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只要了解它,就不再可怕

2020-11-30 曉風地理

地震,這個自然現象可能每個人都體驗過。大地震因為其破壞性強,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大部分人都談虎色變。經歷過大地震的人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未經歷過的人們,也期望能預測地震,很好的避開它。然而,以現代科學技術水平而言,地震是無法預測的,任何能預測的話語,尤其是把地震震級和發生時間說得十分精準的那種,首先要考慮是謠言。不過,我們可以了解地震,學會應對地震,這樣在大地震來臨時,我們的生存機會將會大大增加。

關於地震一些小常識

地震的產生離不開地震帶,而地震帶通常處於板塊交界的位置,比如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同時造就了喜馬拉雅地震帶。地球上有三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地震帶和洋中脊地震帶。很不幸的是,我們國家處於前兩個地震帶上,所以我國也是一個多發地震的國家,防震意識對於大家來講很重要。

從中國地圖上來看,我國地震帶由東向西主要有:環太平地震帶(長白山、臺灣和福建沿海),郯廬地震帶(郯城到廬江,主要經過遼寧、渤海和山東),華北地震帶(主要經過京津冀晉),賀蘭山-橫斷山-滇東一帶(包括寧夏,雲南以及近期地震比較活躍的四川),喜馬拉雅地震帶,以及天山地震帶。

地震有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之分,自然界發生的地震即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主要是工程爆破和核試驗等。震源深度小於60千米的地震是淺源地震,通常對人類有較大影響的,都是天然的淺源地震。而深源地震由於在地下傳播過程中能量損失較大,對人類影響就較小。

我們用震級來衡量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震級每升高一級,其能量釋放相當於前一級的30倍。所以2008年汶川8.0級地震釋放的能量是2017年九寨溝7.0級地震的30倍。而對於人類的影響程度,即地震破壞程度的衡量,則引入了地震烈度這一概念。汶川地震和唐山地震的震中烈度,都達到了11級。

有了震級為何還要烈度這一概念呢?其實,地震震源深度的不同,距離震中遠近不同以及地表地質情況地形等的不同,都會造成地震對於人類的危害程度不同。以汶川地震為例,震中汶川以及北川的烈度是11度,綿竹市、都江堰以及甘肅省隴南市烈度為9度,而西安、重慶以及蘭州烈度僅為5度,5度及以下地區僅僅有感,對人威脅不大,故而烈度對于衡量哪些地方是地震重災區很重要。

我們把發生地震的位置稱為震源,通常自然地震震源都在地下幾千米到幾十千米的深處。震源在地表垂直投影的位置就是震中,汶川地震震源就在汶川的地下,而汶川就是震中。震源到震中的距離,即震源據地表的距離,就是震源深度

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爆破或者核爆等人類相關活動產生的,因為震源深度很淺甚至在地表,所以我們會看到0千米的地震,通常就是人工地震。接下來主要說一下天然地震。

我們腳下是地殼,地殼平均厚度為33km,地殼的巖石都會受到許多力的作用,比方上層的壓力,下層的支持力,而與地震相關的,主要是巖石水平方向受到的左右兩側的壓力。我們可以想像地下的巖石就像一根雪糕木棍,當捏住木棍兩側用力往上撅的話,木棍會先變形,而超過其變形的極限後,木棍就會斷裂成兩半。地下的巖石亦然,兩側擠壓作用增大後,會先變形,而受力大於其彈性極限後,巖石發生破裂,沿著破裂位置,斷裂的兩側會發生滑動,地震就產生了。

巖石受力如下圖,開始時受力較小,巖石處於彈性階段,受力逐漸增大,巖石變形也逐漸增大,當達到C點屈服強度時,巖石受力靠巖石變形緩解已經很難,就好像竹子掰彎到弓形,要斷不斷的感覺。當受力達到D點時,巖石發生破裂,繼而引發地震。

地震產生後,在地殼中以地震波的形式傳播分為橫波S波)和縱波P波)。縱波的振動方向和傳播方向一致,會疊加起來,傳播速度較快,其給人的震感是上下顛簸。橫波的振動方向和傳播方向垂直,傳播速度較慢,其給人的震感是左右晃動。因為縱波和橫波的速度不同,地震時,人們會先感覺到縱波,然後橫波才到來,而對人類威脅最大的就是橫波。

