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三體之:《三體》的寫作技巧賞析(四)

2020-12-06 宅男品文化

【寫在前面】

三體之所以會斬獲雨果獎,除了那令「歪果仁」都驚嘆的腦洞外,還跟大劉老師過硬的寫作技巧有關。上個世紀末我們看《科幻世界》的時候會覺得科幻作家能寫出一個新奇的點子,能讓我們覺得有趣就夠了。而隨著整個社會文化修養水平的提高,大家不會僅僅滿足於寫得清楚就行了,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早期《科幻世界》上的作品,有些確實是缺乏文採的。可能是因為好久沒有看科幻小說了,大劉老師的科幻小說讓我眼前一亮:沒想到科幻小說也能如此具有文學性!有某些外國媒體把《三體》的成功歸結於翻譯的出色——然而小編覺得,翻譯能力再好,沒有小說自身的文學性,也不可能成就一部完美的譯作。

所以,接下來的幾期時間裡,小編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三體》的寫作技巧,小編不是「大V磚家」,以下文字完全出於個人的理解,不足之處,敬請海涵,歡迎關注小編,多多提出意見建議。

《三體》的寫作技巧賞析:抒情篇

如之前所說,大劉老師在寫《三體》的時候,主要精力放在了敘事和說理上,而對人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確實沒多少篇幅。這就讓整部書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旁觀者在冷眼坐觀整個故事的發展而不想去做些什麼。

比如,在描述太陽系二維跌落的場景中,面對這場有史以來人類歷史上面臨的最大災難,幾乎都是「沒有情感」的記錄,作者就像他筆下的針眼畫師,在絕望的人們的最後哀嚎聲中,「如實」地記錄了人類毀滅的最後一刻,只有多愁善感的女主角程心的幾段內心獨白帶給我們些許安慰。

【對於「星環」號,程心感到痛心和惋惜,一個如此美好的小世 界很快將變成一張沒有厚度的薄片……但對於那些即將毀滅的更大的東西,她竭力避免自己去想,毀滅像一對黑色的巨翼遮蓋了她思想的天空,她不敢抬頭正視它。】(《死神永生》第五部《掩體紀元 67 年,冥王星》)

程心是整個《三體》系列中情感最豐富的人,作者能把她引入《三體》系列不得不說是一個莫大的驚喜。第三部《死神永生》是整個系列中節奏最快的一部,如果沒有程心的「加盟」估計只剩下敘事和說理了,閱讀的趣味性和人性化的反思將會大打折扣。最為重要的是,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情感,在這樣的緊湊而殘酷的「三體世界」裡,都會被無限放大,就像廢墟瓦礫堆中倔強生長的一顆嫩苗,讓你忍不住想去呵護它。

在小編看來,「三體世界」裡的情感主要是分為兩類:

一是角色的個人情感。

這種情感比較直接,集中體現在《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裡的葉文潔、《黑暗森林》裡的羅輯、《死神永生》裡的程心這幾個情感最為豐富、有血有肉的角色上。

由於篇幅原因,下面簡單賞析一小段。

在《死神永生》第三部《廣播紀元 7 年,程心》一章裡,有這樣一段對程心的情感描寫:

【但對程心來說,生活卻成了無盡的折磨。她的眼睛復明了,心裡仍一片黑暗,終日處於抑鬱的深海中。精神的痛苦已不再那麼灼熱、那麼撕心裂肺,但變得綿綿無絕期。痛苦和抑鬱仿佛是與生俱來地滲透了她的每一個細胞,她不再記得自己的生活中還曾有過陽光。她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不再接受來自外界的信息,對自己那迅速擴大的公司也毫不關心。AA對程心很關心,但她要忙公司的事務,能陪程心的時間也不多,支撐著程心生活的是弗雷斯。】

發生的時間是在因「執劍人」程心的軟弱,地球文明被三體文明殖民統治,程心在巨大壓力下失明後再次恢復光明。程心是《三體》系列裡情感爆棚的「聖母」,還記得文章中是怎麼描述懷中抱著嬰兒的程心的麼?「美得像個聖母」,不僅指長相,應該還有心靈。

而現在,優柔寡斷的「執劍人」程心,因為自己的懦弱導致地球淪陷,害得幾十億人一起受苦,她正在用良心的不安來懲罰自己,除了忍受精神上的「自殘」,還想盡一切方法來逃避現實,甚至「讓自己」患上「功能性失明」來麻醉和欺騙自己。

