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創傷速查百度地圖,第一時間獲取創傷中心地址及路線

2021-01-21 光明網

身體受到意外創傷,如何高效就醫?據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我國,每年因創傷就醫的人數高達6200萬,每年因創傷致死的人數達70-80萬,約佔死亡總人數的9%。而目前,各地創傷中心雖在大力發展建設,但由於公眾不了解醫院的救治特色、救治能力,遇到緊急情況時仍不知去哪裡就診最合適。針對這一情況,百度地圖近日對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及中國創傷救治聯盟認證的醫療機構進行了標註,方便公眾第一時間通過百度地圖找到最近的創傷中心,及時獲得救治。

(圖示:百度地圖為醫院標註「創傷中心」標籤)

國家創傷醫學中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文批准成立,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為主體單位,承擔著全國創傷醫學及創傷救治中的各項技術指導,以及嚴重創傷規範化救治體系建設、創傷救治網絡建設、國家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援救治、創傷相關知識健康宣教等公益性任務。

據悉,首批添加「創傷中心」標籤的醫院共有十家。公眾可在百度地圖中直接搜索「創傷中心」、「創傷醫學中心」等關鍵詞查找,或搜索自己熟悉的醫院,通過標籤了解該醫院是否有創傷中心,並快速了解醫院情況、前往路線和預估時間等等,為傷者爭取更多急救的「黃金時間」。

(圖示:用戶搜索醫院名稱、創傷中心、創傷醫學中心等關鍵詞可查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用戶使用百度地圖搜索創傷中心的過程中,將不斷沉澱大數據信息。這些大數據信息有助於我國建設嚴重創傷規範化救治及創傷救治體系,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打造創傷急救行業規範,提升創傷急救區域統籌協調能力。

百度地圖作為權威出行平臺,一直以來積極承擔各項社會責任。在此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百度地圖基於自身強大的AI技術優勢,結合豐富權威的POI數據推出了一系列抗疫舉措,例如接入衛健委官方信息,升級上線「疫情小區」專題地圖,方便用戶快速找到城市和周邊社區疫情信息,對社區防疫提供直接多維的參考。此外,還推出發熱門診地圖、「核酸檢測」專題地圖、復工地圖等實用功能,築牢了居民抗疫的防護網,為疫情期間公眾安全出行和及時就診保駕護航。

此次聯合國家創傷醫學中心上線「創傷中心」標識,再一次體現了百度地圖的AI大數據能力和其作為權威出行平臺的優勢,這既滿足了公眾的公共衛生應急需求,完善了醫療資源急救體系,同時有助於提升醫療資源利用率,助力我國的醫療服務由「信息化」向「智慧化」轉型。

