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對蝦的氣泡病和防控措施_蝦類專題(南美白對蝦養殖)_水產養殖網

2020-12-03 中國水產養殖網

養殖對蝦的氣泡病和防控措施

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唐紹林 水產養殖網 2016-04-18 17:19:00

自從1905年美國學者&nbspMarsh&nbspand&nbspGorham撰寫的第一篇關於水生動物氣泡病的研究文章中提到多種水生節肢動物如龍蝦、帝王蟹、海蜘蛛類也受到氣泡病的危害以後,接下來國外學者有很多關於甲殼動物氣泡病的報導,如1976年美國學者Sprague和&nbspLightner報導了環道養殖的褐蝦自然發生的氣泡病,同年Johnson也報導了在流水系統中養殖的藍蟹自然發生了氣泡病,國外學者Delves-Broughton&nbsp等(1976)、Johnson(1975)、&nbspFontaine等(1974)、Tareen(1980)等也先後對對蝦氣泡病進行了報導和研究,我國學者近些年也有少量關於蝦類氣泡病的報導。但是從已有文獻報導來看,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水產業者,由於對氣泡病知識缺乏了解和養殖現場觀察對蝦病害的機會不多,對蝦類氣泡病的認識還遠遠不足,利洋公司的技術服務人員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發現氣泡病是對蝦養殖的重要疾病,發病率非常高,危害也很大,特別是對蝦養殖早期發病率更高,氣泡病和氣泡病以後繼發的細菌病是早期對蝦肝臟萎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對蝦氣泡病的主要症狀

1、&nbsp發病對蝦在池塘中的症狀&nbsp&nbsp
急性發病對蝦上浮、遊塘,在岸上可以看到大量對蝦「白鰓白尾」,在水面下遊塘。有的對蝦發生急性死亡,在水面快速彈跳幾下,然後身體失去平衡沉底死亡。有的蝦死亡前側遊、打轉,遊動極為緩慢(見圖1)。發病對蝦應激大量蛻殼,發生軟殼現象,死蝦容易飄浮在水面上。對蝦氣泡病急性死亡一般只發生在水位1米以下的淺水池塘。更多的情況是在晴天中午到下午的時間對蝦發生短時間的遊塘,遊塘的蝦沒有明顯的「白鰓白尾」症狀,或者見不到遊塘,發病蝦「趴邊」或少量上浮,對蝦少量死亡或次日見底罾有一定數量的死亡,剛剛死亡的對蝦或還沒有死亡的病蝦明顯全身肌肉「白濁」(見圖2),或尾部「白濁」(見圖3)。不論急性發病還是慢性發病往往在發病的次日可以見到底罾有大量死亡。有時發生輕微的氣泡病時對蝦表現出各種不適的症狀,如晚上在池底扒出一個個小坑,俗稱「扒沙」。

圖1&nbsp&nbsp急性發病對蝦遊塘

圖2&nbsp&nbsp急性死亡肌肉白濁腸道有食物

圖3&nbsp&nbsp尾部白濁

2、發病對蝦症狀&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急性發病時檢查遊塘蝦或死亡的蝦腸道還有大量食物,尾部肌肉或全身肌肉發白,鰓發白,有時還能見到甲殼下有大量氣泡,有的蝦頭胸甲內緣水腫,俗稱「鰓腫」。顯微鏡檢查可見頭胸甲內側、鰓絲血管內、甲殼下肌肉內、步足和遊泳足關節處、尾扇等處的組織間均有大量氣柱(見圖4-6),尤其尾部甲殼下氣泡最常見,這也是我們經常見到發病蝦尾部肌肉白濁的主要原因,是該部位肌肉被氣體損傷的結果,這裡是腹背動脈形成分支的部位,氣體由於壓力的作用更容易在血管末端被釋放出來,對該部位組織造成損傷。有的發病蝦肌節間發白(見圖7),也是氣體從體節動脈末端出來對該部位肌肉損傷的結果。有的急性發病蝦體內有大量氣泡的同時體表附著大量氣泡(見圖8)。有的蝦因為應激而出現須紅、尾紅、肝紅、胃紅(見圖9),特別是發病次日死亡的對蝦體紅的症狀更明顯。

