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50%中國市場後,「放療巨頭」醫科達落地抗癌新利器Unity

2021-01-09 億歐網
[億歐導讀]

醫科達成為一家在中國醫用直線加速器市場佔有50%左右份額的企業。

「在中國完成1000臺進口醫用直線加速器的裝機!」日前,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放療巨頭」醫科達官宣。這意味著,醫科達成為一家在中國醫用直線加速器市場佔有50%左右份額的企業。

在本屆進博會上,醫科達還攜全球首臺高場強磁共振放療系統Elekta Unity以及多款腫瘤放療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亮相,成為最能體現醫科達在精準放療領域技術優勢的代表產品,並於今年8月在中國獲批上市。醫科達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兼市場總監劉建斌認為,這款產品將引領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針對中國醫療行業的多元化診療需求,醫科達還展示了其最新一代Leksell Gamma Knife Icon自適應伽瑪刀、頂高精動態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系統Elekta Axesse以及Flexitron後裝治療系統等明星產品。

全球首臺高場強磁共振放療系統:精準打擊目標腫瘤

Elekta Unity將醫用放射治療直線加速器和1.5T高場磁共振集合在同一平臺,通過磁共振成像精準定位腫瘤,並實時進行放射治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保護患者的正常細胞。

放療是癌症三大治療手段之一,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照射腫瘤,以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在以往的放療過程中,醫生通常根據治療前的CT影像制定治療計劃並進行放射治療引導。事實上,由於治療、疾病進展或退行以及呼吸和消化等正常生理活動,腫瘤無時無刻不在改變大小和位置,而傳統治療方法無法實時捕捉瞬息萬變的腫瘤變化。特別是傳統的軟組織腫瘤,腫瘤定位的精準度不夠。

劉建斌以胰腺癌為例,胰腺癌周圍都是腸腔組織,跟周圍組織很難區分開來,使用CT或普通放療設備分不清腫瘤的位置。而這個設備能夠精準定位腫瘤的位置,解決難治腫瘤。

10年前,業內都認為,磁共振和醫用放射治療直線加速的結合不可能實現。物理上,磁共振與鐵「水火不容」。磁共振患者在進行磁共振檢查的時候,需把身上帶鐵的東西都摘掉。如果要把一個全是鐵的直線加速器縮小,並融合進磁共振機器裡面,看起來無法融合。

經過臨床需求調查、技術探討等,醫科達發現,實際上存在實現的可能性。但專注放療的醫科達並不擅長磁共振技術。最終,沒有磁共振影像經驗的醫科達聯合飛利浦將這款產品從構想變為現實。

2018年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Elekta Unity在亞洲首次亮相,隨後在國內數家醫院及政府的支持下,經過近兩年的臨床試驗和測試,於2020年8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中國上市。

醫科達中國區龔安明表示:「Unity已在全球超過20家的頂級癌症治療中心進行了應用,病人經過治療後,都取得了良好的預後效果。」

搶佔中國半數市場之後的「煩惱」

在Elekta Unity之前,醫科達醫用直線加速器早已進入中國市場。

隨著醫科達醫用直線加速器在安徽利辛縣寶璋醫院順利裝機,醫科達已在中國完成1000臺醫用直線加速器裝機,這一數據佔到中國整體市場的50%左右。根據2019年中華放射腫瘤協會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大陸地區共有2021臺直線加速器。

這一數字在中國市場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對於醫科達和整個行業而言是一大利好。WHO提出人人享有健康的標準是百萬人均加速器擁有量為2—3臺,美國和法國百萬人口加速器擁有量分別是12.4臺和7.5臺,而中國百萬人口加速器擁有量僅為1.42臺。按WHO標準,到2020年,中國應該有4200臺加速器,而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加速器僅有2021臺。

然而,對於醫科達而言,今年西門子官宣收購瓦裡安,在此之後,他們會不會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攻城掠地」,擠佔醫科達的市場空間?據一位行業人士透露,西門子醫療的銷售市場團隊在業內是「半神級」的存在,再加之以往在影像設備領域積累的市場鋪設能力遠不是放療市場能夠相提並論,瓦裡安設備的銷量將不是問題。再加上近年來,新華醫療、聯影醫療等國產廠商圍追堵截,醫科達如何應對?

