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動力學網格劃分技術在骨骼有限元建模中的應用

2020-09-14 醫學有限元分析


體動力學網格劃分技術在骨骼有限元建模中的應用

FEA有道 FEA有道生物力學 前天


點擊下方「藍字」關注我們吧

鄧達人1,孟春玲1,馮敏山2,張剛1

(1.北京工商大學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北京100048;

2.中國中醫研究院望京醫院,中醫正骨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100102)

摘要:


目的:研究一種高質量、高效率的骨骼分網方式。

方法:結合骨結構的特點,將流體動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分網方法引入到骨生物力學的網格劃分中,用六面體單元模擬皮質骨,四面體單元模擬松質骨。

結果:採用CFD網格劃分技術能夠劃分出高質量的六面體單元,並且較好地模擬骨骼的結構特徵,可以實現計算機自動分網,分網花費時間約為傳統分網方法的1/5,有限元模型計算結果基本符合屍體實驗測量值。

結論:CFD網格劃分技術可應用於骨生物力學領域中,為複雜人體骨骼的重構探索了一條有效途徑。

關鍵詞:骨生物力學;皮質骨;有限元模型;流體動力學;網格劃分

在人體生物力學分析中,由於人體的解剖結構十分複雜,且構成人體的三維實體表面往往是不規則的自由曲面,故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有限元模型一直是一項非常重要而煩瑣的工作[1]。網格單元質量的好壞將直接決定有限元的計算結果,網格質量可能導致應力計算結果偏差達到7%~100%[2],低質量的網格甚至會導致有限元計算無法完成。

自1972年現代生物力學之父馮元楨首次將有限元法應用到生物力學研究以來,各國研究者先後採用了多種網格劃分方法,其中主要有四面體網格自動劃分法和六面體映射網格劃分法[3-5]。田衛軍等[6]基於逆向技術製作骨盆環四面體有限元模型;曹立波等[7]建立及驗證兒童假人頭部有限元六面體模型。作為最簡單的三維單元,四面體單元是常應變、常應力單元,計算精度較低,而且對於複雜的接觸條件常伴隨計算不收斂,無法滿足複雜載荷條件下的力學分析;當三維實體表面是十分複雜的自由曲面時,若全部採用六面體單元,人工分區比較困難,不得不對外觀做較多簡化,網格劃分耗時也較長,甚至在曲率變化複雜的畸形表面難以實現。

骨結構分為松質骨和皮質骨,皮質骨硬度和密度均很高,是骨的主要受力部分。同時,骨骼之間的非線性接觸問題一直是骨生物力學研究的重點,皮質骨表面應力梯度較大,故皮質骨需要採用精度比較高的網格。本研究結合骨結構的特點,將流體動力學(computer fluid dynamics,CFD)流體邊界層的網格劃分技術[8],引入到骨生物力學的骨骼網格劃分中。把皮質骨的外表面劃分為二維四邊形網格,以該網格做參考網格向模型內部映射出若干層三維六面體單元,用六面體單元模擬皮質骨;對於受力較小的松質骨採用四面體單元。二維四邊形網格劃分曲面時不用考慮人工分區和網格映射,受到曲面曲率變化的影響較小,無需對模型外觀做太多簡化[9];CFD網格劃分法吸收四面體單元分網簡單快速和六面體單元計算精度高的特點。研究工作為複雜人體骨骼的重構探索了一條有效途徑,為人體骨骼的生物力學分析奠定基礎。


1 骨模型傳統網格劃分方法


1. 1 四面體網格自動劃分法

四面體網格劃分方法是通過在所選區域內進行布點,然後將它們聯接成四面體,該方法是目前最流行的實體網格劃分方法之一,幾乎在所有的有限元前處理軟體中都可以實現該方法的網格劃分[10]。但是在網格三角化過程中,使用該方法對所生成的單元形狀難以控制,網格計算精度相對較低。如果通過增加網格密度提高精度又會導致計算量大大增加,對研究骨骼之間的接觸等複雜問題難以完成計算[11]。例如:田衛軍等[6]基於逆向技術的骨盆環三維重構與結構分析,其有限元模型採用四面體單元,椎體與椎間盤、恥骨聯合處以及小關節之間採用GLUE連接,將各個部分的模型粘連成一個整體,無法研究骨骼之間的接觸問題[12]。