這些都體現了女主角強烈的個人情感,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展述了,大家可以在精讀的過程中自然體會到。

二是作者隱藏其中的「宇宙人文」的情懷。

要體會到作者隱藏起來的情感是很難的,因為作者至始至終都是以一個非常理性的、幾乎沒有任何感情的旁觀者在講述故事——也許這也與寫作手法有關,作者使用的第三人稱的視角,而不是第一人稱,這也註定了作者不會在文章中流露過多情感。

請允許小編創造「宇宙人文」這個詞,小編心中的「宇宙人文」是區別於「地球人文」來講的,按照作者的思路,人類一旦開拓了更廣袤的大宇宙視野後,便不會將目光永遠局限於地球上,一些積極的探險家將會去宇宙深處航行探索——這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之一,之前的解讀中已經詳細分析過了,這裡不再贅述。

在《死神永生》第6部《時間之外,我們的宇宙》裡,關一帆說過這樣的對話:

【關一帆說:「太陽系人類為他們的土地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或者說,只剩下你和AA這兩滴。可有什麼用,還不是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在那個大宇宙可能過去了幾億年,你真以為還有誰記得他們?迷戀土地和家園,已經不是孩子了卻還是不敢出遠門,這就是你們滅亡的根本原因。我說的是真話,不怕冒犯你。」】

而智子的談話中也有一段是這樣說的:

【有時候,他們也設想新宇宙中的生活。智子告訴他們,按照宇宙學理論,新宇宙在宏觀上一定是高於四維的,甚至很可能高於十維。當新宇宙誕生後,647號宇宙能在其中自動建立出口並檢測周圍的環境。如果新宇宙高於四維,小宇宙出口可以跨越空間進行移動,直至尋找到合適的生存環境;同時,還可與三體世界其他小宇宙的移民進行聯繫,當然,也可能與銀河系人類的移民聯繫上。在新宇宙中,舊宇宙的移民幾乎屬於同一個種族了,應該可以共建一個世界。智子特別強調,在高維宇宙中,有一個因素使生存的機率大大增加:在眾多的維度中,可能有多於一個的維度是屬於時間的。】

在《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中還有很多也是抱有這樣的想法的「宇宙遊民」和「新興人類」——比如章北海等先驅者。

程心原本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地球土著」,到最後也是不得不接受了「作者的想法」,成為了堅定的宇宙新興人類主義「擁護者」,在他們最後邁出禁錮自身的小宇宙,踏進涅槃重生的新宇宙的一瞬間,他們已經是新興人類的代表了,他們的眼光已經不再受地球歷史的束縛,而是放眼整個宇宙。

作者在《三體》「地球往事」最後的後記裡也提到自己最喜歡的科幻小說經典是《2001:太空漫遊》,所以大劉老師在作品中表達了自己對「踏出遠門」、「成為新一代宇宙移民」的「嚮往」,在智子描述的「新宇宙移民世界」裡,「舊宇宙的移民幾乎屬於同一個種族,共建一個世界」,這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宇宙人文」情感——在科幻的世界裡,就是這麼灑脫,作者可以無限開啟腦洞,宣告自己的世界觀。

宇宙滄海桑田間頃刻瞬息萬變,當地球已成往事, 唯有放眼整個宇宙才是最終、最長久的人文情懷。

到了宇宙時間的一個盡頭和另一個開始,曾經拼個你死我活的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最後一起牽手創造新宇宙移民世界,難道不正是作者這一隱藏情感的完美印證麼?

如果大家喜歡小編的解讀請繼續關注我的百家號,多多支持小編,小編將繼續奉上更多探討文章,您的支持就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如果您認為小編觀點有誤也請評論探討交流,幫助小編進步,不勝感謝!

