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材料屬性建立上頜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初步探討

2020-10-24 生物力學有限元技術

【摘要】


目的 探討利用CBCT灰度值附材質法建立上頜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及材料屬性梯度劃分的合理性,為高效建立個性化上頜骨三維有限元模型提供依據。

方法 利用1例患者頜骨的錐形束CT數據,利用Mimics17.0軟體,經過表面處理、體網格化,按五種梯度(4、6、10、50、100)對材料屬性進行分配,和二分法建立的上頜骨三維有限元模型,在Abaqus6.12軟體中進行力學性質的有限元分析,尋找精確性和運算速度兼顧的材料特性分配梯度值。

結果 在五種不同梯度的實驗組中建立的上頜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梯度越細分,模型同樣越精細、顏色種類越多、不同顏色邊界越清晰;在上頜骨正中水平加載時,五種梯度的附材質法所得出的應力值間均無統計學差異,與二分法均有統計學差異;要求五種不同梯度在相同計算機配置下,同組CBCT數據下的有限元模型需要的時間隨著梯度的增加而延長。

結論 在上頜骨正中水平加載時,二分法在計算中會出現誤差;五種梯度中運算結果差異不大,但考慮到模型的精細及運算效率建議採用50梯度建模。

【關鍵詞】CBCT 上頜骨 有限元模型 材料屬性

有限元方法已廣泛用於口腔生物力學的研究,高效、準確建立個性化三維有限元分析模型是關鍵[1]。由於上頜骨不規則的形態結構影響模型的幾何相似性,目前的建模技術限制了應力分析環境的如實建立,同時上頜骨的異質性難以完全實現等,這些因素不僅影響上頜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而且影響模型的力學相似性[2,3]。本研究利用一例上頜無牙頜患者的CBCT數據建立上頜骨三維數字模型,對比不同材料屬性分配方法對有限元模型的力學特性影響,為該有限元方法在臨床有關快速建立和分析模型方面提供有關理論依據,同時更為該法對上頜骨的生物力學特性進一步研究打下基礎。


資料和方法


一、實驗對象

本項研究的時間為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研究通過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批准號:【2015】倫審字(Y10)號]。錐形束CT資料: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口腔科使用錐形束CT掃描機(NewTomVGi,QRSRL,義大利)拍攝的錐形束CT資料中篩選1例符合入選標準的影像數據。

入選標準:上頜牙列缺失,男性,年齡55~65歲,上頜骨形態完整、結構正常。選定圖像後聯繫患者,籤訂知情同意書。

二、數位化模型的修整

將錐形束CT數據(.dicom格式)導入Mimics17.0軟體,對區域進行分割,設定組織的閾值(欠明確)提取骨組織(欠明確)。通過模型優化利用逆向工程軟體GeomagicStudio12.0軟體(Geomagic,美國)精修模型,獲得上頜牙列缺失的上頜骨體網格化模型(圖1)。

三、實驗方法

1.實驗組:自動分配法(CT值賦材質法)

以CT灰度值為基礎,利用其與表觀密度(骨骼為排列疏鬆或緻密的骨小梁而形成的多孔性材料,大多是與外部不相通的閉孔,將含有閉孔材料的密度稱為表觀密度)和彈性模量之間的某種函數關係,計算CT數據得出骨骼彈性模量在不同密度下數值不同,然後根據標準的梯度進行材質的分配[4]。

體網格化的上頜骨模型再導入到Mimics17.0軟體中,依據公式來定義材質,泊松比(Poissonratio)為0.3。根據灰度值由公式可得出表觀密度,最後利用表觀密度得出彈性模量。

度}。將此公式輸入到 Mimics 的彈性模量計算公式格內,泊松比為 0.3 [8] ,分別選擇 4、6、10、50、100 個梯度劃分材料屬性,生成的 M1,M2,M3,M4,M5(圖2)。

2.對照組:二分法

人工手動操作區分出2個不同的區域。手動選取上頜骨最外圍的單元規定為皮質骨,其彈性模量為13700MP,泊松比為0.3;上頜骨的其它區域規定為松質骨其彈性模量為1370MP,泊松比為0.3,生成M6(圖3)。

