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薩斯大學科技大學開發低成本LED替代DLP 3D列印

2020-10-03 白令三維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更具成本效益的LED替代品,可以替代紫外線(UV)聚合3D列印技術。通過用彩色LED代替傳統可見光系統中的紫外線,Texan團隊能夠以相同的速度和細節水平生產零件,但以更節能的方式生產。

作為研究的一部分,科學家還對四種不同的光氧化還原催化劑進行了微調,一旦將它們暴露於特定顏色的LED燈下,它們就會加速樹脂的固化。


利用他們的新穎工藝,研究人員設法以每層八秒鐘的速度列印特徵小於100μm的零件。結果,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扎卡裡亞·佩奇(Zachariah Page)聲稱,該團隊的新穎方法可以與更成熟的公司所採用的方法相媲美。「有些傳統的基於紫外線的印表機速度更快或更高解析度,但我們擁有的組合接近最新技術。」


科學家設法以與現有DLP製造方法相同的速度和解析度3D列印一系列產品。照片由ACS Central Science提供。


現有UV印刷工藝的局限性


在通常被稱為「光固化」的過程中,諸如立體光刻(SLA)和數字光處理(DLP)之類的3D列印技術使用紫外線將物質從液態樹脂轉變為固態物體。基於此技術的DLP機器為用戶提供了許多好處,例如製造速度為100mm / h,並且能夠製造特徵解析度小於100μm的物體。


儘管大多數DLP 3D印表機都基於這些功能強大的UV光系統,這些系統提供較短的構建時間,但與其他光固化方法相比,它們更昂貴,能耗更低。例如,與傳統的DLP相比,可見光印刷(VLP)具有許多潛在的優勢。VLP中使用的強度較低的光線與生物材料(例如活細胞水凝膠)以及不透明的複合材料更兼容,從而更有助於創建多種材料的結構。儘管有這些明顯的好處,但VLP中使用的光束背後的功率降低,使得該方法比其他光固化技術更慢,因此限制了其採用。

初始測試涉及在玻璃顯微鏡載玻片之間照射100μm厚的氬氣脫氣樹脂(如圖所示)。圖片來自ACS Central Science。


德州人的高速可見光光固化工藝


為了加速VLP工藝,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系列摻入單體,交聯劑和幾種共引發劑的全色樹脂。樹脂是按客戶要求設計的,以提高光固化速度,提供更強的吸收能力,更長的波長,因此比普通材料具有更快的印刷速度。


為了驗證他們的方法,該團隊使用了其紫外線成分的標準DLP系統,並為其安裝了藍色(〜460 nm),綠色(〜525 nm)和紅色(〜615 nm)LED發光器。研究人員利用他們的自製印表機,通過使用低強度LED燈在玻璃顯微鏡載玻片之間照射100μm厚的氬氣脫氣樹脂進行了一系列測試。


隨後對樣品進行的RT-FTIR光譜分析表明,所有三種顏色均已成功固化。為了檢查其機器可能的保真度,團隊隨後製作了解析度列印,其橫向尺寸為20×20μm2,層厚度為25μm。優化樣本包含12個正方形,這些正方形同時以不同的曝光時間進行列印,並且每一層均具有1-16像素寬的較小圖案陣列。


利用從不同解析度的印刷品獲得的廣泛數據,研究團隊能夠針對每種樹脂優化其定製VLP工藝。例如,對綠色和紅色敏感的樣品在列印過程中需要覆蓋惰性氣體,以達到與DLP相比可比的速度。另一方面,紫羅蘭色和藍色感光樹脂不受大氣條件的影響。

儘管研究人員的系統達到了與傳統DLP機器相同的速度和解析度,但仍難以用不同的色敏樹脂來創建一致的對象。圖片來自ACS Central Science。

在藍色和紅色光敏樹脂中還觀察到更多不一致之處,它們未能以一致的速度達到所需的最大厚度,這限制了工藝的可重複性。另一方面,發現添加Opaquing Agents(OA)可以提高方法的一致性。OA的集成使團隊能夠達到33至45 mm / h的構建速度,並創建尺寸小於100μm的零件,包括複雜的八角形桁架形狀。結果,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儘管他們的方法已成功地與商用機器的速度和解析度相匹配,但仍需要進一步優化。


該小組假設,增加光強度可以導致更快的印刷時間,並且可以將耗氧分子整合到未來的樹脂中以減輕其對大氣條件的敏感性。如果科學家確實設法完善了他們的新型VLP方法,則可以在一系列新的組織工程或軟機器人應用中使用它。實際上,如果團隊要始終與現有DLP機器的速度和解析度相匹配,則仍有一些參數需要調整。

