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新型禽流感病毒株H5N2現身臺灣

2020-12-01 健康界

臺灣南部禽流感疫情升高確認新型病毒

臺灣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周日(11日)傍晚召開記者會證實,雲林縣四處鵝場以及屏東縣一處蛋鴨場確認感染新型H5N2亞型禽流感,嘉義縣一處種鵝場確認感染與韓國株相近之H5N8亞型禽流感,將進行撲殺及全場清潔消毒作業,並同步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雲林4鵝場確認是新型H5N2亞型禽流感,嘉義縣1種鵝場確認感染與韓國株相近的H5N8亞型禽流感,以及屏東縣1蛋鴨場確認感染新型H5N2亞型禽流感。

防檢局補充,全臺共計24場水禽送驗,其中蛋鴨場1場,其餘都是鵝場,包含雲林11鵝場、嘉義8個鵝場、臺南1鵝場,以及屏東1鴨場、3鵝場,後續還有18場會陸續公布。以上6個場共將撲殺鵝8500多隻,以及蛋鴨近7000隻,預定都在11日執行完畢。

新型H5N2亞型全球首見上述驗出的兩種病毒都是新的病毒型,在臺灣都沒有發現過,其中新型H5N2亞型禽流感的病毒是重組過的,為全球首例。

防檢局指出,病毒經分析H5N8亞型病毒與南韓株相近,H5N2亞型病毒與過去檢出者不同,為新型病毒,H及N基因序列分別與南韓及中國大陸相近。

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表示,經過專家會議討論,認為這兩個在臺灣新出現的禽流感病毒,應該是透過候鳥傳遞進入臺灣。

為因應近日臺灣南部鴨鵝疫情,屏東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均已與農委會同步成立緊急應變小組,採樣列管4縣市24禽場(其中蛋鴨場一場,其餘都是鵝場),除了現已公布的6處禽場之外,後續還有18場會陸續公布。

有關先前屏東大武山蛋雞畜牧場感染本土型H5N2禽流感,場中12萬隻雞已全數撲殺完畢,並且完成全場區清潔消毒作業,目前加強周圍禽場訪視監測。賣場和通路商也已陸續將大武山蛋品下架。

新型H5N2亞型全球首見並無禽傳人的病例

臺灣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H5N2、H5N8目前仍限於禽類之間傳播,全球都沒有任何H5N2、H5N8禽傳人的病例。

莊人祥表示,臺灣首次出現H5N8禽流感,防疫措施勢必擴大。他說,由於鴨鵝場檢出的H5N2、H5N8是變異的新型,疾管署將進行相關人員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監測病毒是否混種、變異而改變傳播途徑或侵襲能力。

為加強疫情控制,防檢局和專家研商擬定策略,經各縣市確定後同步展開八項重大措施,其中包括全臺水禽屠宰場從12日起停止屠宰兩天。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這些都是屬於非人、禽共通的傳染病」,保證不讓感染禽流感的雞、鴨、鵝進到市場。

新型H5N2亞型全球首見個人防範之道

臺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為了維護健康,應加強個人衛生習慣,雞肉和雞蛋均應熟食。

衛生局說,民眾落實「三要」和「六不」,可避免禽流感病毒威脅。、「三要」包括要勤洗手,接觸禽鳥肉類、排洩物及生雞蛋後,要以肥皂洗手;要熟食,56度加熱3小時、60度加熱30分鐘或100度加熱1分鐘,即可殺滅禽流感;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充足睡眠和休息、減少壓力。

「六不」包括不靠近、接觸、餵食候鳥及一般禽鳥;不至禽流感流行地區參觀禽鳥;不購買來路不明的禽鳥肉品;不碰觸、販賣、購買及攝食罹病禽鳥;不自行宰殺禽鳥;以及不生食禽鳥類製品。

專家意見:新型H5N2亞型禽流感基因序列有6個鹼基,致死率高於之前流感

防檢局強調,新型H5N2亞型病毒的H5與韓國的相似度99%,N2與2011年中國吉林相似度96%,而且本次驗出的H5N8亞型禽流感與新型H5N2亞型禽流感在基因序列都有驗出6個鹼基,高過前2年爆發的H5N2禽流感時驗出的4個鹼基,所以致死率都很高。