圖4&nbsp&nbsp發病蝦體內有氣泡

圖5&nbsp&nbsp頭胸甲內側有氣泡

圖6&nbsp&nbsp發病蝦體內可見氣泡

圖7&nbsp&nbsp肌節間發白

圖8&nbsp&nbsp體內和體表有大量氣泡

圖9&nbsp&nbsp氣泡病引起紅體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多數情況下,發生氣泡病後見不到發病對蝦有明顯的體內「氣泡」症狀,更多的情況是,我們見到的是肌肉白濁和尾部肌肉白濁、肌節間白濁或「紅體」症狀,以及之後的空腸空胃、肝臟萎縮的症狀,有時之後發生黃鰓、黑鰓、爛眼、爛尾等細菌繼發感染症狀。原因一是發病對蝦體內氣泡的吸收速度很快,當水體中氣體飽和度下降以後氣泡很快吸收,不是中午或下午時發病的第一時間觀察,很難見到「氣泡」症狀。二是氣體過飽和的程度和持續時間使過飽和的游離氣體不足以在體內形成肉眼可見的「氣泡」,但是給對蝦血管、肌肉等組織的損傷仍然十分嚴重。&nbsp&nbsp

二、對蝦氣泡病的主要流行特點

1、水越淺的池塘發病率越高&nbsp&nbsp

淺水池塘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水層多,也就是補償深度以下的耗氧層少或沒有,晴天強光的情況下整個水體很容易氣體過飽和;從水體表面每向下1米,水體的壓力大約增加0.1個大氣壓(10kpa),根據亨利定律該處的總氣體溶解度升高大約10%,該處的總溶解氣體的飽和度就下降大約10%,水面下2米處總氣體飽和度就下降20%;同時深水處的水溫較低和氣體(氧氣、氮氣)絕對含量也低於水體上層,低水溫和相對較少的氣體含量也使底層的總氣體飽和度低於上層;另外,淺水池塘水溫更容易受晝夜氣溫差的影響,夜晚水溫低氣體溶解度高,水體中溶解大量的氣體(空氣),白天水溫升高以後,水體中氣體的溶解度下降,氣體(氮氣、氧氣)容易過飽和而使對蝦發生氣泡病。以上原因說明淺水池塘比深水池塘更容易發生氣泡病。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淺水池塘發生氣泡病以後,發病對蝦沒有低氣體飽和度的深水區來躲避,而在深水池塘當對蝦在上層氣體過飽和的水體不舒適(或剛一發病)的時候,遊到深水區後原來從血液和組織中游離的過飽和氣體就又會溶解到血液和組織液中,不再發生氣泡病。這就是天然水體中水生動物不容易發生氣泡病,而養殖池塘中發病率卻很高的主要原因。實際養殖過程中也是淺水池塘的地區發病率遠遠高於深水池塘,淺水池塘發病對蝦症狀也以急性發病的症狀為主,危害也更大,如廣西北海地區一些酸性土壤的淺水池塘,水深一般都在0.8米以下,氣泡病成為制約當地養殖成功的重要因素。