End】

相關焦點

  • 《三體》啟示錄:困守還是「北漂」?《三體》中的終極哲理問題
    就像《三體》中人類的命運歸宿一樣,是走還是留?這都是一個終極難題。社會給我們出的難題往往和思想一樣深刻。困守還是「北漂」?今天,小編想以此為題,帶領大家體驗《三體》裡人類面臨的終極哲學難題。《三體》解讀:智商感人,地球世界騙返的藉口如此拙劣竟也成功了》)
  • 高維哲學之《三體》世界
    前言三體誕生於中國哲學思想的沃土裡,後面我將用2、3、4、1這個四個數字來解釋三體呈現的宇宙奧秘;為什麼1這個數字放在後面,了解1首先要回顧上篇,1是相對於0存在的,在「真空」的宇宙是否真的真空,根據霍金輻射,真空的宇宙會在瞬間憑空產生一對正反虛粒子,然後瞬間迅速彼此湮滅
  • 三體文明發展到了什麼地步?《三體.地球往事》解讀
    也猜測出來發回信號的地標並不遙遠,是在四光年外的人馬座三星系。三體文明是如何對待葉文潔的信息的?可以說,由這三條信息,催生出了兩大概念:第一是三體文明的出現。第二是地球叛軍的產生。而對於三體文明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生存機遇。
  • 潘石屹:三體我讀了三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沒必要讀那麼多遍
    《三體》爆發前,科幻是中國眾多文學作品種類中不算起眼的一個,遠不如武俠、言情、修仙之類消遣作品受眾廣泛,也沒有出現為人普遍廣知的標杆作品。 《三體》起初雖然在科幻小說圈積累了些名氣,但也相當沉寂。直到號稱科幻小說界「諾貝爾」的「雨果獎」落在劉慈欣頭上,《三體》終於成了國學之光。
  • 《三體》解讀:它既是「劉電工」的信仰,也是技術爆炸的主要原因
    在《三體》中,我們一開始可能會對三體文明的「高維質子低維展開」以及強相互作用力探測器「水滴」的「黑科技」拍手叫絕;然而到了後面我們才知道,三體文明也並不是宇宙中的高層文明,連他們的母星都被其他高層文明很輕易的摧毀了,而三體文明的宇宙飛船在開始遠徵地球時速度也只能達到光速的1%——即使是地球人的飛船
  • 三體小說中,人類究竟是不是被程心毀滅的?三個選擇問題解讀三體
    四個選擇問題說明一切1.要不要回復外星人信息地球人通過地外文明探索收到了來自三體文明監聽員的信息,信息很簡單:不要回復。三體文明位於地球四光年以外,所在星系有三個太陽,運行極為不規律,使得三體人時刻活在冰火九重天下。三體人痛不欲生,唯一出路,只有全體移民。而地球,就是一個合適的目標。
  • 北大教授解讀《三體》,一部科幻小說藏著怎樣的哲學思考?
    讀完《三體》之後,我也讀了劉慈欣的幾本小說集,其宏大雖未必比得上《三體》,但對許多根本問題的思考也相當驚人。《鄉村教師》中的鄉村師生、《中國太陽》中的打工生活、《地火》中的山西煤礦、《鏡子》中的官場百態、《全頻幹擾》中的戰爭場面,好像不是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甚至比起許多現實主義作品都更加真實,散發出濃重的泥土氣息。
  • 三體:毀滅你與你何幹
    在沒有讀過《三體》之前,對以上的一些概念還是沒什麼概念的。對三體的讚譽我想你隨便在網上一搜便會有成千上萬篇文章向你講述,所以在我的文章裡就不多贅言了。看完三體,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我主要是從寫作的本身、故事的情節、以及IP的運營和變現三個方面來思考的。對於寫作本身我的思考:據網絡上網民統計的數據來看《三體》三部曲加起來一共是90萬字左右。這個體量對於一些平臺上的長篇小說其實不算大體量。但它包含的信息量卻非常的大。
  • 三體:解讀分析青銅時代號返航地球的原因
    地球文明即將被三體世界佔領,人類一片哀傷和絕望,對於這兩部分漂流在浩瀚宇宙中的人類薪火之船傾注了最後的希望。然而,在羅輯建立黑暗森林威懾後,地球和三體達成短暫的和平,人類從徹底的墮落中又拾起了道德。在智子的幫助下,將爆發黑暗戰役後存活的兩艘星艦藍色空間號和青銅時代號召還回地球。
  • 非三體迷勿點:《三體》其實是「四體」?
    昨天和前天,我們評論了《三體秘密》,重點關注了《三體》結局之後可能的結局,以及章北海此人。今天繼續為你評論《三體秘密》這本書。《三體秘密》這本書的所有內容,其實都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上的——默認《三體》系列小說所描述的所有內容,在虛擬的世界裡都是事實,而且全部自洽。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作者打開腦洞,探討了各種可能性,這也是這本書的好看之處。
  • 三體:雲天明童話,拉格朗日點的象徵!三體編年史四十三
    第一艦隊   在燦爛的星海之下,三顆晶瑩的水滴如夢之海躍起的鏡面海豚,刺破漆黑的宇宙,衝向第一艦隊扇面形的隊列,昭示著三體世界不可戰勝的尊嚴和力量,這是水滴,光速的水滴!
  • Netflix拍攝劇版《三體》,英文翻譯劉宇昆擔任顧問製作人!
