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大四十年最長的黑夜

2021-01-20 黨史頻道

原標題:旅大四十年最長的黑夜

3月22日下午4時,大連旅順口區太陽溝的一處廣場上,三三兩兩的遊客正信步遊覽。廣場四周的幾幢老建築提醒著人們,這裡曾有過怎樣不平靜的歷史。

太陽溝是一片飽經歷史風霜的獨特區域,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關東州廳」、關東都督府滿蒙物產館等歷史遺蹟,都為這裡刻下了深重的歷史印記,更映照出旅順昔日的苦難與屈辱。

早在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期間,旅順就曾被日軍攻佔,當地百姓慘遭屠殺。日俄戰爭後,旅順與大連更徹底淪為日本殖民地,陷入長達40年的黑暗深淵。

整整40年,日本侵略者不僅奪走了旅大地區的土地,還用學校、語言、課本來「重塑」旅大人民的精神與思想。如果說東北三省地區深受日本奴化教育的荼毒,那麼,旅大地區便是被毒害最深的地區。

摧毀體系

當時,旅大地區被稱作「關東州」,日本侵略者將其作為侵略東北乃至全中國的 「基地」,抱著永久佔領的「美夢」,因此,展開了「苦心經營」,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教育。不過,在「關東州」,面向日本移民的教育和面向中國人的教育,卻大不相同。

根據統計,在日本佔領的40年裡,大連人口從30萬增長到190餘萬,但增長的人口基本都來自於移民。 1904年,大連的日本居民有5000人,但到了1945年,則高達20萬人。日本人在旅大地區是絕對的「一等人」,各方面都享受最高待遇,為他們提供的教育資源甚至比日本本土更加優越。而這種優越正是建立在搶奪中國人教育資源的基礎之上的。

根據資料顯示,日本殖民當局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在旅大地區「為日本移民建立起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從普通教育到社會教育的完整教育體系」。反觀殖民者給予中國人的待遇,則天差地別。 《大連管內學事要覽》記載,1934年統計數字顯示:日本人上學的尋常小學校有18所,427名教員,17641名學生;而供中國人上學的公學堂只有5所,135名教員,6964名學生。在中等教育階段,中國人的教育更是受到壓制,大連大學教授張玲玲在其文章《「關東州」殖民奴化教育體系及特徵》中寫道:「到1945年日本戰敗時,中國居民最多的大連市,竟沒有一所為中國人子弟創辦的普通中學校。」

殘害精神

在日本殖民旅大地區的40年間,中國人受教育的機會很少,就算可以上學,也必須被迫接受奴化教育。這一點,親歷者的話是最好的證明。

喬世良1912年出生於大連金州,他在口述歷史中曾說,「我渾身被灌輸著竭力追隨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我一心想將來能夠混得好,必須努力讀書,讀日本人的書,去考日本人辦的最有名望的學校」。 1935年,由大連文教社出版的《滿洲教育史》中非常露骨地寫道,「使之沐浴到文明的陽光,從而得到他們的協助和支持,以利於日本人的進出滿洲」,「他們受到日本人的教育,了解了日本,學會了日語,熟悉了日本的風俗習慣,這樣只會對日本更加親密,根本不會激起他們的排日情緒」。

日本推行奴化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篡改教科書。 1914年,負責管轄旅大地區的日本殖民機構關東都督府,專門組織成立了教科書編纂委員會,對中國課本中有關民族英雄的內容大刪特刪,更是強制各學校使用。 1922年成立的 「南滿洲教育會教科書編輯部」所編纂和出版的一系列教科書在東北廣泛使用,甚至成為日本在中國其他佔領區學校的教材。

這樣一種漸進式的、侵入骨髓的精神侵略,比任何一種侵略方式都更加殘酷、恐怖。而旅大地區被侵蝕了40年之久,其受害之深可想而知。

今天,回顧1905年至1945年的歷史,可以從各種史料與口述中找到日本侵略者在旅大地區培育殖民文化的證據。

那40年,對侵略者來說是作為殖民者頤指氣使、風光無限的40年,然而,對於旅大地區的中國人來說,卻是從有尊嚴的人變成無尊嚴的奴隸的黑暗的40年。

位於旅順的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如今已成為博物館,向世人展示著侵略者的罪行。(記者/王研)

