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雲端指導 學生在家自建實驗室 上海電力大學學生為上物理課拼了!

2020-12-05 新民晚報

圖說:學生開展居家實驗 來源/上海電力大學供圖(下同)

受到疫情影響,在線課程不停學,但實驗課程怎麼辦?「影響『水杯編鐘』音調變化的實驗研究」「三線擺測物體轉動慣量」「當地重力加速度的測定」……上海電力大學數理學院物理實驗中心的老師們,為學生們創新設計了居家實驗項目,再採用「超星平臺(騰訊會議)+居家實驗+虛擬仿真實驗」的教學模式,保障了全校2000名理工科本科生《大學物理實驗》過半學時的實驗課能夠「如期進行」。

在上海電力大學,《大學物理實驗》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本學期28個學時中有16學時是需要動手的實驗課程。此外,還有《普通物理實驗》和《近代物理實驗》等課程也需要實驗教學。但是,學生不在校,沒有實驗室,也沒有實驗器材,如何才能保證教學效果?經過多番探討和交流,實驗中心全體教師一致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把實驗開起來!

學校「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獲得者賈彩麗老師負責,胡海寧、王瑩和趙雨等多位教師主動作為、克服種種困難,為課程教學計劃中的誤差理論和8個實驗項目錄製了60多個微視頻,上傳至超星平臺供學生學習研究。學生在教師的「雲指導」下,通過虛擬仿真平臺模擬實驗操作,或自行搭建裝置進行居家實驗。目前,該課程的訪問量已達到近150萬次。

圖說:虛擬仿真平臺中的實驗項目

實驗材料來自生活,裝置搭建也較為簡單,自己動手有趣又有成就感,很受學生歡迎。不過,也有學生不能順利完成實驗或完成實驗質量欠佳,實驗中心的老師們就通過虛擬仿真平臺,幫助學生在線實踐。

實驗中心還通過問卷調研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困難。令人欣慰的是,超過90%的被調查者對這種新穎的實驗教學模式給予了好評。實驗中心的老師們也因這段特殊的教學探索決心繼續堅持「學生為本、質量為上」的教育教學改革宗旨,利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創新教學體系。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相關焦點