2、能排汙的高位池塘發病率高於不鋪膜的土池塘&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高位池塘沒有底泥,不像土池塘底泥中的存在大量浮遊動物蟲卵,高位池天然條件就決定水體中浮遊動物少。高位池又定期排汙,池塘中有機質少,缺乏浮遊動物的餌料,所以高位池水體中浮遊動物少,藻類因為缺少浮遊動物的濾食而容易大量繁殖,特別是容易被浮遊動物濾食的小型藻類容易大量繁殖起來,這樣高位池中水體藻類容易小型化,以小型藻類為主的肥水池塘,水色嫩綠、漂亮,既缺乏浮遊動物和細菌耗氧,小型藻類產氧能力又強,因此高位池塘氣泡病發病率很高。尤其養殖前期水中生物種類更少,水質不穩定。高位池水體中生物組成單一,水質穩定性差,當颱風、下雨、降溫等天氣劇烈變化時藻類容易死亡,晴天以後藻類重新發生,也容易發生氣泡病。鋪全膜的土池塘一般水位比標準高位池淺,氣泡病也很嚴重,而只鋪邊模不鋪底膜的土池塘水質明顯比鋪全膜的池塘渾濁,水體中生物種類多樣化,氣泡病的發病率也明顯降低。

3、剛肥起來的水質比長時間養殖的老水更容易發病&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池塘注入新水、施肥後水體中各種生物的發生有一定的規律性,首先是生存競爭能力強的小型藻類出現,之後輪蟲、大型藻類、大型浮遊動物逐漸出現,一般水體中大、小型藻類和大、小型浮遊動物都出現的水質穩定期至少需要在20天以上,因不同水溫、水源、底質、肥料種類和用量對水質穩定需要的時間不同,這期間需要補充溶解性好的有機肥促進水體向生物多樣性發展。在水質達到穩定期以前以小型藻類為主的階段,藻類小型化、單一化是氣泡病的發病高峰,越水靚的水質中午pH值越高,氣泡病越嚴重,這段時期也是放苗的初期,小蝦對過飽和氣體的調節能力也明顯低於大蝦,也增加了氣泡病的危害。養殖中後期水中藻類、浮遊動物、細菌數量多,種類豐富,生物多樣性強,池塘生態系統相對穩定,水質也就更穩定,產氧和耗氧生物相對平衡,這時水質濃、色暗、微渾,氣泡病的發病率也比養殖初期低很多。

4、&nbsp陰雨天后晴天是氣泡病的發病高峰&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陰雨天后晴天,氣溫越高、陽光越強烈氣泡病發病率越高。晴天后陽光強烈,藻類光合作用產氧能力強;晴天陽光強烈的同時氣溫升高,使水溫快速升高,也使水體中氣體飽和度快速升高;陰雨天藻類部分死亡,晴天后藻類快速繁殖,特別是剛發生的小型藻類快速繁殖,增加了水體產氧能力。以上這些因素都使水體在晴天后總溶解氣體飽和度快速升高,當氣體飽和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即發生氣泡病。生產實踐中多數氣泡病都是雨後晴天發生的,特別是養殖早期水位又比較淺的池塘發病率更高。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池塘殺蟲後2~3天也是氣泡病的發病高峰,殺蟲藥物殺死蝦體寄生蟲的同時也殺死了水體中的浮遊動物,水體中沒有浮遊動物耗氧的同時,小型藻類沒有浮遊動物攝食而瘋長很容易發生氣泡病。消毒、天氣變化等引起倒藻以後,一旦藻類重新生長,也是氣泡病的發病高峰時期。

三、池塘養殖對蝦氣泡病的防控措施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由於受池塘水深、養殖模式、天氣變化等條件的影響,有效防控池塘養殖對蝦氣泡病的難度非常大,有時甚至防不勝防。以下一些方法對防控氣泡病有一定的效果,在某些養殖條件下可以有效控制氣泡病的發生和減少氣泡病的危害。

1、儘量加大水深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淺水養蝦池塘儘量加大水深,土池塘水深儘量不低於1.5米。特別是放苗初期為了考慮提高水溫往往水位較淺,給氣泡病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較深的水位時在上層水氣體過飽和時對蝦可以到底層迴避,另外水深也利於水體穩定。