3.有限元分析

實施正中面加載,約束於咀嚼肌附麗處,模擬咀嚼肌的影響[9]。各種方案賦值後的有限元模型分別在Abaqus6.12軟體中實施加載,400N正中水平加載於上頜骨時,選取上頜骨中央面左右兩側的連線做為觀察路徑,據公式得出在400N載荷的情況下6組模型的應力分布情況。


結 果


1.建模情況

實驗組從M1到M5的三維有限元模型中,顏色種類逐漸增多,各種顏色的層次、邊界清晰,模型構成更細緻。其中50、100梯度的模型在結構精細度、顏色的層次、邊界的清晰度等方面更佳(圖2)

2.應力分布雲圖

根據Abaqus6.12軟體結構靜力學計算方法獲取計算結果,得到6組模型在加載力下的位移及應力雲圖,以4分法的M1應力雲圖為例,其應力集中部位主要都為上頜正中部位、眶內側、外側、眶底區、顴骨等部位(圖4)。

3.應力及位移峰值

在五個應力集中部位分別提取應力及位移峰值,進行比較,可見隨著梯度的逐漸細分,應力峰值和最大位移趨於接近,變異程度越來越小(表1、2)。

經Fisher's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法進行組間多重比較,方差分析結果F=2.721,P=0.025。M6與其餘各模型之間有統計學差異(P<0.05),M1-M5之間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認為M6與其餘各模型在應力值上存在差異,M1-M5在應力值上不存在差異(表3)。

4.模型建立所用時間

在6組模型建立所耗時間上的比較,隨著梯度的逐漸細分,時間也依次遞增(表4)。


討 論


醫學圖像的三維重建通常是指利用人類的視覺特性,通過計算機對二維數字斷層圖像序列形成的三維體數據進行處理,將其變換為具有直觀立體效果的圖像來展示人體組織的三維形態,三維可視化技術就是利用一系列的二維切片圖像重建三維圖像模型並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技術。目前對CT數據的運用,已不僅僅停留在利用MIMICS,BONEMAT[10],AMAB[11]等計算機軟體,重新建立圖像的三維模型;根據CT數值的灰度值來決定有限元模型的材料特性,是數位化模型向生物模型轉換的一個關鍵環節,影響三維有限元分析的計算過程及其結果。所以一個良好的材料特性分配方案既能夠縮短時間,又能節省計算的成本,同時確保結果的精確性和有效性。

上頜骨的解剖結構比較複雜,用一個同質性的模型反映其結構性能可能不太準確[12]。本研究利用CT值賦值法,在Mimics的經驗公式中,通過CT灰度值[13],表觀密度與彈性模量三者之間的函數關係式來計算、模擬上頜骨的真實情況[14,15],還原了上頜骨的非均質性,符合上頜骨獨特的有限元分析特點,在某種水平上可以反應骨質特徵。本研究按照骨骼的理想化模型理論,按照材料的不同特性將實驗組分為5組。對照組為傳統二分法即兩種材質(皮質骨和松質骨)。骨骼的生物力學特性按傳統的方式,一般分為兩種:骨松質和骨皮質。但其實松質骨和密質骨是逐漸過渡的,二者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同一骨骼的松質骨在不同人體上的分布是有差異的。若在醫學建模軟體中按照松質骨和密質骨的材料特性就得到兩種不同範圍的閾值,這樣會使模擬的骨骼失真進一步影響結果,其次更不能符合個性化有限元研究的要求。