    作為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三體》獲得過「星雲獎」提名,也是中國第一部榮獲「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的作品,可謂是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推向了世界的高度。小說聚焦人類與一種外星文明的第一次接觸,構建了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敘事宏大,人物邏輯盤根錯節。
  • 寶樹|與吳飛對話《三體》的哲學:在黑暗森林中探索生命深度
    【寶樹按】大約兩個月前,有朋友告訴我,北京大學教授吳飛寫了一部《三體》的哲學解讀,頓時大感「打破次元壁」的驚訝。誠然近四五年間,《三體》已成顯學,影響遠遠超出了狹義的科幻界,科技、文學、未來學、商戰等方面的解讀已經有不少。不過哲學探討形而上之道,往往超名絕相,玄而又玄,如何能與具體而微的小說結合?
  • 人類與三體問題的故事(四):三體問題級數解的發現
    好在三體問題不屬於哥德爾所描述的那類可怕的命題。三體問題是很複雜,但它總算是確定的,不是嗎?我們得到了龐加萊的證明,終於可以安心地去吃飯睡覺了。數學家也不用再去爭那份虛榮了:第一個求出三體問題的解。不過,既然數學是追求嚴謹性的,數學家便不可能不仔細檢查龐加萊的理論。龐加萊的理論本身沒有錯,不僅如此,這個理論本身還得到了很多有趣的發現。
  • 歐巴馬看完《三體2》,發郵件「催更」:快出版《三體3》英文版!
    現在說起劉慈欣的科幻書,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三體》了,歐巴馬愛這本書愛得也是很入迷。在一次記者採訪中,劉慈欣講了一個關於歐巴馬的故事。大劉說,有一天他回到家,發現自己電子郵箱中有一封來自白宮的郵件,郵件內寫道:"尊敬的劉慈欣先生,美國總統歐巴馬非常喜歡您的《三體》,請儘快出版《三體3》的英文版,如果有《三體3》的英文版出版的話,請給我們寄來一套"。
  • 劉慈欣訪談錄(上):《三體》創作與修改秘聞
    最初寫《三體》時並沒說三星在半人馬座李召:《三體》裡面寫到,半人馬座α星的三顆恆星運動規律很混亂,裡面有恆紀元、亂紀元之類的,據我了解,半人馬座α星的兩顆恆星(A星和B星)是互為中心在旋轉,其實是有規律的。劉慈欣:《三體》這本書寫作時根本沒有說這三顆星是半人馬座,它是一個想像出來的東西,真實的半人馬座不是小說寫的那個樣子。
  • 比人類高級很多的三體文明,為何也不能預測三體運動?
    三體問題是物理學和數學中的難題,現在我們知道三體問題是無法求精確解的,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有三顆恆星,這三顆恆星相互繞行,他們無法預測三顆恆星的未來。在大劉的《三體》當中,描述了三體人經歷100多次的文明毀滅後侵略地球,原因是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環境非常惡劣,每過一段時間星球上要麼出現極寒,要麼出現極熱,然後使得整個文明毀滅。三體人的最後一次文明,終於可以實現星際航行,但是他們也無法解決三體問題;三體問題指的是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速度任意的質點天體,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的運動規律。
  • 《三體》中的四支星際艦隊
    三體第一艦隊 三體文明為了文明的延續,決定向外太空移民。三體人把移民目標設定為太陽系,先後向地球發射了智子和水滴,並派遣三體第一艦隊前往地球。
  • 腦洞成為黑洞,《三體》就是奇點——讀劉慈欣小說《三體》
    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做到了。 大劉的《三體》對中國科幻界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可以比值為愛因斯坦之於現代物理學的意義。愛因斯坦打破了牛頓絕對時空觀對物理學數百年的壟斷。他發現了時間和空間並非不相關的兩個物理現象。當面對大質量物體時,時空結構會發生彎曲。他用黎曼幾何工具描述了彎曲的數學方程式。
  • 三體電影上映時間 三體小說快讀
    三體電影上映時間 三體小說快讀三體電影上映時間一直是三體迷關心的問題,作為中國科幻小說裡程碑作品,小說本身就備受關注。三體電影演員陣容強大,由於後期製作難度和預算增加,不得不往後延遲上映時間。《三體》是中國遊族影業出品的科幻電影,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張靜初、吳剛、張翰、唐嫣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