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達成為一家在中國醫用直線加速器市場佔有50%左右份額的企業。
「在中國完成1000臺進口醫用直線加速器的裝機!」日前,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放療巨頭」醫科達官宣。這意味著,醫科達成為一家在中國醫用直線加速器市場佔有50%左右份額的企業。
在本屆進博會上,醫科達還攜全球首臺高場強磁共振放療系統Elekta Unity以及多款腫瘤放療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亮相,成為最能體現醫科達在精準放療領域技術優勢的代表產品,並於今年8月在中國獲批上市。醫科達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兼市場總監劉建斌認為,這款產品將引領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針對中國醫療行業的多元化診療需求,醫科達還展示了其最新一代Leksell Gamma Knife Icon自適應伽瑪刀、頂高精動態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系統Elekta Axesse以及Flexitron後裝治療系統等明星產品。
全球首臺高場強磁共振放療系統:精準打擊目標腫瘤Elekta Unity將醫用放射治療直線加速器和1.5T高場磁共振集合在同一平臺,通過磁共振成像精準定位腫瘤,並實時進行放射治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保護患者的正常細胞。
放療是癌症三大治療手段之一,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照射腫瘤,以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在以往的放療過程中,醫生通常根據治療前的CT影像制定治療計劃並進行放射治療引導。事實上,由於治療、疾病進展或退行以及呼吸和消化等正常生理活動,腫瘤無時無刻不在改變大小和位置,而傳統治療方法無法實時捕捉瞬息萬變的腫瘤變化。特別是傳統的軟組織腫瘤,腫瘤定位的精準度不夠。
劉建斌以胰腺癌為例,胰腺癌周圍都是腸腔組織,跟周圍組織很難區分開來,使用CT或普通放療設備分不清腫瘤的位置。而這個設備能夠精準定位腫瘤的位置,解決難治腫瘤。
10年前,業內都認為,磁共振和醫用放射治療直線加速的結合不可能實現。物理上,磁共振與鐵「水火不容」。磁共振患者在進行磁共振檢查的時候,需把身上帶鐵的東西都摘掉。如果要把一個全是鐵的直線加速器縮小,並融合進磁共振機器裡面,看起來無法融合。
經過臨床需求調查、技術探討等,醫科達發現,實際上存在實現的可能性。但專注放療的醫科達並不擅長磁共振技術。最終,沒有磁共振影像經驗的醫科達聯合飛利浦將這款產品從構想變為現實。
2018年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Elekta Unity在亞洲首次亮相,隨後在國內數家醫院及政府的支持下,經過近兩年的臨床試驗和測試,於2020年8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中國上市。
醫科達中國區龔安明表示:「Unity已在全球超過20家的頂級癌症治療中心進行了應用,病人經過治療後,都取得了良好的預後效果。」
搶佔中國半數市場之後的「煩惱」在Elekta Unity之前,醫科達醫用直線加速器早已進入中國市場。
隨著醫科達醫用直線加速器在安徽利辛縣寶璋醫院順利裝機,醫科達已在中國完成1000臺醫用直線加速器裝機,這一數據佔到中國整體市場的50%左右。根據2019年中華放射腫瘤協會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大陸地區共有2021臺直線加速器。
這一數字在中國市場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對於醫科達和整個行業而言是一大利好。WHO提出人人享有健康的標準是百萬人均加速器擁有量為2—3臺,美國和法國百萬人口加速器擁有量分別是12.4臺和7.5臺,而中國百萬人口加速器擁有量僅為1.42臺。按WHO標準,到2020年,中國應該有4200臺加速器,而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加速器僅有2021臺。
然而,對於醫科達而言,今年西門子官宣收購瓦裡安,在此之後,他們會不會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攻城掠地」,擠佔醫科達的市場空間?據一位行業人士透露,西門子醫療的銷售市場團隊在業內是「半神級」的存在,再加之以往在影像設備領域積累的市場鋪設能力遠不是放療市場能夠相提並論,瓦裡安設備的銷量將不是問題。再加上近年來,新華醫療、聯影醫療等國產廠商圍追堵截,醫科達如何應對?
劉建斌認為,更多企業的加入會促使行業技術發展更快、市場擴容和成本下降,而現今技術很複雜,一般人和企業無法操控。就像早年的CT和磁共振一樣,早年買CT、磁共振要國務院副總理批准,而現在連鄉鎮醫院都買。只有更多企業參與到這個市場,才能把產品做得更成熟、更好操作,不需要學特別複雜的技術就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