以上的理論都是把骨骼當作各向同質的材料來研究的,但其實骨骼內部的骨小梁結構非常複雜,表現大都是各形各異的。在本論文中,因為實驗條件有限,仍然將上頜骨當作一種各向同質的彈性材料做相似處理。圖2所示,每種顏色即表示一個梯度內的彈性模量,即為材料特性,實驗組五種梯度分配下確立的上頜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梯度值越來越細分,模型的解剖界限越明確、顏色間表面光滑。圖中的M4、M5模型與前三者相比,結構形態表達更精細、不同顏色的輪廓更清晰、色差反應的更直觀;有寫學者提出劃分越精細結果越準確,而更多學者提出合理的材料特性分配梯度標準是非常需要的,過度細分是不合理的,劃分越細,會使單元間有材質的不同,計算值驟然上升,從而不利於控制整個計算成本,而對於結果也沒有明顯改變。(本實驗中,所有模型分別加載400N正中水平靜態載荷時,應力全部聚集於上頜骨正中周圍、眶底區、眶內側壁、眶外側壁以及顴骨,都滿足正常頜骨生物力學結果[16]。M1-M5模型間採用LSD統計分析,檢驗結果P>0.05,認為各個模型間應力值不存在差異;M6與其餘五組模型間檢驗結果P<0.05,即存在顯著性差異,M6組分為2種材質即骨皮質、骨松質,說明材料被過少劃分時精確度下降影響運算結果。在4、6、10、50、100梯度下的運算結果差異不大,但梯度劃分越細建模耗時越長。儘管統計學結果表明實驗的五組中應力值沒有差異,但是在五種模型中50、100梯度的模型在結構精細度、顏色的層次、邊界的清晰度等方面更佳,而且50梯度耗時比100梯度少,在確保結果精確的前提下,儘可能實現運算的簡便性。因此建議選50梯度法建立上頜三維模型。

本實驗尚存在一定的缺點:

①本實驗建立的是無牙頜上頜三維模型,直接對上頜骨前部水平向施力,沒有加載在牙齒上的軸向力;

②本實驗所選上頜骨來自一例標本,以後需增加樣本加以分析。

FEA有道生物力學服務介紹


BUSINESS PRODUCT

01


承接醫學有限元分析項目委託

盆骨、腰椎、頸椎、肩關節、髖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義齒、種植體、上下頜骨、黏膜、牙冠 等分析。