1. 2 六面體映射網格劃分法

六面體網格劃分一般採用映射網格劃分方法。該方法通過適當的映射函數將待剖分物理域映射到參數空間中形成規則參數區域,然後對規則參數區域進行網格剖分,最後將參數域的網格反向映射回物理空間,從而得到物理域的有限元網格[9]。目前常用的網格劃分方法中,六面體映射網格劃分法的算法簡單、計算速度快、單元質量好、單元密度可控,因此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骨骼之間的接觸問題一直是骨生物力學研究的重點,由於該接觸問題為非線性問題,皮質骨表面應力梯度較大,故皮質骨需要採用精度比較高的網格;目前而言,六面體單元精度比四面體單元高,因此,皮質骨需要劃分為六面體單元,但是六面體分網無法實現類似於四面體的自動分網,當三維實體的表面曲率變化十分複雜時,六面體映射網格劃分法需要創建大量的輔助線,剖分模型網格映射的區域十分困難,故不得不對模型外觀做較多的簡化,劃分高質量的六面體單元需耗費大量的時間[13],甚至在曲率變化複雜的畸形表面難以實現。特別在研究畸形骨骼模型時,需要對網格模型進行反覆的更改,導致分網的工作量非常大。


2 CFD 網格劃分法


2. 1 CFD 流體邊界層分網

骨是一種具有獨特結構的高密度結締組織,大體結構分為松質骨(骨松質)和皮質骨(骨密質),前者分布於骨的內部佔全身骨量20%,密度低於皮質骨且富有彈性;後者位於骨外側,佔全身骨量80%,其硬度和密度均很高,主要用於發揮骨的支撐作用,是骨生物力學研究的重點之一[14]。

本研究根據骨結構組成及特點,將CFD中流體邊界層的網格劃分技術引入到骨生物力學中。CFD網格劃分法是利用大型有限元前處理軟體Hyper Mesh的CFD-Tetramesh功能,將流體管道模型的外表面劃分為二維四邊形網格,以該二維網格做參考網格,向模型內部映射出若干層三維六面體單元作為流體邊界,再將模型內部劃分為四面體單元作為流體域[9]。因此,在對骨骼進行有限元分網時,可以使用CFD網格劃分法,將皮質骨的部分採用精度高、不易分網的六面體單元,將松質骨的部分採用精度較低、容易分網的四面體單元。

2. 2 CFD 網格劃分法的分網過程

以某醫院提供的枕寰樞複合體模型為研究對象,採集CT斷層圖片,應用Mimics醫學影像處理軟體完成枕寰樞複合體的三維重建並獲取點雲數據[見圖1(a)]。

將枕寰樞複合體的點雲數據導入三維建模軟體SolidWorks,進行逆向建模,得出骨骼三維實體模型[見圖1(b)]。

使用大型有限元前處理軟體HyperMesh對骨骼的三維模型進行CFD網格劃分,將骨骼模型的幾何面劃分為二維四邊形網格見圖1(c)];

以二維四邊形網格為參考,向模型內部映射出3層高質量的六面體單元作為皮質骨[見圖1(d)];