2、早期補碳補菌,抑制藻類暴長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早期做水避免使用單一營養元素的無機肥,多用有機碳肥和EM菌等有益菌(「活力碳」、「利菌多」),培養水體中有益菌,抑制藻類晴天時暴髮式生長。同時氣泡病發病率高的早期加大投餵量,選擇活性生物餌料(「利餌多」)提高水體的有機質濃度,培養浮遊動物和有益菌,提高水體中生物的多樣性,儘早人為調節使水體生態系統趨於「平衡」。加大投餵也可以避免小蝦到氣體飽和度較高的水體表面覓食而發生氣泡病。

3、加開增氧機,充分曝氣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加開增氧機,當水體中溶解氣體沒有達到飽和時可以繼續把空氣中的氧氣溶解到水體中,起到增氧的作用。當水體中溶解的氣體達到過飽和時,加開增氧機可以把水體中過飽和氣體逸散到空氣中,起到降低氣體飽和度也就是曝氣的作用。增加增氧機的配置,在晴天(特別是中午和午後)及雨後轉晴時打開所有增氧機對預防和治療氣泡病有較好的效果。發病時用表面活性劑「速解安」降低水體表面張力,對過飽和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也有一定的效果。

4、遮陰網遮陰,控制光照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棚蝦養殖在高溫季節放苗前就應該在棚頂設置遮陰網遮陰,遮陰面積至少在一半以上,並且遮陰網要緻密,遮陰效果好。室外土池塘,特別水深較淺的池塘在高溫期也建議設置遮陰網。遮陰網的作用主要是能減少藻類暴髮式生長的機會,使水體更穩定,同時也有一定的降低水溫的作用。

5、發病後的處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發生氣泡病以後應該馬上打開所有增氧機曝氣,有條件的加注溶解氧較低的機井水和浮遊動物較多的老水,並且潑灑表面活性劑加速過飽和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對於藻類數量過多的池塘,在保證夜晚不缺氧的前提下可以考慮適當用殺藻劑殺死部分藻類,防止再次發生氣泡病。同時根據具體實際條件換部分浮遊動物多的水或加深水位。發生氣泡病以後防繼發細菌感染是處理氣泡病的另一個關鍵,發病後要及時潑灑「優肽」防細菌繼發感染。&nbsp

(本文照片由各地利洋水產藥店提供,在此表示感謝。)


