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辛雨 馮麗妃
畜牧業是導致甲烷排放增加的一個原因。圖片來源:Lou Benoist/AFP/Getty
過去20年,全球甲烷排放量增加了近10%,這種強大的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達到了創紀錄的高水平。追蹤溫室氣體變化的全球碳項目科學家稱,2017年是有全面數據可查的最近一年,全球年碳排放量達5.96億噸。
科學家在7月14日發表的兩篇關於全球甲烷預算的論文中指出,與2000—2006年的平均水平相比,甲烷年排放量增加了約5000萬噸,這主要由農業和天然氣工業推動所致。現在大氣中甲烷的濃度是工業化前水平的2.5倍多。
甲烷是一種無味氣體,來自大自然和人為排放。由於它能將熱量封存在大氣中,因此甲烷是全球變暖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甲烷還參與地面臭氧的形成,而臭氧是一種空氣汙染物,對人體健康有害。
甲烷作為一種溫室氣體,其單位溫室效應是CO2的20多倍。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說法,這意味著在20年的時間裡,大氣中1噸甲烷對全球變暖的潛在影響與大約85噸CO2的影響相當。從100年的影響來看,1噸甲烷的作用相當於28噸CO2。
全球大約1/3的甲烷排放來自天然溼地中的細菌,它們在分解有機物時產生甲烷,而農業和化石燃料分別佔全球甲烷排放量的20%~25%。
與2000—2006年的平均水平相比,科學家沒有發現溼地或其他自然來源的甲烷排放量大幅增加的證據。但由於世界部分地區紅肉消費的增長,農業來源的甲烷排放在2017年增長了近12%,達2.27億噸。2017年,包括天然氣田和洩漏管道在內的化石燃料共排放1.08億噸甲烷,同比增長17%。
全球碳項目主席、美國史丹福大學地球系統研究人員Robert Jackson表示,畜牧業和石油天然氣生產顯然是推動甲烷排放上升的兩個引擎。「值得注意的是,奶牛和其他反芻動物所釋放的甲烷量與石油天然氣工業一樣多。」Jackson說。
論文還指出,大多數地區的甲烷排放量都在增加。歐洲是近年來唯一一個甲烷排放量似乎有所下降的地區,這要歸功於政府在減少牲畜數量、垃圾填埋和糞肥排放方面的努力。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5194/essd-12-1-2020
https://doi.org/10.1088/1748-9326/ab9ed2
本公眾號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承辦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