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會向光生長,人也一樣

2021-02-25 曾焱冰

對植物的愛與關注可能是人最早進入內心的感知之一,因為對一個孩童來說,我們的身高和目光所觸及的範圍內,植物與我們更加接近,在孤獨羞澀的年少時期,植物也是默默無言的陪伴者和自然的啟蒙者。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有自己關於植物特別的記憶。

紫 花 地 丁

春天總是從滿地小紫花的綻放開始的。我小時候叫它紫羅蘭,並沒有問誰,完全是自己決定的,因為覺得「紫、羅、蘭」這三個漢字和這些紫色小花朵的形象與氣質特別吻合。

但後來不知道是在誰家看到一個扁扁的紅色鐵盒子,上面的圖案是一簇花,粉的、淺黃的,還印著「紫羅蘭藥制香粉」的美術字。那一瞬間失望極了,那被稱為「紫羅蘭」的花那麼碩大豔俗,它並不是我心裡的小紫花。那小小的親愛的紫色花朵,又沒有了名字。

很多年之後,才想到去查一查這小紫花真正的名字。紫花地丁,堇菜科堇菜屬。然後發現堇菜的世界裡,都是我喜歡的小花,三色堇、早開堇菜、光萼堇菜……

但這些名字和當年紅色鐵盒上碩大豔俗的紫羅蘭一樣,似乎也無法與心裡一簇一簇,沾著陽光氣息的小花們合體,它們還是叫小紫花、蝴蝶花、小鬼臉兒……或者是它們已經不需要具體的名字了,而是一種記憶,是逃學去編花環的記憶,是蹲在花叢裡採花,頭頂和後背被太陽曬得隱隱發癢的記憶……

蒲 公 英

黃色的蒲公英幾乎是同時綻開的早春花朵吧?一朵朵開得飽滿的的黃色花朵,好像吸滿了春日的能量,照亮還沒有被青草完全覆蓋的褐色土地。如果在地上發現一朵完整的蒲公英球,一根小毛毛都還沒被風吹掉,那就像發現了一顆寶石。伸手去摘,花莖折斷處總會流出一些白色的奶汁沾在手上,黏黏的。但這小草花朵很快就會蔫了頭,和紫花地丁一樣脆弱,也是多年多年之後,才知道它還有個別名,叫黃花地丁……

酢 漿 草

就在幾天前,葉子興奮地大叫,指向花盆,裡面自由生長出的酢漿草剛剛開出了點點粉紅色的小小花朵。葉子小的時候就會趴在大院草叢裡找幸運的四葉草,這可能是每個年代的小孩都會去幹的事。在我缺乏零食的童年,這也是被放進嘴裡砸吧滋味的吃食,酸酸的味道,就像串兒紅的蜜芯一樣,是我們眼中的寶貝。

後來玩兒「旅行青蛙」的時候,看到青蛙的花園裡種的也是三葉草,找到四葉草便會加分,但青蛙家的三葉草與酢漿草其實完全不是同門兄弟,前者屬於酢漿草科屬,後者則是豆科車軸草屬植物。從外形上看,它葉片上多出三個白色的「光環」,它也叫白花三葉草,因為開的花是白色的小球球。

金 銀 花

對雙黃連感興趣還是疫情時忽然它成了網紅,這暗褐色小藥水其實平時感冒也會喝喝,但作為藥用,真不如作為花來欣賞更有價值。

其中的連翹正是現在窗外滿眼明黃色的構成之一,是連翹還是迎春花,稍作分辨便可知曉。而雙黃連中的另一味草藥金銀花,則是我童年關於植物的美好記憶之一。它就生長在姥姥家的院子裡,纏繞在無花果樹旁邊的架子上。到了夏天,尤其是傍晚,那香甜的氣息那麼濃鬱,在晚風中飄蕩,和痱子粉、花露水的氣息混合在一起,隨著姥姥的大蒲扇搖呀搖,飄呀飄……

桃 花

「媽媽媽媽,出去看桃花吧!」葉子騎車回來時小臉紅撲撲的,伸手遞給我一個小小的花枝,上面一朵桃花正在綻放,在她手裡,就像舉著整個春天。

每次想提筆畫桃花的時候,都覺得那些照片上藍盈盈的天,粉粉的花,顯得有幾分俗氣,但作為桃花本人,在春天來的時候,那豔豔的粉啊,紅啊,又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那種色彩的力量,是樹木的根在土壤裡汲取營養,熬過黯淡冬日後的爆發,是自然界中植物樹木生生不息的印證。想想幾周前,還因為春日的大雪而陷入憂鬱,但時隔不久,春天依然如期而至,絲毫不會因任何人世間的苦痛與悲歡而改變。

