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奧爾特雲,太陽系訪客的來源地!

2021-01-15 宇宙解碼

    很少有「宇宙來客」能像彗星那樣使得人類對它既敬畏又恐慌。特別是肉眼可見的哈雷彗星,在猶太教法典上寫道「每70年出現一次的星星會讓船長們犯錯」。


    1066年黑斯廷斯戰役之前哈雷彗星猶如厄運的徵兆出現在了天際,1456年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將其逐出了教會。



    而現代科學對待彗星則採取了更多實證的觀點。彗星是塵埃和冰的聚合體,在大橢圓軌道上繞太陽運動。當它們靠近太陽的時候,由於太陽風的吹拂而形成了壯觀的彗尾。現在我們甚至還知道它們發源自海王星軌道以外的柯伊伯帶。


    但是這裡也存在著問題。諸如1997年造訪地球的海爾-波普彗星,它們難得會出現在我們的天空中。因為它們的軌道非常長,因此不可能來自柯伊伯帶。許多天文學家對此的結論是,我們已知的太陽系被一個巨大的、由冰質天體組成的暈所包圍,這些天體是幾十億年前在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被從太陽附近「驅逐」到這裡的。


拍攝於美國加州約書亞樹國家公園的海爾-波普彗星照片


    這一片天空中的「荒漠」被稱為「奧爾特雲」,用以紀念1950年第一個提出它的荷蘭天文學家簡·奧爾特(Jan Oort)。這個包圍著太陽系的球形物質暈還從來沒有被觀測到過,但是如果長周期彗星確實發源於此的話,那麼奧爾特雲一定是非常巨大的,它所延伸的範圍可以達到柯伊伯帶外邊界的大約1,000倍。在這樣遙遠的距離上,它不再會受到太陽系行星的影響,相反銀河系和近鄰恆星對它的作用成為了主導。奧爾特雲可能就存在於我們的太陽系向星際空間過渡的某個地方。


1991年出現的科胡特克彗星一開始被認為是起源於奧爾特雲的


    不幸的是,如果要在奧爾特雲中搜尋X行星的話,那將是一個夢魘。對於望遠鏡來說,它太暗弱、太遙遠也太小了。同樣不幸的是,由此我們也錯過了通過統計和估算這些天體的大小來重建太陽誕生地並且一窺形成巨行星原始物質的機會。



    到目前為止,有關這些原初物質的信息都來自彗星和最大的柯伊伯帶天體,因為它們被認為具有類似的組成。「這就像是"瞎子摸象",」美國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哈爾·利維森(Hal Levison)說。


    儘管如此,但說不定在幾十年之後人們就能描繪出這頭「大象」的全貌了。奧爾特雲中的天體會使得遙遠恆星變暗或者發生衍射。雖然這些掩食所持續的時間只有幾分之一秒,但是天文學家將採用已經用於柯伊伯帶天體上的技術來測量這些天體的大小和距離。但地球大氣湍流造成的閃爍會使得地面上的望遠鏡無法探測到它們,不過未來空間望遠鏡巡天應該可以發現大量的奧爾特雲天體。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的問題。



    根據目前已知的長周期彗星的數目和軌道估計,奧爾特雲中含有千億個直徑大於1千米的天體,它們的總質量可以達到地球的幾倍。利維森說,這麼多的物質超出了目前的太陽系形成理論可解釋的範圍,這說明還需要對我們現有的模型進行細緻的檢查。