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蔡向榮說,新型H5N2亞型禽流感的病毒是重組過的,今天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後,將會是全球首例。

中興大學獸醫系教授沈瑞鴻說,這2個病毒驗出6個鹼基非常高,在臺灣是首見,但全球不是,H5N1就驗出過6個。


相關焦點

  • 禽流感病毒什麼來頭?
    流感病毒是一種在多物種中流行且非常容易變異的病毒。雖然由於禽類和人類細胞基因的差異,禽流感病毒不能輕易地感染人類,但它可以藉助其他動物為「跳板」,逐漸進化成可以感染人類的病毒。例如:它可以先感染豬、猴子等哺乳動物,使自己逐漸適應哺乳動物體內的環境,再經過「二次跨越」感染人類,又逐漸「學」會感染人的本領。
  • 臺灣蝙蝠驗出「新型麗沙病毒」 全球首例
    華夏經緯網7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防檢局」今晚公布,6月13日接獲臺北市蝙蝠學會送檢民眾在新北市新店區碧潭吊橋附近拾獲的絨山蝠1隻,檢驗出新型麗沙病毒,目前無人感染,但有人畜共通風險。    據報導,「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施泰華指出,麗沙病毒並非法定動物傳染病,但有人畜共通的風險,目前沒有人類感染案例。
  • 禽流感病毒進化變異與公共衛生風險預警研究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該研究延續了2014年至2016年流感中心對禽流感病毒的監測預警工作,對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我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6091份樣品開展禽流感病毒檢測和遺傳演化研究,發現與2014年至2016年禽流感病毒陽性率26.90%相比,2016年以來禽流感病毒陽性率下降至12.73%。
  • 禽流感病毒進化變異與公共衛生風險預警研究獲進展
    禽流感病毒威脅動物與人類健康。H9N2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H5Ny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不同亞型的禽流感病毒在世界範圍內流行,造成經濟損失。主動監測預警是科學防控禽流感的最佳策略。該研究延續了2014年至2016年流感中心對禽流感病毒的監測預警工作,對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我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6091份樣品開展禽流感病毒檢測和遺傳演化研究,發現與2014年至2016年禽流感病毒陽性率26.90%相比,2016年以來禽流感病毒陽性率下降至12.73%。
  • 中國禽流感病毒進化變異和公共衛生風險預警最新研究進展
    禽流感病毒嚴重威脅動物和人類健康。H9N2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H5Ny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不同亞型的禽流感病毒在世界範圍內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主動監測預警是科學防控禽流感的最佳策略。自2014年起,流感中心持續開展我國活禽市場和主要野鳥遷徙路線禽流感病毒的變異和傳播動態研究,在禽流感實時監測預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首個國內授權!深圳國家基因庫攜手GISAID共促病毒數據全球共享
    首個國內授權!3月16日,深圳國家基因庫(China National GeneBank,CNGB)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達成戰略性合作。國家基因庫生命大數據平臺(CNGBdb)成為GISAID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平臺。
  • 臺灣學者在東亞家蝠中發現新型狂犬病毒:臺灣蝙蝠麗沙病毒(TWBLV)
    4例新型狂犬病毒。臺灣新北市動物健康研究所和臺灣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合作,對前2個病例中分離獲得的蝙蝠狂犬病毒進行了系統鑑定和分析,證明他們在臺灣東亞家蝠中發現的是一種新型狂犬病毒:臺灣蝙蝠麗沙病毒(Taiwanbat lyssa-virus
  • Nature communication:中國科學家發現抗擊H7N9禽流感病毒新抗體
    2015年4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人員關於應用單克隆抗體治療H7N9禽流感病毒的最新研究進展
  • 為什麼有些人容易感染病毒?人體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抵抗和自愈能力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在全球範圍內,流感每年造成約300萬-500萬嚴重病例,以及約29萬-65萬例與呼吸道疾病相關的死亡每年,A型和B型流感病毒都是造成季節性流感流行的原因。當有新的A型流感病毒出現時,就可能發生大流行,這種病毒既感染人又具有在人與人之間有效傳播的能力。當前在人群中普遍傳播的A型流感病毒的亞型包括:A(H1N1)和A(H3N2)。
  • 國內首株病毒毒種成功分離 病毒抑制劑來華路上