植物會向光生長,人也一樣。這是生物學者Hope Jahren的一句話,我們從對植物的觀察和了解中,得到的啟發與慰籍,也是同樣的生生不息,蘊藏著無窮無盡的能量。

🌺

生活 旅行  故事  筆記

🗯:misszengyanbing@sina.com

-  End  -

相關焦點

  • 光和影植物生長方向為什麼各有不同?
    但這些美麗的植物為什麼生長方向都不一樣呢?因為植物的生長受光源的方向影響。植物向光生長,有利於獲得更大面積、更多的光照,維持植物更好的生長。植物會朝向陽光生長也與植物體內的生長激素有關。生長激素有促進植物組織生長的作用,主要在幼嫩部位如芽尖產生和聚集。
  • 不同波長的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光是萬物生長之源,世間萬物離開了陽光都無法健康地生長。人如果長期得見不到太陽,就會造成抵抗力下降、身體難以產生維生素D、骨質疏鬆、甚至可能會得抑鬱症。而植物沒有陽光的照射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無光合作用就不能產生能量供自身生長。
  • 植物所揭示生物鐘調控植物光周期依賴性生長新機制
    生物鐘對於植物感知光周期變化並以此決定不同光周期條件下的晝夜節律性生長動態具有重要作用。雙子葉植物幼苗的下胚軸在光周期條件下顯示出強勁的生長節律,而且下胚軸的長度與日長呈負相關,這一現象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由生物鐘與光信號協調而決定的,但生物鐘如何感知光周期並決定光周期依賴性生長的分子機制目前仍不清楚。
  • 誰在控制植物的生長?為何植物的根總是向下生長,莖向上生長?
    一顆種子被種在土壤中,汲取了充足的養分之後,它「破殼而出」開始生長,根部鑽進泥土裡,不斷地向下生長,而莖部則鑽出泥土,伸向天空。這樣的生長現象我們都見過,也不足為奇。那麼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植物會按特定的生長方向生長?是誰在控制著植物的生長嗎?
  • 誰在控制植物的生長?為何植物的根總是向下生長,莖向上生長?
    一顆種子被種在土壤中,汲取了充足的養分之後,它「破殼而出」開始生長,根部鑽進泥土裡,不斷地向下生長,而莖部鑽出泥土,伸向天空。這樣的生長現象我們都見過,也不足為奇,那麼,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植物會按特定的生長方向生長?是誰在控制著植物的生長嗎?
  • 光敏色素可以感知光和溫度,控制植物生長和開花時間!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一種名為光敏色素B的蛋白質可以感知光和溫度,觸發植物生長並控制開花時間,但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還沒有完全理解。更好地理解光敏色素如何調節植物生長的季節性節律,將有助於科學家開發出在地球新氣候下實現最佳生長的作物,甚至可能為動物的癌症提供線索。光敏色素在活性和非活性之間切換,就像一個由光和溫度控制的二元開關。在陽光直射下,比如在開闊的田野裡,光敏色素會「開啟」,吸收遠紅光。
  • 研究發現低藍光環境增強植物的向光性 —新聞—科學網
    來自瑞士、法國和阿根廷的一個聯合研究組最新研究發現,低藍光和低紅光與遠紅光的比值,都是快速增強擬南芥幼苗向光性所必需的條件,低藍光環境有助於增強植物的向光性
  • 鄧興旺實驗室陳浩東課題組發現光信號調控植物向重力性的分子機制
    光和重力是兩個核心物理環境因子,共同調控著植物的形態與向性,然而這兩個信號協同調控植物生長的分子機制還很不清楚。,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現代農學院鄧興旺實驗室陳浩東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以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 「Light modulates the gravitropic responses through organ-specific PIFs and HY5 regulation of LAZY4 expression in Arabidopsis」 的研究論文,揭示了光信號差異性地調控植物不同器官向重力性的分子機制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如何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
  • 會「運動」的植物,只是它們的運動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在人們印象中,植物與動物是「靜」與「動」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物大類。不少人認為,植物既沒有神經和感覺,又不會跳躍或奔跑,相對於自如運動的動物來說,植物似乎是安詳、靜止的;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所有的植物一生都在生長,也就是說,它們一直都在運動中,只不過,它們的生命運動十分緩慢,相對於動物來說,就好像是「靜物」了。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月亮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地球上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都是相似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然後釋放氧氣,主要包含了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