再將模型其餘部分劃為四面體單元作為松質骨[見圖1(e)],

完成骨骼模型的網格劃分[見圖1(f)]。

CFD網格劃分法極大減小了分區的難度,保證了模型內部的網格質量;該方法根據模型的幾何面生成二維四邊形網格,保留了原模型的幾何特徵,降低簡化對模型精度的影響,由於二維四邊形網格劃分對象是曲面,劃分曲面時無需考慮網格映射,曲面的複雜程度對二維四邊形網格劃分造成的影響較小,故採用二維四邊形網格劃分幾何面比採用六面體單元劃分幾何實體的難度小;該方法能夠在保持模型幾何面形狀特徵不變的前提下,調整任意位置六面體單元層的厚度和層數,實現模擬皮質骨厚度不均的目的。圖2所示為樞椎網格模型的上關節面剖視圖,該關節麵皮質骨的最大厚度被調整為正常厚度的1.5倍;此外,通過控制外部六面體層厚度、層數和網格密度以及內部四面體的網格生長率,能夠再次調整骨骼模型的網格質量和網格密度。

採用CFD網格劃分法對枕寰樞複合體模型的枕骨、寰椎、樞椎等複雜的三維實體進行網格劃分,建立的最終模型如圖3所示。

圖3枕寰樞複合體的網格模型

該模型保留了骨骼的幾何特徵,骨骼接觸面網格尺寸為0.5mm,其餘部分網格尺寸為1.5mm,皮質骨厚度為1mm,由3層尺寸為0.33mm的六面體單元組成;模型包含103497個六面體單元和617784個四面體單元,單元類型包括C3D20、C3D8、C3D6、C3D4等。模型的單元質量見表1。


3 網格模型驗證


3. 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將HyperMesh製作的枕寰樞複合體網格模型,通過大型有限元軟體ABAQUS進行韌帶添加、材料參數賦值、接觸定義、設置載荷以及約束條件等,從而完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韌帶採用非線性彈簧單元模擬,彈簧加載點的選取參考各韌帶的生理解剖部位;將椎骨材料視為各向同性彈性材料,分別把骨性結構、軟骨以及韌帶賦予不同的材料參數,相關材料參數來源於已發表的文獻[15]。根據枕寰樞複合體的生理結構特徵,本模型的接觸發生在以下幾個部位:寰枕關節、寰樞關節、寰齒關節以及齒突與橫韌帶關節處的軟骨之間,且寰枕關節、寰樞關節分別具有兩個側方關節[14],故本模型共建立12個接觸面、6對接觸對,用於模擬各關節的接觸問題;樞椎椎體下緣採取完全約束,力矩加載點位於枕骨中上部,加載點與枕骨做耦合連接。

3. 2 模型驗證

通過計算枕寰樞複合體有限元模型在4種生理載荷下(前屈、後伸、側屈、軸向旋轉)枕寰、寰樞之間的相對運動角度,並與Panjabi等[16]1.5N·m載荷下屍體試驗數據進行比較,驗證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模型在4種生理載荷下計算的枕寰(C0~1)、寰樞(C1~2)間相對運動角度與屍體試驗結果見表2。

在1.5N·m載荷作用下,側屈運動中寰枕間偏轉角度比屍體實驗數據大10.3°;軸向旋轉中,寰枕間比屍體實驗數據大0.42°,本模型其他運動結果均位於屍體試驗數據範圍內。當1.5N·m外載荷全部施加於模型時,模型整體的最大旋轉角度發生在軸向旋轉運動。

通過比較有限元模型的計算結果與屍體試驗數據,證明採用CFD網格劃分法製作的骨骼有限元模型,具有較高的計算精度,能夠模擬複雜生理運動下的骨骼運動,對上位頸椎的臨床研究具有指導作用。

3. 3 網格收斂性分析

在有限元模擬運算中,不同的網格尺寸會對有限元計算精度產生較大的影響,網格尺寸越小,計算精度越高;但是過小的網格會大大增加模型的單元數目和模型解算時間步,故在建模中需要綜合考慮模擬精度和計算時間成本等要素[10]。

通過比較4組不同網格尺寸的枕寰樞複合體有限元模型在相同生理運動條件下(前屈、後伸)的計算結果,驗證不同網格尺寸對計算結果的影響。有限元模型的網格尺寸見表 3。

將4組有限元模型的計算結果與Panjabi等[16]在1.5N·m載荷條件下的屍體試驗數據及某醫院提供的1.5N·m載荷下屍體試驗數據進行比較,具體數據見表4。1~4號模型的收斂時間分別為27、6、8、3h。

