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得好的人,做飯也好吃?

2020-12-05 北京科學中心

審核專家:王國義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博士後

食物加工的過程中,從生到熟,從調味到出盤,都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這些反應有的會影響食物的味道、口感和營養價值,而有的卻能增添食物的風味、口感,讓我們的食物更好吃。

如果你了解了這些化學反應的原理,深諳其中的原理,或許會助你提高廚藝,讓你做飯更好吃哦~

美拉德反應:賦予食物風味

說起烹飪中的化學反應,首先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美拉德反應。

美拉德反應能給食物增添色澤,讓食物看起來更加誘人,同時賦予食物特殊的香氣和味道,增添食物風味。

20世紀初,英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同期發現了氨基化合物糖類物質在加熱時會產生褐色的物質以及香氣。隨後,法國科學家路易斯·美拉德(Louise Maillard)使用甘油濃縮胺基酸,重現了褐化現象,並在1912年年初發表了第一篇相關論文。在此之後的幾年,路易斯·美拉德一直研究美拉德反應,並對其做出解釋。1953年,美國化學家約翰·霍奇(John Hodge)結合前人的研究,將這一反應正式以美拉德的名字命名,並提出了美拉德反應的反應機制。

霍奇提出的美拉德反應過程

美拉德反應其實就是指羰基化合物(尤其是還原糖)與氨基化合物(胺、胺基酸、肽類、蛋白質等)之間發生的反應。首先,羰基基團和氨基基團發生反應,生成N-取代的葡基胺;接著,葡基胺發生Amadori 重排反應,生成酮糖氨;酮糖氨繼續發生一系列複雜的後續反應,生成許多不同類型的產物(這些產物本身也能發生其它的反應)。在反應的中間階段,生成的產物與氨基化合物進行醛基—氨基反應會生成類黑精和一些小分子物質,正是這些物質,賦予了食物誘人的色澤和香氣。

美拉德反應中形成的一些香味物質

經過研究,人們還發現,溫度pH值食物所含的水分都會影響美拉德反應。美拉德反應的最佳條件是:溫度範圍在140~165℃之間,食物水分在10%-15%的狀態下,pH值在3~9的範圍內,所以,想要利用美拉德反應做出好吃的烤肉,煎出誘人的牛排,就可以在烹飪時控制好這些條件。

烤爐中的鴨子發生美拉德反應
美拉德反應賦予麵包獨特的香氣

焦糖化反應:給食物「上色」

紅燒肉是一道經典菜餚,紅燒肉的香味也是得於美拉德反應。

紅燒肉烹飪過程中有一個關鍵的步驟,就是加糖,糖和肉在鍋中紅燒的過程中發生了美拉德反應,而糖加入的前期以及大火收汁的過程中,也包含了另一個美味的化學反應——焦糖化反應(也叫卡拉蜜爾作用)。

焦糖化反應是指糖在加熱後脫水、降解,逐漸變成深色物質的反應,在烹飪的過程中,我們常進行的「炒糖色」步驟,就是焦糖化反應。

在反應的過程中,一開始糖會融化成糖漿,接著慢慢變黃,顏色越來越深,最後變成黑褐色。而顏色變化的同時,焦糖的甜味也慢慢減弱,苦味和酸味漸漸增加,這是因為反應的過程中會生成新的物質,如吡喃酮、酚、酸與酯等物質。

對焦糖化反應來說,溫度是至關重要的,溫度過低反應無法進行,溫度過高會產生新反應,把糖燒焦。

溫度對焦糖化的影響

所以,如果我們了解了焦糖化反應,在「炒糖色」的時候,就知道把握好溫度,炒出最漂亮的顏色。

酯化反應:給食物增香

在炒菜的過程中,很多人會喜歡加一些料酒和醋,因為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炒出來的菜更香。

那麼,為什麼加了料酒和醋的菜就會更香呢?這其實得益於一種美味的化學反應,那就是酯化反應。

酯化反應是酸和醇作用生成有香氣的酯類物質的反應,例如我們在做紅燒排骨的時候,如果加一些料酒和醋,料酒中的乙醇和醋中的以及肉中的胺基酸發生反應,就會產生有芳香氣味的脂類物質,從而讓排骨吃起來更香。在做紅燒魚的時候,加料酒和醋不僅能增加香味,還能去除魚肉的腥味。

酯化反應的機理

所以,在烹製肉類的時候,適量添加料酒和醋,會讓你做出來的菜更加誘人哦!

