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大學物理實驗》探索混合式教學 讓學生愛上物理課

2020-12-04 江城資訊
圖為老師們研討《大學物理》的思政元素

近年,課程作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要素得到了迅猛發展,MOOC、SPOC、翻轉課堂等一系列教學新式樣如雨後春筍般孕育而生。教育信息化雖如此重要,但因內容建設成本高,建設平臺難以抉擇等諸多原因讓大多數老師望而卻步,課程建設推進緩慢。

武漢紡織大學電子與電氣學院《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團隊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積極推進《大學物理實驗》公共基礎課程的在線雲課堂建設,至今已有四年時間,成果初顯。

鎖定方向 自主開發新思路

《大學物理實驗》教研室汪楓老師表示,「課程探索階段才是最痛苦而漫長的,只要一旦鎖定方向,接下來的工作就只需要日積月累。」根據這些年的實踐,汪楓老師及其團隊總結經驗探索出了六條課程建設思路:1)整合線下課程資源。雖然視頻是在線課程的核心要素,但在線課程的建設還需要很多周邊儲備,例如習題、教材、教案、課程教綱等資源。2)確定平臺。超星的一平三端不僅能提供強大的本地化服務和學習管理系統,而且也極易上手。3)搭建在線課程體系框架。目前,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課程體系,而線上的教學還需和我們的課堂教學接軌,所以結構框架是基本一致的,視頻教程也只是課堂教學的數位化呈現,也需要嵌入到自己的教學體系當中。4)豐富在線課程內容。根據自己搭建的在線課程整體框架,設計具體的教學內容,在沒有微課的情況下,大家只需要將自己教案或教材當中的核心內容放入到對應章節裡即可,同時將平時的作業題,重新編輯後再加入到在線測驗中,一個較完整的在線課程就初步搭建完成了。5)微課設計與製作。課程是解決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最根本問題,微課則是在線學習的核心要素,而微課的製作一直是技術壁壘。為了讓大家有自主開發的勇氣,可以把微課製作分為了4個步驟:腳本——課件素材——拍攝——製作。6)打造在線課程最終形態。大家只需要將現有的微課嵌入到自己的在線課程體系中,並替換掉之前的文字描述,那麼,我們的在線課程最終版終於搭建完成了,未來還可以根據課程內容的調整來進行不斷補充和豐富。

更新理念 探索信息化教學新模式

在線課程建設的後續問題就是如何投入使用?如何和線下課程做好銜接?在使用之初,老師們也會有疑問,當過去的線下課程脫變到了雲端後,教師今後在課堂上到底扮演怎樣的角色呢?課堂教學又應該如何組織教學呢?首先,要意識到,時代變化所引起的技術變革給教育帶來了新一輪衝擊,教育形態正在重塑。教育部在2018年4月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的基本目標就有提到,到2022 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任務。其中,「三全」指的是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整個校園; 「兩高」指的是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 「一大」是指要建成「網際網路+ 教育」大平臺。這一目標要求我們持續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實現三個轉變,最終形成三個新模式。所以,從心理上來說,廣大教師都要做好準備,也是時候開始逐漸改變固有的教學理念。此外,學習者的地位日後會不斷提升,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的。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轉變為引導者,課堂教學由傳統的滿灌輸出式逐漸轉變為了個性化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教學理念的改變,也會迫使老師們必須做出改變,邁出這一步不容易,但又必須做出改變。在《大學物理實驗》的教學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教學過程早已常態化,進行變革勢必給每位老師造成壓力,目前《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團隊也處於試探階段,鼓勵老師使用信息化教學方式,循序漸進,慢慢總結經驗,逐漸完善,最終形成常態化的信息化教育教學新模式。不過,無論怎麼改變,教師的核心目標依然是提升教書育人能力與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潛能,促進師生協同發展。

敢於實踐 推動教育教學改革

《大學物理實驗》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為開展教學改革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首先,數據採集。由於面向的專業較廣、學生群體人數較多,所以,對於摸索適合本校學生的個性化教學模式是極其有利的。其次,大學物理實驗本身就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非常適合採用翻轉課堂的形式,學生通過線上學習後,就可以自主的在實驗室中進行探索實踐,真正使課程起到培養創新能力的作用。因此,根據課程特色,設計了自己的教學思路,供大家參考,拋磚引玉。首先,信息化時代給老師們提供的最有利武器就是數據,這樣可以供老師進行過程化管理和評價,課程不再是期末考試的一錘子買賣,而是注重平時的學習質量,目前嘗試將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的比例是1:1,未來可能還會將平時成績的所佔比例調到更高。其次,平成成績將分為30%線上預習和70%線下實驗兩個部分,過去,預習基本流於形式,現在可以通過線上學習來進行量化。