02


醫學有限元分析培訓課程

  1. ABAQUS醫學有限元分析及SolidWorks醫學3D建模培訓
  2. ANSYS醫學有限元分析及SolidWorks醫學3D建模培訓

一對一教學,隨到隨學! 可選擇線上或線下培訓。

相關焦點

  • 人體面骨三維有限元模型重構及碰撞分析
    摘要: 本文實現了螺旋CT圖像構建面顱骨三維有限元模型過程,用CT斷層圖像輸入計算機,採用CT圖像三維再現軟體和CAD軟體構建輪廓線,用非規則形體、有限元軟體Ansys劃分網格。此模型包括上頜骨、鼻骨、淚骨、顴骨。六面體與四面體的網格細化到平均尺寸6mm,四面體的網格細化到平均4mm。
  • 基於CT人眶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摘要】目的 根據逆向工程的原理以及有限元方法,探索利用人頭顱CT圖像數據,建立人眼眶骨的三維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在UG軟體中對曲面重建實體模型,最後應用Hypermesh和ANSYS軟體對幾何模型進行有限元網格劃分和材料賦值,最終生成人眼眶三維有限元模型,並檢驗其準確性。
  • 肱骨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生物力學分析
    ,建立正常肱骨有限元模型,驗證模型的有效性並進行生物力學分析。方法:選擇一位青年男性志願者,對其上肢自尺橈骨上端至肱骨頭進行連續斷層掃描,得到CT圖像,將CT數據導入MIMICS軟體中,通過圖像分割、三維重建和材料屬性賦值,構建正常肱骨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軟體進行力學分析,與文獻中肱骨的生物力學數據相比較,以此驗證模型的有效性。
  • 基於CT圖像的長管骨有限元材料屬性研究及實驗驗證
    摘要:目的探討經酒精處理的新鮮人體長管骨個性化材料屬性定義的方法,以及骨骼材料數 目對有限元結果的影響。該方法首先通過 CT 數據獲取模型外輪廓線導人 CA D 軟體中建立幾何模型 ,在 CA D 軟體中進行材料賦予材料特性和網格劃分 ,建立三維有 限元模型 ,其特點是建模時間短 ,但無法個性化精確描述骨骼材料 的特性 。
  • 人體膝關節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其有效性驗證
    鮑春雨;郭寶川 ;孟慶華1 天津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訓練一系2 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市運動生理與運動醫學重點實驗室3 天津體育學院 體育文化傳媒系摘要:建立了人體膝關節三維數位化模型,為膝關節損傷的數位化研究奠定基礎;並基於有限元理論探討、研究了膝關節損傷發生的力學機制。
  • E-Max瓷嵌體三維有限元模型粘接界面應力分析
    三維有限元模型:是指利用計算機數學算法對口頜系統(幾何和載荷工況)進行模擬,利用簡單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單元),用有限數量的未知量去推算無限未知量的真實系統,可模擬口頜系統咬合應力施加環境,便於分析咬合應力與修復體、粘接界面和剩餘牙體組織的應力狀況,優化E-Max瓷嵌體洞型設計和黏結劑選擇。
  • 利用有限元模型驗證碳纖維材料超聲磨削工藝
    據挪恩復材劉工介紹,國內很多機構都針對碳纖維的加工工藝進行研究和試驗,某機構曾利用有限元模型驗證碳纖維複合材料超聲磨削工藝。如果你對此很感興趣,可以接著看下面的文章介紹。有限元建模碳纖維複合材料層合板有限元模型的單元類型為C3D8T,採用Sweep掃略網格劃分技術,運用Medial axis算法進行局部網格加密。
  • 口腔生物力學問題有限元分析的研究進展
    上下頜骨、牙及牙周組織等的力學模型建立有限元程序及軟體的強大建模功能和接口工具,可以逼真地建立三維人體骨骼、肌肉等器官組織的模型,並賦予其生物力學特性。傳統建模多採用磨片法、切片法、標本的人工測讀等方法。這些方法的缺點在於出錯率高,難以準確表達細部結構特徵。
  • 人體組織三維建模技術與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法是研究人體組織損傷機理的重要方法,由於人體組織結構的複雜性,如何建立高生物仿真度的有限元模型是有限元計算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其次,如何解決數值模擬中的高度非線性、流固耦合問題,是有限元模擬的關鍵。
  • 熱電冷卻器的有限元熱分析
    摘要:針對熱電冷卻器在電子設備散熱中的應用,參照冷卻器的材料屬性和工藝結構,在有限元軟體中構建其3D模型,並根據冷卻器實際工作環境加載參數,得到熱電冷卻器的穩態電壓雲分布和溫度場分布圖;根據仿真的熱特性結果,分析熱電冷卻器在電子散熱應用中的工作情況
  • 差動式幹選機整體機架有限元分析與優化