通過表 4 可知:

(1)模型的網格尺寸越小,計算結果越接近實驗值。通過1、2號模型可以發現,隨著網格尺寸的減小,模型計算精度逐漸提高,但是隨著網格的減小其尺寸變化對計算精度的影響逐漸降低。同時,隨著網格尺寸的減小,模型計算的時間成倍增加,大大提高了計算的時間成本。

(2)由1、3、4號模型可以發現,模型計算結果受到接觸面網格尺寸的影響較大。較小的接觸面網格尺寸,能夠顯著提升模型計算精度[12]。


4 結論


根據骨結構的特點,把CFD流體邊界層的網格劃分技術引入到骨生物力學的骨骼網格劃分中。網格模型外觀逼真,較好模擬了骨骼的生理特徵;該分網方法綜合了四面體網格自動劃分法和六面體映射網格劃分方法的優點,降低了分網的難度,提高了模型的網格質量,保證了模型的計算精度;同時受到模型幾何面曲率變化的影響較小,保留了原始模型的幾何特徵,降低了簡化對模型精度的影響;此外,可以調節任意位置邊界層厚度,滿足皮質骨在骨骼不同部位厚度不一致的特點;分網後的模型通過控制外部六面體層厚度、層數和網格密度以及內部四面體的網格生長率,能夠再次調整骨骼模型的網格質量和網格密度。研究工作為複雜人體骨骼的重構探索了一條有效途徑,為人體骨骼的生物力學分析奠定基礎。




FEA有道生物力學服務介紹


BUSINESS PRODUCT

01


承接醫學有限元分析項目委託

盆骨、腰椎、頸椎、肩關節、髖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義齒、種植體、上下頜骨、黏膜、牙冠 等分析。

02


醫學有限元分析培訓課程

  1. ABAQUS醫學有限元分析及SolidWorks醫學3D建模培訓
  2. ANSYS醫學有限元分析及SolidWorks醫學3D建模培訓

一對一教學,隨到隨學! 可選擇線上或線下培訓。


我們服務過的客戶:(部分)


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 / 第二 / 第三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南方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部戰區總醫院、北部戰區總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第三軍區醫院、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廣州市正骨醫院、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雲南省中醫院、山東省臨沂市人民醫院、山東整骨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海南省人民醫院 等醫院。


科研院校:

南方醫科大學、中山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蘭州大學、南昌大學、雲南中醫學院、工業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電子五所、核動力四所、中航光電設備研究所、國科軍工、中科華核電技術研究院、等。