地震可預警 但不可預測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發的微博投票顯示,有很大一部分網友對於地震預警不太了解。其實,地震預警和地震預測完全不同。地震預測指的是在地震發生之前做出預測,而地震預警是地震發生後,給地震波還未達到地區的人們以提醒,有更多時間來應對地震,降低地震帶來的危險。

地震預警現在我國已經做得很好,成都高新減災所研發的「地震預警」可以在地震波達到前警示用戶,多爭取幾秒至幾十秒的逃生避震時間。許多城市尤其是四川,在地震發生後,電視臺會發出地震預警,城市也會響起地震警報提醒人們躲避。而由於地下巖石種類不同,受力情況複雜,巖層厚度不一等等因素,現有科技無法做到地震預測,但凡準確預報天然地震震級,發震時間以及震中的,通通可以視為謠言、騙子。地震信息只可以相信政府和地震臺網發布的,個人發布的一定不可信。現在有很多人打著地震臺網的旗號發布地震謠言,一定要自己核實後再考慮轉發,切勿信謠傳謠,謠言對人們造成的傷害是不亞於地震本身的。

地震發生之後,震中附近的地震臺會先收到地震波,然後由電腦經過計算,得出震中及震級,再通過電磁波的方式傳遞給每個用戶,於是用戶便能知道地震波還有多久達到自己所在位置。由於電磁波的速度等於光速,比地震波速度要快得多,用戶就可以先接收到地震預警信息,提前避險之後地震波才會到來。相關研究表明,地震預警時間為3秒,傷亡率可減少14%;預警時間為10秒,傷亡率可減少39%;預警時間為20秒,傷亡率可減少63%。

利用地震預警的幾秒到幾十秒,我們可以提前找好躲避地震位置,如果有幾十秒的話,就可以考慮跑出房屋找個空地避險,如果只有幾秒就建議屋內就近躲避了。不過如果不幸自己身處震中的話,地震預警就沒用了,地震臺和我們自身收到地震的時間差不多,感受到地震後應冷靜避險。

地震時應合理避震

地震發生後,或者收到地震預警後,我們首先需要冷靜下來,然後選擇合適的方式避震。應急避震的基本準則是:震時就地避險,震後迅速撤離

地震發生時,如果所處是樓房一層或者平房,且室外比較開闊,可以跑出房屋躲避地震。如果是二層以上樓房,因為地震時間短、強度大,人容易站立不穩,且門窗可能發生變形打不開,應首先選擇室內避震,切記不要跳樓,不要前往陽臺等不結實的位置。

室內避震優先選擇開間小有承重牆的地方,比如衛生間,儲藏室。也可以選擇在堅固的家具旁,如床、沙發、桌子等,如若房屋倒塌,會形成有利於人生存的三角空間。在避震時,個人需要降低重心,採取蹲下或者趴下的姿勢,減少砸到自己的可能性,頭部最好有枕頭和衣服等可以遮擋的軟物,起到緩衝作用。地震過後,應迅速跑出樓房,高層居民不要搭乘電梯。

如果地震發生時身處戶外,應躲開立交橋、煙囪等高大建築,防止其垮塌砸到自己,儘量選擇空曠的空間,如廣場,操場,籃球場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要避開危險老舊房屋,山崖,高壓電線,變壓器等。

唐山大地震由於發生時間在凌晨人人熟睡之時,許多人還未做出反應就被房屋倒塌掩埋,導致傷亡慘重。而地震時我們能做出合理應對避險的話,生存的機率將會大大增加。

地震預防

地震雖然無法預測,但是我們可以做好地震預防。由於我國不同地區地質情況不同,地震風險等級不同,為此專門制定了《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用以規範房屋的抗震等級。其中,北京大部分區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汶川、北川、九寨溝、唐山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上海大部分區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武漢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所以在2010年後,按照標準所蓋的樓房,已經可以達到當地設防烈度的要求,通常的地震我們不必擔心。

在地震高發地區,如日本,還會採用輕質、高強、高韌材料來建造房屋,如木、樹脂、碳纖維、輕鋼等,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也不至於對人造成太大傷害。

另外,房屋中一些小的抗震構造也很有用,例如中國古代的鬥拱。唐代的佛光寺,遼代的應縣木塔得以保存至今未垮塌,鬥拱構造至關重要。現代建築中,經常會安裝阻尼器,用來減震效果良好。