    但是,附屬設備的安裝會增大整體機架的載荷,靜力分析中按照整體重力加載到有限元模型中。1. 參振部件 2. 振動給料機 3. 整體機架圖1 差動式幹選機結構組成2 整體機架有限元分析2.1 整體機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應用UG NX 10.0 三維建模軟體,建立12 m2 差動式幹選機整體機架三維模型。
  • 生物醫療行業的有限元應用解決方案
    利用現有有限元軟體日趨強大和完善的建模功能及其接口工具,可以擬實建立三維人體骨骼、肌肉、血管等器官組織,並模擬其生物力學材料特性。可以模擬各種類型的邊界條件和載荷約束(幾何約束、固定載荷、衝擊載荷、溫度特性等),進行結構靜力學、動力學、疲勞、流體力學等各種類型的仿真模擬,從而獲得在不同虛擬實驗條件下任意部位的變形、應力/應變分布、內部能量變化、流動特性以及極限破壞預測等特性。
  • 飛機牽引車車架的改進設計與有限元分析
    安喜平 王 志 齊向陽 溫 琦 劉豔陽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083摘 要:以飛機牽引車車架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改進設計,對車架承受的外力及載荷進行分析計算,並利用三維建模技術建立了飛機牽引車車架三維模型,對其進行有限元靜態強度分析,得出車架的應力分布和最小安全係數,分析計算結果表明,改進設計滿足設計要求。
  • 有限元分析在醫學領域可以做什麼?
    利用現有有限元軟體日趨強大和完善的建模功能及其接口工具,可以擬實建立三維人體骨骼、肌肉、血管等器官組織,並模擬其生物力學材料特性。通過建立包括鼻上頜複合體、下頜骨及牙齒在內的顱頜面硬組織形態的三維有限元模型,用來研究顱頜面硬組織在正中矢狀面上的形態特徵及生長、正畸矯治、正頜手術引起的形態變化。也可以對下頜骨內固定下的應力遮擋作用進行模擬分析,對下頜骨體部、角部骨折在骨癒合的不同時期、不同的咬合形式及不同的內固定方法時的應力遮擋率進行計算分析。
  • 有限元法在足底筋膜炎生物力學研究中的應用
    即通過建立模型進行各種實驗條件的模擬分析,並將所有內部反應的力學信息以方程計算的方式呈現,利用有限雲法進行計算的精度相對較高,對於結構複雜的結構分析能夠實現較為準確的模擬 [25] 。對於骨骼數量多且形狀不規則的足部而言,有限元分析法可以利用其對複雜材料結構模型的重建能力以及模擬複雜邊界的能力,為足部生物力學的研究提供輔助性的研究方法 [27] 。
  • 南沙區全域有了三維地質模型
    6月25日是第30 個全國「土地日」,廣州被列為國家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示範城市兩年多以來,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工作有了較大進展,基礎地質與地下空間調查取得較大突破,已基本構建了南沙區全域及蕉門河~明珠灣一帶200平方公裡重點區域(精細化)的三維地質模型。
  • 女性骨盆三維有 限元模型構建及其側面碰撞分析
    本研究根據cT圖片提取相關數據,利用逆向工程軟體生成骨盆幾何模型,用有限元前處理軟體劃分網格,構建一個中國50百分位女性骨盆的三維有限元模型,並用Guillemot屍體實驗結果驗證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後用該模型進行側碰仿真模擬,研究骨盆在側面碰撞中的響應及密質骨厚度對骨盆剛性的影響。
  • 體動力學網格劃分技術在骨骼有限元建模中的應用
    田衛軍等[6]基於逆向技術製作骨盆環四面體有限元模型;曹立波等[7]建立及驗證兒童假人頭部有限元六面體模型。CFD網格劃分法是利用大型有限元前處理軟體Hyper Mesh的CFD-Tetramesh功能,將流體管道模型的外表面劃分為二維四邊形網格,以該二維網格做參考網格,向模型內部映射出若干層三維六面體單元作為流體邊界,再將模型內部劃分為四面體單元作為流體域[9]。
  • 基於ANSYS Workbench的外圓磨床的有限元分析及優化
    1 磨床的三維實體模型及結構分析所研究的外圓磨床三維實體模型是在solidworks中建立的,如圖1所示。圖1 外圓磨床三維實體模型圖1為現有外圓磨床的三維實體模型,該結構採用了分為前床身和後床身2部分,在床身裡面採用了多塊加強筋結構。利用solidworks的質量計算功能,我們得到現有結構的質量是1491.37kg,總體質量明顯偏重,由此可見,對其進行減重優化顯得尤為重要。
  • 【經驗分享】CAE工程師侃侃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有限元分析工程師
    接到設計工程師和生產工程師提出的問題時,先對問題做一個初步的判斷,是什麼樣類型的問題,然後對問題進行調查,做出是否需要進行下一步有限元分析的決策。>建立模型的方式; 計算結果的分析方法。 上面粗略地介紹了工程有限元結構分析的基本流程。從這個流程中,利用軟體處理一個設定好的問題只是其中的一個步驟。那麼在這個流程對前面提到的三個方面的技能和經驗是如何體現出來的?在整個流程中應該注意一些什麼關鍵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