相關焦點

  • 噴丸殘餘應力場的有限元建模
    噴丸殘餘應力場的有限元建模平臺簡介;1、Pro/E簡介;Pro/Engineer是PTC旗下的一款大型的和業界最為主流的CAD/CAM一體化的三維軟體,它以強大的、基於特徵的參數化設計功能以及單一資料庫功能而著稱,它是參數化技術的最早應用者。
  • 基於CT人眶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最後應用Hypermesh和ANSYS軟體對幾何模型進行有限元網格劃分和材料賦值,最終生成人眼眶三維有限元模型,並檢驗其準確性。結論 利用螺旋CT技術並聯合使用Mimics軟體,逆向工程與有限元軟體構建的眼眶三維有限元模型,忠實於人體解剖數據,有較高的準確性,能夠滿足眼眶骨折生物力學分析的需要,為進一步進行眼眶骨折有限元分析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而快速的建模平臺
  • 生物醫療行業的有限元應用解決方案
    人類經過長期的勞動進化後,人體骨骼已形成了一個幾乎完美得力學結構。然而在對人體力學結構進行力學研究時,力學實驗幾乎無法直接進行,這時用有限元數值模擬力學實驗的方法恰成為一種有效手段。經過長期發展,CAE技術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應用,也取得了很多成績,尤其在人體生物力學研究中,更顯示出其極大優勢。
  • 有限元分析的發展趨勢
    縱觀當今國際上CAE軟體的發展情況,可以看出有限元分析方法的一些發展趨勢:  1、與CAD軟體的無縫集成  當今有限元分析軟體的一個發展趨勢是與通用CAD軟體的集成使用,即在用CAD軟體完成部件和零件的造型設計後,能直接將模型傳送到CAE軟體中進行有限元網格劃分並進行分析計算,如果分析的結果不滿足設計要求則重新進行設計和分析,直到滿意為止,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設計水平和效率
  • 肱骨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生物力學分析
    前言本文主要將醫學圖像三維重建技術和有限元分析方法有機結合,建立人體骨骼維有限元模型並進行生物力學分析,為之後研究分析中醫正骨手法作用下人體相關結構的生物力學改變形成體網格後,MIMICS中的FEA模塊可以計算出每個單元的灰度值,然後根據不同的灰度範圍定義相應的材料,也可以按密度、彈性模量或泊松比來定義材料,使其成為具有接近真實人體的材料屬性和物理特性。將完成體網格賦材質的模型輸出成Ansys文件,即可用於有限元分析。
  • 人體面骨三維有限元模型重構及碰撞分析
    摘要: 本文實現了螺旋CT圖像構建面顱骨三維有限元模型過程,用CT斷層圖像輸入計算機,採用CT圖像三維再現軟體和CAD軟體構建輪廓線,用非規則形體、有限元軟體Ansys劃分網格。此模型包括上頜骨、鼻骨、淚骨、顴骨。六面體與四面體的網格細化到平均尺寸6mm,四面體的網格細化到平均4mm。
  • 人體膝關節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其有效性驗證
    利用膝關節的核磁共振圖像,採用專業的醫學建模軟體,基於 3D 插補法,重建膝關節三維數位化模型。建立的完整的人體膝關節三維有限元模型包括骨骼、韌帶、軟骨等 14 個主要力學承載部件,結構完整、形態逼真。本文所建的模型高度模擬了膝關節的結構與材料特性,具有空間結構測量準確性高、單元劃分精細等特點。
  • 基於CT圖像的長管骨有限元材料屬性研究及實驗驗證
    現代醫用三維重建技術藉助計算機對生物組織連續 的 CT 圖像進行處理 ,獲得層疊 的 CT 圖像灰度 (H U )值 ,完整記錄骨骼的幾何模型信息和材料信息,並根據經驗公式 將每一點灰度值計算 出骨骼的表觀密度和材料參數,因而被廣泛用於骨骼有限元仿真中。
  • 有限元分析在醫學領域可以做什麼?
    然而在對人體力學結構進行力學研究時,力學實驗幾乎無法直接進行,這時用有限元數值模擬力學實驗的方法恰成為一種有效手段。經過長期發展,CAE技術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應用,也取得了很多成績,尤其在人體生物力學研究中,更顯示出其極大優勢。
  • 口腔生物力學問題有限元分析的研究進展
    本文綜述了有限元法在口腔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進展,其中,有限元法在口腔顱頜面外科中主要應用於顱骨牽張、頜面軟硬組織術後變化、骨折過程中頜骨的受力分析等;口腔種植和內科學中的應用主要集中於種植體、充填物對義齒、牙體及其相關組織應力分布的影響。