相關焦點

  • 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爆發,場面觸目驚心,比地震還可怕
    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爆發,場面觸目驚心,比地震還可怕有人說2020年是註定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發生了太多事情,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也讓人們見到了,在大自然的面前人類是多麼的弱小無助,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爆發,場面觸目驚心,比地震還可怕。
  • 為什麼地震後有的地方會長出白毛?千年未解,它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地震後有的地方會長出白毛?千年未解,它到底是什麼?其實,地震後有的地方會長出白毛,最早在公元525年的時候就有記載,南京在那次地震之後地面長出高達兩尺的白毛,而之後的公元548年、788年、832年等不同時間的地震災難,也都出現了類似現象的地震史料記載。
  • 蒙古發生6.8級地震 親眼目睹太可怕!下一次地震在哪裡?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1月12日5時32分(當地時間1月12日5時32分)在蒙古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51.28度,東經100.50度。震中5公裡範圍內平均海拔約1642米。
  • 地球板塊停止運動有多可怕?比它帶來的地震和火山爆發更傷
    大自然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這個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就是來自地球的板塊運動,地球板塊至少已經持續運動44億年,它創造了我們的山川和海洋,同時也帶來了可怕的地震和火山爆發。由於板塊運動,地球上每一秒鐘都有新的陸地誕生,但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最終,地幔會冷卻下來,當冷卻到一定程度時,板塊運動也將停止。
  • 歷史最強地震有多可怕?9.5級的智利地震,引發海嘯中國都受影響
    確實如此,地震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只是有時候它小到我們無法察覺,但是有些大地震的威力卻遠超想像,後續的影響更是巨大。這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別的自然災害能夠控制的這麼好,而地震不行呢?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什麼樣的呢?什麼是地震?在了解最強地震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地震!
  • 歷史最強地震有多可怕?9.5級的智利地震,引發海嘯中國都受影響
    但是地震和地震引起的海嘯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這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別的自然災害能夠控制的這麼好,而地震不行呢?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什麼樣的呢? 什麼是地震? 在了解最強地震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地震!
  • 世界最強地震9.5級,地震一個等級相差32倍,15級地震有多可怕?
    人類也只能在前幾分鐘預知到而已,並不能夠避免它的發生。面對這樣可怕的災難。人類建造的一些高樓大廈和一些建築物將會變成像紙一樣的脆弱。按照現有的算法,地震震級每相差一級,其能量相差32倍,所以如果有15級地震,其能量將會是汶川8.0級大地震的34,359,738,368倍,也就是19萬億顆廣島原子彈集體爆炸的場景。
  • 地震其實沒那麼可怕,只要注意正確的防護措施,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
    地震還在瓦哈卡州海岸引發了一場小型海嘯,但暫時沒有人員傷亡的跡象。 墨西哥國家地震局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4時30分共發生447次餘震,最強烈的一次餘震強度達4.6級。 那地震如果來了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 唐山地震,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帶你快速了解地震
    但這次地震仍讓大家感到不適,因為在1976年的時候,唐山就已經發生過一次強烈的地震,23秒的7.8級地震,帶來的後果就是死傷無數。據事後統計,唐山大地震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以上,超過24w人死亡,16.4萬人重傷,被稱為20世紀最嚴重的地震第三。
