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丨張敬然
本文轉自:《荒漠甘泉》
「我想起我夜間的歌曲。」(詩篇77篇6節)
有一種唱歌的雀鳥,在亮光中不會唱歌。雖然主人竭力引它出聲,但它總是默然。有時偶然發出短而急促的一聲,但這不足代表它的歌喉。只有一個方法可以使它唱出最美妙的音樂來,就是在籠子上下四周罩上一層不透光的黑布。
有許多人都要在夜幕下降之後,才知道歌唱,傳說夜鶯在荊棘刺著胸口時啼鳴。夜晚才聽見天使的歌頌之聲,那是大喜的信息:「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馬太福音25章6節)這是在半夜——最黑暗的時候——報的信息。
人也是一樣;天色尚未黑暗,靈魂充滿了自己的安逸,怎麼能真正領悟神愛的豐富和甘甜呢?倒不如在最黑暗的處境中才能有所表現。
光明是從黑暗中出來的,早晨也是從夜晚滋長出來的。
詹姆斯.克裡曼歷訪巴爾幹諸國,尋找塞維亞流亡女王娜塔麗,他記述此行的信息中說:「在那值得紀念的旅程中,我第一次知道市場上玫瑰香油精的原料,產自巴爾幹山中。使我感到興趣的是,玫瑰必須在黑暗的半夜方可採摘,採花工作就在短短的一二小時內完成」。
「起初我覺得這個採集方式似乎是古代迷信的遺傳;後來深入調查,終於知道連科學家的實驗也證明了玫瑰花若在日光中採摘,它將損失其香味的百分之四十。」
對於人類的生活和文化,這確實是事實,不是兒戲幻想。——馬克李和也認同說(Malcolm J.McLeod)
願神祝福你,因為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
奉獻二維碼
本堂微信平臺提供的靈修短文或音頻,
僅供弟兄姊妹們靈修所用,不得隨意轉載。
Copyright © 無錫市基督教堂網絡事工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