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利器「Elekta Unity」落地中國,醫科達如何實現「所見即所治」?

2021-01-09 網易

  人類與癌症的戰爭也同樣悠久,但直到19世紀X射線的發現才讓治療手段有了革命性的改善。此後,放療概念被引入醫學歷史。放療能對腫瘤組織進行精準定位打擊,具有無手術創傷、對正常組織損傷較低,對患者主要身體機能損傷較小等優點。

  如今,放療已在癌症治療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據WHO統計,約45%的腫瘤可治癒,治癒的腫瘤中約40%是由放療治癒,約70%的腫瘤患者在不同階段需要接受放療。目前,在歐美國家,癌症放射治療的應用率已經達到60-70%,但這一比例在中國還不到30%,還有較大的開發空間。

  1972年由世界上首臺伽瑪刀發明者Lars Leksell教授創立的醫科達(Elekta)便是這一開發過程中的重要探路者。

  

  醫科達第1000臺醫用直線加速器(進口)裝機慶典儀式

  根據動脈網給出的數據,在中國前50頂級醫院的放療設備中,醫科達的市場佔有率已超過50%。根據2019年中華放射腫瘤協會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大陸地區共有2021臺直線加速器,昨日醫科達正式對外宣布已在中國完成1000臺醫用直線加速器裝機,其中國整體市場佔有率接近50%。

  在加足馬力進軍中國市場的同時,醫科達也在不遺餘力今年開展創新研發。醫科達在今年進博會期間展出了全球首臺高場強磁共振放療系統Elekta Unity(以下簡稱:Unity)、精準放療治療計劃系統Monaco等一系列產品,可視作其創新探索上的集中體現。

  「水火不容」的集成:實現「可視化」精準放療

  據悉,在以往的放療過程中,醫生通常根據治療前的CT影像制定治療計劃並進行放射治療引導。事實上,由於治療、疾病進展或退行以及呼吸和消化等正常生理活動,腫瘤無時無刻不在改變大小和位置,而傳統治療方法無法實時捕捉瞬息萬變的腫瘤變化。

  Unity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據介紹,Unity是全球首款高場磁共振放療系統,它採用了飛利浦的核磁共振技術,將最先進的放射治療加速器、1.5T高場強診斷級磁共振系統和在線自適應放療流程軟體系統集成在同一平臺

  具體來說,它可在治療過程中實時獲取腫瘤和周圍正常組織的磁共振影像,在線調整治療計劃,並對治療結果進行實時評估通過這項技術,臨床醫生可在放射治療過程中清晰觀察、並實時追蹤腫瘤和難以分辨的軟組織結構,從而針對不同患者的腫瘤情況和組織結構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並隨著腫瘤危及的器官變形、位移等情況實時調整治療方案。

  

  醫科達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亮相,中間的「大塊頭」即為Elekta Unity

  如醫科達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兼市場總監劉建斌介紹,放療實際上是一個很成熟的技術,其難點就在於如何準確地知道腫瘤跟正常組織的邊界在哪裡,Unity則能解決,「比如軟組織腫瘤,像鼻咽癌全部是軟組織,而這一塊兒又全是重要器官,我們這個設備可以分得很清楚,只要分得很清楚,就能治好。」

  其實,磁共振影像設備和直線加速器分別獨立地被用於腫瘤治療已有多年歷史:前者可提供清晰的腫瘤及其周邊組織的影像,並可用於對治療響應的評估;後者則可進行高精準的腫瘤放射治療。

  但加速器採集影像時意味著患者要接受額外的輻射劑量。也因此,劉建斌表示,早在10年前立項之初,Unity的構想還曾飽受專業人員質疑。

  「磁共振最害怕鐵,患者在進行磁共振檢查的時候,要把身上帶鐵的東西都摘掉。你要把一個全是鐵的加速器縮小,融合進磁共振機器裡面,這兩個技術一聽就感覺無法融合。」

  但進入精準醫學時代,放療系統勢必需要「清晰」醫療影像的支持,幾番周旋,醫科達最終選擇和飛利浦達成合作,開展了為其近10年的漫長研發。如今,Unity已將在物理上「水火不容」的醫用放射治療直線加速器和1.5T高場磁共振集合在同一平臺,解決了額外輻射的問題。