  • 人體組織三維建模技術與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法是研究人體組織損傷機理的重要方法,由於人體組織結構的複雜性,如何建立高生物仿真度的有限元模型是有限元計算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其次,如何解決數值模擬中的高度非線性、流固耦合問題,是有限元模擬的關鍵。
  • 沒玩過「有限元分析」,還敢說會3D設計?
    有限元分析作為一種數位化模擬技術,能夠有效解決複雜工程的分析計算問題,在機械製造、材料加工、航空航天、土木建築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浩辰3D軟體也特別設置了有限元分析 (FEA) 工具,幫助企業在創新研發方面實現質的飛躍。
  • 有限元分析在足部生物力學研究中的應用現狀(下)
    有限元分析在足部生物力學研究中的應用現狀(下)原創 FEA有道 FEA有道生物力學 8月1日點擊下方「藍字」關注我們吧彭春政;陸愛雲6.2材料特性足部有限元分析的結果受材料類型和單元格劃分的影響。6.4應用前景相信隨著計算機軟體邊界和表面提取技術的發展,能夠建立包含多種組織結構的有限元模型,儘量減少和避免建模過程中的簡化和假設,使有限元模型與真實情況更加相符
  • 利用有限元模型驗證碳纖維材料超聲磨削工藝
    據挪恩復材劉工介紹,國內很多機構都針對碳纖維的加工工藝進行研究和試驗,某機構曾利用有限元模型驗證碳纖維複合材料超聲磨削工藝。如果你對此很感興趣,可以接著看下面的文章介紹。有限元建模碳纖維複合材料層合板有限元模型的單元類型為C3D8T,採用Sweep掃略網格劃分技術,運用Medial axis算法進行局部網格加密。
  • 電梯層門機械強度有限元分析
    現代力學、計算數學以及計算機技術在硬、軟體方面的發展提高,使得有限元方法無論是在理論拓展方面還是在工程應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進步。在工程結構分析中,有限元方法已經成為應用最廣泛、最有效的數值方法之一,一些通用的或者專用的有限元軟體也相繼開發並實際投用[2]。文章以電梯層門有限元分析為例,描述有限元方法在電梯行業的推廣應用,以及對電梯結構分析的促進提高。
  • 有限元法在足底筋膜炎生物力學研究中的應用
    目前,有限元法在足部生物力學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成熟,其應用已經從最初簡單的僅包含部分足部結構的二維模型進行簡單的足部功能的靜態分析,發展到利用包含肌肉、韌帶、足底筋膜、軟組織、所有骨骼在內的更為完整的三維足部結構模型,進一步進行線性及非線性分析來研究靜態及整個步態周期過程中動態的足部功能、損傷機制、康復治療手段、康復器械以及特殊功能鞋及鞋墊的研製和開發
  • 大牛文章 有限元計算中的誤差來源與處理方法
    >1.有限元理論假設引入的誤差有限元這種數值計算方法,為了實現對現實問題的計算,引入一些力學假設,即(1)連續介質假設,認為計算模型是理想連續,沒有孔洞,即位移具有單值性,但是實際產品在加工中難以避免會引入初始的孔洞缺陷,例如鑄造件。
  • 多體動力學中更精確的實體接觸方法
    1引言多體動力學主要是研究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受力和運動關係。在物理環境中,物體之間的關係絕大部分都是接觸關係。不過,在多體動力學仿真時,由於物體之間的接觸關係很難精確的仿真,所以把一些有規律的接觸關係簡化為運動副鉸接、力元等建模元件,以提高建模效率和仿真精度。
  • 利用材料屬性建立上頜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初步探討
    ,在Abaqus6.12軟體中進行力學性質的有限元分析,尋找精確性和運算速度兼顧的材料特性分配梯度值。由於上頜骨不規則的形態結構影響模型的幾何相似性,目前的建模技術限制了應力分析環境的如實建立,同時上頜骨的異質性難以完全實現等,這些因素不僅影響上頜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而且影響模型的力學相似性[2,3]。
  • CAE在生物醫療領域中的分析與仿真應用
    CAE在生物醫療領域中的分析問題通常包括生物固體力學、生物與生理流體力學、細胞生物力學、康復工程力學、運動系統力學等。而隨著仿真分析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內外研究學者對醫療事業的不斷重視,在上述的五個方面從試驗和仿真分析以及解析計算三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仿真分析方面,不論是材料本構的開發,還是仿真手段的創新都有許多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