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肝胰臟的健康程度是成功養蝦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在養殖過程中經常發現對蝦的肝胰臟腫大、萎縮、紅腫、糜爛等症狀,防不勝防。
在養蝦過程中為什麼對蝦的肝胰臟會容易發生病變?對蝦的肝胰腺是機體的化工廠,擔負著解毒、免疫﹑造血、消化酶的分泌和生理調節等。肝胰腺一旦受損,將影響到對蝦整個生理活動。
在生產實踐中,不規的操作如消毒、缺氧分解產毒產酸等,使肝胰腺慢性中毒;不合理的過量投餵和高強度的應激,增加肝胰腺的負擔,使機能下降;最終引起免疫力低下,病害頻發。肝胰腺輕度受損,引起生長緩慢,大小不均;肝胰腺嚴重受損,引起大量對蝦死亡,甚至全軍覆沒。可見,在對蝦養殖中,肝胰腺的保護是極其重要的。
多種因素引起肝胰腺受損
1、中毒型的肝胰腺病變,主要表現在肝胰腺變黃、變黑、變白。由中毒引起,來源有環境產生的有害有毒物質和飼料中含有的 。
2、感染性病變,表現在發紅,腫大,繼而萎縮;過量投餵或環境應激超出肝胰腺的負荷,表現為發紅、腫大。肝臟病變的過程。
(對蝦急性肝胰腺壞死)
養殖對蝦正常的肝胰腺為褐黑色,倒葫蘆形,輪廓清晰,腹面有白色包膜(稱為白區);剝開包膜,肝組織呈紅褐色。當發現肝胰腺的顏色變為紅色、變黃、變暗或白化,白區縮小或消失,說明肝胰腺開始病變,此時是保護肝胰腺的最佳時期。如果沒有引起注意,肝胰腺進一步病變,發紅、發黃加深,白化嚴重,輪廓模糊,進而出現腫大,說明已經嚴重病變。此時採取合理的治療,仍然可以康復。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措施,進一步病變,肝胰腺出現萎縮,說明肝組織出現嚴重壞死,採取治療措施效果較差。
對蝦養殖護肝思路
1
養藻吸毒、強氧除毒
維持良好的養殖水環境,減少與避免產生有毒物質。一般是先用定期改底,隔天培藻。
2
合理用藥
儘量少用毒副作用較大的消毒劑及減少使用次數,主要是通過增氧與育藻來改善水環境,破壞病原生物的生長環境,競爭抑制病原生物的繁殖,達到減少病原生物的目的。
3
合理投餵
選擇優質飼料並添加維生素C,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加料一般每隔2-3天才加一次,每次加10%左右。
4
保肝新概念— 祛毒強肝
肝臟是解毒器官,當水中或飼料中有毒素時,容易受到傷害的器官是肝臟。所以養肝護肝是要解毒排毒,就是要使用保肝促長膽汁酸,把肝臟中的毒素排出體外,從而維護肝胰腺的健康發育。
(用膽汁酸的對蝦,肝臟清晰飽滿)
對蝦腸道的重要作用
腸道既是對蝦消化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有關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在養分消化和吸收過程中,參以並調節對蝦的生化反應與生理反應,還具有改善消化與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抵制對蝦疾病的發生。
此外對蝦養殖中出現的部分偷死、脫殼不遂等等,大都與對蝦腸道水腫有關。所以要想對蝦的健康生長就要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生產在中我們使用幸福100---杜仲葉提取物等來整腸。此外在生產中還發現如果肝胰臟發生病變了一樣能導致空腸、白便等病害,因此我們整腸除了要保持腸道微生態平衡外還要保肝。
(使用杜仲葉提取物,對蝦腸道清晰粗壯)
膽汁酸和杜仲葉提取物搭配,真正做到保肝護腸道
膽汁酸是動物內源性消化液,直接作用於對蝦肝臟,在對蝦轉肝期拌料添加膽汁酸,可以促進對蝦對膽固醇特別是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吸收利用,促進肝小葉的發育和肝膜的形成。同時,膽汁酸還可以促進肝胰腺清除毒素,減少毒素在對蝦體內的蓄積,減輕和緩解肝胰腺壓力,提高對蝦免疫力,減輕轉肝期的肝損傷。
龍昌幸福100---杜仲葉提取物,含有綠原酸≥5%,杜仲黃酮≥8%,杜仲多糖≥20%。
1、綠原酸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可以抑制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弧菌等有害菌在對蝦腸道中的生長和繁殖,預防腸道炎症的發生;
2、杜仲多糖是腸道有益菌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的食糧,可促進有益菌在對蝦腸道的增殖,維護腸道菌群平衡,改善對蝦的腸道健康;
3、綠原酸、杜仲多糖和杜仲黃酮都有強有效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這三種成分協同作用可以提高對蝦的抗應激能力,大大提高南美白對蝦的成活率和養殖效益。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