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赫茲到愛因斯坦——光電效應見證著量子力學的發展
如果我們回顧歷史,量子力學這個幽靈正是從光電效應現象被發現而隨之被釋放出來的,可以說光電效應的發現一腳踹開了量子力學的大門,而之後愛因斯坦利用量子論對光電效應進行了成功解釋,則打開了人們對於量子論的嶄新認識
-
光電效應本質是能量的交互和轉移,對量子力學影響甚大!
導讀:本章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此文旨在幫助大家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我們能把我的。關於光電效應的研究歷史大概是這樣的:1887年,赫茲在做證實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的火花放電實驗時,偶然發現了光電效應。
-
光電效應與光子|走進量子力學(3)
光電效應:光電效應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而神奇的現象。在高於某特定頻率的電磁波照射下,某些物質內部的電子會被光子激發出來而形成電流,即光生電。光電現象由德國物理學家赫茲於1887年發現,而正確的解釋為愛因斯坦所提出。科學家們在研究光電效應的過程中,物理學者對光子的量子性質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對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提出有重大影響。
-
量子力學4:愛因斯坦完美解釋光電效應,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這就是量子的起源,普朗克自此打開了舊量子論和量子力學的大門,不過這和當時經典物理學格格不入,1900年普朗克42歲了本身也很保守,他多少都會有些顧慮,所以他就在論文最後寫上我就這麼一說,大家不要較真兒,當時的物理學家也真沒拿這個當回事
-
愛因斯坦對量子論發展的貢獻之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本人與量子論哥本哈根學派的爭論是20世紀量子力學發展的一個動力,世界究竟是實在論的還是非實在論的,是非超距作用的還是超距作用的,這是他們主要的矛盾癥結。但是值得肯定地是,愛因斯坦對量子論基礎的開拓——光電效應,並因此為他獲得了一枚諾貝爾獎。
-
量子力學那點事之四
量子力學那點事長路漫漫之四光電效應——愛因斯坦的狂想說起愛因斯坦,首先想起的肯定是相對論,不過愛因斯坦並不只有相對論,他還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這五篇中就有一篇關於光電效應的,還有一篇是關於布朗運動的,先說一下布朗運動這一篇吧。
-
神奇的光電效應竟然是個意外發現
1887年,赫茲在《物理學年鑑》上發表了題為《論紫外光對放電的影響》的論文,描述了他的發現。該論文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吸引了不少物理學家對此現象進行研究。赫茲後來回顧這段經歷時說:「在光和電現象之間,這種直接的相互作用的關係還是極其罕見的」,「這是一種令人驚奇而全然無知的效應」。這個光能變成電能的奇特效應後來被稱為光電效應。
-
一口氣讀懂量子力學說了什麼?
在亞原子世界中,能量是以量子化的方式來研究的,甚至,量子物理學來自於普朗克給他的發現起的名字:能量量子。至此量子化的概念就出現了,但離量子力學還需要一個重要的發現。黑體是一種理論或理想的物體,它吸收所有的光和所有落在它上面的輻射能。沒有任何入射輻射被反射或穿過黑體。
-
量子力學告訴你一個顛覆的現實!你的身體也是一種波!
19世紀末的黑體輻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也直接催生了量子理論的誕生!量子力學經歷了百年的發展,如今已是現代物理學的基廈之一,其在微觀世界的各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世界的一門學問,而光的傳播 自然是量子力學研究的範圍。
-
量子力學讓我們認識到發現世界的另一面
【量子力學的神秘】21世紀之前在伽利略、牛頓等大神努力下,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基本建立了,後來的科學家都只是在添磚加瓦,在那個時代大家都已經覺得物理界不可能再有突破了,就有人調侃的說「魔鬼讓這個世界黑暗,上帝就說讓牛頓去吧,這個世界就變光明了!」
-
教師招聘-光電效應講解解析
但到20世紀人們發現了一些新的現象,這些無法用波動說解釋,於是人們又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學說,波粒二象性是怎麼提出來的呢?康普頓效應和光電效應。一.光電效應實驗1.赫茲(麥克斯韋提出麥克斯韋方程組,並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後麥克斯韋就去世了。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不僅如此赫茲還發現另外一個現象即當一定頻率的光照到金屬板上金屬板會有電子溢出)。
-
追本溯源:光電效應的認知與創新
但是到了1902年,Phillip Lenard 在赫茲實驗基礎上做了這麼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他在真空管裡面打入光以後,這光就會在材料表面再打出電子,即所謂的光電子,然後用一個非常簡單的電路來測出光電子的能量。他驚奇地發現光電子的能量和光的強度是毫無關係的,而且跟它的頻率有關。
-
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聰明的猶太人愛因斯坦,光電效應之父
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理論以及黑洞的見地是眾所周知的,儘管如此,愛因斯坦在物理領域被授予的諾貝爾獎是著眼於獎勵他對光電效應的發現。 這項革新性的發現推進了我們對於周圍所處世界的認知。那麼,光電效應是怎麼回事?當你想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出什麼?廣義相對論,黑洞,還是他蓬鬆誇張的髮型?
-
量子力學(三)光電效應:這18年間,唯一一位認真對待光量子的人
這個現象是赫茲在1887年發現的。當光照射在金屬上時會激發出一個個的電子,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光都能從金屬中打出電子。在實驗中,物理學家們發現,不同顏色的光,有些可以打出電子,有些卻不能。比如可見光中的紅光就不能從金屬打出電子,但是藍光或是不可見光中的紫外線就可以。
-
似乎無所不能的量子力學究竟是何方神聖?(連載之三)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許多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所進行的。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在現代物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效果,許多學科都與量子力學的研究有關。
-
沈志勳:愛因斯坦之光電效應——一個世紀的認知與創新
但是到了1902年,Phillip Lenard 在赫茲實驗基礎上做了這麼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他在真空管裡面打入光以後,這光就會在材料表面再打出電子,即所謂的光電子,然後用一個非常簡單的電路來測出光電子的能量。他驚奇地發現光電子的能量和光的強度是毫無關係的,而且跟它的頻率有關。
-
五分鐘量子力學、(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先來回顧一下波粒二象性被發現的歷史十七世紀的時候光的波動性就被發現了,光的幹涉和衍射現象以及光的電磁理論分別從實驗和理論兩個方面充分肯定了光的波動性。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概念和常數,就是後來量子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普朗克常數。
-
黑體輻射和光電效應: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如何打開量子力學的大門?
你好,我是北妹,歡迎來到我的量子力學世界,上一篇文章我們說道,就在光的波動學說派慶祝勝利的時候,德國物理學家赫茲做了一個實驗,讓波動派們張開的下巴合不上去了,這個實驗就是大名鼎鼎的光電效應。
-
如果你對量子力學不感到困惑,說明你根本不理解量子力學
首先要說的,量子力學為什麼存在?赫茲做的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證明了麥克斯韋的正確與偉大。似乎證明了光其實是一種電磁波的存在。具體的實驗似乎是赫茲在房間的一角製造了電磁波。光電效應的現象。卻又讓人們只能把光當成一種粒子來對待:光電效應指的是,光照在金屬上面,會打出電子。然而人們發現奇怪的是,光打出的電子的能量高低,和光的強度無關,而與光的頻率有關。
-
如果你對量子力學不感到困惑,說明你根本不理解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 首先要說的,量子力學為什麼存在?就像牛頓為什麼發現萬有引力呢?量子力學的起源。源於我們很熟悉的一個物理問題---光是波,還是粒子。 這個問題斷斷續續的持續了幾百年的紛爭。 最早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