在課堂教學中,也設計了7個步驟:1)分析預習情況。課堂開始前,結合學生的線上預習情況,告訴他們預習過程中所暴露出的主要問題。2)暴露出來的核心問題進行重點講解。課堂教學將不會對線上課程進行簡單重複,而是更有針對性。3)知識擴展。物理學為很多學科奠定了基礎,所以希望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來介紹物理實驗相關知識的應用,加強學生對學科與學科之間相關性的認知,這一部分是未來想重點嘗試的內容。4)教學活動。課堂教學需要讓學生參與其中,比如發布課堂測驗,搶答,分組任務等。對於表現優異的同學們,也可以適當發些紅包以資鼓勵。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學習通來實現,這樣一來學生上課,手機是必須要攜帶的,同時還破解了「手機與課堂是死敵」的矛盾。此外,課堂互動內容需要老師提前在手機裡編輯好,課堂上直接發布,效率更高。5)學生自主實驗。在《大學物理實驗》的在線學習平臺中,有所有實驗的操作講解教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了解情況,先自行探索。6)集中總結。在摸索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問題,所以需要及時討論校正,對操作過程中不理解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解疑釋惑。7)各自完成實驗報告,並通知下一次實驗項目。

汪楓老師強調,在線課程的建設和應用其實離大家並不遙遠,信息化理念和模式的轉變才是最重要的。武漢紡織大學《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團隊將會在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道路上,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為同學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

