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的應用(一)——從三角形重心說起

2021-02-19 勝利數學工作室


向量是個「神奇」的工具。

今天,我們利用它研究與三角形重心、外心、垂心有關的性質。

1. 證明:三角形三條中線共點(重心)。

證明:如圖,設△ABC的三邊BC、CA、AB的中點分別為D、E、F,設中線AD∩BE=G;



所以三條中線AD、BE、CF共點G(稱為重心);並且重心G是中線上靠近中點的三等分點。

由上面的證明可知重心G滿足(O為任一點):


符合重心的物理意義。

2. 證明:三角形三條高線共點(垂心)。

證明:如圖,設△ABC的三邊BC、CA、AB的高分別為AD、BE、CF,設AD∩BE=H,下證CH⊥AB,則C、H、F三點共線,從而三條高共點。



3. 證明: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三點共線。


證明:如圖,設O、G、H分別是△ABC的外心、重心、垂心,延長AO交圓O於點D,由AD是圓O的直徑及H是垂心可知:

BD⊥AB,CD⊥AC,CH⊥AB,BH⊥AC;∴BHCD是平行四邊形;


O、G、H所在的直線叫歐拉線,我們順便探究一下與歐拉線有關的性質,感受一下這個性質的「神奇」之處:

如圖,設AB邊中點為F,CH∩AB=F',AD∩CH=C',C'F∩OH=O';



同理,如下圖,設AB邊中點為D,AH∩BC=D',線段AH中點為A';CA邊中點為E,BH∩AC=E',線段BH中點為B';可證O'到D、D'、A'、E、E'、B'三點距離相等,都等於△ABC外接圓半徑的一半。


綜上可知,三角形三邊中點(D、E、F)、三頂點在對邊上的射影(D'、E'、F')、三頂點與垂心連線段的中點(A'、B'、C')這九個點共圓(通常稱為三角形的「九點圓」),且該圓的圓心是歐拉線段的中點,半徑是原三角形外接圓半徑的一半。

如此精彩的結論不知能否引起你的興趣?上面兩圖中包含的「信息」很多,與歐拉線有關的性質也很豐富,大家可以自己探索學習,幾何的「絢麗」一定會帶給你前所未有的震撼!

2016年第一「發」,您的鼓勵是我堅持的動力!

