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在太空經過13年的歷史性飛行之後,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已經到了距離我們64億公裡外的柯伊伯帶!
據NASA最新消息,目前新視野號一切正常,並且於2019年1月1日近距離飛越柯伊伯帶天體2014 MU69之後,一直停留在該星球旁進行觀測,目前正在向地球發送相關數據!
新視野號也稱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於2006年發射,是人類發射過起始速度最快的太空探測器,其主要任務是探測冥王星及其最大的衛星冥衛一以及探測位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群。2019年1月1日,新視野號靠近了他的最新目標----一顆柯伊伯帶的神秘天體2014MU69,這顆天體也是人類探索過的最遠天體,距離地球64億公裡。
據了解,新視野號飛船上的儀器在8月29日至9月5日之間再次進行了詳細觀測,這是自2019年飛越遙遠的太陽系天體2014 MU69(有時也被稱為Ultima Thule)以來,該任務的第二個觀測窗口。在為期一周的工作中,新視野號儀器轉向一組熟悉的恆星,收集校準數據,並研究了一組折中的太陽系外天體,以解決各種各樣的科學問題。
如今,「新地平線」號大部分時間都在繞著柯伊伯帶(Kuiper Belt)的廣大區域旋轉。柯伊伯帶是太陽系碎片環,冥王星在其中運行。在運轉的同時,新視野號將以每秒2千比特的速度向地球發送穩定的數據流,在此期間,探測器的儀器無法拍照。
然而,新視野號需要大約20個月的時間將所有的觀測數據發送回地球,因為探測器距離地球如此之遠,約64億公裡,更關鍵的是新視野號的供電非常之低,因為新視野號需要儘量縮小數據傳輸字節以維持供電能源。
在一次飛越之後,該任務背後的科學家希望該太空飛行器將重點放在返回數據上,因為這將從MU69的實際飛越總共需要20個月的時間。但即使「新視野號」MU69數據的每一個碎片現在都在地球上,沒有上周的觀測,科學家們也無法真正了解這個物體。
然而,對於負責整個宇宙飛船健康的科學家鮑曼來說,這是一個緊張的時刻,因為「新視野號」在進行觀測時幾乎是沉默的。鮑曼說:「幾天沒有看到這艘宇宙飛船讓我有點擔心,因為我總是想知道它在做什麼,我真的很想它。雖然我知道它沒事,但我只是想看看它。」
但是「新地平線」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13年多,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故障,到現在它已經創造了奇蹟,獨自流浪在柯伊伯帶的新視野號已經離我們相當遠,「新視野號」的漫長旅程讓探測器從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觀察這些遙遠的世界,這意味著它可以收集到其他不可能的測量數據。特別是,這類觀測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這些柯伊伯帶星球上的大氣,研究它們是否被霧霾粒子包裹著。
上周的觀測是自飛越2014MU69以來的第二批觀測。更長的觀測周期對宇宙飛船尤其有幫助,因為它研究的是柯伊伯帶周圍的物體,對於許多這樣的天體,科學家們並不確定它們的精確軌道,因此需要長時間的觀測。
總有一天,這顆探測器將追尋NASA旅行者號的腳步離開太陽系,成為星際旅遊的真正自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