  • 地震究竟有多可怕?15級地震就可以毀滅地球!
    大自然之中孕育著無數的生物,但是大自然的災害也是十分的可怕,你知道地震究竟有多可怕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美麗大大自然孕育了我們,可是由於人們過度的破壞環境和生態平衡,天災也是越來越頻繁。目前世界上紀錄等級最高的地震為9.5級,是人類歷史上危害最廣範圍最大的地震,這場地震就發生在智利。
  • 比地震更可怕,你需要知道的關於泥石流的一切知識
    泥石流其實是一種極其可怕自然災害,一旦發生以後,逃生的機率非常的低,甚至絕大部分時候它比地震這些發生的時候要可怕很多。泥石流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當它發生時,泥沙碎石夾在樹木從幾百米高的山坡傾瀉而下,隨著其不斷的向下衝擊速度會越來越快,高速的泥漿攜帶石頭產生巨大的動能,幾乎可以摧毀沿途所有的阻擋之物。
  • 耳嗚再起有地震? 臺兩男子據稱具「聽地震」能力
    中新網10月26日電 臺灣有兩名男子的耳朵可謂神奇,據島內媒體報導說,兩人的耳朵可以聽出地震!  據了解,兩名因地震會引發耳鳴的男子分別為陳建彰和李振吉。據陳建璋說,十幾年來只要右邊的耳朵一聽到高頻率聲音,一星期內就會發生芮氏規模6到7級的地震,可怕的是,前兩天他又聽到高頻率聲音,而且跟以前聽到的很不一樣。十幾年來,他已準確預測了世界各地的多次大地震。
  • 人類史唯一次精確預測的地震 以及它背後的真相
    然而,這種可怕的平靜卻讓營口地震局的專業人士極為不安,因為邢臺地震之前,就是按這樣「密集小震——平靜——大型地震」的模式發展的。極有可能,一場超過6.8級的地震即將發生在營口和它附近另一個小縣城——海城之間。
  • 板塊運動帶來可怕的地震和火山爆發,但如果停止運動會怎麼樣?
    同時也帶來了可怕的地震和火山爆發。隨著地球逐漸穩定,它開始慢慢冷卻,之後地球進入了我們熟悉的層狀結構,有一個緻密的內鐵核,一個液態的外核,上下地幔和地殼組成。雖然我們一直在試圖了解地球,但是我們知道的還是太少了,人類最深的地質探測活動——科拉超深鑽孔也不過才12,262米,這相對於巖石圈的120,000米相差甚遠。但是基於我們對地球30億年前到現在的巖漿活動強度的了解,可以計算出地幔的冷卻速度,於是得到了14.5億年這個時間。
  • 地震到底有多可怕?看看史上最大地震,毀天滅地分分鐘的事!
    地震到底有多可怕?看看史上最大地震,毀天滅地分分鐘的事!11-16 14:36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地震到底有多可怕
  • 唐山時隔40多年又發生地震,地震前有沒有預兆?該如何避險?
    時隔40多年,今天唐山又發生地震,北京都有明顯震感,還好!這次地震震級不大,影響不是特別嚴重。(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有一種說法就是地震前青蛙跑到馬路上,而且一動不動,就是你用腳踩它也不會跑。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地震雲,地震雲跟其他的雲不同,非常的恐怖可怕,而且顏色很深很恐怖的樣子,當然了,這兩種情況或許很少有人見過。還有說井裡冒熱水,狗兒亂叫雞亂飛,蛇和蚯蚓跑到路上來就不動了。這些情況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們也只能作為參考。如果真的發生地震了,那我們該如何避險呢?
  • 轉基因食物真可怕?很多人都拒絕,先了解清楚它來源,再怕也不遲
    很多人都是「談基因色變」,「常識」告訴我們,轉基因肯定是不好的,吃了對身體不好,轉基因太可怕了。長久以來,身邊的人都這麼跟你說,你自然而然就相信了。所以我們一看到轉基因食物就避而遠之,那麼轉基因食物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可怕嗎?
  • 都希望地震越少越好,為何科學家還要進行「人工地震」實驗?
    根據數據顯示,在地球上,平均每年都會發生約500萬次以上的地震,人類可以明顯感覺到的地震多達5萬次,其中會造成一定破壞的地震則約為100次每年。看起來地震是不是非常多?可是,科學家們卻仍然覺得「不夠多」,甚至還會製造「人工地震」,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9.5級地震究竟有多可怕!
    說起地震,每個人心中都會心生恐懼,因為近些年我國也時有發生,比如2008年的8.0級汶川大地震和7.1級青海玉樹地震,還有1976年的7.8級唐山大地震,這次地震死亡人數24萬多,也造成16萬餘人重傷,在人類地震史上死亡人數排名第二,僅次於1920年我國寧夏的海原地。
  • 黑洞很可怕!霍金:掉進去都被扯成麵條,可是大家卻對它充滿興趣
    怪獸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可琢磨的怪獸,人類所掌握的一切經典物理學,在它的面前,就跟它所吞噬的食物一樣,沒半點用武之地!天文物理學上的地震!哪怕我們無法用眼睛看到,但利用它的特性,及人們對於它理論與了解,他們還是勾勒出它的樣子!黑洞理論,從愛因斯坦的拒絕承認它的存在,到霍金大爆炸的產物,再到如今最通用的說法:大質量恆星死亡時的產物!不管你是否認同,它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