相關焦點

  • 三角形重心性質的證明
    三角形重心性質的證明三角形的重心是中學數學中重要知識點,初中平面幾何部分、高中立體幾何部分均有涉及
  • 在△ABC中有向量GA+向量GB+向量GC=0向量能得出一個什麼樣的已知?
    向量GA+向量GB+向量GC=0向量,可以推出G點是重心在三角形ABC中,G是三角形內的一點,如果有向量GA+向量GB+向量GC=向量0,則該G點為三角形的重心。證明如下:、E、G、C在一條直線上;又因為向量BH和向量GA是同一個向量,所以也可以得到四邊形BHAG是平行四邊形,因為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相互平分,所以有HE=EG;根據上述可得出EG=1/2GH=CG,即EG=1/3CE,所以G點是三等分點,所以G點是三角形ABC的重心。
  • 三角形重心定義及性質
    重心是三角形三邊中線的交點,三線交一可用燕尾定理證明。證明過程又是塞瓦定理的特例。已知:△ABC中,D為BC中點,E為AC中點,AD與BE交於O,CO延長線交AB於F。  求證:F為AB中點。  證明:根據燕尾定理,S△AOB=S△AOC,又S△AOB=S△BOC,∴S△AOC=S△BOC,再應用從中點得AF=BF,命題得證。
  • 利用三角形重心性質渡劫選擇壓軸題
    利用三角形重心性質渡劫選擇壓軸題說起三角形的重心,多數學生都會想到三條中線的交點,然後便是實際應用例如頂起一塊三角形木板之類的問題,卻極少有更深入理解重心與中線之間的數量關係。而在選擇題最後一題,俗稱選擇壓軸題當中,這些「冷門」知識恰恰能派上大用場,甚至非它無解。
  • 向量共線及相關三角形面積求法實例一
    前面我們講到平面向量的共線定理及應用實例,下面我們再通過2個三角形中的實例來進一步夯實平面向量轉換及其在三角形中的應用。實例一:今天頭有點暈,先寫到這裡。
  • 向量共線應用與相關三角形面積求法實例二
    今天身體稍微好一點,於是小編繼續活躍一下,給大家介紹關於向量共線與三角形面積求法的第二個應用實例。快來跟我一起思考吧。實例二:注意觀察,此題就一個已知數據和一組關係式,但就這一個數據,加上關係式的推導,也將題目解出來了,並且解答過程並不複雜。此題充分說明,處理好向量之間的轉換及應用好共線的相關結論是非常重要的。
  • 高中數學:平面向量與三角形四心的聯繫匯總,建議收藏!
    三角形的外心,內心,重心以及垂心,在高考中考查是比較棘手的問題,現在課本中的內容,更加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與平面向量相結合在一起的,就更加難於掌握了。對於這一部分的知識,同學們一定要重視。向量它是高中數學中引入的重要概念,作為解決幾何問題的一個重要工具。今天邱崇學長就平面向量與三角形四心的聯繫給大家做一個歸納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實際練習一下,多加重視,一定可以搞定這一問題的。每天分享邱崇學長數學秒殺乾貨,還不快來關注我!
  • 高中數學:三角形「四心」的向量表示問題解析,建議收藏列印
    向量本身是一個幾何概念,具有代數形式和幾何形式兩種表示方法,易於數形結合,而且向量問題在進行數列結合時具有新形式、新特點,因此可稱為高中數學的一個交匯點,三角形的「四心」(外心、內心、重心、垂心)是與三角形有關的一些特殊點,各自有一些特殊的性質。在高考中,往往將「向量作為載體」,對三角形的「四心」進行考查。
  • 三角形重心的常用性質
    中午午輔導時學生問了一道題目如下:例、如圖,G為△ABC的重心。
  • 中考數學複習指導:三角形的重心
    中考數學複習指導:三角形的重心   已知:△ABC中,D為BC中點,E為AC中點,AD與BE交於O,CO延長線交AB於F。求證:F為AB中點。   證明:根據燕尾定理,S(△AOB)=S(△AOC),又S(△AOB)=S(△BOC),∴S(△AOC)=S(△BOC),再應用燕尾定理即得AF=BF,命題得證。   重心的幾條性質:   1.重心和三角形3個頂點組成的3個三角形面積相等。   2.重心到三角形3個頂點距離的平方和最小。
  • 27、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與平面向量的應用
    2.解決涉及幾何圖形的向量數量積運算問題時,可利用向量的加減運算或數量積的運算律化簡.但一定要注意向量的夾角與已知平面角的關係是相等還是互補.平面向量的模及應用思考求向量的模及求向量模的最值有哪些方法?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三角形的重心公式證明
    重心是三角形三邊中線的交點,三線交一點可用燕尾定理來證明。   三角形的重心   已知:△ABC中,D為BC中點,E為AC中點,AD與BE交於O,CO延長線交AB於F。求證:F為AB中點。
  • 三角形的內心、重心、垂心和外心
    三角形的內心:三角形三條角平分線的交點,即內切圓的圓心。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三條中線的交點。它具有如下性質:①  三角形重心把每條中線分割成1∶2的兩部分。即OA=2OD,OB=2OE,OC=2OF②  重心坐標是三個頂點坐標的平均數,即③  重心和三角形3個頂點組成的3個三角形面積相等④  重心到三角形3個頂點的距離的平方和最小⑤  重心是三角形內到三邊距離之積最大的點3.  三角形的垂心:三角形三條高的交點。
  • 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和內心的認識
    重心:三角形三邊中線交於一點,這一點叫三角形的重心。任意三角形的重心都在三角形內部:證明三角形的重心交於一點:性質:1.三角形的重心到邊的中點與到相應頂點的距離之比為 1∶ 2;2.重心和三角形3個頂點組成的3個三角形面積相等;3.重心到三角形3個頂點距離的平方和最小。垂心:三角形的三條高交於一點,這點稱為三角形的垂心。
  • 三角形的「五心」,你真的掌握了麼?最全,內含奔馳定理,歐拉線
    三角形的五心問題在高中課本中並沒有直接給出,但是高考中卻時有出現,如果沒有對此進行有效研究和訓練,碰到此種問題,即使是尖子生也會一頭霧水,筆者針對這個問題專門對三角形的五心進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其中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內心我們在這裡會做重點介紹,旁心由於高考並不多見,在這我們只做簡單說明.
  • 這組必備、通用的向量基本技能,是有效解決向量應用問題的落足點
    註:空間向量不在本專題範圍之內2.③ 幾何方式(常用於平面幾何有關問題)向量由有向線段來表示時,可利用向量運算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三角形法則、多邊形法則進行求解。提示:記不清方向的同學,也可以通過加法三角形來記憶——減向量、差向量應首尾相接,且其和等於被減向量,即三者構成加法三角形,如圖:溫馨提示1:在平面幾何有關問題中,需要時可根據向量運算的幾何意義,將向量問題轉化為平面幾何問題來進行便捷地求解。溫馨提示2:需要時,可把兩向量相減看成「被減向量+減向量的相反向量」來求解,使向量運算更直觀、更便捷。
  • 三角形的內角平分線定理及重心性質
    三角形內角平分線定理     我們在學習三角形一章內容時候
  • 向量在不等式中的應用,向量這點需注意!帶你精密解析,透徹見底
    圖一這是一個向量與不等式結合的題型,這裡將向量運用在三角形中,就需要結合圖形來理解和使用向量。為什麼說這道題是向量與不等式結合呢?03向量的知識點[知識點一]根據向量加法的法則可得出結論:在△ABC中,向量AB+向量AC=2向量AD,則D是BC邊上的中點;若D是BC邊上的中點,則有向量AB+向量AC=2向量AD.
  • 高考數學常考題,橢圓題,重心的妙用——聯結韋達定理的紐帶
    圖一這道題的主要要知道兩個知識點:第一,要知道向量OC+向量OD+向量OB=0向量能得出什麼結論;第二,就是如何將這個知識點「向量OC+向量OD+向量OB=0向量」與三角形面積BCD的聯繫,如何與韋達定理聯繫。
  • 如圖△CDE重心為G,咋確定G點求出AG與面ABCD夾角正弦值?須知這些
    主要是如何求解第二問,在第二問中要求的是三角形CDE的重心G與點A確定的直線與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而這裡的G點並不好確定下來,因為G點所在的三角形是一個普通的三角形,且三邊無法全部求解出來。那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