劉建斌認為,更多企業的加入會促使行業技術發展更快、市場擴容和成本下降,而現今技術很複雜,一般人和企業無法操控。就像早年的CT和磁共振一樣,早年買CT、磁共振要國務院副總理批准,而現在連鄉鎮醫院都買。只有更多企業參與到這個市場,才能把產品做得更成熟、更好操作,不需要學特別複雜的技術就能掌握。

相關焦點

  • 西門子強勢重返放療戰場,醫科達、飛利浦和國產放療設備商坐立難安
    瓦裡安,全球放療巨頭之首,是全美最早進駐矽谷的三家公司之一,也曾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同類公司中業績最好的公司之一。它在全球安裝了8000多套放射治療系統,佔據全球超過50%的放療市場份額,其生產的醫用直線加速器是抗擊各種腫瘤的利器,也是化療臨床應用中的主流技術。2019財年,瓦裡安營業收入32.25億美元,遠超放療市場第二名醫科達15.59億美元。
  • 抗癌利器「Elekta Unity」落地中國,醫科達如何實現「所見即所治」?
    醫科達第1000臺醫用直線加速器(進口)裝機慶典儀式  根據動脈網給出的數據,在中國前50頂級醫院的放療設備中,醫科達的市場佔有率已超過50%。根據2019年中華放射腫瘤協會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大陸地區共有2021臺直線加速器,昨日醫科達正式對外宣布已在中國完成1000臺醫用直線加速器裝機,其中國整體市場佔有率接近50%。  在加足馬力進軍中國市場的同時,醫科達也在不遺餘力今年開展創新研發。
  • 放療巨頭醫科達全球CEO郝睿強離職|直播帶械!快手正式跨界醫療器械...
    一周行業熱點盡在醫趨勢的午間新聞上周醫療行業重磅不斷:瑞典放療巨頭醫科達(Elekta)宣布,其全球總裁CEO郝睿強正式離職;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價值超3000萬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暫緩發放;繼華為、阿里之後,快手正式跨界醫療器械,開啟直播賣械……01【人事】放療巨頭醫科達全球CEO郝睿強正式離職
  • 抗癌重大突破!中國專家造出了抗癌「利器」,可治療多種腫瘤
    面對如此嚴峻的現狀,我國科學家也在一直努力,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找到了新的突破、新的抗癌「利器」。BNCT治療癌症受到認可,離不開它的抗癌優勢。硼化合物只被癌細胞吸收,可以精準攻擊癌細胞,靶向性好,對周圍細胞組織的損傷小。BNCT不僅可消滅富養細胞,對乏氧細胞以及靜止期細胞也有效,降低了復發機率。經中子射線照射後,術後癌症復發率極低,這是獨特優勢。
  • 醫科達中國區總裁龔安明:中國將成第一大市場,放療人才缺口是挑戰
    醫科達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龔安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只有2000多臺醫用直線加速器,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中國至少需要4000多臺。對比歐美國家的市場配備,中國則需要近8000臺加速器,因此中國未來的市場規模是不可想像的。」龔安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已經是醫科達在全球第二大市場的中國將在三年後取代美國成為其全球第一大市場。
  • BOSS論健|醫科達中國區總裁龔安明:創新是保持行業領先的唯一出路
    消息一傳出,業內開始猜測放療醫療裝備行業另一大巨頭醫科達會有哪些新的動向,來應對這次「強強聯合」所引發的行業變局。龔安明並沒有迴避這一問題。他承認這確實是行業內的一大變化。「作為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收購案首先體現了行業本身的價值,在未來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當然,更多的資本進入也意味著公司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 醫科達於進博會隆重舉行第1000臺醫用直線加速器(進口)裝機慶典
    醫科達攜手七喜集團同來自五湖四海的放療同仁匯聚一堂,共同慶祝醫科達在中國市場第1000臺醫用直線加速器在安徽利辛縣寶璋醫院順利裝機。醫科達通過連續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品牌在中國市場得到了極大提升,其進口醫用直線加速器在中國裝機量突破千臺是一個裡程碑事件,不僅強化了醫科達在中國市場的領軍地位,同時也是醫科達與中國放療同仁互信共贏,攜手填補國內加速器市場需求缺口的豐碩成果。
  • 精準放療利器——CONE 給腫瘤患者更多選擇
    精準放療利器——CONE 給腫瘤患者更多選擇 2020-12-28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腫瘤放療產業鏈專題深度研究(上篇)
    同時,結合世界巨頭醫科達各業務佔比,我們認為相關擬上市企業若能在放療服務領域有所建樹,必將帶來估值水平的顯著提升。目前A股涉及該產業的公司,主要有星河生物(擬收購國內優質伽瑪刀企業深圳瑪西普)、中珠控股(擬收購優質放療設備及運營商一體醫療)等。
  • 外企共話新格局|醫科達中國區總裁龔安明:進博會向全球傳遞溫情與...