相關焦點

  • 香港寒冷天氣創下四十年來歷時最長記錄
    香港寒冷天氣創下四十年來歷時最長記錄 2008年02月13日 19: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香港持續寒冷香港天文臺今天持續發出寒冷天氣警告,有關寒冷天氣警告已連續二十一天生效,創下四十年來香港歷時最長的寒冷天氣記錄。  香港天文臺高級科學主任楊敬基表示,寒冷天氣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未來幾天最低氣溫會較過去三個星期略為回升。  在春節過後,香港天氣持續寒冷及乾燥。天文臺預測,香港十三日晚間天氣寒冷,市區最低氣溫約十度,新界再低一兩度。
  • 中國農曆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這一天
    題目中國農曆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這一天,北京的黑夜時間是白天時間的3/5。白晝和黑夜分別是多少小時?普通學生思路:本題的隱藏條件是一天有24小時。方法一:由「黑夜時間是白天時間的3/5」可知,單位「1」是白天時間,而白天時間未知,所以單位「1」未知,可以列方程。
  • 聖甲蟲——金城提拉米蘇200不愧是踏板摩旅神器
    我是19年年底入手的提拉米蘇,在這之前騎的是另外一款180排量的踏板,騎行三角不舒服,騎久了像坐小板凳一樣,很不舒服。換車前就想找一個適合摩旅的踏板,網上看到很多提拉米蘇摩旅神器的評價,就果斷入手了。
  • 12月21日冬至以後白天變長嗎 冬至節氣知識黑夜最長一天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時間點在每年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這一天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日。因此,古人就有了「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從冬至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
  • 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長的那天是 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長的是哪一天
    一天二十四小時,分為白晝和黑夜。在北半球,一年之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是夏至。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或22日。有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就有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那麼,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長的那天是哪天呢?
  •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改革開放四十年,是中國航天人奮鬥的四十年,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四十年。神舟升空,嫦娥奔月,天宮與神舟成功對接……一幕幕激蕩人心的瞬間是中國人最為驕傲的記憶,也是改革開放歷史下,中國航天發展壯大的有力佐證。
  • 六月至日:一年中最長和最短的一天
    北半球2020年的六月至日發生在6月20日(星期六)的世界標準時間21:44,這一天也是這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繼續閱讀,你將了解到更多有關這一天文現象的知識。這就導致了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同時是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白晝最長」是指日照/白天時間最長。六月至日也稱為北至日,因為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03為什麼每年的至日不是在同一天?
  • 「僑」這四十年:改革開放刷新的中國印象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廣大海外僑胞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來華投資的先行者和主力軍,是中國面向全球、擴大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可以說,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中,華僑華人功不可沒。  「『僑』這四十年」主題徵文活動啟動後,海內外投稿紛至沓來。即日起,一篇篇佳作將陸續刊出,展現華僑華人與中國同行的四十年。
  • 於丹用三個關鍵詞概括文藝界改革開放四十年:尋根、多元、創新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用四十年走過了其它國家上百年要走的道路,實現了跨越式進步。」談到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當代知名文化學者、北師大教授於丹在接受中國日報網採訪時感慨道。
  • 假如沒有黑夜,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
    或許,悲傷者心裡的孤寂只有黑夜才能給予慰藉。的確,黑夜,能使受傷的心靈得到安放和修復,能使疲勞的機體得到恢復和活力,能使人們忘卻白天的苦難和傷悲……很難想像,假如沒有黑夜,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我們的心情或生活將是怎樣?想像其實並不遙遠。隨著現代化加速推進,黑夜正離我們越來越遠。
  • 世界最霸氣的螃蟹:最長壽命可達100年,食物以鯊魚為主
    螃蟹在人類的印象中就是好吃,體型大概就是人類的一個巴掌那麼大,人們喜歡把螃蟹蒸著吃吃或者是紅燒著吃,似乎它們的命運就只能是這麼卑微,但是世界上存在一種最霸氣的螃蟹,可以說給螃蟹界爭了口氣,最長壽命是可以達到100年的,主要以鯊魚為食。看到這裡你可能就會很吃驚:以鯊魚為食?
  • 軍港旅大回歸記
    這對在日軍鐵蹄下,被奴役壓榨40年的旅大人民來說,這一天標誌著蘇軍將他們從水深火熱之中解放出來,也標誌著旅大這塊被日本宰割的中國領土重新回到了中國懷抱。從1945年8月22日起,旅大地區的防務在蘇軍的管轄之下長達10年之久。
  • 7.22日兩千多年以來時間最長日全食詳細介紹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概況  整體效果圖  2009年日全食時間之所以那麼長(最長超過6分鐘),是因為月球在日全食開始前的幾小時前剛到達近地點。在如此近的距離,月球看上去比太陽要大8%,因此月球投射到地球的陰影也會更大,日全食時間就更長。  月球本影(影子的中心部分)最先在當時日出時分碰觸到地球是在印度西部的肯帕德灣(Khambhat),格林威治時間00:53,北京時間8:53分,當地時間6:23分(所在地區時區為東5.5區)。
  • 黑夜的意義是
    黑夜也是如此,黑夜寧靜、深沉、無限,不像白天熱烈、乾淨、明亮,黑色嚴肅的底色留給我們另一番滋味,細細品嘗,你會發現與夜其實就是你的內心。黑夜是靈魂沉澱的場所。不安躁動的靈魂啊,世事的繁雜讓你無片刻的寧靜。走得太遠,靈魂跟不上;走得太慢,靈魂又走得太遠。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黑夜是心靈棲息的場所。
  • 最高最遠最長!細說世界上最先進的無人偵查機——全球鷹
    RQ-4全球鷹是由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研發製造的一款無人機,於1998年2月完成首飛,服役於美國空軍和海軍,主要從事偵察和情報收集工作。隸屬美國空軍的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美國軍方於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計劃開發一款無人機用以取代已經服役接近四十年的U-2偵察機。
  • 大文旅產業的特徵、商機和突破路徑
    摘要 三十年前的中國以生產為核心,兩頭在外;三十年後將以消費為驅動,市場在國內,消費在國內。在休閒經濟撲面而來的大潮中,需要注意到兩個「對流」現象:第一個叫內外對流;第二個是城鄉對流。隨著大文旅時代的到來,文旅產業也是如此。
  • Leatherman近四十年的傳奇故事
    轉眼間,Leatherman(萊特曼、萊澤曼)即將告別而立之年,迎來四十不惑,它也有著近四十年的傳奇故事。
  • 世界上最長的10大隧道
    有意思的是,最長的隧道大多是水渠,留給地面、地下甚至是公眾的水下隧道的空間非常小,屬於最長的隧道範疇。因此,撇開水渠和礦井隧道不談,我整理了一份世界上最長的隧道名單。10. 太行隧道(中國)隧道全長:27.84公裡太行隧道是國內裡程第三長的山區鐵路隧道,僅次於新關口和西秦嶺隧道。
  •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座談會現場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一書出版座談會,9月6日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在高主任89歲高齡即將到來的時候,把四十年的成果出版,作為對四十年的回顧和總結,也是對改革的最好的紀念。沉甸甸的兩本書不僅是作者本人個人的心血,也是中國改革事業的一個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