相關焦點

  • 奧爾特雲:一個包裹太陽系的巨大球狀雲團,是絕大部分彗星的故鄉
    地月系是包含地球的最小天體系統,也是我們人類最為熟悉的天體系統,目前人類正在對太陽系進行探索,那麼,地球所處的太陽繫到底有多大呢?還是不對,冥王星距離太陽的距離大約為40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為1.5億千米),而太陽系的範圍遠遠不止這個距離,要說明太陽系的範圍就必須提出一個天文名稱,那就是「奧爾特雲」。
  • 走進神秘的奧爾特雲,太陽系最遠的邊界,突破星際空間的最後屏障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設計出一種比現在快得多的旅行方式,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得弄清楚神秘的奧爾特雲。什麼是奧爾特雲?在我們太陽系最黑暗的地方有什麼在等待著我們?這是一個理論化的結構,由太陽系最外圍被太陽引力捕獲的物體組成,它是我們與其他星際空間之間的最後一道路障,也是一條鴻溝。天文學家們認為它是一個巨大的球形或殼層,覆蓋了太陽系的所有側面,主要由冰塊狀的空間碎片組成。奧爾特雲的確切大小和質量尚未得到驗證,但是根據數據推算,奧爾特雲中漂浮著數萬億顆冰冷的巖石,它們的大小千差萬別,有些直徑只有幾米,還些卻大如巨山!
  • 走進神秘的奧爾特雲,太陽系最遠的邊界,突破星際空間的最後屏障
    如果你能穿越奧爾特雲,你會看到什麼?人類的夢想是有一天能夠訪問遙遠的恆星系統和適宜居住的行星。但是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設計出一種比現在快得多的旅行方式,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得弄清楚神秘的奧爾特雲。
  • 太陽系的外殼——奧爾特雲
    1932年,愛沙尼亞天文學家恩斯特·朱利葉斯·奧皮克提出彗星是來自太陽系外層邊緣的雲團。但在1950年,荷蘭天文學家簡·亨德裡克·奧爾特便指出這個推論有矛盾的地方,即一個彗星不停來回太陽系內部與外部,終會被多種因素所摧毀,其生命周期決不會如太陽系的年齡長。該雲團所受的太陽輻射較弱,非常穩定,存在數百萬顆以上的彗星核,可以不停產生新彗星,去取代被摧毀的。另外人們相信,所有奧爾特雲彗星的總質量,會是地球的5至100倍。
  • 太陽系的第二位星際訪客來自哪裡呢?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太陽系的第二位星際訪客來自哪裡呢這顆彗星是繼神秘的「奧陌陌」之後,第二顆被觀測到的穿越太陽系的星際訪客。當它靠近太陽的時候,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這支天文學家團隊由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Martin Cordiner和Stefanie Milam領導。他們利用ESO位於智利安第斯山脈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波天線陣列(ALMA)觀測了2I/Borisov。
  • 神秘的星際訪客
    奧陌陌是一個闖入太陽系的天體,也是人類在太陽系探測到的第一個系外造訪的星際天體。不過,它究竟是什麼,是一艘外星飛船,一顆來自外星系的彗星,還是一顆小行星?這個問題曾經難倒全球無數天文學家。最近,天文學家交出了最新答卷:這位星際訪客,很可能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
  • 太陽系最遙遠的邊疆: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
    作者將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作為劃分戰略層次的一個邊界,可見這兩個名詞的重要性。那麼什麼是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我們來了解一下吧。為了讓大家有個直觀印象,先看下面這幅示意圖。眼尖的你肯定發現了圖中的旅行者1號飛行器,這個由美國宇航局的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在太空已經飛行了將近41年了,但是也就剛飛出日球層頂,還沒有正式接觸到奧爾特雲,以目前每天大約160萬公裡的速度,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1號宇宙飛船將在大約300年後到達奧爾特雲,而到達其外側邊界大約需要3萬年。柯伊伯帶
  • 太陽系的「外套」——奧爾特雲,是否隱藏著什麼秘密?
    (本文文末有彩蛋)1977年,美國發射了一個探測器,叫做「旅行者1號」,旨在穿越太陽系,飛到宇宙空間去。
  • 太陽系的極限之地奧爾特雲,這裡隱藏著什麼秘密,大家快來看一看
    今天我們要說的一個科學話題是奧爾特雲,這個是一個神秘的區域,也是我們太陽系最遙遠的邊界,在這裡擁有著很多的秘密,科學家為此進行了很多的努力,可是奧爾特雲依舊深藏在黑暗之中,讓科學家十分的無奈,不過科學家並不是一無所獲,起碼我們現在能夠了解一些奧爾特雲的事情,今天美女小倩和大家一起分享,由於我的個人水平限制,希望朋友們得到指正。
  • 太陽系神秘訪客到底來自何方?
    神秘的天體「Oumuamua」於2017年10月在太陽系內部被發現,這是人類發現的首個來自太陽系外的物體,由此在科學界引起了巨大轟動!奧陌陌的身份在科學界不斷變化,眾人的猜測褒貶各異。那麼星際物體「Oumuamua」到底來自何方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 最新研究顯示: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仍可能是外星技術