相關焦點

  • 創傷醫學新動向:救治年度報告啟動編寫 十家醫院加入百度創傷地圖
    會上正式啟動了《中國創傷年度報告》編寫工作,這是我國首次統計創傷醫學領域數據的年度報告。同時,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及中國創傷救治聯盟認證的醫療機構與百度地圖聯手,在百度地圖上進行標註,公眾第一時間可通過百度地圖找到最近的創傷中心,及時獲得救治,首批添加「創傷中心」標籤的醫院包括北大人民醫院等十家。
  • 怎麼在百度地圖上查出行路線?
    藉助百度地圖,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怎麼查出行路線,手機APP的有導航功能,路痴們出門手機必備,因用的是百度地圖網頁版,所以主要介紹乘車方面。(沒有方向感的親們,可以藉助路牌來分辨路線~)百度搜索「百度地圖」點開官網標誌的連結----進入頁面---頁面顯示如圖----藍色的點就是你的當前位置。左上方搜索欄-輸入目的地----查詢路線。沒有目的地或者是尋找景點,美食等的話,也可以查詢到。
  • 創傷理論的演進與文學性創傷敘事的意蘊
    作為精神分析學說的創立者,弗洛伊德在研究歇斯底裡症的過程中,在心理學史和醫學史上第一次使用「精神分析學」來探討創傷起源與治療。弗洛伊德認為,創傷感的產生是個體遭受的外在刺激超出自己能夠抵禦的界限;由於童年時期心智功能不強,其創傷經歷會對一個人此後的成長和生活有著重大的影響;歇斯底裡症的產生與童年時期遭遇的原始性創傷經歷有關,特別是與遭受的性創傷經歷有關,是患者留存的心底記憶在幻覺中不斷浮現的結果。
  • 百度愛企查小程序接入百度地圖:強化企業POI富內容,升級一站式信息...
    近日,百度地圖與百度愛企查達成合作,前者通過接入百度愛企查的海量企業數據,為用戶帶來了更加便捷的搜索體驗。在百度愛企查的賦能下,百度地圖的搜索功能得到了進一步升級。截至目前,百度地圖內超百萬企業數據都已更新,用戶只要在百度地圖內搜索公司名字,即可在信息詳情頁內快速跳轉到愛企查的百度小程序,同時獲取更加詳盡的企業工商信息。對於用戶來說,這個新功能降低了搜索成本,也提高了檢索效率。
  • 跨年霧霾持續 百度地圖推「霧霾地圖」可實時查霾
    近期,全國多地遭遇了持續數天的「跨年霧霾」。中央氣象臺於1月3日發布有史以來第一個大霧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幾天華北黃淮等地將持續霧霾天氣。霧霾指數成為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快速查霾的需求不斷。為此,百度地圖聯合中國天氣網上線「霧霾地圖」,將權威數據在地圖上精準呈現,方便人們更加實時直觀地查詢霧霾指數,了解空氣品質情況。
  • 南昌大學一附院象湖院區創傷急救中心:全省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創傷急救中心(江西省創傷醫療中心)是目前全省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一級創傷急救中心,在全國亦處於前列。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曾元臨介紹,「江西省創傷醫療中心在去年已經立項,目前在南方地區我們算是建設的比較早而且比較好的。創傷急救中心有專門的藥房、搶救室、檢驗室、病房等,而且在關鍵時期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整體,作為一個小醫院運行。」  在江西省創傷急救中心門外,記者看到了江西省首個醫院急救直升機標準停機坪,目前已經正式啟用。
  • 2020跨界合作大事件:百度地圖率先支持華為手錶導航 抬腕即可查路線
    (原標題:2020跨界合作大事件:百度地圖率先支持華為手錶導航 抬腕即可查路線)
  • 解離的發生與創傷的治癒
    ,幾年前我片段式觀看過,也曾經被片名迷惑以為是一部愛情劇,這次是把它認同為精神疾病題材的劇,用兩天的時間認認真真的看完的,很感動。挑燈夜寫,今天呢我非常的迫不及待,很想利用這部電視劇,給大家講講心理學研究發現的一種很有趣的現象—解離,我想這個名詞的由來與物理學中的電解離一定有著一些關係。
  • 百度地圖與百度愛企查達成合作:強化企業POI富內容,升級一站式信息搜索體驗
    近日,百度地圖與百度愛企查打通數據建立合作,前者通過接入愛企查的海量企業數據,為用戶帶來了更加便捷的搜索體驗。在愛企查的賦能下,百度地圖的搜索功能得到了進一步升級。截至目前,地圖內超百萬企業數據都已更新,用戶只要在地圖內搜索公司名字,即可在信息詳情頁內快速跳轉到愛企查的小程序,同時獲取更加詳盡的企業工商信息。對於用戶來說,這個新功能降低了搜索成本,也提高了檢索效率。
  • 從《身體從未忘記》看創傷與我們的生活
    創傷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好像還挺遙遠的,很多人會認為只有經歷了地震、戰爭、海嘯這樣的事件才會產生心理創傷。《身體從未忘記》這本書中的數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研究表明:1/5的美國人在兒童時期被性騷擾;1/4的人被父母毆打後身上留有傷痕;1/3的夫妻或情侶之間有過身體暴力;1/4的人有酗酒問題的親戚長大;1/8的人曾目睹過母親被打。