由於DLP 3D列印已經高度商業化,並且許多公司提供自己的技術變異,因此德克薩斯州科學家的研究的潛在影響可能是深遠的。例如,奧地利3D印表機製造商Genera最近推出了他們的第一臺DLP機器G2。該系統採用可調式4K DLP技術,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40、70或100微米的預設值之間更改系統的像素設置。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2020年7月27日,白令三維從外國媒體獲悉,受這種樂高玩具的啟發,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類似樂高木製玩具的生物支持,能夠更好地修復骨折和修復受損的器官組織。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研究人員擁有3d的微型樂高式「骨磚」,可以治癒骨折。 研究人員的微型空心磚只有跳蚤的大小,可以用作支架,硬和軟組織都可以再次生長。
  • 基爾大學科學家3D列印低成本,開放源的攝影燈罩
    來自德國基爾大學(CAU)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低成本3D列印圓頂形系統,該系統可以優化野生動植物攝影時的照明。模塊化照明設備為現有照明設備提供了一種更便宜,更簡單的替代方案,同時仍然能夠支持科學的顯微和宏觀攝影。在公開發布STL文件之後,基爾小組的系統還可以進行定製化,使其可以針對所拍攝的標本進行量身定製。
  • 奧地利開發3D列印超磁體用於清潔能源設備
    來自奧地利格拉茨工業大學,維也納大學和FAU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FAU)的研究人員將3D列印釹(NdFeB)超級磁鐵用於清潔能源設備。釹鐵硼是一種與鐵和硼一起使用的稀土金屬元素,可產生堅固的永磁體。3D列印超級磁體被設計為替代NdFeB磁體的替代品,後者是資源密集型的,並且不是可持續的。然後,開發了一種工藝,以純金屬製成的3D列印磁體,具有較高的相對密度,同時又能控制其微觀結構。來自TU Graz的材料科學研究院,連接與成形研究所的Siegfried Arneitz和Mateusz Skalon表示:「這兩種功能的結合可以有效地利用材料,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根據應用精確地調整磁性能。」
  • 醫學生福利:3D列印創造低成本、高保真器官模擬器
    2020年8月18日,白令三維從外媒獲悉,西英格蘭大學列印研究中心(CFPR)的一個團隊正在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逼真的器官模型,用於手術訓練。據研究人員介紹,該項目的目的是創建媲美人體組織 "外觀、彈性和一致性 "的器官模型。通過創建外觀和感覺真實的器官模擬器,手術訓練變得更能代表真實情況,並最終可以幫助降低患者的風險。
  • 醫學生福利:3D列印創造低成本、高保真器官模擬器
    2020年8月18日,白令三維從外媒獲悉,西英格蘭大學列印研究中心(CFPR)的一個團隊正在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逼真的器官模型,用於手術訓練。據研究人員介紹,該項目的目的是創建媲美人體組織 "外觀、彈性和一致性 "的器官模型。
  • 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在10秒內識別冠狀病毒的3D列印傳感器
    中國3D列印網9月29日訊,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的研究人員3D列印了一個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在大約10秒內識別Covid-19抗體。CMU機械工程副教授Rahul Panat領導了開發3D列印傳感器的團隊
  • 普林斯頓大學力作:全球首個全3D列印LED燈問世
    但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已經成功3D列印出基於量子點的LED(QD-LED),顯示出不同類型的材料可以3D列印,並完全集成到具有有源器件性能的組件中。  McAlpine和他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同事已經將5中不同種類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列印出第一個全3D列印的LED燈了。  「使用3D列印實現不同材質的無縫集成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瞄準微米級3D列印 西湖大學「黑科技」獲數千萬元融資
    我們團隊可以通過3D列印替代現有基於平面模式的光電子封裝方案,製造高精度電子器件、柔性可穿戴設備、微小型機器人等,提供3D電子列印服務、設備與材料集成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西湖未來智造創始人兼CTO周南嘉表示。
  • 美國開發出3D列印環氧樹脂碳纖維複合材料
    中國航空報訊:美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已與阿肯色大學、邁阿密大學、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埃爾帕索分校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3D列印環氧樹脂/碳纖維複合材料。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因此,關於再生醫學的研究已大大增加,再生醫學可以被定義為「替代,工程化或再生人類細胞,組織或器官以恢復或建立正常功能的過程」(Chris Mason&Peter Dunnill)。據說,由於包括3D列印在內的新製造技術,再生醫學正在不斷發展。簡而言之,生物3D列印就是利用逐層製造技術來結合細胞和生物材料,以產生功能類似的有機部分。