  • led植物生長燈對植物生長尤為重要
    現在我們吃的多數綠色蔬菜大都來自組培育苗、溫室大棚、植物工廠等大型人工種植基,而在這樣的環境裡生長控制植物生長周期就尤為重要了。使用led植物生長燈——它以LED為光源,依照植物生長規律必需的太陽光,用燈光代替太陽光給植物生長發育環境的一種燈具。
  • 鄧興旺實驗室陳浩東課題組發現植物向重力性與向光性調控的新機制
    ,正確地對重力與光信號做出向性反應是植物順利存活的重要保證。,完善了植物向性調控中生長素下遊的信號通路。在植物向重力性與向光性生長的過程中,莖或根的彎曲生長均依賴於生長素的不對稱分布。有趣的是,當植物的生長偏離豎直方向感受到重力刺激後,莖與根中的生長素都在下側有更多積累,然而莖會逆重力向上生長,根卻向重力向下生長。因此,向性生長中生長素下遊的信號通路在植物不同器官中存在特異性,它們最終決定植物的器官向哪個方向彎曲生長,但是具體的分子機制很不清楚。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月亮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 艾伯史密斯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地球上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都是相似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然後釋放氧氣,主要包含了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植物在色素和酶的作用下,把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
  • 730nm遠紅光LED對植物生長的兩大影響
    慧聰LED屏網報導     光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影響著植物幾乎所有的生長階段。  光照對於植物生長的影響——光合作用和光敏色素  通常植物的生長發育會依賴太陽光,但蔬菜、花卉等其他經濟作物的工廠化生產、組織培養及試管苗的繁殖等還需人造光源進行補充光照,以促進光合作用的進行。  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關鍵參與者是植物細胞內部的葉綠體。
  • 沒有光照植物也能生長麼?燈光要給多少才能讓植物健康生長
    大部分的植物愛好者都面臨著一個養花問題,就是室內光線不足,有的朋友家裡陽臺也沒有啥光照,室內不開燈就一片黑,這種情況能養花麼?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著非常多的光線的,有沒有不需要光照生長的植物呢?不需要光線就能生長的植物基本是不存在的,大部分植物生長都要或多或少的光,無論是自然光還是燈光。不過有些植物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生長兩三周,如觀賞竹芋、虎尾蘭和一葉蘭等,也不能長期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生長,否則也會枯萎。1、植物可以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生存嗎?
  • LED植物照明也要「對症下藥」:5 種單色光的植物生物學效應
    光是植物生長發育的基本環境因素。它不僅是光合作用的基本能源,而且是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調節因子。植物的生長發育不僅受光量或光強(光子通量密度,photon fl ux density,PFD)的制約,而且受光質即不同波長的光與輻射及它們不同組成比例的影響。
  • 植物的光質需求是植物生長燈的光參數研發方向
    採用LED紅藍組合光代替太陽光和傳統連續光譜光源進行人工光植物生產的技術突破,為LED人工光植物工廠栽培提供了理論基礎。目前,關於植物光質需求與效率已達成共識,即植物必需光質種類是不連續的,有選擇性的,紅光、藍光是植物正常生長發育、完成生活史的必需光質,其他可見光質種類和遠紅光為有益光質。
  • 植物如何看見「光」?—新聞—科學網
    「明星基因」COP1 光不僅為植物生長提供能源,還作為一種重要的環境信號因子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 早在1880年,達爾文父子就利用趨光性表現最為明顯的植物幼苗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並在《植物的運動》裡詳細地記錄了植物的趨光性。一百多年來,植物學家們不斷探索著植物的光受體、光周期反應、信號傳遞過程等。
  • 想養像燈泡一樣亮的多肉植物玉露,這些養殖方法你一定要會
    有些品種的玉露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會有特殊的顏色,如「紅豔」玉露的紅色和「黑肌玉露」的黑色。尤魯不能直接曬太陽,散光不足以使植物變色。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新植物看不到強光,枯燥也不會太健康新到的玉露需要放在陰涼的環境中,放入盆中後減緩根部的生長,然後讓它們在中部變綠後逐漸接受陽光。一開始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對慢根和狀態是相當不利的。當尤魯的根系緩慢發育時,可以在半遮蔭的環境中培養。不建議鏜孔,控制稍差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比如低溼度在強光下容易灼傷,高溼度影響植物呼吸,加速細菌感染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