    國內首株病毒毒種成功分離 病毒抑制劑來華路上1首株新型冠狀病毒毒種分離1月24日,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首次發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毒種的重要權威信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成功分離了我國第一株病毒毒種,並公布了其信息及電鏡照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等。
  • 臺灣動植物防疫部門證實苗慄澎湖發生禽流感
    臺灣動植物防疫部門證實苗慄澎湖發生禽流感 原標題 [臺灣動植物防疫部門證實苗慄澎湖發生禽流感]   新華網臺北
  • 新冠病毒長這樣!我國科研人員揭示全球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據國內媒體報導,近日,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合作,揭示了全球首個解析真實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這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武漢爆發的神秘疾病已被證實為新型SARS病毒
    這次的病毒是在2019年12月31日,在人口超過1100萬的中國中部城市武漢首次被證實,是與SARS相同家族的新型病毒株。徐建國說,在實驗室中,通過對被感染的血液樣本和咽喉拭子(Throat Swabs)病毒培養法的檢測,共檢測出15種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結果。迄今為止,尚無明顯的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證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一份聲明中也證實了新冠狀病毒的初步發現。
  • 鍾南山:H7N9病毒出現耐藥變異株,調整治療方案為時尚早
    2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最近發現的兩株病毒變異株,在禽類中表現出高致病性,並且對達菲(磷酸奧司他韋)出現耐藥。他呼籲市民千萬不要接觸活禽,一旦出現發熱等流感症狀,要及時就醫。病死率超過40%?「不見得」據國家衛計委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國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發病數192例,死亡79例。
  • 上百隻文鳥突然神秘暴斃 臺灣陷入禽流感恐慌中
    據臺灣中央社11月17日報導,近日,在臺中市都會公園的一塊空地上,一夜之間突然出現了100多隻文鳥的屍體,雖然臺灣「動物防疫所」經過調查化驗,向民眾澄清這些鳥只是由於剛出生沒多久,羽毛尚未長齊,是在天氣變冷時被凍死的,但臺灣民眾還是陷入了禽流感的巨大恐慌之中。
  • 禽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亞基「真相」被揭示
    圖片說明:禽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亞基PA氨基端結構與功能分析。(A)PA氨基端結構飄帶圖。其中鎂離子(銀色小球)以紅字(Mg)標出;三個小黑點代表水分子。(B)與(C)PA亞基內切核酸酶活性鑑定及數據統計分析。
  • 世衛組織:科學家描述的豬流感病毒並非新型病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日內瓦7月1日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麥可·瑞安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指出,中國科學家近日在所發表文章中提到的豬流感病毒並非新型病毒。瑞安說:「需要讓民眾放心,告訴他們,這不是新型病毒,而是已經在監測的病毒。我們在對它進行觀察。」
  • 山西發生一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全球已有多地爆發禽流感爆疫情
    禽流感爆發高峰季,全球多地疫情加劇  冬天是禽流感暴發的高峰季節,繼上次禽流感肆虐全球歐洲、東亞等多地相繼暴發之後,全球疫情加劇,歐洲成為疫情重災區,而美國也發生低致病性疫情。  日本又發生禽流感疫情近50萬隻雞被撲殺  最新消息,11月下旬,國際禽流感疫情仍在持續蔓延,日本福岡縣宗像市卻傳出有一處養雞場的雞相繼死亡,並驗出H5型禽流感病毒,決定即11月25日起開始撲殺養雞場飼養的93,500隻雞。
  • 深圳國家基因庫成為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
    央廣網深圳3月16日消息(記者孫松濤 鄭柱子)3月16日,深圳國家基因庫(以下簡稱為國家基因庫)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達成戰略性合作。國家基因庫生命大數據平臺(CNGBdb)成為GISAID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平臺。
  • 臺灣從蝙蝠中檢出新型狂犬病毒:對中國大陸地區的啟示
    此後,在從1961年至2013年整整52年的時間裡,臺灣一直保持未出現任何動物和人狂犬病本土病例的紀錄,是WHO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承認的當時全球僅有的十個狂犬病「非疫區」之一。不過目前臺灣仍無人狂犬病的本土病例。     二、臺灣近兩年共從蝙蝠中檢出4例新型狂犬病毒從2007年起,臺灣針對蝙蝠進行了較系統的監測,共檢測蝙蝠腦組織樣品近千份,平均每年監測100餘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