  • 卡耐基梅隆大學3D列印可拉伸可穿戴的電子「紋身」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工程學院和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系統與機器人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來製造堅固、高度靈活的紋身式電路,用於可穿戴計算。科學家採用低成本的3D列印工藝將導電液態金屬合金列印到附著在人體皮膚上的紋身紙上。這些超薄紋身可以很容易地用水蘸上,就像用溼海綿塗抹兒童的裝飾紋身一樣。
  • 南方科技大學葛錡:多功能微尺度增材製造:從3D到4D列印
    主題:《多功能微尺度增材製造:從3D到4D列印》時間:2020年11月13日下午3點直播講師:南方科技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系 葛錡長聘副教授直播平臺:微尺度3D列印雲課堂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主要從事研究領域包括:多功能增材製造、4D列印、軟材料結構力學、軟體機器人等。已在Science,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等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Google Scholar Citation 4400 餘次,H-index 24。
  • 哈佛大學開發形狀記憶3D列印材料
    儘管最近在該領域進行了研究,但是開發一種既可定製又可生物相容的材料仍然是一個挑戰。近期,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3D列印材料,該材料可以預先編程為具有可逆的形狀記憶功能。該研究小組使用了從廢棄服裝的安哥拉羊毛中提取的原纖維角蛋白來製造新型3D列印聚合物。
  • 首個全3D列印LED燈問世
    但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已經成功3D列印出基於量子點的LED(QD-LED),顯示出不同類型的材料可以3D列印,並完全集成到具有有源器件性能的組件中。McAlpine和他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同事已經將5中不同種類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列印出第一個全3D列印的LED燈了。「使用3D列印實現不同材質的無縫集成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美國實驗室開發自修復3D列印材料
    近年來,彈性體3D列印材料提供的柔韌性和強度,推動了其在消費產品領域中的應用。許多研究人員開發了增強的彈性體基述職,以試圖擴大其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美國陸軍實研究實驗室與德克薩斯AM大學聯合,開發具有自愈功能的3D聚合物材料,該技術將會應用於從人造肢體到柔性航空部件等多個領域。
  • 美國實驗室開發自修復3D列印材料
    近年來,彈性體3D列印材料提供的柔韌性和強度,推動了其在消費產品領域中的應用。許多研究人員開發了增強的彈性體基述職,以試圖擴大其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美國陸軍實研究實驗室與德克薩斯AM大學聯合,開發具有自愈功能的3D聚合物材料,該技術將會應用於從人造肢體到柔性航空部件等多個領域。
  • 普渡大學開發3D列印膠囊,能夠對人類胃內的細菌進行採樣
    2020年8月14日,白令三維獲悉,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3D列印膠囊,能夠對人類胃內的細菌進行採樣。這種列印的藥丸能夠發揮結腸鏡的作用,捕獲細菌(稱為生物群),不僅僅是結腸內的細菌,而是整個胃腸道的細菌。這種 "腸道鏡 "技術可以和現有的結腸鏡檢查流程一起部署,以便更好地了解腸道疾病。
  • 美國萊斯大學獲500萬美金資助研究3D列印治療癌症
    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的萊斯大學,一直以其在醫療生物3D列印方面的研究成果在3D列印界聞名。這筆資金的注入,可以讓萊斯大學根據不同侵入型癌症手術患者的情況製作數字及3D列印建模研究,從而更好地預知以及設置手術方案。
  • 巴西聖保羅大學開發用於3D列印食品的水凝膠
    近日,巴西聖保羅大學路易斯·德·奎羅斯學院(ESALQ-USP)研究人員與合作者,開發了以變性澱粉為基礎的水凝膠,用作3D列印食品的「墨水」。研究人員生產的第一批凝膠是以木薯澱粉為基礎的。在之前的一個項目中,他們開發了用臭氧修改澱粉結構和性質的方法,他們通過對氧氣進行放電產生臭氧,將氣體與水和木薯澱粉混合液放在一個容器中使之冒泡,然後除去水分使混合物變幹,結果就產生了變性澱粉。
  • 科學家用土壤替代混凝土3D列印建築 有望應用在火星上
    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利用當地土壤3D列印綠色建築的方法,他們稱這種方法有可能徹底改變建築業。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化學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Sarbajit Banerjee表示,3D列印具有多功能性,可以列印整個建築立面,儘管要使這種結構滿足現有的建築法規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混凝土仍然是許多建築項目使用的主要材料,但它不能回收,需要大量的能源混合和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