相關焦點

  • 東北大學:「雲端」物理實驗教學的「東大方案」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 通訊員 王鈺慧)受疫情影響,高校延期開學,大學物理實驗課面臨縮短學時後實驗資源緊張乃至本學期無法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困境。怎樣讓學生延期開課、如期實驗?
  • 大學生宅在家中怎麼上物理實驗課? 東大「組合套餐」在線玩轉物理...
    研究和解釋這種現象……」這些天,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疫情期間宅在家裡便利、高效地開展物理實驗。雖然缺少實驗器材,但同學們卻表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探索實驗的過程充滿樂趣。
  • 東北大學:「組合套餐」玩轉「雲端」大學物理實驗
    近日,為方便同學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做物理實驗,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便利、高效地宅家開展物理實驗。大學物理實驗課,是公共基礎課,面向全校理工科二年級本科生開課。這門課程在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活躍的創新思維、理論聯繫實際的綜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實踐類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
  • 武漢大學:淘汰水課 打造金課
    思政教育是「鹽」,溶解在課程中自然吸收  思政教育就像「鹽」,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但如果把「鹽」當主菜,就不能怪學生「不愛吃」。如何把思政教育這個「鹽」溶解在各種「食物」中讓學生自然吸收?如何把思政課打造得前沿、夠味,既「紅」又「鮮」?武漢大學探索出了新路子。
  • 【瀋陽晚報】大學生宅在家中怎麼上物理實驗課? 東大「組合套餐...
    研究和解釋這種現象……」這些天,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疫情期間宅在家裡便利、高效地開展物理實驗。雖然缺少實驗器材,但同學們卻表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探索實驗的過程充滿樂趣。
  • 東北大學開展宅家物理「雲實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校媒記者王鈺慧)近日,為方便同學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做物理實驗,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便利、高效地宅家開展物理實驗。大學物理實驗課是公共基礎課,面向全校理工科二年級本科生開設。
  • 西安交大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實驗教學紀實
    疫情發生以來,中心堅持「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研、停課不停工」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疫情新常態下實驗教學新模式,藉助思源學堂、騰訊課堂、中國大學MOOC等在線平臺,採取「實驗理論教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線下自主實驗」等多樣化教學形式,按照原有教學計劃準時向全校3945人次本科生開展實驗教學工作,保障了大面積基礎實驗課的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
  • 東北大學創新開展雲端物理實驗
    ……  近日,為方便同學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做物理實驗,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便利高效的開展物理實驗。  大學物理實驗課是學校面向全校理工科二年級本科生開展的公共基礎課,這門課是學生進入大學後接受系統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的開端,在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活躍的創新思維、理論聯繫實際的綜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實踐類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
  • 重視實踐平臺建設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專訪北京交通大學物理實驗...
    【導讀】「重在課內、拓展課外、搭建平臺、因材施教」,北京交通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通過分階段、分層次、階梯式的教學改革,將以往學生「要我學我就學」 「要我做我才做」的被動學習習慣轉變為「我要學」的自發行為。中心還始終把培養學生的素質放在第一位,通過各種物理實踐平臺,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 宅家也能動手實驗 哈工大探索物理實驗教學新模式
    哈工大報訊(梁英爽/文)雖然隔屏教學解決了常規授課問題,但需要進入實驗室動手的大學物理實驗課該怎麼開?怎樣設計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自2月24日全校啟動網絡授課以來,我校教師和學生衝破時空的阻隔,相聚「雲」端在線開展教學和學習活動,而實驗教學則成了師生必須共同邁過去的「坎兒」。
  • 【光明日報客戶端】東北大學創新開展雲端物理實驗
    ……  近日,為方便同學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做物理實驗,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便利高效的開展物理實驗。大學物理實驗課是學校面向全校理工科二年級本科生開展的公共基礎課,這門課是學生進入大學後接受系統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的開端,在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活躍的創新思維、理論聯繫實際的綜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實踐類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
  • 關於如何加強《大學物理》課程思政建設的幾點思考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不得不採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壓縮習題課與討論環節,完成教學計劃,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更無法貫穿「課程思政」。  二是大學與中學物理教學環境不同。大學物理是大學的公共基礎課,一般是大班課。
  • 2020年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在線教學研討會舉行
    教育部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青致開幕詞。王青表示,由此次疫情所導致的全國教師線上教學實踐,既是針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十分難得的大規模探索,也是一次對教改方向進行觀察、審視、反思、調整的珍貴機會,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進物理實驗在線教育的創新和發展。
  • 老師雲端指導 學生在家自建實驗室 上海電力大學學生為上物理課拼了!
    圖說:學生開展居家實驗 來源/上海電力大學供圖(下同)受到疫情影響,在線課程不停學,但實驗課程怎麼辦?「影響『水杯編鐘』音調變化的實驗研究」「三線擺測物體轉動慣量」「當地重力加速度的測定」……上海電力大學數理學院物理實驗中心的老師們,為學生們創新設計了居家實驗項目,再採用「超星平臺(騰訊會議)+居家實驗+虛擬仿真實驗」的教學模式,保障了全校2000名理工科本科生《大學物理實驗》過半學時的實驗課能夠「如期進行」。
  • 頭雁領航,雁陣齊隨——記武漢紡織大學對口幫扶東城初級中學掛職副校長張建林教授
    他秉承教育初心,發揮「頭雁效應」,調動各方積極性,多點發力,形成攻堅合力,不斷探索幫扶路子,畫好武漢紡織大學深度、精準幫扶東城初級中學的藍圖。先期,武漢紡織大學選派經濟學院大學生與704班特殊學生「包班」對接幫扶,現已經完成了大學生遴選,輔導員孫杰副教授與704班主任謝慕骨老師、大學生與特殊學生,都已經建立了聯繫方式,採取以「親情缺失及其衍生問題」為主線,施以「潤物細無聲」式的幫扶。
  • 經驗分享|武漢大學《康普頓散射虛擬仿真實驗》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總結
    《康普頓散射虛擬仿真實驗》由武漢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利用虛擬仿真技術,結合真實實驗數據開發,並通過"實驗空間"——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向全國高校開放
  • 誰說物理很枯燥很難?甜甜老師帶你愛上物理,學好物理!
    左路傑:鎮江新東方中學部物理骨幹教師 中國礦業大學應用物理專業 初二物理教研骨幹教師 新東方物理實驗興趣課講師「百日行動派」素材題目製作者左路傑走上物理教學的道路,也是興趣使然。說起與物理的緣分,左路傑老師很是感慨:「高考填報志願那天,我填報了30個與物理相關的專業。我心裡很不舍物理與我分開,這是我喜歡的事。我和物理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於是我再次投入到了物理的懷抱裡,畢業後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一名物理老師。」
  • ...建設特色示範中心——訪南昌航空大學大學物理實驗中心朱泉水主任
    主要從事光學檢測、物理教學和物理實驗教學及管理工作。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多項企業橫向課題,主持2項省級教改課題,其中1項為重點資助項目,主持1項教育部物理與天文教指委教改課題。2011年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大學物理實驗(網絡版)」獲得全國多媒體課件比賽三等獎。2011年主編教材《大學物理實驗》。2011年獲得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三。
  • 東北大學與高教社聯合製作的數字教材《大學物理實驗(戰疫版)》發布
    近日,東北大學與高教社聯合製作的數字教材《大學物理實驗(戰疫版)》發布。為破解學生居家期間物理實驗無法開展的困境,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組織實驗中心教師和學生進行深入交流,開展大學物理實驗的線上教學,師生一起設計並整理了數字教材《大學物理實驗(戰疫版)》。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面向武漢高中生聯合舉辦...
    為激發中學生對物理學前沿發展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究的好奇心與行動力,同時也和身在武漢的學子們共克時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8級研究生第三黨支部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研究生第二黨支部,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年級學生精心準備了為期三周,有深度、有溫度的「物理訓練營」。此次活動也是兩個黨支部正在開展的「同心共建 青春戰『疫』」雲端支部共建系列活動之「行動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