  到現在,放療設備和影像設備密切合作已成為一大趨勢,今年西門子醫療收購瓦裡安或就是個重大訊號。

  劉建斌也補充道,未來研發上,公司也會進一步讓Unity更簡潔、集成度更高、更易操控。「這樣的話,放療科和影像科兩個科都有可能使用;隨著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發展,可能很多科室都會使用這個設備。」

  至於商業化上,繼2018年6月和2018年12月分別獲得CE和FDA認證後,Unity也在今年8月獲得NMPA認證,開啟了中國的市場化之路。

  數字放療解決方案進行時

  在實現更精準放療的同時,如何順應時代、因地制宜滿足中國市場需求也是醫科達的重要考量。

  目前,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推動下,醫聯體建設、分級診療信息互聯都是中國醫療體系改革的重要任務,通過數位化解決方案來「革新」傳統放療也成為醫科達的主要戰略

  以今年進博會期間展出的Monaco治療計劃系統——被視作指導設備實現精準放療的「最強大腦」,以及MOSAIQ腫瘤信息管理系統為例,它們便是醫科達數位化進程中的重要成果。

  其中,Monaco採用行業金標準的蒙特卡羅劑量算法,保證劑量計算的高度準確;此外,MOSAIQ則是全行業唯一支持代碼開源的腫瘤信息管理系統。據介紹,MOSAIQ能無縫聯接幾乎所有主流廠商的直線加速器和治療計劃系統,提供暢通的集成信息共享、收集與管理平臺。

  根據官方介紹,醫科達數字放療解決方案已可以採集和整合來自不同設備、不同品牌的數據和信息,完成了自有放療雲平臺的搭建,除了支持院內放療流程數據共享,也可拓展至跨院、多中心、醫聯體的應用。