  • 多地迎來春運返程客流,用百度地圖熱力圖速查火車站、機場人員密集度
    多地迎來春運返程客流,用百度地圖熱力圖速查火車站、機場人員密集度 2020年02月03日 10:13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隨著春節假期臨近結束
  • 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診斷及調節
    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 1 創傷後應激障礙 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死亡,如目睹地震、車禍、突發公眾事件或受到死亡威脅,或嚴重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
  • 百度地圖導航
    百度地圖導航下載2020新版正式上架百度代駕功能,網友們可以通過百度地圖的代駕入口使用代駕功能,現在首單0元,隨時響應。百度地圖國際化地圖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及地區,百度地圖導航app下載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更準確、更豐富、更易用的出行服務。太平洋下載中心提供百度地圖導航app下載。
  • 驚現路線bug,百度地圖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
    今日上午,有許多百度地圖用戶反映,百度地圖APP路線查詢中無法顯示地鐵方案,僅顯示公交方案,當用戶選擇地鐵優先則會顯示沒有該方案,請選擇其他出行方案還有一些用戶反映此類情況昨晚就已出現。
  • 競品分析報告:百度地圖VS高德地圖
    我們可以看到百度地圖的導航場景從室外拓展到了室內(商場內引導)、景區內部,用戶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也可以對整體空間有一定的了解,省去了用戶到處找路標、找引導牌的時間和精力。再比如高德地圖推出的高德趣行,是專門在自駕場景下的旅程和路線推薦,這一點其實相較於其他的長途旅行場景,會更好地與地圖產品結合。
  • 持續性創傷後頭痛
    根據國際頭痛疾病分類,創傷後頭痛是指在以下情況之一後7天內發生的頭痛,包括:1.頭部受傷;2.頭部受傷後恢復意識;3.頭部受傷後停藥後引起的頭痛。持續性創傷後頭痛指繼發於輕度創傷性腦損傷,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的頭痛。有文獻報導,輕度創傷性腦損傷後發生持續性創傷後頭痛的患病率在47-95%之間。目前沒有FDA批准的治療持續性創傷後頭痛的藥物,具體機制目前也不得而知。
  • 創傷後應激離我們並不遠,PTSD該如何防治?
    PTSD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是指個體生命受到威脅、目睹他人死亡或嚴重受傷後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障礙,在遭遇重大的災難性事件後持續或延遲出現的深度悲傷,主要表現為反覆發生闖入性的創傷事件再現,持續性迴避,以及警覺性增強。
  • 交通創傷救治的中國模式:尚缺準確、科學的統計數據
    然而,中國交通創傷救治還缺乏準確、科學的統計數據作為基礎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楊智傑  對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夏夢(化名)來說,2016年1月19日是她離鬼門關最近的一天。她和家人開車外出遭遇車禍,汽車翻滾到山溝裡。救護車很快趕到,她被送往當地醫院後,醫生立即對其實施了氣管切開。  按照創傷評分,夏夢是嚴重多發傷。
  • 研究顯示:經歷心理創傷後馬上長時間睡覺或能降低傷害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0月22日報導,華盛頓州立大學埃爾森·S·弗洛伊德醫學院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顯示,在經歷了創傷後立即增加睡眠時間可能緩解各種負面後果。研究報告第一作者、助理研究教授威廉·范德海登說,其研究為創傷後使用睡眠療法提供了依據。
  • 9個跡象表明你有未癒合的創傷|這可能使壽命縮短20年
    1995年,美國疾病控制醫療中心與凱撒醫療(Kaiser Permanente)曾經做過一個非常重磅的研究。他們在兩年時間內調查了17500名成年人,想要了解的問題是:童年不良經歷(ACE)與成年後的健康狀況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