(本文已被瀏覽 6103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全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三十二問_蝦類專題(南美白對蝦養殖...
    史上最全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三十二問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2-07-01 15:45:00   目前國內海蝦淡養的品種主要為南美白對蝦,南美白對蝦舊譯名凡納對蝦、國外叫白腳蝦,俗稱白象蝦。原產於中、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一帶,以厄瓜多沿岸的分布最為集中,是世界上養殖產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即斑節對蝦、南美白對蝦和中國對蝦)。
  • 2016年南美白對蝦養殖鹽度應選擇多少?
    2016年南美白對蝦養殖鹽度應選擇多少?2016-03-03 15: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正大水產        瀏覽量: 26390 次 我要評論 春耕在望,受氣候影響,華南地區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整體放苗比往年推遲了將近半個月。這給養殖戶留足了清塘曬塘、做好底質的時間。然而深受2015年水質影響,今年如何進水卻成為許多養殖戶的一大心結。
  • 南美白對蝦養殖用光合細菌培養技術
    南美白對蝦養殖用光合細菌培養技術2013-11-28 11:1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文    「以菌治理生境」在對蝦養殖中正在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由於其獨特的生理生化特性,已被推廣應用於淨化水質、魚蝦養殖、禽畜飼養、作有機肥料以及新能源開發等方面,其在改善蝦池水質、作為餌料生物和防治蝦病等方面效果顯著。
  • 對蝦養殖技術_對蝦怎麼養_中國水產養殖網
    對蝦是一類蝦的總稱,包括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斑節對蝦、日本對蝦、長毛對蝦、和刀額新對蝦等。 對蝦主要養殖種類的特點 一、 南美白對蝦的生活習性 人工養殖條件下,南美白對蝦對水環境的要求為: 1、 水溫
  • 南美白對蝦養殖困難根源的探討
    南美白對蝦養殖困難根源的探討出處:攜興水產 作者:陳財滿 水產養殖網 2016-07-18 15:31:00 廣東對蝦養殖主要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其中珠三角的南美白對蝦養殖主要集中在江門、中山和珠海,2015年養殖情況可以用一片慘澹來形容,成功率不足3成。
  • 科普| 重要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常識(蝦類)
    科普 | 重要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常識(蝦類)出處:中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0-03-12 09:59:00 根據《2019中國漁業統計年鑑》,2018年我國蝦類養殖產量409萬噸,約佔水產養殖總產量的8.2%,其中主要養殖品種有南美白對蝦、克氏原螯蝦(小龍蝦)、青蝦、羅氏沼蝦等。
  • 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
    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出處:大北農水產科技 作者:陳偉軍 水產養殖網 2014-10-14 15:42:00> 文&nbsp|&nbsp陳偉軍審核&nbsp|&nbsp福建大北農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站在南美白對蝦水產養殖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池塘中氨氮和亞硝鹽過高的問題,池塘水的氨氮、亞硝酸鹽的含量標準分別
  • 水硬度在南美白對蝦養殖中的重要作用
    水硬度在南美白對蝦養殖中的重要作用2015-01-15 22: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水硬度在對蝦養殖中很重要。根據研究結果證實,對蝦在水環境中能夠生存的Ca2+和Mg2+濃度範圍分別為24.92~280.66mg/L和34.5~344.9mg/L,育苗場出苗率較高的條件滿足Ca2+和Mg2的含量範圍為170~244mg/L與300~440mg/L。
  • 南美白對蝦池塘藍綠藻大量繁殖的危害與防治措施
    南美白對蝦池塘藍綠藻大量繁殖的危害與防治措施出處:《海洋與漁業》 作者:吳琴瑟 水產養殖網 2015-07-06 15:06:00> 南美白對蝦藻毒素中毒■&nbsp在對蝦養殖中後期由於大量投飼料、殘餌、排洩物及生物死亡,有機物多,水中出現富營養化後,最有利藍綠藻大量繁殖生長。2.環境條件適宜。當池塘水中氮、磷及有機物質含量多,以及pH高、光照強的夏秋季,水溫25℃~35℃,是最適合藍綠藻類繁殖生長。當藍藻大量繁殖後形成氣囊,上浮到水體表層,成群漂浮在水面,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會對養殖的對蝦產生中毒死亡的危險。
  • 【對蝦產業報告】粵西地區日本對蝦的養殖情況分析
    【對蝦產業報告】粵西地區日本對蝦的養殖情況分析2016-11-29 23:1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一開始主要以土塘養殖,粗放管理,由於產量低(畝產幾十斤),病害多,故一直以來,人們對花蝦養殖提不起興趣,二十世紀末期起,主要養殖南美白對蝦。但自2013年以後,由於南美白對蝦受到了水環境汙染,種質退化,病害頻發等因素的影響,日本對蝦憑藉市場價格高,耐寒耐運輸等優點成為他們養殖的賭注。