  • 東北大學:「組合套餐」玩轉「雲端」大學物理實驗
    近日,為方便同學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做物理實驗,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便利、高效地宅家開展物理實驗。大學物理實驗課,是公共基礎課,面向全校理工科二年級本科生開課。這門課程在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活躍的創新思維、理論聯繫實際的綜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實踐類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
  • 大學生宅在家中怎麼上物理實驗課? 東大「組合套餐」在線玩轉物理...
    研究和解釋這種現象……」這些天,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疫情期間宅在家裡便利、高效地開展物理實驗。雖然缺少實驗器材,但同學們卻表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探索實驗的過程充滿樂趣。
  • 東北大學創新開展雲端物理實驗
    ……  近日,為方便同學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做物理實驗,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便利高效的開展物理實驗。  大學物理實驗課是學校面向全校理工科二年級本科生開展的公共基礎課,這門課是學生進入大學後接受系統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的開端,在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活躍的創新思維、理論聯繫實際的綜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實踐類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
  • 【瀋陽晚報】大學生宅在家中怎麼上物理實驗課? 東大「組合套餐...
    研究和解釋這種現象……」這些天,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疫情期間宅在家裡便利、高效地開展物理實驗。雖然缺少實驗器材,但同學們卻表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探索實驗的過程充滿樂趣。
  • 東北大學:「雲端」物理實驗教學的「東大方案」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 通訊員 王鈺慧)受疫情影響,高校延期開學,大學物理實驗課面臨縮短學時後實驗資源緊張乃至本學期無法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困境。怎樣讓學生延期開課、如期實驗?
  • 【光明日報客戶端】東北大學創新開展雲端物理實驗
    ……  近日,為方便同學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做物理實驗,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便利高效的開展物理實驗。大學物理實驗課是學校面向全校理工科二年級本科生開展的公共基礎課,這門課是學生進入大學後接受系統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的開端,在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活躍的創新思維、理論聯繫實際的綜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實踐類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
  • 武漢紡織大學《大學物理實驗》探索混合式教學 讓學生愛上物理課
    在《大學物理實驗》的教學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教學過程早已常態化,進行變革勢必給每位老師造成壓力,目前《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團隊也處於試探階段,鼓勵老師使用信息化教學方式,循序漸進,慢慢總結經驗,逐漸完善,最終形成常態化的信息化教育教學新模式。不過,無論怎麼改變,教師的核心目標依然是提升教書育人能力與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潛能,促進師生協同發展。
  • 大學老師創秘笈 學生不做「低頭族」
    原標題:抖起空竹教物理 吟誦古詩教高數 穿越式教文學  大學老師創秘笈 學生不做「低頭族」昨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石宏霆走上講臺的時候,把一個單頭空竹放在了桌上。在講到力學「剛體轉動」這個知識點時,他沒有過多解釋,而是拿起了空竹「先抖為快」。這讓學生們來了精神,有幾位學生躍躍欲試,也想上臺「抖一抖」。  在石宏霆老師的「演示」中,課本中的知識點「活」了起來。
  • 把實驗室「搬回家」——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在「雲端」闖新路
    這是一個特殊的學期,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隔了學生歸來的腳步,本應相聚在課堂的師生只能隔屏相見;  這是一場特殊的教與學,老師們把實驗平臺搬到「雲端」不停教,學生們在家進行線上實驗不停學……  電氣學院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通過「硬核」的線上實驗教學平臺、多樣的線上實驗教學形式,完成了這次不同尋常的網絡實驗課程,為疫情大考下哈工大在線實驗教學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 東北大學開展宅家物理「雲實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校媒記者王鈺慧)近日,為方便同學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做物理實驗,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個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同學們便利、高效地宅家開展物理實驗。大學物理實驗課是公共基礎課,面向全校理工科二年級本科生開設。
  • 學校舉辦雲科技節,深圳初一學生做物理實驗,一人包辦拍攝剪輯
    南都訊 記者朱倩 通訊員彭迎春疫情之下,深圳外國語學校的科技文化節也搬到了「雲端」,各學科所有作品均由同學們在家製作完成。在陸續提交的學生作品中,老師們驚喜地發現了一位科技小達人——初一(6)班學生易俐達,他一個人就提交了四件作品,包括物理實驗視頻、化學實驗視頻、數學微課視頻、科普演講視頻。
  • 青島科技大學:「網絡實驗課」讓學生線上「動手」實驗
    青島科技大學積極響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線上實驗教學,順利實現實驗的「延期開學不停課」,使學生在家也能「動手」做實驗。基礎化學實驗中心和大學物理實驗中心是青島科技大學的公共基礎實驗中心,承擔全校基礎化學和大學物理實驗,任務重、責任大。
  • 浙大開了門化學實驗課,學生輕鬆應對,但課後還要學炒菜,學生:我太...
    《普通化學實驗(乙)》是一門基礎實驗課,也是必修課,每年上這門課的學生超過了2000人。課程佔1.5學分,持續16周。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現場製備全透明工藝皂,還可以親手合成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因為受限於居家線上上課,不能去實驗室實踐,負責上這門課的一位化學系老師蔣銀土用這樣的方式來鍛鍊大家的動手能力。
  • 好拼!南大「雲端專題營」開營,向全國高中生「空投」6399件實驗耗材
    揚子晚報網8月5日訊(記者 楊甜子)「老師,包裹收到後完好無損!」「老師,在家裡用滴定管滴定臺做化學實驗,太贊了。」「老師,好大一個大禮包。你們太用心了!」前不久,來自全國各地的237位同學迎來了驚喜開箱,他們收到了來自南京大學全國優秀中學生「愛上南大·雲端專題營」寄出的實驗耗材「大禮包」。
  • 新東方老師好 劉曉雯:願為學生們折射出斑斕的物理世界
    劉曉雯( 來源:青島新東方學校)一對一部 高中物理教師學生時期的劉曉雯老師,曾經夢想著當一名老師。上課時,她經常會在座位上想,如果是自己在臺上,會怎麼講這堂課。直到來到新東方一對一部門,終於圓了學生時期的教師夢。
  • 復旦教授周磊:問題由老師解決,學生就失去了研究樂趣
    他鼓勵學生多在課下與老師互動,勇於表達自己、挑戰權威。課上、課下,即問即答,如果一時回答不了,他回去思考過之後,下次上課還會主動找來,給學生解釋清楚。周磊坦言道:「很多事,如果只有我自己,我可能不會想到去做,是你們的提問和反饋激勵著我去花精力,為你們做得更多。」他用心的教學激勵了學生,而學生的反饋也讓他更加用心,從而達成了教學相長的螺旋式上升。
  • 華北電力大學教師付星球:靜心教學,潛心育人,三尺講臺映初心
    曾有上過《大學物理》這門課的學生在多年之後給付老師留言,「還記得當年您講的單縫衍射特點——暗就一條線,亮就亮一片」。由於活潑的課堂氣氛、幽默的講課風格、喜歡和同學們交流,同學們都親切地稱付老師為「球哥」。
  • 中國飛人為大學生上體育課!戴擴音器教師範十足,與學生互動比賽
    近日,蘇炳添在暨南大學上課,在學生面前,蘇炳添顯得同樣年輕,作為「亞洲飛人」但蘇炳添卻絲毫沒有大牌架勢,與學生打成一片,全程充滿歡快氣息。蘇炳添寫道:「第一次上體育課,感覺真的特別輕鬆,跟自己的訓練相比,顯得格外舒服,感謝暨南大學給我的機會,感謝每位學生的配合,對我來說,上體育課做老師顯得自己還是太年輕,還是要多多學習。」
  • 上海交通大學劉西拉教授為學生講授《讀懂中國》課程,「中國系列...
    上觀新聞報導 「如何做好思政老師?總書記提了6條要求。」「怎樣上好思政課程?總書記講了8個統一。」從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級講師陳果,到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高級教師陳明青,這兩位都姓陳的女老師昨天(18日)作為滬上學校的發言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
  • 如何建設及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開放課程?
    為助力全國各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職業院校深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聚焦線上金課建設及其在混合式金課中的應用,我單位將舉辦「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課程建設及應用線上工作坊」。 本期工作坊將緊貼熱點內容,注重理論和實操,為世界慕課大會獻禮,邀請在線課程平臺負責人、線上「金課」負責人從課程設計、建設、上線、教學應用全周期進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