    【ALENG 自媒體】8月20日午間自媒體專稿,第一個闖入太陽系的神秘星際訪客Oumuamua究竟是一個自然物體,還是來源於未知的外星技術?最近兩年來,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處在激烈爭論的狀態。2017年10月19日,位於夏威夷的全景調查望遠鏡和快速響應系統(Pan-STARRS 1)望遠鏡發現了一個細長雪茄狀的神秘物體
  • 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可能由地球科學界聞所未聞的材料製成的
    1、有關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的新起源故事雪茄形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在2017年10月首次被科學家發現,由於其特別的形狀以及乾燥的表面,導致其與地球科學家見過的任何東西都不一樣。這些「氫冰山」或「氫彗星」有可能在太陽系中更普遍存在,這可以為地球科學家提供有關恆星和行星如何形成的更多新信息。勞克林指出:「它們的存在,將是對恆星形成雲暗陷條件的準確探測,並為了解產生恆星及其伴生行星的神秘過程的最早階段,提供了一條重要的新線索。」
  • 太陽系外圍有個彗星的「故鄉」,內有千億彗星,質量達上百個地球
    在我們太陽系的外圍,是一個被叫做奧爾特雲的東西,如果說我們的太陽系是一個雞蛋,那麼奧爾特雲就是雞蛋的蛋殼。不過要把奧爾特雲當做太陽系的邊緣的話,那麼太陽系這個「雞蛋」縱橫將達兩光年。奧爾特雲是太陽系中的彗星主要來源地,有很多彗星就出入於奧爾特雲和太陽之間,天文學家們估計奧爾特雲中包含著一千億顆彗星,總質量大約相當於100個地球的物質,這些彗星主要有塵埃和水冰組成,因此又有人稱奧爾特雲是太陽系的「冰庫」,它們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就存在了,是50億年前形成太陽及其行星的星雲之殘餘物質,並包圍著太陽系。
  • 曾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時隔3年,它的身份之謎依舊無解!
    曾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時隔3年,它的身份之謎依舊無解!宇宙中經常發生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其中有很多就在我們的周圍。大家還記得2017年突然造訪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嗎?它就是奧陌陌,它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 神秘星際訪客「奧陌陌」,並非一座氫冰山
    太陽系的神秘星際訪客「奧陌陌」。2017年,星際訪客「奧陌陌」(Oumuamua)以每小時19.6萬英裡的驚人速度飛過太陽系時,人們首先將它歸類為小行星。而當它後來加速時,人們又認為它更具有類似於彗星的特徵。然而,這個半徑為0.2千米的天體也不屬於後者——它的起源仍然是個謎。
  • 神秘星際訪客「奧陌陌」並非一座氫冰山
    太陽系的神秘星際訪客「奧陌陌」。2017年,星際訪客「奧陌陌」(Oumuamua)以每小時19.6萬英裡的驚人速度飛過太陽系時,人們首先將它歸類為小行星。而當它後來加速時,人們又認為它更具有類似於彗星的特徵。然而,這個半徑為0.2千米的天體也不屬於後者——它的起源仍然是個謎。
  • 奧爾特雲
    一、簡介奧爾特雲(Oort Cloud)是一個假設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雲團,布滿著不少不活躍的彗星
  • 最新研究表明,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可能不是一個小行星
    在緊急磋商後,天文學家首先排除了會對地球造成威脅的可能性,但是對於這個神秘的天體究竟是何物,天文學家卻一直沒有定論。由於一時不知道這個神秘的星際訪客究竟來自哪裡,天文學家就給這個天體起來一個名字:Oumuamua,夏威夷當地語言中表示「來自遙遠地方的訪客」。
  • 細說太陽系第二位星際訪客
    關於第二個來自於其他星系的星際訪客,我們了解多少呢?哈勃太空望遠鏡這一詳細的圖像給我們提供了許多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我們太陽系之外,有一位星際訪客這是星際天體奧陌陌的藝術圖當奧陌陌小行星橫穿我們太陽系的時候
  • 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揭秘天體與生命起源?
    /命名/ 神秘的遠方信使這顆有著深紅色外觀的天體,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給予了一個永久的科學名字1I/2017 U1。除科學名稱之外,科學家們還用夏威夷當地的土語命名它,意為「第一位來自遠方的使者」。也因此,這位星際訪客給科學家們留下了諸多謎團。奧陌陌長約100米,長短軸比例為6:1–10:1,遠遠大於已知太陽系內小天體的長短軸比例,具有極其特殊的狹長外形。它在運動過程中伴隨著快速旋轉,並且自轉軸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