  • 「基本半導體」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打造行業領先的碳化矽企業
    創業邦獨家獲悉,2020年12月31日,致力於碳化矽功率器件研發及產業化的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行業領軍企業「基本半導體」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聞泰科技領投,深圳市投控資本、民和資本、屹唐長厚、四海新材料等機構跟投,原股東力合資本追加投資。
  • 獨家首發|基本半導體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打造行業領先的碳化矽IDM...
    來源:創業邦創業邦獨家獲悉,2020年12月31日,致力於碳化矽功率器件研發及產業化的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行業領軍企業「基本半導體」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聞泰科技領投,深圳市投控資本、民和資本、屹唐長厚、四海新材料等機構跟投,原股東力合資本追加投資。
  •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傳感器晶片、基本半導體、碳化矽功率器件、物聯網無線微連接模組、燧原科技、AI雲端訓練和推理晶片、芯能半導體、Micro-LED半導體顯示技術等 1、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資20億元 2021年1月7日,上海禾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賽科技」)申請科創板上市已獲受理,華泰聯合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 基本半導體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打造行業領先的碳化矽IDM企業
    2020年12月31日,致力於碳化矽功率器件研發及產業化的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行業領軍企業基本半導體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聞泰科技領投,深圳市投控資本、民和資本、屹唐長厚、四海新材料等機構跟投,原股東力合資本追加投資。
  • 新能源汽車驅動控制器的關鍵技術
    在當前電池技術未能取得突破的前提下,提高電機驅動系統的效率、功率密度、安全性與可靠性成為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我國政府和企業進行政策制定和未來發展規劃的重點對象。 二、驅動控制器關鍵技術 電機驅動控制器作為新能源汽車中連接電池與電機的電能轉換單元,是電機驅動及控制系統的核心。
  • 致力於高功率密度碳化矽模塊的研發與生產,「利普思半導體」獲得...
    36氪獲悉,無錫利普思半導體有限公司(簡稱利普思半導體)近日完成Pre-A輪融資,由正泰集團領投、水木易德跟投,融資金額達4000萬元。利普思半導體成立於2019年11月,從事功率半導體模塊的封裝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是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工業電機驅動、光伏逆變、醫療器械等場景的IGBT模塊和SiC模塊。
  • IGBT:功率半導體核心元器件
    能夠根據工業裝置中的信號指令來調節電路中的電壓、電流、頻率、相位等,以實現精準調控的目的,廣泛應用於電機節能、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航空航天、家用電器、汽車電子、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中國是最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國,2018年市場需求規模達到138億美元(iHS數據),增速為9.5%,佔全球需求比例高達35%。
  • 新能源汽車四種常用電機驅動系統詳解
    電動汽車中的燃料電池汽車FCV、混合動力汽車HEV和純電動汽車EV三大類都要用電動機來驅動車輪行駛,選擇合適的電動機是提高各類電動汽車性價比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發或完善能同時滿足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各項性能要求,並具有堅固耐用、造價低、效能高等特點的電動機驅動方式顯得極其重要。驅動電機系統是新能源車三大核心部件之一。
  • 盤點十二家國內外知名新能源汽車電機供應商
    驅動電機,作為新能源汽車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相比於傳統工業電機,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有著更高的技術要求,也是整車企業目前非常看重的一個研發方向。今天車創就為大家整理了十二家國內外知名的新能源汽車電機供應商,看看全球的電機製造商的實力到底如何。
  •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給驅動電機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電機技術的發展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電機技術發展現狀目前驅動電機主要分為直流電機、交流電機及輪轂電機等;其中,直流和交流電機又可進一步劃分。目前行業對交流異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及開關磁阻電機關注度較高。
  • 詳細分析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系統
    但由於新能源汽車在功率、轉矩、體積、質量、散熱等方面對驅動電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相比工業電機,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必須具備更優良的性能,如:小體積以適應車輛有限的內部空間,工作溫度範圍寬(-40~1050C),適應不穩定的工作環境,高可靠性以保證車輛和乘員的安全,高功率密度以提供良好的加速性能(1.0-1.5kW/kg)等,因此驅動電機的種類相對較少,功率覆蓋也相對較窄,產品相對集中。
  • 致瞻科技獲Pre-A輪融資 碳化矽產業仍「新芽」頻出
    儘管成立僅約一年半,但致瞻科技研發團隊堪稱「高配」。官網顯示,致瞻科技匯聚了原GE中央研究院的核心研發團隊,有10餘年的碳化矽功率半導體設計和驅動系統研發經驗。多數成員畢業於清華、慕尼黑工大、阿肯色大學等中國及歐美著名高校,博士及碩士佔比超90%。
  • 「需求+國產替代」雙輪驅動 功率半導體2021年景氣度高
    □ 功率半導體廣泛應用於各類電子類產品。新能源汽車、5G、消費電子、工業控制電子產業發展等是功率半導體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聞泰科技加大在晶圓和封裝領域的投資,通過改造升級現有產線、加大外發代工比例、新建車規級晶圓廠和封裝廠的方式快速擴充產能。
  • 36氪首發 | 電動汽車研發商「帝亞一維」獲數千萬元融資,樣車已...
    36氪獲悉,新能源汽車研發商「帝亞一維」(帝亞一維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獲得了新一輪數千萬元的投資,本輪由專注於新能源產業的華熠新能源產業基金獨家出資。 帝亞一維創辦於 2017 年 2 月,是集純電動汽車研發、製造、營銷為一體的電動汽車研發企業。
  • 漲價潮點名,功率半導體會喊「到」嗎?
    傳統內燃機汽車中,電氣系統電源通常來 源 12V 蓄電池,功率管理、轉換需求在 10kW 以下,低價值量的低壓低功率器件即可滿足需求, 單車功率半導體總成本約在 71 美元左右。而混合動力/電動車集成了高壓動力電池(通常 144V 或 336V),電機驅動功率為 20-150kW。
  •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技術挑戰與發展趨勢聚焦
    對此,在今年的1月16日,科技部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計劃在現有技術基礎之上,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為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提供技術支撐。方案的具體目標還顯示,驅動電機技術水平保持國際先進,電機驅動控制器比功率2020年比2014年提高一倍。
  • 永磁電機造就新能源汽車「強大內心」
    從功率密度4.2—5.3kW/kg的第一代圓股線繞組電機,到功率密度6.3kW/kg的第二代扁銅線繞組電機,永磁電機的產品和樣件指標,均比肩或超過歐美日韓等一線汽車電機製造商的產品水平。兩年來,該公司等17家單位在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專項中,帶動上遊產業鏈突破技術瓶頸、填補了多項國家技術和產品空白。
  • 150倍增長,300億估值,比亞迪半導體為什麼這麼金貴?
    從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間,比亞迪利用一系列的拆分與整合將其自有的新能源汽車核心供應鏈進行了大幅重構,其中就包括 5 家弗迪系公司以及一家專攻半導體技術的公司——「比亞迪半導體」。關於 5 大弗迪系公司,我們先按下不表,今天重點來聊聊新近拆分的「比亞迪半導體」。27 億元融資,1 年內估值翻 4 番,比亞迪半導體為什麼金貴?
  • 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對電動汽車的重要意義
    受益於政策支持及銷售補助,預計全球及中國新能源電動車銷量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2%,這將帶動相關半導體,電子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汽車作為拉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絕非虛言。作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標誌,新能源汽車顛覆傳統燃油車,將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疊加融合已成大勢。 汽車電動化的獨特特徵①電動機可分散配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