  據悉,截止到今日,從擁有單臺直線加速器的腫瘤診室到擁有數十臺放療設備及上百名執業醫師的全球頂級腫瘤中心,全世界已有超過3000家腫瘤中心每天都在使用醫科達數位化腫瘤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日常管理,醫科達的數位化建設規模進展初見成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佔領50%中國市場後,「放療巨頭」醫科達落地抗癌新利器Unity
    日前,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放療巨頭」醫科達官宣。這意味著,醫科達成為一家在中國醫用直線加速器市場佔有50%左右份額的企業。在本屆進博會上,醫科達還攜全球首臺高場強磁共振放療系統Elekta Unity以及多款腫瘤放療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亮相,成為最能體現醫科達在精準放療領域技術優勢的代表產品,並於今年8月在中國獲批上市。
  • Elekta新推Versa HD系統,設立癌症治療新標準
    作為提供當今世界多種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的先鋒,我們很自豪地又推出了一項市場領先的創新產品,即 Versa HD。Versa HD 是 Elekta 技術專家和我們的臨床合作夥伴的思想火花完美結合的真實寫照。」
  • 除了基因編碼,「蓋蘭德」認為近交配種也能實現異種移植的技術落地
    器官移植的現狀據估算中國每年因器官衰竭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僅在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中排隊的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為2.2萬人,但是每年我國器官移植數量僅為1萬例。如果不算終末期器官,實際需求量在200萬人次左右。
  • 吃「蟑螂」能長壽,李時珍也這麼說!可有膽量一試?
    據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記載,「蜚蠊,行夜,蛗螽三種,西南夷皆食之。」這裡的蜚蠊,特指一種蟑螂——美洲大蠊,它在古代就已經成為人們的美食,直到現在,在雲南、四川、山東等地民間,仍然有生吃和油炸美洲大蠊的習慣。如果你去了法國,朋友請你吃蝸牛,你千萬不要覺得他有病,蝸牛可是法國的餐桌三大寶之一。
  • 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出治癌利器
    近年來,中國的腫瘤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教授等人基於國家中央癌症登記處的高質量數據所撰寫的研究報告《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顯示,2015 年中國患癌趨勢為: 429.2 萬例新發腫瘤病例、 281.4 萬例死亡病例。
  • 「即空即有」的「準提心月輪」觀—準提法修持方法
    「…即想字輪收攝入於中間「Om」字,「Om」字收攝入於月輪,月輪收攝入於光明點(明點如黃豆大)明點直衝上頂,剎那頃,散於虛空,虛空之外,更無身心。我即虛空,虛空即我,亦無虛空之量可得,如來如來,如是如是。…」經過一番「妙有」觀想的歷練,終於又還歸本處,回到了「真空」本性。一般行者,當然不能做到,做到了就開悟證果了。
  • 抗癌重大突破!中國專家造出了抗癌「利器」,可治療多種腫瘤
    面對如此嚴峻的現狀,我國科學家也在一直努力,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找到了新的突破、新的抗癌「利器」。我國抗癌「利器」那麼,對於這麼好的「抗癌利器國產抗癌「利器」,何時有望照進現實目前,我國的BNCT還處於繼續研發、完善的階段,有望較快地開展臨床試驗,希望可以早點獲得批准,開展臨床治療。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020 年重要新聞匯總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闢「戰武漢日記」系列報導,60 篇圖文詳實記錄了三批醫療隊抗疫的點點滴滴。至高榮譽!溫漢春獲「雙料」表彰因表現突出,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病區副主任溫漢春主任醫師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 圖解:「歸併排序」
    分」的過程,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這一步和第一步的操作過程是一致的,也就說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同一個功能,所以最終你會在代碼中看到遞歸實現,後面會專門講歸併排序所蘊含的遞歸思想。這一步事實上也是 「治」的過程,所謂治就是真正進行排序的過程,因為通過這一步元素 5 和 1 的順序將被改變。
  • 如何使用 Julia 語言實現「同態加密+機器學習」?
    在過去幾年間,這些「機器學習即服務」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每個主要的雲平臺都會為企業級開發者提供這樣的服務。但這類產品的潛在用戶所面對的困境也是顯而易見的——處理用戶數據的遠程伺服器可能並不可信。這樣就會存在明確的倫理和法律的分歧,從而限制這種解決方案的有效範圍。在受監管的產業(尤其是醫療業和金融業)中,一般是不允許將病患或金融數據發送給第三方進行處理的。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嗎?