烹飪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很多化學反應,如烹製澱粉類食物時發生的糊化反應,炒酸辣土豆絲的時候發生的中和反應,而且烹飪的過程中也大多不止反生一個反應,如製作紅燒肉的過程中,上述三種反應都會發生。

美食也是一種科學,期待大家在了解其中的原理後,能夠科學料理,變身烹飪達人!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會有味覺?學做飯從味覺開始!
    這是我學習做飯首先想知道的事情之一!人有了味覺才知道好吃,美食自然與味覺是分不開的。但味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可是做飯的人不能不知道的啊!學做飯,我就喜歡刨根問底!味覺的定義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並產生的一種感覺。
  • 選錯難怪你家多花錢,做飯也不好吃
    對於主婦來說這都是非常讓人關心的問題,廚房之中的電磁爐還有燃氣灶,到底用哪個才會省錢?這是主婦都關心的問題,不要在不知道的亂用啦。電磁爐和燃氣灶哪個更省錢?選錯那怪你家多花錢,做飯也不好吃。電磁爐最大能使用到2000瓦,它最大的功率你要是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會用掉兩度電,按照它五角的價格,就會讓我們在一小時時間裡消耗掉一元錢。
  • 男生學醫好還是學計算機好?不學化學可以學臨床醫學專業嗎?
    那麼男生學醫好還是學計算機好?如果不想學化學的話,還可以學臨床醫學專業嗎?一、男生學醫好還是學計算機好?想要知道男生學醫好還是學計算機好,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兩類專業的利弊各自是什麼?當下醫學類專業似乎像是一座圍城,一方面,每年高考季都有醫學生勸說他人不要學醫,另一方面醫學類專業都是每年的熱門專業,其分數線也是高出其他專業不少。
  • 不鏽鋼電飯煲做飯不再粘鍋了
    原標題:不鏽鋼電飯煲做飯不再粘鍋了  人們喜歡不鏽鋼鍋不含化學物質衛生健康,但不鏽鋼電飯煲內膽做飯時米飯粘鍋十分擾人。使用不粘鍋電飯煲又擔心內膽塗層脫落有害健康。近日,深圳潤唐發明電器公司發布的智控技術不鏽鋼不粘鍋電飯煲破解了這一難題。
  • 大學宿舍裡讓人拍手叫絕的「做飯神器」,你見過嗎?網友:服了!
    我們都知道,一般大學生都是在校住讀的,主要是方便上課,同時可以與更多的人交流、成長。大家在宿舍裡一起學習,一起遊戲,一起分享。有時候吃膩了外面的小吃菜餚,甚至會突發奇想一起來做飯,烹飪理想中的美味。宿舍裡畢竟設備簡易,沒有大鍋大灶,想要做一頓花樣美食,並不容易。但遇上了有想法的大學生們,這些問題就會得到不一樣的化解。
  • 家常飯麵條怎麼做的好吃?介紹幾種好吃又好做的麵條
    在家煮麵條,再也家常不過,但是要煮的很好吃,就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平時不大做飯的,肚子餓了,家裡只有自己,只好自己煮碗麵條,最多也是煮熟,搞成蘇州十碗面那麼好吃,想都不敢想是吧?其實麵條最是好煮,只要做好這麼幾點,一樣的拿出一碗令人垂涎的香噴噴麵條。⒈番茄雞蛋面。
  • 什麼樣的人愛做飯?從不同角度分析,一個愛做飯的人闡述內心思考
    假如去問一個人是否愛做飯,首要他或她會想到我要做給誰吃?是自己,還是心愛的家人,或是為了工作等非個人意願的原因。那麼,當你遇到了遇到了一個願意為你做飯吃的人,首要的是珍惜與愛護她,其次再去考慮她的內心活動(心理)。本篇以不同角度去探究一個愛做飯的人的內心活動(心理)是如何的。
  •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好不好?就業前景怎麼樣?
    高考將近,好多家長早已開始忙活幫孩子選學校、選專業,身邊不少人問我,食品專業好不好呢?有發展前途麼?不僅如此,生活中別人一聽說我是食品專業,最常聽到的一句是 你做飯一定很好吃吧?此時的我,只能露出迷之微笑!
  • 買香菇時,這幾種香菇儘量少買,否則不但不好吃還會對身體有害
    人在一天當中,除了工作和睡覺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吃飯了,俗話說得好「一頓不吃餓的荒」,因此很多時候吃飯可以說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如今,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都選擇了點外賣,但是也有不少人依舊堅持每日買菜做飯,畢竟家裡的才是最好的,能吃上自己做的飯也是很完美了。
  • 擼得了鐵搞得好科普 重慶大學有個「斜槓教授」