    醫科達中國區總裁龔安明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 發新華網上海11月17日電(史依靈)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醫科達中國區總裁龔安明接受了新華網「外企共話新格局」系列訪談。跨國醫療集團醫科達已連續3年參加進博會。「進博會讓醫科達充分感受到了中國醫療市場的巨大潛力,因此更加堅定了公司立足中國本土化、深耕中國的決心。」龔安明說。1982年,醫科達啟動「中國計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龔安明介紹說,進入中國市場之初,醫科達只從事一些產品的銷售。隨著醫科達在中國市場本土化戰略的深入,2004年醫科達(中國)成立。
  • 北京精準放療技術落地新鄭 服務河南腫瘤患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歐洲和日本等國50%~60%的腫瘤患者需接受放療,在美國這個數字達到60%~70%,而中國還不到24%。除了學科發展局限,放療設備、放療物理師不足等原因,患者和大眾也對放療存在著眾多誤解。
  • 展品去哪了丨首屆進博會後,瑞典名企醫科達把「家」搬到了上海
    醫科達全球總裁兼執行長郝睿強的現場發言擲地有聲。伴隨著「進博能量」的持續釋放,來自醫科達的「進博會同款」正不斷叩響中國醫療界的大門。首屆進博會期間,在醫科達展臺,世界首臺高場強磁共振放療系統Elekta Unity,新一代伽瑪刀Leksell Gamma Knife Icon和新一代Elekta Axeese智能放射治療系統籤下數十單意向採購合同。
  • ...金沙洲醫院放療新設備與國際接軌,推動智慧精準放療新技術發展
    放射治療作為抗擊腫瘤的三大主流手段之一,其技術與設備的飛速發展為世界抗癌事業注入新的活力。「我們希望通過本次大會與各專科專家學者的交流,進一步推動先進放療設備在臨床上得到更深層次的應用和普及,讓腫瘤患者在放療下更好獲益。」作為本次承辦方之一,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副院長、國際腫瘤醫療中心執行主任兼放療科主任王洋指出。
  • 醫科達:去年展品「真香」今年期待更火
    醫科達中國區總裁龔安明至今仍記得第二屆進博會期間,短短5天達成價值過億美元的放療設備意向採購合同。如今大多訂單設備已在醫院投入臨床使用。「作為唯一連續參加過兩屆進博會的放療參展商,醫科達充分感受到中國市場對醫療最新技術、最新解決方案的渴望,以及中國醫療市場潛力。」
  • 醫科達劉建斌:技術創新將破題腫瘤精準放射治療
    (圖片來源:醫科達)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再過一個多月,全球首臺高場強磁共振發放療系統要在中國展示。這個計劃,讓醫科達(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醫科達」)中國區副總裁、市場總監劉建斌感到興奮又緊張:「這臺設備將是對傳統腫瘤放療技術的顛覆性創新。」
  • 圖解腫瘤放療利器 — TOMO
    TOMO是放療設備家族中的「高大上」和「白富美」,它目前已在河南的兩家大型醫院中「列裝」。
  • 抗癌新突破——BNCT
    中國科學家們一直在抗癌道路上探尋新的有效「利器」,而最近,他們又有了新的突破。今年九月,我國首臺自主研發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簡稱BNCT)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分部研製成功,有望為我國腫瘤治療帶來技術性革新。BNCT被認為是目前國際先進的癌症治療手段之一。
  • 瑞典醫科達將在進口博覽會展示最新腫瘤診療設備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今年11月在上海舉行,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展示最新產品的平臺,其中,由瑞典醫科達帶來的新型腫瘤治療設備將成為一大亮點。今日上午,瑞典腫瘤治療領域的領軍企業醫科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Elekta Instrument AB)與進口博覽局籤署了參展合同,將在本屆博覽會上帶來該公司最新的磁共振放射治療系統Elekta Unity,該產品是全球首臺結合核磁共振和放射治療兩大技術的醫療設備,可以大幅提升腫瘤治療的精準度。
  • 精準放療新技術新設備為腫瘤患者提供希望 王洋教授談第六代射波刀...
    精準放療新技術新設備為患者大大減少放療副作用,縮短康復時間 " 我們希望通過本次大會與各專科專家學者的交流,進一步推動先進放療設備在臨床上得到更深層次的應用和普及,讓腫瘤患者在放療下更好獲益。近十年來,我們放療設備的數量和技術在不斷追趕先進的西方國家,如今已經獲得長足的發展。"
  • :全瘤放療增敏同時抑制MDSC募集的新策略
    同時,MDSCs的存在幫助腫瘤誘導調節性T細胞的產生,進一步增強其免疫抑制性,共同削弱以細胞毒性T細胞為代表的抗癌免疫反應。遺憾的是,臨床常規治療手段如放射線治療及諸多化療方案,都存在治療後上調包括COX-2、IL-6、G-CSF、VEGF等細胞因子的可能,顯著提升脾臟或血行性MDSCs向腫瘤組織的募集,最終誘發免疫耐受以及腫瘤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