  • 悅雲100%落地大悅春風裡 智慧mall進化成「完全體」
    通過該技術,消費者能體驗到4K直播、AR/VR場景化購物服務,經營者期待的數據分析、無死角視頻安防都將落地實現。2018年11月,大悅城控股正式推出第二條產品線「大悅春風裡」,定位於一二線城市的區域型商業。更加成熟和系統化的悅雲也即將首先在今年12月25日開業的大興大悅春風裡項目中落地。大悅城控股團隊將其稱之為「數字孿生」——一座實體的「春風裡」背後是一套以悅云為作業系統的「智慧mall」。
  • 左暉所說的「難而正確的事」到底是什麼?
    這個僅成立兩年半的公司,以極其迅猛的速度俘獲資本市場的青睞,躋身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市值前十名。 但是,自誕生之日起,或許直到現在,公眾對貝殼仍舊有諸多的不理解。貝殼所倡導的「有尊嚴的服務者、更美好的居住」聽起來像是一句難以落地的口號,其創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做難而正確的事」也並沒有向外界解釋清楚貝殼到底在做什麼。
  • AI+醫療「最佳掘金案例」榜單出爐,致敬寒冬中的「持炬者」
    從2016年開始,基於深度學習的AI技術成為了革新各個行業的一大利器,醫療是其中最火熱的領域之一。從「替代醫生」到「輔助醫生」,從「單點突破」到「全病種理念」,從「技術研發」到「商業落地」。短短三年時間裡,AI醫療經歷了一個急劇變化的過程。
  • 創投日報|「Exegenesis Bio」獲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歐卡智能」獲...
    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早期量產以及產品落地中國。 「Kura AR」於2017年在矽谷成立,公司專注於研發輕量化AR眼鏡。其產品著力打破現存產品在視場角、景深、透光度等方面的瓶頸,強調大視場角、高透光度和輕量化特點。目前主攻B端市場,早期版本正在小批量交付,客戶包括通用汽車,特斯拉,Nike,T-Mobile,Caterpillar,Workday等。
  • 外企共話新格局|醫科達中國區總裁龔安明:進博會向全球傳遞溫情與...
    醫科達中國區總裁龔安明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 發新華網上海11月17日電(史依靈)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醫科達中國區總裁龔安明接受了新華網「外企共話新格局」系列訪談。跨國醫療集團醫科達已連續3年參加進博會。「進博會讓醫科達充分感受到了中國醫療市場的巨大潛力,因此更加堅定了公司立足中國本土化、深耕中國的決心。」龔安明說。1982年,醫科達啟動「中國計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龔安明介紹說,進入中國市場之初,醫科達只從事一些產品的銷售。隨著醫科達在中國市場本土化戰略的深入,2004年醫科達(中國)成立。
  • 「十四五規劃建議」對中國地產市場意味著什麼
    原標題:《洞析樓市-魏東》「十四五規劃建議」對中國地產市場意味著什麼   「五年規劃」作為中國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守望者」飛行器在低電量狀態下的自動返航能力,以及在自動機場中內置的自動換電功能,為無間斷作業提供保障。而對「守望者」的組網部署則可以實現對整個城區的巡航覆蓋。三維地圖視頻融合技術「守望者」和「觀測者」獲取的三維地圖,可引入「視頻融合」技術,實現物理空間中的攝像頭監控視頻在三維地圖中的實時投影,從而消除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的「時差」,豐富三維地圖對於實時數據的展現。
  • 光輝城市的「數字孿生」,打的什麼牌?
    這一路走來,光輝城市是如何從一個初創的小團隊最終一步步發展成為能夠落地數字孿生業務的成熟企業?93913專門採訪了光輝城市CEO宋曉宇,了解了光輝城市背後的故事。對於建築設計師來說,如何將自己的設計靈感100%的呈現給他人一直是一個難題。通過平面的圖片和視頻,儘管確實能夠將建築的細節一一呈現,但由於缺乏立體的「尺度」,這樣的方式無法直觀的表現出建築的「空間感」。
  • 「贅詞」的臺語要怎麼說?
    不過,臺語形容起這個「屎」呢,則要腦筋轉一轉才能明白,從字面到其衍生的意思,保證會有「原來是這樣!」茅塞頓開的暢快。譬如「目屎」,這應該是最基本的,也就是指眼淚;「火屎」,照字面是火的殘留物,猜出來了嗎?是指燃燒木炭過後所留下的灰燼;「薰屎」(hun-sái)照前推論,沒錯!
  • 宇宙學家是如何看待「大爆炸宇宙模型」與「穩恆態宇宙模型」的?
    上個世紀20年代以前,人們心中那個「靜態的宇宙」幾乎已經成型,然而哈勃的發現改變了這一切,「純靜態的宇宙模型」已經被兩個新生的理論所替代,那就是——「大爆炸宇宙模型」和「穩恆態宇宙模型」。當時哈勃可不知道「造父變星」有種類型,因此他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用本地較暗的「星族二」的「造父變星」與仙女星系相對明亮的「星族一」的「造父變星」作比較,這就導致哈勃錯誤地估計了仙女星系的距離。即,哈勃估計的距離要比實際的距離要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