    中華鐵鍋為啥不粘鍋的論文,讓他火了李存璞這個人挺「怪」的,有一種讓人猜不透的感覺。△李存璞的B站主頁。比方說,他在B站的認證ID不叫李肚肚,而叫李肚鍍。鍍,釋義為用電解或其他化學方法,使一種金屬均勻地附著在別的金屬或物體表面上,形成薄層。這個釋義很符合李存璞的一個身份——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
  • 熱量渦流立體加熱 IH電飯煲為什麼做飯更好吃
    IH電飯煲的優點:傳統電飯煲只能通過底部加熱、傳導式的加熱方式,而IH電飯煲可以讓米飯受到「立體加熱」,在煮熟過程均勻受熱,形成立體熱量渦流,效仿柴火包裹一般,不論是上下左右還是裡外的米都能顆顆飽滿,做出來的飯更好吃。其次,IH電飯煲做飯快。IH電飯煲的功率一般能達到1500W,甚至更高的功率,這讓它可以迅速升溫加熱,從而大大縮短煮飯時間。下面介紹一款IH電飯煲。
  • 讓孩子愛上化學,看看這些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孩子都知道嗎?
    很多家長頭疼,特別是女孩子,不愛學化學,但是初中高中都都這一科目,那怎麼才能讓孩子喜歡上化學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想讓孩子好好學習時,先讓他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很多孩子都愛吃肉鬆麵包,那用什麼方法能鑑別出是肉鬆而不是棉花呢?
  • 浙大29歲硬核女博導入選達摩院青橙獎,喜歡刷劇、做飯,最愛少女粉
    趙保丹說,很多人用褪一層皮來形容讀博生涯的艱辛,不過對她來說,最辛苦的是放棄國內保研資格、背水一戰準備去英國讀博的那幾個月,讀博反而是美好和開心的一件事。「那半年真的特別努力,幾乎頭髮沒有長長過。」回顧自己的求學經歷,趙保丹認為自己天賦的成份。「最開始成績好的話,就會有信心,有了信心才會有有興趣,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 高一化學怎麼學?
    高中化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知識逐漸向系統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的內部聯繫的同時,還要學會聯繫生產、生活實際的應用。
  • 化學選修四應該怎麼學?
    一、為什麼很多孩子在一上高二的時候感覺化學很難學?   很多同學從高一升到高二之後會突然覺得選修四很難學。主要原因是高一化學的內容以陳述性的知識為主,內容相對比較簡單,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難,只要孩子下功夫記憶就能掌握。同時高一學年中孩子遇到的考題類型比較固定,題目邏輯鏈不長,不需要孩子進行太多的思考與判斷,只要能重複出課上的知識即可。
  • 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小容量電飯煲做飯真香
    很多人說,可以在家做飯吃,可是,一個人的人飯才是最難做的!米放多了吃不完,放少了薄薄一層攤在鍋底,軟爛沒有口感,煮不出好吃的米飯。而在糾結煮多少米的功夫,說不定外賣都已經送到了。讓人忍不住驚嘆:我也知道外賣不好,但是一個人做飯真的太難了!
  • 女生是怎麼在學校宿舍裡做飯
    最初是因為我會做飯,吃食堂太久了,很想念家裡的面的味道,西紅柿雞蛋面是我的最愛呀,就攛掇室友說買電磁爐在寢室用漸漸的我們不再滿足於西紅柿雞蛋面了,家常菜又開始吸引我們,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周日,我們去超市採購了。
  • 蒸饅頭時加入這菜葉,清香又營養,比白面饅頭好吃多了,快收藏!
    導語:蒸饅頭時加入這菜葉,清香又營養,比白面饅頭好吃多了,快收藏!我結婚前在娘家還真是什麼都沒幹過,勤勞的媽媽把家務活全乾了,她不光把家裡收拾得特別乾淨,做飯更是拿手,我家的飯菜凡是吃過的親戚沒有不誇好吃的。
  • 熬豬油是用豬板油好還是肥肉好?很多人用錯,難怪出油率少顏色差
    熬豬油是用豬板油好還是肥肉好?很多人用錯,難怪出油率少顏色差!人一天最少要吃三頓飯,早中晚各一頓,現代人對於吃飯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求溫飽,而是有更高的追求,營養,健康,好吃等等,而現代人在吃上面從來不會吝嗇,無論花多大的價錢也要吃到美食;美食人人都愛吃,但是對於那些小白領來說,日常三餐吃的夠美味就行了,至於那些昂貴的菜品,也只是偶爾吃一頓,或者有的人不捨得買著吃。
  • 周末一人食,農家小院來做飯,一葷一素,只花15塊,而且吃得飽!
    周末我一個人回到老家,這次撲空了,奶奶去走親戚了,我只能自己動手做飯吃,在農家小院做飯的感覺真心好,雖然說是我老家,但是這個地方是可以點到外賣的,屬於城鄉結合部,但是我一般一個人在家,也是從來不點外賣了,奶奶小菜園有現成的蔬菜,而且村上也有小賣部有肉類出售,我就了雞中翅,魚豆腐,土豆