  • 南美白對蝦白便症候群成因及防治
    南美白對蝦白便症候群成因及防治出處:科學養魚 作者:任勝傑等 水產養殖網 2018-08-14 16:24:00 2017年中國水產漁業年鑑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的南美白對蝦產量已高達93.23萬噸,然而自2010年至今,頻繁發生的對蝦白便症候群(下文簡稱白便徵)一直是影響南美白對蝦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
  • 南美白對蝦池氨氮的科學認識與調控
    南美白對蝦池氨氮的科學認識與調控2013-12-05 10: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社        瀏覽量: 10691 次 我要評論   ■&nbsp福建省漳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nbsp張水波/文    很多技術推廣手冊都提到氨氮的毒害,稱分子氨對蝦是極毒的。
  • 南通地區最全小棚養殖南美白對蝦技術
    南通地區最全小棚養殖南美白對蝦技術2015-02-10 21: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無錫中順        瀏覽量: 8232 次 我要評論 南通小棚養殖南美白對蝦技術1、小棚規格:一個棚面積一般為6分-8分地。棚高1.8米,棚寬10米,棚長為40-60米(水泥板過道一般為4米)。
  • 南美白對蝦養殖中產生發光現象的原因及處理對策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南美白對蝦是我國對蝦養殖的主要品種,在養殖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介紹一下南美白對蝦在養成過程中的發光現象及處理對策。    1.病原    引起南美白對蝦在養成過程中發光現象的病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甲藻門的藻類引起的,主要是夜光藻;另一種是由弧菌引起的,主要是哈維氏弧菌和燦爛弧菌。
  • 南美白對蝦養殖池塘藍藻主要危害及處理藍藻的可行性方案
    南美白對蝦養殖池塘藍藻主要危害及處理藍藻的可行性方案自入夏以來,南美白對蝦養殖業進入了高溫、高投餌、高排洩、高氧債、低氣壓等惡劣環境的養殖階段,而且在持續高溫養殖環境下,對蝦養殖池塘極易滋生藍藻,甚至泛濫成災。藍藻又稱藍細菌,這是一類含有葉綠素具有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養殖界習慣稱其為藍藻。
  • 南美白對蝦塘有害雜藻的控制與清除方法
    南美白對蝦塘有害雜藻的控制與清除方法出處:養殖寶典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3-10-05 14:41:00 &nbsp&nbsp&nbsp&nbsp在南美白對蝦養殖中常遇到雜藻繁生的情況,危害很大。
  • 水產養殖致富寶典之日本對蝦養殖技術精要
    水產養殖致富寶典之日本對蝦養殖技術精要2009-09-30 05:2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6754 次 我要評論   當南美白對蝦養殖越來越困難,成功率越來越低時,條件適宜的地區轉養日本對蝦也是不錯的選擇  □文/圖&nbsp海南省昌江南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nbsp&
  • 生物絮團技術在羅非魚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的應用實例
    生物絮團技術在羅非魚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的應用實例2015-02-05 09:43:00  水產養殖網    首先,隨著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國內的水產養殖特徵也逐漸趨向於高密度、高消耗、高排放。儘管存在品質、疾病和安全風險等限制,但市場需求和資源壓力促使國內養殖者追求高產甚至是超高產。國內草魚可畝產4000斤/畝,廣東加州鱸可達10000斤/畝、生魚更是可以達到16000斤/畝,福建漳浦的南美白對蝦養殖更是達到10000斤/畝的水平,然而這高產的背後是伴隨著對飼料的高消耗,對水質的高汙染和對環境的高排放。    再者,飼料利用率普遍偏低,氮排放量日日超標。
  • 「日本對蝦」工廠化養殖在我市試驗成功
    填補北方地區養殖空白,市場價格為南美白對蝦的3倍以上本報訊「日本對蝦高效健康工廠化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是市農業農村局立項項目,由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黃驊利泰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具體實施。據介紹,目前滄州市海水養殖品種主要是南美白對蝦,外塘養殖佔90%以上,設施化養殖佔95%以上。
  • 2015年海南省水產養殖漁情分析報告
    2015年海南省水產養殖漁情分析報告2016-08-06 14: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現將2015年度養殖漁情具體分析匯報如下:2015年養殖漁情分析我省自2011年正式開展此項工作至今已滿5年,主要為海水養殖,在瓊海市、文昌市、儋州市、臨高縣、陵水縣5個採集市縣落實了13個採集點,主要採集品種為卵形鯧鰺、石斑魚、軍曹魚、南美白對蝦、日本對蝦、東風螺、青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